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適合開始存金融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為了想過著一朵雲般悠閒的生活,2022年底開始存美股,但發現大家其實都從台股-金融股開始入手~ 蒐集了些資料一起聊聊吧!2023適合開始存金融股嗎~

2023金融股可能沒有配息?

理財新手、學生、小資族都認為金融股擁有:營運穩健、配息穩定的優勢,金融股因而成為存股熱門標的,但金管會2/6祭出金融股配息的三大新原則(嚇豹)
1、當年度獲利除提列法定公積外,還需扣除股債下跌的評價減損
2、股票股利也受此限制
3、配股僅能以當年度獲利為限,未分配盈餘不能拿來配息

*小知識:根據現行金融法規,金融業者當年度的保留盈餘,本來就會扣除金融資產評價的損益(成為會計科目-其他權益 的減項)。2022.6月各個金融業者已開始因應~

【總而言之】雖然金管會在造成大家恐慌之後,再次強調:絕對沒有限制未分配盈餘,或股票股利的配發。但金管會確實不建議金融業者把資本公積拿來配發現金股利,最多只能接受用於配發股票股利(等同於轉增資)。只能繼續看下去了~~

2023金融股存股嗎?

我自己判斷要不要存金融股的順序是:去年獲利、未來市況→殖利率→參考熱門股

1、未來市況:2022金融股的衰退是單一次事件嗎?
蒐集各方資料得出,去年金融股衰退的關鍵原因:產險業者因防疫保單大幅虧損;壽險業者受連續升息影響,淨值下滑;證券業者因大盤表現低迷、成交量縮水,導致投資損失,手續費收入縮水。

【總而言之】以上事件 產險業者已在消化防疫保單帶來的衝擊,壽險及券商受影響的因素則跟大環境有關,而目前美國央行軟著陸的機率提高,或許可以帶動一波股市行情upup!

目前外資對金融股的態度也轉賣為買,有望回補2022年的缺口。不過,金融股的特色之一就是股價波動不大,因次也不用過度期待可以賺到巨大的價差~
2、殖利率:4%為低標 (資料轉自:2023年金融股配息)
金融股的殖利率可代表:投入的成本,可以賺回多少比例的錢(利息),評估目前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並對未來可能獲得的報酬有個估值。而金管會2023年對金融股的限制,也確保金融股配息的來自本業獲利,避免一次性配息的風險

3、熱門金融股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 2022年12月的統計排行,存股族最愛的TOP5金融股排名依序為:玉山金2884、兆豐金1775、合庫金5880、第一金2890。

金融股買進時機?

最常見的進場訊號:股價低於淨值。若按經驗法則,金融股股價每年在以下3個時間點,通常會上漲
1、公布去年獲利前後
2、公布股利前後
3、除權息前一個月。

買零股還是定期定額?

現在台股下單不論自己買零股,還是用定期定額約定買進都非常方便,可以從每個月預計買多少錢、可能產生的手續費決定。

若覺得自己容易忘東忘西、耳根子很軟的,那就無條件選擇各大券商推出的定期定額功能囉~資料參考下圖的比較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荷蘭的基本獎助學金在2013年停發,在2023年又開始發放。2013年到2023年之間就讀於荷蘭高等教育的學生如果需要經濟支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跟DUO借貸。 但跟DUO借錢不是不用還,甚至後來還要加收利息,這期間唸書的人,被稱為是 de pechgeneratie (倒霉的一代)。 最近DUO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回顧高中生涯中的三個重要時刻:會考、畢業和上高中。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在這些時刻所得到的成長和感悟。從會考考場的情緒起伏,到畢業後的思念和緬懷,再到上高中的適應與成長,整篇文章透露著作者對成長歷程的深刻體會。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商科學士29y,傳產PM+生管3.5年,多益金色,前份半路出家去寫程式,資訊業不太適應就回到製造業,而在科技業寒冬之下求職,雖然整體來說面試機會不少,但無聲卡跟感謝信還是佔多數,除了自己能力不足以外,從面試官口中也證實現在整個需求都還沒回來,消費性低谷QQ,所以除了靠人脈之外只能以量取勝,用海投的方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荷蘭的基本獎助學金在2013年停發,在2023年又開始發放。2013年到2023年之間就讀於荷蘭高等教育的學生如果需要經濟支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跟DUO借貸。 但跟DUO借錢不是不用還,甚至後來還要加收利息,這期間唸書的人,被稱為是 de pechgeneratie (倒霉的一代)。 最近DUO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回顧高中生涯中的三個重要時刻:會考、畢業和上高中。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在這些時刻所得到的成長和感悟。從會考考場的情緒起伏,到畢業後的思念和緬懷,再到上高中的適應與成長,整篇文章透露著作者對成長歷程的深刻體會。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商科學士29y,傳產PM+生管3.5年,多益金色,前份半路出家去寫程式,資訊業不太適應就回到製造業,而在科技業寒冬之下求職,雖然整體來說面試機會不少,但無聲卡跟感謝信還是佔多數,除了自己能力不足以外,從面試官口中也證實現在整個需求都還沒回來,消費性低谷QQ,所以除了靠人脈之外只能以量取勝,用海投的方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