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老自由 - 嶺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嶺南,即以南嶺山脈爲北界,北枕巍巍南嶺、南濱廣闊大海的土地,是粵人世居的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東南亞百越文明向東北方向擴張延伸的地區。南嶺山脈隔開了嶺南與嶺北,是南粵與嶺北的天然地理邊界。史上穿越南嶺而連接嶺南與嶺北的路線只有靈渠、大庾嶺等少數幾條,交通十分不便,使得嶺南成爲了一個面向嶺北封閉的地理單元。南嶺可以說是一道庇護了粵人的地理防線,遮擋了來自嶺北的風風雨雨。兩河,即粵江(珠江)與紅河;兩河地區,即大約粵江口與紅河口中間的地域。這片地域是本文所述及的南粵部族的主要活躍地區,南粵文明的象徵物之一銅鼓尤其黑格爾 II 型銅鼓(學術上又稱“粵式銅鼓”)就在這片地域廣泛分佈。到了現代,這裏成了粵語的重要分佈區域。雖然本文的敘事以約八世紀以前的兩河地區爲核心舞臺,但毋庸置疑同時期嶺南其他地區仍然有粵人生息以及南粵文明在播衍。

美國作家著作《朱雀》裏所繪的嶺南地圖

美國作家著作《朱雀》裏所繪的嶺南地圖

在嶺南,粵人先民很早就培育了水稻。享受一年兩熟稻種的粵人生活優裕,也因此與黃河流域以黍米爲主食的民族迥然不同。亞熱帶的溫熱氣候也給粵人先民帶來了更豐富的食物種類,使粵人在食物上更加充足。嶺南也很早就以富裕聞名。《淮南子》便記載秦朝的時候秦始皇貪圖嶺南的奢侈貨物,如犀角、象牙、翡翠、珠璣等;到了漢帝國時期,則有“欲拔貧,詣徐聞”的民諺,即“想要脫貧就到徐聞去”,反映了其時時人眼中對那裏富裕情形的認識;漢帝國的史書《漢書》提及合浦時,記載道犀牛、大象、玳瑁、珍珠、銀、銅、水果、布料十分豐富,漢帝國以及後來的吳帝國的很多商賈就是爲了這些獲取這些物產而來到嶺南。這些嶺南的物產向來在東亞的奢侈品市場炙手可熱,也勾起着嶺北人對這片土地的異國情調的浪漫想象。由此,對處於內陸的嶺北人而言,嶺南簡直是充滿了奇異珍寶的天涯海角。彼時嶺南位於北半球世界海貿體系的東端,粵人通過海洋與世界往來互通,吸納世界各地的資源。以上所述的衆多物產的其中一部分就是來自海洋路線輸入。在約公元三世紀,隨着粵人的海洋貿易路線日益開拓,合浦的海洋貿易日益阜盛,在其時合浦墓葬的隨葬品中,琉璃、水晶、瑪瑙、琥珀、黃金已隨處可見,尤其琉璃珠,一座墓葬往往都有幾百、幾千甚至上萬顆,連同時期廣州的墓葬也相形見絀,反映出墓主生前的奢華生活。公元四世紀以後,嶺南更以出產豐富黃金、白銀而聞名,讓東亞帝國貪婪的流官垂涎不已。到了唐帝國時期,在唐帝國所記載的出產黃金、白銀的產地裏,嶺南的產地分別佔盡了其產地總數的五成多和近七成,而坐擁了這些黃金、白銀的粵人部族自然是十分富足。粵人得天獨厚,彷彿浸潤了造物主的豐沛恩澤。

兩河地區的兩端是平原上的兩個嶺南的都會城市廣州與交趾,這兩個城市都以富甲而聞名。而這樣的富甲除了因自擁有豐饒的物產之外,更重要的是因自與世界互通往來的海洋貿易。嶺南的海洋貿易線——南洋貿易線與印度洋貿易線正由於其代表商品而被現代學者稱爲「香料之路」或「陶瓷之路」。在公元三世紀末以前,「香料之路」就是由交趾始發。正因此,交趾的海洋貿易也在東亞帝國商業貿易體系內擁有很高的地位。交趾南邊的日南和九真則因此成爲了嶺南海路貿易線的橋頭堡,雲集了從其南方過來的各國貿易船隻,貿易貨物經過這裏北行,然後經過交趾、合浦再繼續運輸出嶺北。也正因爲交趾的商業地位如此重要,所以在南越國覆亡之後,漢帝國便忙不迭地侵略佔領了交趾,在交趾建立殖民統治機構以征斂大量的貿易財富。在交趾,帝國派遣的殖民流官以交州刺史爲首,負責作爲帝國的殖民代理人來橫徵暴斂。帝國的流官制度從來是人性貪惡的超級培養基,史稱交州的帝國流官將貿易貨物的多至 20%~30% 的價錢都搜刮入自己囊中。而至公元 40 年代馬援鎮壓了越南先民二徵姐妹的反殖鬥爭後,漢帝國更是在紅河平原新建了大量的軍事堡壘,殖民侵略的程度加倍日甚,這也就是當代越南國史所稱的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

而公元三世紀末以後,遠洋航海大船的造船技術發展使得以往小商船經過瓊州海峽海路的不測危險大大降低,商船可以不經交趾而駛及廣州,加之林邑人從今越南南方襲擾交趾不絕,使得交趾、合浦、徐聞等港口在嶺南海洋貿易體系裏的地位大大下降,因而失去了原有的貿易門戶地位,而由廣州代之崛起。東亞帝國的官吏們所周知的貪腐斂財的福地也自此從交趾轉移到了廣州。這時的廣州已經十分富裕,據《晉書》記載在廣州得一箱珍寶可資人生活數代,又據成書於公元五世紀末的《南齊書·王琨傳》記載“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可知廣州擁有大量的商業財富,這些商業財富也不少爲帝國殖民者所攫取,而廣州的粵人則與帝國殖民者彼此合作互利。在公元三世紀末之後,由於廣州城成爲了重要的貿易門戶,東亞帝國逐漸在廣州投入大量的行政資源,廣州城被東亞帝國所行政控制的力度越來越強。

而粵人銅鼓文明的核心地區“兩河地區”卻免除了漢帝國的侵略。在此後的八百年間,居於兩河之間的南粵部族逐漸蕃盛至終成部族聯盟形式的邦國如峯巒並立,而期間華夏世界的歷代東亞帝國所聲稱的對這裏統治都不過終只成地圖填色遊戲。相較於早早就淪陷於漢帝國吏治殖民的越南先民而言,兩河之間的粵人先民遲至約八世紀之前,其文明相對於華夏世界都自成體系,保存了初民的赤子般的元氣,他們邦國的領地也未曾被華夏世界的歷代帝國所直接控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K Adam的沙龍
4會員
28內容數
公元前二世紀漢帝國亡南越國后,卻放棄全面軍事征服位於粵江口與紅河三角洲平原中間的這片地域,而對這片地域的粵人部族沿襲了南越國所採取的合作策略。這片地域即爲彼時粵人先民核心領地的“兩河之間的地區“。直至此後近八百年內,粵人先民在兩河地區各邦國逐漸成長如峯巒並立,讓華夏世界沒有全面侵略征服這裏的機會。
HK Ada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25
羽人武士手執銳利的雙刃青銅短劍或十字弩,頭上絢麗精緻的頭冠上插滿羽毛,髮型或斷髮或椎髻,身上紋着部族標誌圖騰或泛靈信仰如鳥、蛙等圖騰的紋身,盾上刻畫着獸眼與獠牙圖案。他們以好勇輕生、質樸率直、珍視榮譽、尚守契約的武士精神著稱,彼此立約常刻木作爲符契,立下誓言則至死不渝。部族之間有糾紛過節的時候常常相
Thumbnail
2019/12/25
羽人武士手執銳利的雙刃青銅短劍或十字弩,頭上絢麗精緻的頭冠上插滿羽毛,髮型或斷髮或椎髻,身上紋着部族標誌圖騰或泛靈信仰如鳥、蛙等圖騰的紋身,盾上刻畫着獸眼與獠牙圖案。他們以好勇輕生、質樸率直、珍視榮譽、尚守契約的武士精神著稱,彼此立約常刻木作爲符契,立下誓言則至死不渝。部族之間有糾紛過節的時候常常相
Thumbnail
2019/12/25
在南越國第四代君主趙興在位的時期,趙興的母親、邯鄲人樛太后意圖通過依附漢帝國來鞏固自己的權位,於是私通漢帝國,欲令南越國變成漢帝國的內屬,進而顛覆南越國政權。南越國丞相呂嘉發動了捍衛國本的政變,誅殺了敵僑樛太后,是爲向漢帝國示以粵人不屈服於其強大兵威的意志,這堪稱南粵的光榮革命。而此時,漢帝國也已收
Thumbnail
2019/12/25
在南越國第四代君主趙興在位的時期,趙興的母親、邯鄲人樛太后意圖通過依附漢帝國來鞏固自己的權位,於是私通漢帝國,欲令南越國變成漢帝國的內屬,進而顛覆南越國政權。南越國丞相呂嘉發動了捍衛國本的政變,誅殺了敵僑樛太后,是爲向漢帝國示以粵人不屈服於其強大兵威的意志,這堪稱南粵的光榮革命。而此時,漢帝國也已收
Thumbnail
2019/12/25
百越與華夏自古殊途。在文字記述難及的上古時期,嶺南的百越先民就沿着粵江、紅河與嶺南的海岸線探索世界,相繼建立了部族聯盟政體的文郎國、甌駱國。而華夏先民則在黃河流域逐河而居,相繼建立了殷商、周。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裏,彼此的文明平行地演進着。 直到公元前 221 年,暴秦碾滅六國,統一了華夏,華夏世界也自
Thumbnail
2019/12/25
百越與華夏自古殊途。在文字記述難及的上古時期,嶺南的百越先民就沿着粵江、紅河與嶺南的海岸線探索世界,相繼建立了部族聯盟政體的文郎國、甌駱國。而華夏先民則在黃河流域逐河而居,相繼建立了殷商、周。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裏,彼此的文明平行地演進着。 直到公元前 221 年,暴秦碾滅六國,統一了華夏,華夏世界也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歐洲人在十七世紀以前,主要控制東南亞島嶼區的海上貿易據點,人口不多。移民政策沒有吸引力,於是將港口城市經營為主要貿易據點及都會,吸引東南亞各城邦的人前來投效。
Thumbnail
歐洲人在十七世紀以前,主要控制東南亞島嶼區的海上貿易據點,人口不多。移民政策沒有吸引力,於是將港口城市經營為主要貿易據點及都會,吸引東南亞各城邦的人前來投效。
Thumbnail
廣州,中國南端的國際城市,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明末清初時期,廣州貿易受葡萄牙人壟斷,但英國商人勇於冒險,努力尋找貿易機會。雖然清朝曾禁止對外貿易,但廣州仍是最繁榮的口岸之一。廣州的貿易史體現了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特點,並促進了文化和經濟交流。如今,廣州仍是現代中國的商業重鎮之一。
Thumbnail
廣州,中國南端的國際城市,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明末清初時期,廣州貿易受葡萄牙人壟斷,但英國商人勇於冒險,努力尋找貿易機會。雖然清朝曾禁止對外貿易,但廣州仍是最繁榮的口岸之一。廣州的貿易史體現了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特點,並促進了文化和經濟交流。如今,廣州仍是現代中國的商業重鎮之一。
Thumbnail
閩越是一片位於東南亞東北角的沿海地區,大致呈四邊形,整體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吳越,贛,粵相鄰,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島對望,位於從東北亞通往東南亞的海路交通要道上。閩越的陸地面積約為124, 000平方千米,大小約與希臘相仿佛。閩越的大部分地區為海拔500-1500米的丘陵山地,有
Thumbnail
閩越是一片位於東南亞東北角的沿海地區,大致呈四邊形,整體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吳越,贛,粵相鄰,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島對望,位於從東北亞通往東南亞的海路交通要道上。閩越的陸地面積約為124, 000平方千米,大小約與希臘相仿佛。閩越的大部分地區為海拔500-1500米的丘陵山地,有
Thumbnail
在公元 910 年,雷州的豪酋符孟喜出兵對抗後梁帝國的入侵,後梁帝國派遣欽差都知司馬陳襄討伐之。符孟喜與陳襄之間就雷州地區的控制權反覆地作戰,令雷州無寧日。此後在宋帝國時期及至更晚,雷州地區也仍然常上演當地的黎族先民與帝國之間類似的戰爭。與此同時,閩、潮地區人口生齒日繁,因人口高度密集而致使人地關係
Thumbnail
在公元 910 年,雷州的豪酋符孟喜出兵對抗後梁帝國的入侵,後梁帝國派遣欽差都知司馬陳襄討伐之。符孟喜與陳襄之間就雷州地區的控制權反覆地作戰,令雷州無寧日。此後在宋帝國時期及至更晚,雷州地區也仍然常上演當地的黎族先民與帝國之間類似的戰爭。與此同時,閩、潮地區人口生齒日繁,因人口高度密集而致使人地關係
Thumbnail
銅鼓象徵着部族酋長的權力,也象徵着部族共同體的凝聚力。我們可以想象,粵人在儺祭、軍事、農事等部族的盛大活動中敲擊起銅鼓,伴隨着粵人的傳統舞蹈,社區廣場上老少男女歡騰喧天的喜慶畫面。然而既然銅鼓對於粵人如此重要,為何粵江南岸的粵人卻突然中斷了對它的製造?原因首先是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
Thumbnail
銅鼓象徵着部族酋長的權力,也象徵着部族共同體的凝聚力。我們可以想象,粵人在儺祭、軍事、農事等部族的盛大活動中敲擊起銅鼓,伴隨着粵人的傳統舞蹈,社區廣場上老少男女歡騰喧天的喜慶畫面。然而既然銅鼓對於粵人如此重要,為何粵江南岸的粵人卻突然中斷了對它的製造?原因首先是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
Thumbnail
粵江是粵人的母親河。從記憶無法追溯的時期起,粵人便緊沿着粵江尤其西江流域繁衍生息。西江水流自雲貴高原向東南一路注入到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出海口,哺育了一輩又一輩的粵人。經由西江水路往來互通是粵人自古以來的傳統。西江豐盈的河水與眾多的支流,支撐起了西江水路的貿易來往,令西江商路上的大小城市逐漸人煙輻輳。西
Thumbnail
粵江是粵人的母親河。從記憶無法追溯的時期起,粵人便緊沿着粵江尤其西江流域繁衍生息。西江水流自雲貴高原向東南一路注入到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出海口,哺育了一輩又一輩的粵人。經由西江水路往來互通是粵人自古以來的傳統。西江豐盈的河水與眾多的支流,支撐起了西江水路的貿易來往,令西江商路上的大小城市逐漸人煙輻輳。西
Thumbnail
東京灣(今又稱“北部灣”)是粵人最早生息的傳統住地之一。早在公元前 11 世紀,粵人就已利用洋流航行,從這裏駛出船隻,與中南半島往來。此後在遠洋船舶技術未逮、船隻只能沿海岸邊行邊停的年代,東京灣西邊的交趾成為東南亞的貿易門户,而粵人也在合浦、徐聞等環東京灣的貿易港口上揚起了點點帆影。到了漢帝國時期,
Thumbnail
東京灣(今又稱“北部灣”)是粵人最早生息的傳統住地之一。早在公元前 11 世紀,粵人就已利用洋流航行,從這裏駛出船隻,與中南半島往來。此後在遠洋船舶技術未逮、船隻只能沿海岸邊行邊停的年代,東京灣西邊的交趾成為東南亞的貿易門户,而粵人也在合浦、徐聞等環東京灣的貿易港口上揚起了點點帆影。到了漢帝國時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