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書摘】精準決策:常見的投資錯誤

2019/11/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資料來源:《精準決策》 樂金文化 摘要整理:小樂

一、過度自信導致過度交易

1.在投資領域中,這種過度自信則可能轉化成過度確定自己知道市場的走向,或者自以為有能力選擇適合投資的資金。這種過度自信導致人們投入更主動的投資之中。
2.對於資金不多的投資人而言,買進多元化的股票投資組合並長期持有,是比指數型基金成本還要低的替代方案。
3.積極交易會造成財富損失,為何這麼多人還是如此熱中呢?一個簡單的解釋就是,這些人對於預測市場未來走向的能力過度自信。
4.男性的過度自信導致週轉率的增加,回報扣除交易費用導致績效較差。

二、對投資決策持樂觀態度

1.一旦人們進行投資,他們往往對其未來的獲利能力過於樂觀,之後又會對過去的投資表現保有樂觀的回憶。
2.樂觀與過度自信密切相關,但又與之不同。當投資人做出過於自信的決定時,他們會對未來的成功抱持毫無根據的樂觀態度,即使令人失望的投資結果的資料很容易取得,但他們在回顧時仍會保持這份樂觀。
3.典型的投資人選擇了太多檔主動型基金,交易過度頻繁,手續費支出過高。
4.樂觀主義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化自己過去的行為,使他們能夠保持對自身投資策略優越性的幻想。
5.樂觀的態度也會鼓勵投資人繼續積極交易,而不是在指數型基金中尋求更明智、更省時的投資。

三、否認隨機事件的隨機性

1.當投資人受到引導而相信某一檔特定基金「很火熱」時,他們將更願意支付與積極投資相關的費用。
2.投資領域存在大量隨機性,同時也存在著更多投資人和投資專業人士對這種隨機性的否認。
3.由於投資人可望戰勝市場,大多數投資人不願意接受指數型基金的策略:與市場有相同水準的表現並盡量減少開支。
4.這本書最重要的結論是:要心心提防任何根據過去的表現,預測特定投資未來的建議。
5.過去無法準確預測未來。就我們個人而言,承認自己無法知道哪些個股未來會有好表現,並堅持只買進指數型基金的做法,讓我們比較自在。

四、不想用大腦做投資決策

1.大多數人對於投資組合中該有哪些類型的資產,想得又太少。仔細思考個人的資產配置,並訂定一個長期計畫是非常重要的。
2.人們的資產配置策略相當天真,死守自己或其他人過去所做的決定;換句話說,他們的投資決策往往不用大腦。
3.歷史經驗證明,如果你的資金將在退休基金中存放數十年,股票型基金提供的回報最高。重點是人們應該仔細思考投資配置,而不是天真地受到僱主提供選擇所引導。
4.投資人拖延做出資產配置的決策,卻又同時過度積極的在同一個類別(例如股票)中移動資金,因此人們往往在較不重要的財務決策中投入太多精力,面對更重要的財務決策時,卻又不夠努力。

五、不實現虧損就不算輸錢

1.投資人有個強烈傾向:持有低於購買價格的股票,避免讓自己成為「輸家」。
2.隨著投資表現提升,投資人會變得更渴望出售他們手上的贏家。面對收益時,人們往往會規避風險,投資人傾向於賣出以以保證收益。面對損失時,人們傾向於追逐風險,投資人往往會冒險持有賠錢的個股,希望他們有朝一日成為贏家。
3.個別投資人容易被價格波動大的股票吸引,而這些價格波動大的股票最後的平均報率低於股價穩定的股票。

六、頻繁交易難以獲利

高頻率的交易註定讓這些全職交易者的表現不及市場,甚至落後超過3個百分點。如果你能結合這三項投資任務:適切的資產配置、低成本的投資、增加定期投資,你就可以順利實現卓越的投資策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K會員
726內容數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