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高山大河,繽紛的迷人文化,說到自然美景,每個人推薦的清單必定不同,可能是紐西蘭、冰島、加拿大,北歐等等;說到迷人文化,旅人可以從中亞體驗絲路風俗、於西亞體驗伊斯蘭傳統,在南美體驗拉丁色彩,而說到地球上壟罩神秘面紗之處,大概很少人會漏掉復活節島。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是摩艾石像在地球上唯一的家,不論走訪了多少地方,只有在復活節島能看見摩艾的真面目,親身揭開這座島嶼的面紗。
造訪復活節島的行程重點自然是至島上各處祭壇朝聖,而眼前佇立的摩艾們有著太多的故事要述說,各方專家對他們的故事詮釋或有不同,只待各地旅人親自走訪,用雙眼見證這些故事,用快門與更多人娓娓道來這些奧秘,再寫成獨一無二的故事分享。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造訪復活節島後的所見所聞,帶領我展開這場探險的是曾於1968年參與摩艾修復工作的Paul,他載著我前往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這些感動希望能用以下文字慢慢述說。
1968年Paul首次到訪復活節島,當時他伴隨著名考古學家William Mulloy博士修復島上的摩艾石像,當時的復活節島上摩艾多半是被推倒的狀態,團隊也從海中打撈起一些石像,慢慢將摩艾石像重新矗立在不同祭壇上。回到美國後,Paul從事AI產業,約莫三十年過後,他決定離開無時無刻都需洽談的客戶,回到這個他心心念念的島嶼,繼續參加許多修復計畫,也在當地結婚,開設旅館,他說回到島上每天也都是在工作,但他卻覺得開心,並且他知道自己正在實現許多專家生前的願望,可以感受出他也將自己餘生全心投入在這片土地上。
Paul:“I came back in 1998.”
Me:“The year I was born!”
Paul and me:“It was a good year!”
這是Paul剛接到我我們在車上的對話,約莫65歲的他好奇的問我為何來到這裡,輕鬆地和我聊天,我們之間的連結就從這個巧合開始。同一天和我參加Paul導覽的還有約莫古稀之年的美國夫婦,四人相聚後意外地天南地北聊個不停,為一天展開美好的開始,我們告訴Paul他非常重要,是我們來到這兒要實現夢想的關鍵角色呢,千萬不要今天退休!
Ahu Tahai
Ahu Tahai是一處由William Mulloy主導的修復遺址,當年Paul參與的也是這一處的修復工作,此地也是William Mulloy過世後後人決定將他埋葬之處。Ahu Tahai是離安加羅阿市區最近的祭壇,走路即可到達,考古學家利用祭壇上的石頭確認年代與時間,認為這裡的摩艾約於1250年建立。位在海邊的它也讓摩艾的整體風采更加迷人,此地也是遊客們會特地到訪看夕陽的景點,由於它也是自己最喜歡來看摩艾的地方,停留期間我到訪了四次,不同時間點看景色都一樣很美。
Paul於Ahu Tahai像我們解說與分享當年修復的故事
Ahu Ko Te Riku,目前島上唯一有眼睛的摩艾
於Ahu Tahai的入口也可看見目前島上唯一有睜大眼睛的摩艾,它是1982年復原上去的,是由水泥做成,而真正的摩艾眼睛是由珊瑚做成,只是多被毀壞,現在只有在拉帕努伊博物館(Father Sebastian Englert Anthropological Museum)才能看見珊瑚眼睛的碎片。
Rano Kau
Rano Kau也是復活節島的著名景點,復活節島上有許多火山,而Rano Kau是位於火山口上的湖泊,湖泊表面覆蓋如同的的喀喀湖的蘆葦,隨著風起舞,每日景緻也有所不同。入口旁也有健行步道,可以環繞湖泊欣賞,值得走訪,同行的美國夫婦不斷讚嘆此處景色,親眼看相當壯觀,終點處則是另一景點Orongo。
Orongo
復活節島著名的祭典「鳥人祭」是現今島嶼每年依然會盛大慶祝的傳統節慶,其由來據資料解釋是:島嶼經過內亂後原有的社會秩序無法再維持,透過舉行鳥人儀式,每年各聚落派出代表聚集至Orongo,勇士們需攀下懸崖,游至離岸小島,等待鳥兒至小島下蛋,並找尋鳥兒下蛋地點,最先取回蛋便成功返回的即是島嶼接下來一年的統治者,最後一次的鳥人慶典是於1867年舉行。
這樣的慶典也可解釋島民信仰從摩艾轉移,鳥人祭典帶領島民結合島嶼最重要的信仰神祉Make Make與鳥人帶來新秩序,許多考古成果也發現島上有幾處石頭等遺址留下可能是Make Make形象的雕刻。
在Orongo與博物館都讀到:這尊摩艾石像代表的正是摩艾與鳥人祭典的連結,人民不再大量製作大型摩艾,轉而藉由鳥人祭典以恢復島上秩序,因此有了摩艾石像後方刻上鳥人圖騰的作品。
復活節島民也希望這座長年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摩艾可以返家,呼籲大英博物館可以展示摩艾的精神,而將真正的摩艾歸還,目前這尊摩艾依然需至大英博物館才能欣賞。
Anakena Beach
Anakena Beach是復活節島上的白沙灘,許多遊客到訪是為了戲水放空,海灘旁種植至大溪地運來的椰子樹,非常有小島度假氛圍,而在此地眺望摩艾更是別有一番風味。這裡的摩艾屬於早期的摩艾,最右方的摩艾更是最早被修復的摩艾。
有的摩艾看起來像有戴帽子,事實上那並非帽子,而是摩艾的頭髮。據Paul解釋:當時人們相信家中第一胎的孩子會最神聖,孩子力量會隨著胎次增加而逐漸減少,當一個家族的長子與另一個家族的長女結為連理,他們生下的第一胎小孩力量又將更大,超越雙親任何一方,而這樣的長子又和另一家相同背景的孩子結婚,不斷的累積力量,最後成為首領的摩艾力量將會非常之大。而對於他們來說,這樣具有強大力量的孩子是不容許他人剪掉他們的頭髮的,因此當他們化身成為摩艾形象時,頭髮也相當長,將之盤上去便成為現在人們所見的樣貌。當然,親眼欣賞摩艾時也會發現這些「頭髮」和身體似乎是分開製造的,並不像一體成形,同為一個部分,沒錯,它們即是在不同地方打造的,使用不同的山頭的岩石,分開製作後再運至祭壇合體,現今所見的摩艾也才大功告成。
Rano Raraku
Rano Raraku可謂製作摩艾的工廠,後方的火山岩山頭就是摩艾的材料。後來由於島上發生戰爭,沒有完成的摩艾就散落在山丘上,有些摩艾則是被推倒,此處約共有400尊摩艾,而整個島上目前約有一千多尊摩艾,此地所佔比例甚高。
Rano Raraku園區著名的兩尊摩艾,他們被認為是最帥氣的兩尊摩艾
Rano Raraku後方原本也有火山湖,但Paul說最近一夜之間湖泊就消失,覆蓋著植物,還未有人知道其原因
Ahu Tongariki
Ahu Tongariki可說是復活節島的經典形象,15尊摩艾一字排開,高矮細節各有所不同,後方即是大海,看著他們雄偉的樣貌,很難想像之前他們如何被毀壞,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發海嘯,Ahu Tongariki毀壞嚴重,靠日後日資幫忙重建,據Paul所述,他們也都曾借展至海外,很開心他們都順利地返家,現今世人才能再看見當年他們守護聚落的英姿。
Ahu Tongariki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天氣好時一定要來看看!
從Ahu Tongariki也可以看到Rano Raraku位在的火山
位在Ahu Tongariki門口的旅行者摩艾,海嘯過後日本企業出資協助摩艾修復工作,這尊摩艾曾到訪過日本展覽
Paul的一日遊導覽行程走訪了這些景點,並以美麗的Ahu Tongariki結束,他說他曾對攝影有所鑽研,因此一路上也都帶著我們追光,告訴我們怎麼拍好看,在合適的時間帶我們造訪這些景點,印象深刻的是才剛拍完要離開Ahu Tongariki,就看到其他帶著相機的遊客狂奔,為了在光線消失之前跑到好地方按下快門,瞬間覺得自己超級幸運,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一整天下來真的覺得相當滿足,看這窗外任何景色都覺得相當愉悅,不枉費大老遠到訪這個南太平洋上的島嶼。
從Paul與同行的夫婦身上我也學到非常多。雖然Paul已算上了年紀,許多和他同齡的人應該都已退休享受清閒生活,但他選擇繼續工作導覽,不斷和初來乍到的旅人分享這座島嶼的豐富,讓我們浮躁的心慢慢沉澱,才能好好體會與學習,他不疾不徐的說著他現在的任務,帶著笑容和我們分享他妻子小時候在島上成長的各種故事,我真的很慶幸自己能遇到他,一起完成這個夢想。而美國夫婦也讓我相當佩服,覺得自己很有福份才能遇到他們。從他們看到我熱情的和我打招呼開始,一整天和他們相處都相當自在,雖然我們年齡差距約50歲,但他們依然神采奕奕,健步如飛,他們也告訴我他們剛從加拉巴哥群島旅遊完才過來復活節島,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不禁懷疑自己體力會不會還比他們差,多希望自己到他們的年齡時也能抱著初心與好奇心探索這個世界。
美國夫婦們在見面時問我有沒有帶帽子,傻傻的我完全沒有想到要帶,他們得知後馬上回房間拿自己多的一頂帽子給我,在旅程結束依依不捨的告別後,我這才發現帽子還在我的包包裡,平常我可能會為自己的愚蠢懊悔不已,但這次我卻感到開心,隔天我馬上搭計程車回到Paul的飯店找Paul和美國夫婦,真的很開心馬上又能和他們相聚,Paul一看到我馬上笑出來,而美國夫婦則在房間門口大大擁抱我,我真的好感動。
Ahu Akivi
Ahu Akivi是隔日我為了到訪而參加半日旅遊行程的原因,它的特別之處是:它是島上唯一面對海洋的摩艾。摩艾通常都是面對內陸,村落方向,代表守護聚落,而此七尊摩艾則是代表來到島上的探險者,所以他們面向海洋,守護他們來到島嶼的地方。
Kari Kari
在復活節島上的夜晚若不知何處去,選項之一就是來看傳統歌舞表演。我因為旅館老闆提供的半價優惠而心動,但心中還是有點害怕自己是去消費當地傳統文化的臭觀光客,還好看完表演後抹去這道陰影,並真心覺得表演相當用心與精彩。在表演前也有影片介紹這些表演對當地文化復甦的重要性,不論是音樂所使用的演奏樂器或是歌曲、舞蹈精采度與豐富度都無可挑剔,觀眾可以體驗在臉上畫上圖騰,與舞者共舞,抱著欣賞態度好好體會,這是一個相當棒的夜晚。
Father Sebastian Englert Anthropological Museum
復活節島博物館離Ahu Tahai不遠,從市區也可走路到達,是我認為要深入了解拉帕努伊文化與玻里尼西亞文化的重要途徑,博物館內也有許多珍藏文物,包含目前唯一展示的女摩艾以及珊瑚眼睛,值得抽出一個小時來看完資料,了解文物。
Ana Kai Tangata
離市區約兩公里處可以欣賞岩洞壁畫,位在海濱旁,地點較為隱密,但海岸風景彷彿襯托出洞窟神秘,停留時間不需很長,有時間還是可以走走,頗有在曠野中漫步之感。
Restaurant Ariki o te Pana
在島上吃過的餐廳會想推薦的是Restaurant Ariki o te Pana,其供應的南美大餃子(Empanadas)是旅館老闆都比讚的料理,有相當多內餡口味可以選擇,個人喜歡鮪魚起司與蝦仁起司,島上的鮪魚多半都很新鮮,雖然只做餃子內餡,但用料也大方,每一口都能吃到,很久沒有看到鮪魚口味的料理是一整塊鮪魚的而不是罐頭樣子的。
結語
這次的旅行是一個人到訪最遙遠的地方,也是第一次探索玻里尼西亞文化與些許的南美文化,離開自己熟悉的文化圈,很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當路途上幾乎沒有遇到太多說中文的人,終於離開旅遊團與叢叢觀光客的喧囂,於一處沒有便捷網路與大型購物中心的島嶼生活,這才真正有了出來找尋一個人的旅遊夢的感覺。雖然我造訪的好像是一個非常遙遠且孤立的島嶼,但生活在島上卻完全不會有格格不入之感,一句Hola!,帶著笑容,和居民攤販的距離甚至好像比一樣文化的人還來的親近,最後甚至還有攤販看到我主動跟我打招呼,說Hi! My friend!即便聽起來好像不切實際,但當商家不因為你有沒有向他買東西而開心的歡迎你,再次見到你時也還記得你,這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多難建立起的連結啊!
旅途中遇到很多很有自己想法的旅人,很訝異的是多半人的旅行時光都是以幾個禮拜幾個月去計算,不管是來自歐美的背包客,或是存錢來一圓南美旅遊夢的亞洲人,大家似乎都很清楚自己正在前往的路途,也相信絕對不會後悔。多數人都熱愛分享,開心交流旅遊的小撇步,足跡遍布加起來真的要遍及全球,短短的邂逅也算精彩,這一切都是意外收穫,不可多得。
有位美國人跟我說:「我們離開之後相信你一個人在島上也可以玩得很開心,你好獨立!」我聽得心虛,感覺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勇敢,大多時候還是會膽小害怕,只是很幸運罷了。一個人很美好,但也從未使我忘記一個人之所以能如此,絕對是身邊有許多人合作,默默幫助與支持,才能成就自己所體驗到的一切,如同現在看這篇文章的你,讓我於旅程的喜悅可以有更多分享對象,我真的很幸福。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