【畢設週記04】計劃書 Ver.1

2021/09/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我們都知道蓋一棟建築物對於環境的負擔不小,如果剛好蓋在海邊,不論是施工還是拆除都有可能危害到海中的生物。 為什麼明明知道混凝土建築造成的後果還是依然要用混凝土呢?人們往往短視近利,因為費用低廉、可塑性高,因此選擇混凝土,然而大自然的反饋越積越多,終有一天會成受不了。
台灣,一個可建築的土地面積不多的地方,當混凝土建築充斥其中,達到飽和時,必定面臨汰舊換新的局面,而混凝土建築不但拆除後不方便回收,拆除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既然如此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動機:
從混凝土興起時,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混凝土建築充斥在社會中,而當土地飽和時,總會面臨「拆」的問題,但是要怎麼拆才能不破壞環境,拆完後那些材料能不能再注入新建築中? 讓舊建築中的材料作為別種用途, 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繼續有意義的存在,也是另一種循環的概念
在我大學期間其實也接觸到許多自然的建築材料,從木頭、蚵殼、竹子、石頭、 泥土,而這些材料天然、不破壞環境, 如果使用他們能讓環境保持完整,何樂而不為? 如果從根本做起,打從一開始就使用自然的材料來「建築」建築,在拆除的同時回歸自然,是一種循環的概念。
因此我的畢業設計打算從材料切入,以循環經濟作為主軸,拆的時候不破壞環境,拆完之後找出這些舊材料的用途,並利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去搭建輔助,為那個舊空間重新置入新的意義及活動,新建築的一部分使用舊材料,這樣或許在費用上能夠降低許多,另外,自然材料的費用會較高或許是因為懂得這項技術的師傅太少,因此若是新空間的機能中能夠培育工匠人才,也助於計畫的延續,或是搭配課程設計,讓民眾從陌生、熟悉、認識、實作這一系列的過程了解不同的建築材料的特性,以及他們可以被 用在哪些地方。
議題分析:
其實我想做的事情是「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舊建築材料、自然材料的特性及使用方式」,因此我認為設計一處建築材料的示範基地,可以達成這個目的。
從社會層面來看,台灣的土地漸漸飽和,「建築」面臨拆除的命運也是無可避免的,因此在「拆除」這方面若是有更好的再利用方式,或許環境就不用承受太多污染,在淡江交換的期間,我剛好有機會聽到甘銘源建築師分享他在澎湖的一個案子-「山水堤外濕地景觀環境生態再造」,這個案子他將堤防的混凝土切成一塊一塊地矩形,並將其作為景觀步道的鋪面,也因此我才了解到原來混凝土的拆除不僅僅是將其粉碎。至於自然材料的使用,我在「學習另一種對環境友善的營建方式-自然建築」這份報告書上有看到不少國外使用自然材料的建築案例。
甘銘源建築師-山水堤外濕地景觀環境生態再造
張瀞今-學習另一種對環境友善的營建方式-自然建築
從經濟層面來看,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預計將閒置的舊屋群改造成材料的示範基地,這個示範基地設定公部門當業主,會先以政府主要都更的地區為主,基地還要在尋找。
預期成果:
預計會找尋一處閒置的舊屋群,規劃一系列的拆除流程,拆除後將所有舊材料變成可再利用的材料,並利用這些舊材料加上新材料,將這個區塊改造成自然材料的教育園區,讓當地居民與這個場 所產生互動、安排一些課程供專門來學習的人,為了讓更多人能認識自然材料, 或許教育園區是個能持續進行這件事的場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