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原力的傳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 台灣上映日期:2019-12-18  博偉 發行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 台灣上映日期:2019-12-18 博偉 發行

影音影評: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想想這42年期間,《星際大戰》的故事一直離不開探討「原力」的本質,實際上正是回歸探討我們「人」為何存在的真正價值;「崛起」在本部曲中被重新定義,不再只是像過去三部曲中的最後曲,描述反攻後的勝利,而是在於星戰的精神有沒有被「傳承」。

圖片來源:博偉

圖片來源:博偉

是呀!星戰幾個指標性的象徵:絕地武士的光劍、軍隊使用的爆能槍、帝國、反抗軍等組織,其實都只是故事中的角色元素;事實上它描述了我們在生命中所承受的成長與痛苦、榮耀與喜悅,找尋平靜與幸福歸屬的過程。當我們在討論星戰的同時,喬治盧卡斯所建構的龐大世界觀,影響人們的並非只是劇情內容、片中那些狂想的物品,而是這整個文化的融入,能否感受到片中那個描述虛無間存在的力量;「原力的傳承」其實無關九部曲是否劃下句點,而是能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與意義。

它讓我想起在第八部曲,路克教導芮去感受原力存在的過程,也讓我想起首部曲金魁剛教導安納金去感覺,不要想,相信直覺:「感覺」始終是我們閱讀星戰故事的方式。因為當我們試著解讀片中的邏輯,理性思考故事中的科幻情節,《星際大戰》這種被歸類成「太空歌劇」,跳脫科學常理的電影類型,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圖片來源:博偉

圖片來源:博偉

而本片做為第九部曲,將之定位為一個新三部曲的結束,我認為除了闡述星戰對於「原力信仰」的傳承,也告訴著大家,我們正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奇蹟,那是超越種族、血脈、甚至是年齡、性別、膚色,足以改變這個世界的核心價值。期待透過電影,或是電影所創造出的周邊效應,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精彩。

我認為,《STAR WARS:原力覺醒》到《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三部曲的整體概念,就在於我們能夠透過凱羅忍和芮兩人的改變,對光明與黑暗兩方的拉扯、糾纏與羈絆,都再再說明了在喬治盧卡斯後,不同的電影創作者對於星戰故事和世界觀的詮釋,開始針對世代與世代間的衝突與矛盾加以深入闡述;而價值觀的「認同」,一直都是我認為這個新三部曲令我著迷的地方。

圖片來源:博偉

圖片來源:博偉

一個人能不能使用原力?到底是命中注定?能力強大與否,能夠靠著後天影響或訓練嗎?原本處於光明面的人,是否能夠輕易被動搖轉而投效黑暗?反之,試圖挺身而出、為了公平正義犧牲奉獻,卻往往灰心喪志,就一定會轉向黑暗面嗎?我們在前傳三部曲能夠看到安納金如何一步步轉變投向黑暗,也在舊三部曲中看到人們為了信念而不顧一切地凝聚在一起;新三部曲或許正是告訴了我們過去所謂的「天選之人」、「命中注定」論,其實無關血脈;信念的傳承,其實「認同」才是關鍵。

回歸現實,我們正因為「認同」星戰,所以愛上星戰;我們正因為「認同」故事背後的內涵,所以著迷於該世界觀裡的所有一切。那麼,我們理性來看看《天行者的崛起》,確實在前半段有著混亂而複雜的雙軸故事進行,醞釀了西斯大帝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動的陰謀,甚至是眾多天外救星的橋段安排;我們能不能在故事中段找到關鍵的切入點?讓後半段的高潮戲情緒一次爆發,我認為就也在於是否「認同」星戰罷了。

圖片來源:博偉

圖片來源:博偉

對我而言,本集故事從凱羅忍和芮兩人對自我認同出現轉折之處變得精彩動人;尤其是針對凱羅忍的轉變,「某位關鍵人物」的出現,絕對是本片最感動的地方。這個從《原力覺醒》開始,不斷地對自我懷疑的角色,面對更強大的芮出現,相信在亞當崔佛這位極具爆發力演技的演員詮釋之下,擁有天行者血脈的凱羅忍,是我認為縱觀新三部曲一路走來讓我最感動的角色。

光明與黑暗不該一分為二,反而是共存且互相影響。為惡的同時,也能夠展現善的重要;反之為善的同時,勢必也會有觀念相左的人,與之對抗成為惡。藉由凱羅忍和芮兩人一消一長之間的微妙變化,或許不正是對照到你我的人生,同時存在著善與惡呢?正如同星戰的世界紛紛擾擾,人們有七情六欲、權力不斷更迭,但核心本質的陰陽概念,善惡的共存,旨在我們透過世間之事來更了解我們自己。

圖片來源:博偉

圖片來源:博偉

不論如何,《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依舊讓我這個星戰迷看得痛哭流涕,內心澎湃又感動。而故事最終是否延續?是否有必要創造另一個傳奇故事,讓迪士尼繼續吸金?我想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將星戰精神繼續傳承延續,認同星戰的理念,甚至是信仰,我想這才是本集「崛起」的概念,一個留個大家更寬廣的想像空間,讓我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可能。

願原力與所有人同在,直到永遠。


電影預告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XXY的沙龍
322會員
340內容數
XXY的 Premium
XX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由拉脫維亞導演 金茲奇巴洛迪斯所執導的動畫電影《喵的奇幻漂流》,透過一隻黑貓、拉不拉多犬、水豚、環尾狐猴、蛇鷲在洪水淹沒的世界中孤舟漂流,描述了一段以動物為主、全程無對白的奇幻冒險故事。
Thumbnail
2025/02/24
由拉脫維亞導演 金茲奇巴洛迪斯所執導的動畫電影《喵的奇幻漂流》,透過一隻黑貓、拉不拉多犬、水豚、環尾狐猴、蛇鷲在洪水淹沒的世界中孤舟漂流,描述了一段以動物為主、全程無對白的奇幻冒險故事。
Thumbnail
2023/11/29
由英國知名導演雷利史考特所執導的《拿破崙》,於2023年11月24日臺灣院線上映;本片由曾以《小丑》一片奪下奧斯卡影帝的瓦昆菲尼克斯主演,也是他與雷利史考特繼《神鬼戰士》後,睽違23年後再度合作。 以下針對電影劇情所涉及到的歷史事件做10個重點整理,希望能夠讓歷史小白在觀賞電影前惡補一些知識...
Thumbnail
2023/11/29
由英國知名導演雷利史考特所執導的《拿破崙》,於2023年11月24日臺灣院線上映;本片由曾以《小丑》一片奪下奧斯卡影帝的瓦昆菲尼克斯主演,也是他與雷利史考特繼《神鬼戰士》後,睽違23年後再度合作。 以下針對電影劇情所涉及到的歷史事件做10個重點整理,希望能夠讓歷史小白在觀賞電影前惡補一些知識...
Thumbnail
2023/11/03
不敢說自己是宮崎駿專家,或是像網路上許多大神解析《蒼鷺與少年》的劇情是言之何物;以下就我個人看到的,聯想到的、思考到的做條列式分享;如果有與您的解讀有落差,或是覺得我胡說八道,除非有宮崎駿老先生親自出來澄清,我想也就沒有必要雞蛋裡挑骨頭了。
Thumbnail
2023/11/03
不敢說自己是宮崎駿專家,或是像網路上許多大神解析《蒼鷺與少年》的劇情是言之何物;以下就我個人看到的,聯想到的、思考到的做條列式分享;如果有與您的解讀有落差,或是覺得我胡說八道,除非有宮崎駿老先生親自出來澄清,我想也就沒有必要雞蛋裡挑骨頭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2019年《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後,已有四年未曾在大銀幕上看到《星際大戰》的相關電影。而近期在4月7日開始(至10日結束)於英國倫敦舉辦的星戰慶典上,盧卡斯影業宣布了多部《星際大戰》計畫,讓不少星戰迷們興奮不已。
Thumbnail
自從2019年《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後,已有四年未曾在大銀幕上看到《星際大戰》的相關電影。而近期在4月7日開始(至10日結束)於英國倫敦舉辦的星戰慶典上,盧卡斯影業宣布了多部《星際大戰》計畫,讓不少星戰迷們興奮不已。
Thumbnail
對於看過電影的人來說,這本小說會讓人感到親切,因為視角的切換及劇情的走向是相同的,仿若重看電影一般。 而若是由從未接觸過星戰的人來讀這本書,其實更近於冒險小說。
Thumbnail
對於看過電影的人來說,這本小說會讓人感到親切,因為視角的切換及劇情的走向是相同的,仿若重看電影一般。 而若是由從未接觸過星戰的人來讀這本書,其實更近於冒險小說。
Thumbnail
「面」的討論是更高層面的議題,可以是場哲學栽問(如《守護者》的曼哈頓博士),可以是道德困境(如薩諾斯的彈指理論),而《永恆族》挑戰的是最難客觀的人類歷史。電影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述說,以似是全知的角度回顧歷史,同時抱持樂觀態度展望人類未來,這樣的格局之大讓我意外喜歡《永恆族》。
Thumbnail
「面」的討論是更高層面的議題,可以是場哲學栽問(如《守護者》的曼哈頓博士),可以是道德困境(如薩諾斯的彈指理論),而《永恆族》挑戰的是最難客觀的人類歷史。電影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述說,以似是全知的角度回顧歷史,同時抱持樂觀態度展望人類未來,這樣的格局之大讓我意外喜歡《永恆族》。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內在原力 2021年8月5日 聽到「原力」這個名詞,您會想起什麼呢?是的,我猜多數的朋友會立刻聯想起喬治・盧卡斯所執導的《星際大戰》。 維基百科告訴我們,「原力」(the Force)是星際大戰系列作品中的核心概念。原力是一種作品中虛構的、超自然的而又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是所有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內在原力 2021年8月5日 聽到「原力」這個名詞,您會想起什麼呢?是的,我猜多數的朋友會立刻聯想起喬治・盧卡斯所執導的《星際大戰》。 維基百科告訴我們,「原力」(the Force)是星際大戰系列作品中的核心概念。原力是一種作品中虛構的、超自然的而又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是所有
Thumbnail
《星際爭霸戰》世界觀建立在「世界大同」的未來中。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邁向宇宙,代表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不再有種族、性別、國族上的歧視,經濟上得以支付宇航開銷、政治上得以秉持共同理念。而後,更與瓦肯、安多利、泰拉等三個行星政權同盟,成為日後的星際聯邦。
Thumbnail
《星際爭霸戰》世界觀建立在「世界大同」的未來中。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邁向宇宙,代表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不再有種族、性別、國族上的歧視,經濟上得以支付宇航開銷、政治上得以秉持共同理念。而後,更與瓦肯、安多利、泰拉等三個行星政權同盟,成為日後的星際聯邦。
Thumbnail
撰寫星戰專題是我思考過一陣子的事了,本篇文章也已完成了月餘,後續我規劃圍繞原力做一系列『世界內』的文化討論,這邊先以讓星際大戰恰如其名,在二萬年歷史線中引起無數席捲全銀河戰爭的兩位主角,做為爾後文章的引子。 絕地(Jedi)及西斯(Sith)。
Thumbnail
撰寫星戰專題是我思考過一陣子的事了,本篇文章也已完成了月餘,後續我規劃圍繞原力做一系列『世界內』的文化討論,這邊先以讓星際大戰恰如其名,在二萬年歷史線中引起無數席捲全銀河戰爭的兩位主角,做為爾後文章的引子。 絕地(Jedi)及西斯(Sith)。
Thumbnail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Thumbnail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Thumbnail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看一部星際大戰成了一個習慣,是一個懸在心上的期待,即便是聲勢低迷的韓索羅電影,我仍引頸期盼,也二刷了。如果明年沒有星際大戰的電影可以看,總覺得有些失落。 抱著未知的心情進了戲院,欣賞這部我期待整整兩年的作品。從第八集落幕的瞬間,我便開始等待,一直等待。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看一部星際大戰成了一個習慣,是一個懸在心上的期待,即便是聲勢低迷的韓索羅電影,我仍引頸期盼,也二刷了。如果明年沒有星際大戰的電影可以看,總覺得有些失落。 抱著未知的心情進了戲院,欣賞這部我期待整整兩年的作品。從第八集落幕的瞬間,我便開始等待,一直等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