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金門島可耕作土地面積小,傳統農漁業可賺大錢的機會不大,出海賺錢似乎是機門人想發大財的唯一選擇。從15世紀開始,金門人就不斷出現在東南亞貿易史的記載之中。早期金門的貿易貨物以鹽為主,明代金門部分的鹽戶家族也因此賺了大錢,出了數位進士。當然,這之間也發生許多海盜、海禁、甚至遷界等重大、嚴重影響金門海外貿易生計的事件。但是在19世紀後半葉中國開港通商之後,金門成為對西方貿易的第一線,過去不被清帝國明文允許的海外貿易終於可以合法進行,也造成了近代金門的移民潮,許多人家都往南洋發展,在東南亞各地創設事業,金門人將此段時間往南洋貿易移民的行動稱為「落番(lo̍h-huan)」。
金門人「落番」前往南洋打拼,或許有著無奈的時代背景,但或許也有著希望家鄉更好的那層意義。
落番的金門人除了在南洋建立事業外,也不會忘記自己的老家,因此海外的金門僑民時常寄錢回金門的老家,緩解家中的經濟負擔。這些由僑民匯回金門的錢,一般稱作「僑匯」。僑匯在金門的經濟扮演重要的地位,沒有僑匯,金門許多的家庭很有可能無以為繼。
最能展現僑匯對一個宗族、甚至一個聚落的重要性的地方,就在金門東北邊的山后民俗文化村了。
山后民俗文化村經過整理,是個適合觀光客遊覽的好地方。
山后聚落可再分作頂堡、中堡、下堡三個次分區,山后民俗文化村位於山后中堡,是由山后王氏族人王國珍、王敬祥父子19世紀後半在日本經商有成後,於1900年前後,利用僑匯在故鄉為其宗族建立起的大型聚落。整個聚落包含16間兩落閩南式傳統房屋,以及王氏宗祠一棟、學堂「海珠堂」一棟。18間大厝靠山面海、排列整齊,有如棋盤式格局,也被稱為「山后十八間」。由此可見當初是進行整體規劃設計,而非各間房屋各自規劃。
山后18間的棋盤式格局,除了美觀之外,各房屋間的狹小巷弄也具有妨礙盜匪快速通行的防禦性功能。除此之外,每棟建築前都有鋪設石板的庭院、走道,也大多築有牆垣,更可見山后18間的防禦目的。每棟房屋的燕尾、翹脊、雕塑,都在在展現山后王氏的富有以及對家族的回饋之心。因為山后18間的美輪美奐,金門有句話說「有山后富,無山后厝」來形容山后18間的無與倫比。
山后十八間的牆上的瓦片裝飾與屋頂的燕尾、翹脊,都展現華麗的風貌。
建造山后18間的王國珍、王敬祥在日經商極為成功。王國珍在1871年於日本神戶創立「復興號」,專營火柴、米穀、豆類等生活雜貨貿易。隨著兒子王敬祥的加入,復興號生意蒸蒸日上,19世紀末時,已經在東亞海上擁有自己的貿易船隊,生意網絡遍及東亞各地。王敬祥身為神戶中華會館理事長、旅日華僑總商會會長等海外華僑的重要領導身分,孫文在日本號召革命時,王敬祥也藉此身分發動大量的金援。也因為這段關係,王敬祥還被任命為中華革命黨神戶大阪支部長。
山后民俗文化村除了欣賞壯麗的閩南傳統建築與品嘗小吃、買紀念品外,千萬不要忘記這些美麗的建築是由遠在海外的金門人對故鄉的愛所建成。
僑匯另一層面的表現,就在於建築型式了。15、16世紀開始,歐洲國家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在南洋群島建立殖民地,除了將東南亞特產帶回歐洲之外,他們也將歐洲的建築形式帶來東南亞。身在海外的金門人,也從東南亞殖民地學到了這些帶有歐洲特色的殖民地樣式建築,並且將這些建築樣式帶回金門,為留在金門的家族興建許多新式的樓房。由於這些帶有西洋風格的樓房在滿是閩南傳統建築的金門來說非常顯眼,因此當地便以這種房子與金門建築相比最大的不同,將之統稱為「洋樓」。
洋樓在金門是到處都有,在任何聚落裡隨時停下腳步都能發現個一兩座老舊的洋樓,這顯示金門的僑鄉性格是是屬於全島共同的,而非幾個大城市才有這種特色。雖然全島都有洋樓,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位於金門島西北角的水頭聚落的黃輝煌洋樓了。
水頭是金門的優良港灣,除了可供傳統漁業活動外,也可以進行航運、商業貿易,加上民國初年各地動盪不安,因此水頭聚落的黃氏族人黃輝煌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中國、離開故鄉,前往印尼經商貿易,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
黃輝煌在印尼經商致富後,也像其他金門僑商一樣,藉由僑匯來回饋故鄉。1931年,黃輝煌建立位於水頭一座洋樓,不過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可能不是洋樓本體,而是一旁高聳的「得月樓」。
得月樓在興建之初是水頭聚落裡最高的建築物,之所以需要這麼高,除了符合「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名稱之外,最重要的還有防禦功能。金門從明清以來一直是海盜騷擾的地點,尤其水頭作為港口更容易受到影響,這個現象到民國初年還是一樣。所以為了防範海盜上陸搶劫,黃輝煌在其洋樓旁興建了聚落中最高的建築物,作為防禦用的槍樓,除了可以實際對盜匪進行武力攻擊外,更可以當作瞭望台,提早警告族人危險的來臨。
拉回被高聳的得月樓吸引的注意力,讓我們轉向得月樓旁邊,擁有一道華麗的山牆的洋樓吧!門口懸掛「紫雲衍派」的匾額,顯示屋主是姓黃的。山牆的中間是一個時鐘的雕刻,時鐘作為當時的新事物,是很常被雕刻在各種建築上的裝飾花樣。仔細看看,這座時鐘的指針指在12點40分的位置,據說這是黃輝煌希望他的子孫都能比別人勤奮,人家工作到12點休息,我們家要工作到12點40的意思。從這個小小的雕刻都能看到屋主對家族後代的寄望,金門洋樓就是這麼有趣。
走進這座洋樓一看,如果是對建築有研究的朋友或許會發現,裡面的寬度與深度根本不像一棟房子的正廳,甚至連一間房間的深度都不足,稱之為走廊還比較合適。這就是另一個特別的建築巧思了。剛剛提到為了防範海盜所以黃輝煌在住家旁建造了得月樓,但是思緒縝密如黃輝煌,當然不可能只有一道防禦措施而已,這棟裝飾華麗、但是深度寬度明顯不足的「洋樓」,其實是一棟「假厝」,裝飾華麗,就是為了讓盜匪一眼就以它為目標,進入屋內後,當盜匪還搞不清楚狀況時,黃家人就可以將假厝的側門關上,由假厝左後方真正的兩層樓住家洋樓與得月樓將盜匪來個甕中捉鱉,一網打盡。這樣的嚴謹的防禦措施就算在金門全島也算少見。
在假厝後方,真正用來住人的,是一棟兩層樓的洋樓,正面的裝飾華麗,具有西洋風格的雕塑、花磚以及中式的吉祥文飾,中西交融的風格讓它十分顯眼。雖然洋樓本體不在整體建築群的中軸線,但兩層樓的高度依然提供了優良的景緻。現在這棟洋樓已經改為「僑鄉文化館」供遊客參觀。從二樓的窗戶向外望,除了可以看到得月樓之外,還可以看到水頭聚落俗稱「頂界十八支梁」的9間二落大厝。雖然不像山后民俗文化村一樣經整修後成為知名觀光景點,但水頭聚落也是十分精彩的傳統聚落群。
在假厝左後方才是真正住人的洋樓,牆上可見雙喜的雕飾。
金門還有許多洋樓,而且結合殖民地式風格,發展出如「五腳基」、「出龜」、「三塌壽」等獨特的建築形式。在欣賞金門的洋樓時,不能忘記的是,洋樓背後往往有著出外打拼的子弟對故鄉、對家族的關愛與回饋,這些回饋藉的心由僑匯在金門進行建設。僑匯也不只在金門建立洋樓而已,還有像山后十八間一樣的大型聚落也是僑匯所建,而且還不只建造房屋供族人居住,還建立起宗祠、學堂,顯示這些落番的金門僑民對故鄉有何期待與貢獻。
位於水頭的金水國小也是僑匯所建造的,帶有洋樓特色的小學。
位於陳坑(成功)的陳景蘭洋樓也是宏偉精彩的洋樓建築。
任何一間房屋的背後都有建造者的心意在裡面,金門因為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的房屋背後也有著比台灣本島還更多、更特別的心意在其中。來到金門,除了欣賞精美、華麗的建築外,千萬不要忘記建築背後的僑匯以及僑民對故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