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相關稅務 — 外國投資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懶人包總結
1. 2018年自川普上任起,任何股息預扣稅(30%)已無法退稅,因新法令已將外國投資人免稅額度降為0,千萬不要嘗試以身試法以免未來資金匯回有問題。
2. 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仍為0,因此請以capital gain最大化為主要投資考量而非每年的配息率。
3. 如為台灣投資人,境外收入低於100萬則不需額外申報,如超過100萬則計入基本所得額。基本所得額低於670萬則不需要繳交額外基本所得稅。
4. 如投資標的為美國境外產品,則股息是不需要繳稅的,如果被預扣請向卷商提出疑問。

如果覺得我寫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追蹤專案。
Facebook粉絲團 www.facebook.com/frankuslife
合作請洽 frankuslife@gmail.com

自從川普上任後(2018後)稅法經過大幅度的變革,境外投資人(用1040NR或1040NE-EZ報稅)已再無個人免稅額,因此往年免稅額度內退稅(填寫1040NR)的方式已經無法再使用,境外投資人股息固定會被收取30%的稅。鑑於此原因,境外投資人請盡量買入低配息率的資產,舉例來說假使有兩檔ETF同樣追蹤S&P 500且他們的內扣率是一樣的,那境外投資人最好買入配息率較低的的。下圖就用兩個範例解釋了一個配息率2%(VOO)以及另一個配息率5%(AT&T)在人生24~60歲之間,你的第一筆資金放大的倍數可能會是數倍之差,即使你長期定期定額,最後複利的差距以絕對數字來看絕對是相當可觀的。(2x:翻成2倍本金所需時間,4x之後以此類推)

對於配息率(Dividend yield)可以參考此網站 https://www.dividend.com/

raw-image

對於境外所得如何報稅可以參考日盛證卷的說明 https://reurl.cc/QpVDg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蘭克的美股投資筆記的沙龍
42會員
16內容數
希望能將自己多年在美股投資的心得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內容會包含美股ETF,高成長股財報分享,幫助讀者們能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打造長期的多元化的資產配置。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先說重點:「買美債是為了賺價差,故偏好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債」。  台灣股票的配股配息除了要被扣健保補充保費,當所得稅率超過20%,遇到每年5月的繳稅時股利還要計入個人所得再被刮一層皮,雖可透過借券方式避稅降低稅負成本,但向你借券的相對方也不是傻子,個人經驗是會有一定比例在配息前幾天還券,導致無法有
Thumbnail
先說重點:「買美債是為了賺價差,故偏好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債」。  台灣股票的配股配息除了要被扣健保補充保費,當所得稅率超過20%,遇到每年5月的繳稅時股利還要計入個人所得再被刮一層皮,雖可透過借券方式避稅降低稅負成本,但向你借券的相對方也不是傻子,個人經驗是會有一定比例在配息前幾天還券,導致無法有
Thumbnail
台股似乎沒那麼狂熱了,沒來由的只漲不跌並不是健康的巿場。台股終於自17346高點緩和下來,開始休息整理。 富貴自然是險中求,但不能強求啊! 千萬別使用會令自己焦慮的方式來作投資,這點很實用,分享予大家。
Thumbnail
台股似乎沒那麼狂熱了,沒來由的只漲不跌並不是健康的巿場。台股終於自17346高點緩和下來,開始休息整理。 富貴自然是險中求,但不能強求啊! 千萬別使用會令自己焦慮的方式來作投資,這點很實用,分享予大家。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新聞,莫過於 im.B借貸平台 而此平台宣稱,投資約有平均年化報酬率9%左右。 這幾日開始爆出此平台已捲款,甚至有出現捏造不實虛假的債權,用以騙取投資人資金填補缺口。而出現類似龐式騙局。 這僅僅只是一個小小警惕。 從平均年化報酬率9%來看,是有多麼不可思議。 目前在台灣銀行網站所公告的台幣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新聞,莫過於 im.B借貸平台 而此平台宣稱,投資約有平均年化報酬率9%左右。 這幾日開始爆出此平台已捲款,甚至有出現捏造不實虛假的債權,用以騙取投資人資金填補缺口。而出現類似龐式騙局。 這僅僅只是一個小小警惕。 從平均年化報酬率9%來看,是有多麼不可思議。 目前在台灣銀行網站所公告的台幣
Thumbnail
在此指的投資,並非僅僅只限於股市投資。 其中的股市投資僅占據金融投資當中一小部分,其中更涵蓋許多層次,許多人僅知道,股市投資、房地產投資,卻從未注意到債市、外匯、原物料及貴金屬、另類投資(藝術品)。 而除了金融投資以外,更有許多可以稱為投資如人生投資、知識投資、人脈投資等。並非只有金融投資。當然,現
Thumbnail
在此指的投資,並非僅僅只限於股市投資。 其中的股市投資僅占據金融投資當中一小部分,其中更涵蓋許多層次,許多人僅知道,股市投資、房地產投資,卻從未注意到債市、外匯、原物料及貴金屬、另類投資(藝術品)。 而除了金融投資以外,更有許多可以稱為投資如人生投資、知識投資、人脈投資等。並非只有金融投資。當然,現
Thumbnail
2023適合開始存金融股嗎?金融股面臨配息危機!?
Thumbnail
2023適合開始存金融股嗎?金融股面臨配息危機!?
Thumbnail
本專欄透過各類股票、多家企業、多種 ETF,帶大家從各式各樣公開且可搜尋到的一般性之證券投資訊息來觀察一間公司,並透過資訊歷史資料的彙整,來去整理出明年可能會配發的股息、全年 EPS 以及現價買進的預期殖利率。 本專欄會廣泛的使用各種案例來討論不同類股,以教學為主並非針對個股做推薦,也絕非提供個股
Thumbnail
本專欄透過各類股票、多家企業、多種 ETF,帶大家從各式各樣公開且可搜尋到的一般性之證券投資訊息來觀察一間公司,並透過資訊歷史資料的彙整,來去整理出明年可能會配發的股息、全年 EPS 以及現價買進的預期殖利率。 本專欄會廣泛的使用各種案例來討論不同類股,以教學為主並非針對個股做推薦,也絕非提供個股
Thumbnail
混戰不明,直面的果決,之後反而就簡單了。盤勢分析9月7日。 前文關於國際金融,背後解析的部份,已經提升到另一個階段了。 再回看台灣本身兩則昨日央行升息的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半碼 楊金龍:通膨續降年底利率可能按兵不動 〈央行理監事會〉新台幣貶值壓力山大 央行估Q4貶到31.92元通膨仍可控
Thumbnail
混戰不明,直面的果決,之後反而就簡單了。盤勢分析9月7日。 前文關於國際金融,背後解析的部份,已經提升到另一個階段了。 再回看台灣本身兩則昨日央行升息的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半碼 楊金龍:通膨續降年底利率可能按兵不動 〈央行理監事會〉新台幣貶值壓力山大 央行估Q4貶到31.92元通膨仍可控
Thumbnail
到了明年初,有非常高的機率利率已經在4%之上。當利率升高到4.5%的水平,從過往的數據來看,資產價格會有20%的下跌....
Thumbnail
到了明年初,有非常高的機率利率已經在4%之上。當利率升高到4.5%的水平,從過往的數據來看,資產價格會有20%的下跌....
Thumbnail
懶人包總結 1. 2018年自川普上任起,任何股息預扣稅(30%)已無法退稅,因新法令已將外國投資人免稅額度降為0,千萬不要嘗試以身試法以免未來資金匯回有問題。 2. 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仍為0,因此請以capital gain最大化為主要投資考量而非每年的配息率。
Thumbnail
懶人包總結 1. 2018年自川普上任起,任何股息預扣稅(30%)已無法退稅,因新法令已將外國投資人免稅額度降為0,千萬不要嘗試以身試法以免未來資金匯回有問題。 2. 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仍為0,因此請以capital gain最大化為主要投資考量而非每年的配息率。
Thumbnail
0056將在10月23日除息,持有者可配發1.8元現金股息。要趁最後兩天買進,來參加除息嗎?   
Thumbnail
0056將在10月23日除息,持有者可配發1.8元現金股息。要趁最後兩天買進,來參加除息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