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星際爭霸戰:發現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為一個經營長久的科幻系列作品品牌,我並非在《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1966-1969)一播出就有所接觸;那是當然,彼時我根本還沒出生。不過,即便是後來在台灣長期播出的《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1987-1994),我也幾乎沒有看過很多;那個年紀的我,對於真人演出的科幻劇,更喜歡看動畫、卡通之類的作品。

raw-image

大概到了重開機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2009)電影上映之後,我才真的開始對這個系列有所認識、重頭去看了一些六〇年代的老影集,慢慢理解整個系列的世界觀。

最早的《星際爭霸戰》故事發生在23世紀,聯邦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為了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UFP)交付的「五年任務」——針對銀河系的未知象限進行探索與外交——這個時期的故事,十分具有「西部拓荒」的西部片風格;熱血帥氣的艦長與冷靜機制的大副,帶領船員們在未知、蠻荒的太空中探索,三不五時的豔遇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一直都是影集的看點。這正是典型的「太空劇場」(Space Opera)作品類型會有的故事形式。

「太空劇場」一詞最初在誕生時,帶著些許貶義;脫胎自「肥皂劇」(Soap Opera)、「馬上劇場」(Horse Opera)這種劇情公式迂腐陳舊的劇集,其實就只是把西部冒險故事搬演至太空舞台而已。然而,1966年開始播出的《星際爭霸戰》,卻帶來了許多更具啟發性的創舉。企業號艦橋上的通訊官烏瑚拉(Uhura)是黑人女性、舵手蘇魯(Sulu)是日本人(亞洲人)、領航員契可夫(Chekov)是俄國人;除了宣揚種族與性別平等外,在二次大戰結束不久、美蘇冷戰方興未艾之際,後兩者的角色同樣令人驚艷。而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的異族接吻,乃至《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1993-1999)中的同性接吻,皆展露出《星際爭霸戰》系列作品中,對於社會議題的敏銳與啟發性。

後來,經過【中華科幻學會】一些活動的洗禮,我才驚覺到:《星際爭霸戰》的科幻故事跟近期走黑暗、反烏托邦、闡述絕望風格的其他作品有所不同——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對未來抱持樂觀的系列作品。2017年,我帶著這樣的認知,開始看起了Netflix上的《星際爭霸戰:發現號》(Star Trek: Discovery, 2017-)。

raw-image

《星際爭霸戰》的世界觀,建立在「世界大同」的未來中。首先,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邁向宇宙,代表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不再有種族、性別、國族上的歧視(因此企業號艦橋上才能有黑人、亞洲人、有俄國人),經濟上得以支付宇航開銷、政治上得以秉持共同理念。而後,更與瓦肯(Vulcan)、安多利(Andoria)、泰拉(Tellar)等三個行星政權同盟,成為日後的星際聯邦。

然而,這樣講來或許有些空泛;畢竟,我們並不清楚在2161年之前(四族同盟於此年成立),人類社會要如何做到完全地消除歧視、弭平成見。《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我這樣的疑惑。

raw-image

目前已播完三季的《星際爭霸戰:發現號》,講述了1966年《星際爭霸戰》開始之前十年的故事。影集中,主角群們所需要面對的危機與風險一季比一季慘烈,但眾人保持著星際聯邦的創立精神,以及對善良、正義的信念,努力思考、行動,不斷突破難關,創造出一次又一次的新局。而這樣的過程,讓「對未來抱持進取、樂觀及希望」的主題不再空泛,也使我在觀影過程中動容。印象最深的一個橋段,是第二季中時任企業號艦長的派克,在瞭解到自己未來的命運時,仍舊願意繼續秉持信念行動。

I'm not going to abandon the things that make me who I am because of a future that contains an ending that I hadn't foreseen for myself.

派克艦長是1965年《星際爭霸戰》試播集時出現的主角(這名角色在《發現號》中的命運也與此有關)。這名角色後來也在2009年的重開機電影版中現身,但我想直到《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才賦予了這名角色真正的價值。

我很喜歡《星際爭霸戰:發現號》。雖然第三季的故事似乎不是人人喜歡,但我依舊在觀看過程中不斷受到感動。他傳達出有別於現今主流科幻作品為帶給觀眾的另一種主題。未來固然是未知而令人恐懼的,但只要人們抱持信念,努力行動,光明依舊會在前方。

raw-image
「實際上,我們都是陌生星球上的外星人。我們花了大部分時間伸出援手並嘗試交流。如果在我們的一生中,即使只對兩個人伸出援手並進行真正的溝通,我們就真的很幸運了。」——金.羅登貝瑞(《星艦迷航記》創造人)

可在Netflix上觀看的《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飽讀終日-avatar-img
2023/08/25
企業號上除了各式地球人,還有外星人RRRRRR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5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原始書名應該可知,就是科幻故事中的那種巨大又強大的太空要塞 二個那麼巨大無敵的太空要塞,在本書中彼此面對面激烈戰鬥互打的超火力故事 說得更直觀一點,大家應該都知道美國知名科幻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 裡面的死星吧? (輕科幻小說) 震驚宇宙!『戰鬥跳躍要塞』萬王座號 本書最初寫於2016年1
Thumbnail
從原始書名應該可知,就是科幻故事中的那種巨大又強大的太空要塞 二個那麼巨大無敵的太空要塞,在本書中彼此面對面激烈戰鬥互打的超火力故事 說得更直觀一點,大家應該都知道美國知名科幻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 裡面的死星吧? (輕科幻小說) 震驚宇宙!『戰鬥跳躍要塞』萬王座號 本書最初寫於2016年1
Thumbnail
畢凱這一系列越玩越沒哏,若真要再放上這段旁白,結尾多半得改成:...to not so boldly go where every man and woman and LGBT+ has gone before.
Thumbnail
畢凱這一系列越玩越沒哏,若真要再放上這段旁白,結尾多半得改成:...to not so boldly go where every man and woman and LGBT+ has gone before.
Thumbnail
《星際爭霸戰》世界觀建立在「世界大同」的未來中。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邁向宇宙,代表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不再有種族、性別、國族上的歧視,經濟上得以支付宇航開銷、政治上得以秉持共同理念。而後,更與瓦肯、安多利、泰拉等三個行星政權同盟,成為日後的星際聯邦。
Thumbnail
《星際爭霸戰》世界觀建立在「世界大同」的未來中。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邁向宇宙,代表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不再有種族、性別、國族上的歧視,經濟上得以支付宇航開銷、政治上得以秉持共同理念。而後,更與瓦肯、安多利、泰拉等三個行星政權同盟,成為日後的星際聯邦。
Thumbnail
對於外太空的話題,真的是看再多也不厭倦!或許因為這疫情紀元的來臨,更讓人想寄情於虛無飄渺一些的浩瀚宇宙,人間這麼苦難,也許外太空是個解脫!?
Thumbnail
對於外太空的話題,真的是看再多也不厭倦!或許因為這疫情紀元的來臨,更讓人想寄情於虛無飄渺一些的浩瀚宇宙,人間這麼苦難,也許外太空是個解脫!?
Thumbnail
是的,讓更多的科幻作品抱持希望吧,讓更多的黑暗被光明照亮吧;讓絕望被希望取代吧,讓我們把虛幻帶向現實吧。讓我們從虛構的作品中獲得力量,去改變現實中的邪惡吧。
Thumbnail
是的,讓更多的科幻作品抱持希望吧,讓更多的黑暗被光明照亮吧;讓絕望被希望取代吧,讓我們把虛幻帶向現實吧。讓我們從虛構的作品中獲得力量,去改變現實中的邪惡吧。
Thumbnail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Thumbnail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Thumbnail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看一部星際大戰成了一個習慣,是一個懸在心上的期待,即便是聲勢低迷的韓索羅電影,我仍引頸期盼,也二刷了。如果明年沒有星際大戰的電影可以看,總覺得有些失落。 抱著未知的心情進了戲院,欣賞這部我期待整整兩年的作品。從第八集落幕的瞬間,我便開始等待,一直等待。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看一部星際大戰成了一個習慣,是一個懸在心上的期待,即便是聲勢低迷的韓索羅電影,我仍引頸期盼,也二刷了。如果明年沒有星際大戰的電影可以看,總覺得有些失落。 抱著未知的心情進了戲院,欣賞這部我期待整整兩年的作品。從第八集落幕的瞬間,我便開始等待,一直等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