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提琴-Vol.1-P.15(下)常動曲-Perpetual Motion in 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請點此收看教學影片。

​​​​​​​在完成了上一篇我們所提到-將之前拉過的樂曲都移調至G大調-的練習後,今天要來將先前第九首(P.14)的常動曲(Perpetual Motion in D Major)來移調至G大調。

樂譜上的G大調常動曲只出現短短的兩行;變奏更短,只出現一個小節,剩下的要自己推出來:

這首常動曲就如我們上一篇後面所述:
「D大調樂曲,只要把指法從D、A弦上完全移到G、D弦上,你就完成了移調至G大調的工作。」

簡單來說,原來D大調的常動曲(第一行):

本篇G大調常動曲(第一行):

一一對照之下,你會發現指法完全一樣,
D大調從D弦出發,G大調從G弦出發。
全曲可以很放心地用這個方法來移調,這是因為在指法相同的情況下,G弦音高本身就比D弦音高低了五度,因此所得出的音高也都低了五度。

在樂譜省略的段落當中,請使用這個原理把它推演出來吧!

總結:

如同上一篇總結所述:「這個相同指法換弦移調的技巧,適用於提琴類樂器,也是將來在學習結構完整的樂曲時常用到的技巧。」

在這裡我另外提供完整版的G大調常動曲樂譜,如果你在推演當中卡住了,歡迎下載此圖檔做參考。但仍然希望你可以多堅持一下,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移調!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5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02/04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Thumbnail
2020/02/04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Thumbnail
2020/01/30
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Thumbnail
2020/01/30
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Thumbnail
2019/12/24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
Thumbnail
2019/12/24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這是鈴木教材到目前為止最複雜的變奏,但是抽絲剝繭,從中尋找相似之處,對練習會有很大幫助喔!而右手換弦與連弓的音色相當重要,避免雜音而使得整首曲子聽起來心浮氣躁!
Thumbnail
這是鈴木教材到目前為止最複雜的變奏,但是抽絲剝繭,從中尋找相似之處,對練習會有很大幫助喔!而右手換弦與連弓的音色相當重要,避免雜音而使得整首曲子聽起來心浮氣躁!
Thumbnail
請運用第一冊背譜的技巧,將這個C大調版本的Long,Long Ago也背下來。由於下半段我們將要進行變奏,因此對於旋律與指法熟悉度的要求會更高些。
Thumbnail
請運用第一冊背譜的技巧,將這個C大調版本的Long,Long Ago也背下來。由於下半段我們將要進行變奏,因此對於旋律與指法熟悉度的要求會更高些。
Thumbnail
在拉奏或練習以前,先了解樂譜中是否有「不需要一一解讀」的音群,例如上圖中紅色框框所標示的樂段。這樣可以增加視譜和練習的效率。另外,右手換弦的運弓,格外注意手腕是否太過緊繃。
Thumbnail
在拉奏或練習以前,先了解樂譜中是否有「不需要一一解讀」的音群,例如上圖中紅色框框所標示的樂段。這樣可以增加視譜和練習的效率。另外,右手換弦的運弓,格外注意手腕是否太過緊繃。
Thumbnail
第一冊已經進入中後段,必須養成背譜的習慣,第一步便是了解樂曲結構。 有了清楚的組織架構後再來練習、背誦,再搭配反覆聆聽樂曲旋律,才能提升練習的效率。
Thumbnail
第一冊已經進入中後段,必須養成背譜的習慣,第一步便是了解樂曲結構。 有了清楚的組織架構後再來練習、背誦,再搭配反覆聆聽樂曲旋律,才能提升練習的效率。
Thumbnail
這個相同指法換弦移調的技巧,適用於提琴類樂器,也是將來在學習結構完整的樂曲時常用到的技巧。 在這裡我另外提供完整版的G大調常動曲樂譜,如果你在推演當中卡住了,歡迎下載此圖檔做參考。 但仍然希望你可以多堅持一下,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移調!
Thumbnail
這個相同指法換弦移調的技巧,適用於提琴類樂器,也是將來在學習結構完整的樂曲時常用到的技巧。 在這裡我另外提供完整版的G大調常動曲樂譜,如果你在推演當中卡住了,歡迎下載此圖檔做參考。 但仍然希望你可以多堅持一下,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移調!
Thumbnail
這個「相同指法換弦移調」的技巧,適用於提琴類樂器, 也是將來在學習結構完整的樂曲時常用到的技巧。 如何將熟悉的弦律用不同的調性來正確地拉奏, 是一個更為進階的音樂家所需要的技能。 在這個過程中請好好加油!
Thumbnail
這個「相同指法換弦移調」的技巧,適用於提琴類樂器, 也是將來在學習結構完整的樂曲時常用到的技巧。 如何將熟悉的弦律用不同的調性來正確地拉奏, 是一個更為進階的音樂家所需要的技能。 在這個過程中請好好加油!
Thumbnail
這是稍微困難的變奏,切忌一開始趾高氣昂、小看這些練習步驟, 在將來的許多重量級曲目,你將會常常遇到這樣的片段, 而你的心態與應對方式將決定你是否能夠克服未來的困難。
Thumbnail
這是稍微困難的變奏,切忌一開始趾高氣昂、小看這些練習步驟, 在將來的許多重量級曲目,你將會常常遇到這樣的片段, 而你的心態與應對方式將決定你是否能夠克服未來的困難。
Thumbnail
連續分弓的曲子,左右手協調是重點,請務必遵照紅色框框中的指示來練習,聽聽看每個音的音色是否集中、紮實,速度是否穩定。 由於B段(變奏)是建立在這段的成熟基礎上的,因此請務必練習到放鬆、滾瓜爛熟。
Thumbnail
連續分弓的曲子,左右手協調是重點,請務必遵照紅色框框中的指示來練習,聽聽看每個音的音色是否集中、紮實,速度是否穩定。 由於B段(變奏)是建立在這段的成熟基礎上的,因此請務必練習到放鬆、滾瓜爛熟。
Thumbnail
音階就像是建築的地基,許多音符的構成都是由音階形成的。在上下行音階當中,我個人認為下行音階必須練習得比上行音階更為熟練,尤其是上圖紅色框框當中需要換弦、且須一口氣把4根手指都按好的這種指法。 另外在右手的穩定度上,務必將每一弓都停在弦上,聽聽看觸弦的音色是否清楚而響亮。 加油!!
Thumbnail
音階就像是建築的地基,許多音符的構成都是由音階形成的。在上下行音階當中,我個人認為下行音階必須練習得比上行音階更為熟練,尤其是上圖紅色框框當中需要換弦、且須一口氣把4根手指都按好的這種指法。 另外在右手的穩定度上,務必將每一弓都停在弦上,聽聽看觸弦的音色是否清楚而響亮。 加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