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金錢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刊登於
對於儲蓄在銀行戶頭裡的存款我們很有感,對於買賣的股票我們更有感,但對於食衣住行育樂這些看起來形狀不是錢的東西,我們似乎就容易無感,容易忽略生活上大部分的事物是用金錢交易換來的,可以說生活上大部分的事物等於錢。沒有錢的人或許不是真的沒有錢,只是他的錢四處散落,所以看不見罷了。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社
沒有錢的一個很大原因是來自於亂花錢,這真是一句擲地有聲的廢話!但重點是為什麼會亂花錢呢?原因出在認知問題,對錢的認知將在無形中影響花錢的態度。
整理,是一種有意識的刻意行為,金錢整理,是對金錢保持高度刻意的存在意識。透過整理,可以改變對錢的認知,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直接動手吧。

*整理開始

(一)整理皮夾

別讓皮夾擁擠凌亂,才能更有意識的控管這個金錢進出的神聖空間。
  1. 維持一張信用卡:長時間來看,比起分散使用多張不同信用卡,把花費集中在一張信用卡,才是累積點數與回饋最有效率的方式。而且使用太多信用卡,可能增加犯下遲繳紀錄的失誤,影響自身信用,詳情參閱《行動支付是為了便利你的生活?還是混亂你的人生?》。
  2. 限制三張以內的會員卡(APP亦同):藥妝店、量販店、便利超商都會有會員卡,消費累積點數,換取優惠,使用的會員卡越多,形同需要光顧的店家越多,反而嚴重分散點數的累積,因為分散,所以不會重視,所以不兌換也無所謂,所以點數無形中過期,所以不知不覺下造成浪費。精簡消費的店家,不僅幫助自己有計畫的消費,同時節省亂逛街的時間。搞清楚,是先決定好花錢的地方,再取得"點數"這項優惠,而不是為了獲得點數而花錢,否則倒果為因將造成更大的消費。
  3. 丟掉折價券:消費者以為拿折價券買東西是佔便宜,其實折價券的目的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產生購物慾望,也就是讓我們前往原本沒有必要去的商店,掏錢買下原本沒有必要買的東西。
  4. 不放提款卡:不是錢花完就提領,而是先規劃出每個月需要多少現金過生活,只領出剛好的錢。可以每個月只領一次,也可以月初領一次,月中領一次。只要自己注意到還剩下多少錢,就能有意識的控制消費。

(二)整理存摺

存摺是容易遺忘的存在,也不會記得還有多少現金存在裡面。
  1. 盡最大的可能縮減你的存摺數量,解約不需要的帳戶,過多的金錢出口對有意識的金錢整理是一種傷害,因為把錢到處分散會降低對現金流的掌控,最理想的是,只看一本存摺就能看清金錢的流向,越多的帳戶存摺,要花費越多的心力管理,有時也需要多費時間跑不同的銀行處理事情。
  2. 與固定銀行建立長久的往來關係,日後若需要借款貸款,條件才比較好談。

(三)整理冰箱

食物都是錢買來的,所以食物就是錢!
  1. 經過長期的統計,家庭採買的食材種類並非千變萬化,而是固定的,不外乎就是那幾樣,因此可以擬定一周採買清單,避免買太多食材,放到過期壞掉。
  2. 固定星期一是大量採買,星期四是補充採買,星期日把冰箱的食材吃光。固定頻率採買,是為了避免特賣會的吸引而衝動購買。我們不是為了買便宜的東西,而是為了買需要的東西
  3. 固定的食材放置在冰箱內的固定位置,讓自己知道什麼食材還有沒有,或還剩下多少,有意識的掌握食材存貨量,減少多買的浪費。

(四)整理住家

人在購物時是用感性下決定,用理性合理化,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藉口正當化自己的消費行為,「錯過這次特價就沒有」以及「先買放著,總有一天用得到」的思維,會變成「就算買了沒有用到」也覺得無所謂。減少物品數量,才能留下真正必要的東西,只要減少非必要的購物,就能打造出居住舒適的空間。
  1. 客廳地板保持乾淨:堆滿雜物的客廳地板,將造成失去分辨東西用得到或用不到的能力,請務必保持客廳地板不要擺放雜物,讓大腦有意識的知道有什麼東西放在哪裡,減少買回用不到的東西,或重複購買。保持乾淨的地板也容易清潔整理,只要動線良好,居住自然舒服。
  2. 餐具一人一組:「用得到的餐具」和「用不到的餐具」混在一起,會造成不斷買回用不到的餐具,以及喜歡就想買並且多買的現象。餐具一人一組才會讓自己有意識的思考判斷,如果我沒有這個餐具,是否也沒關係。固定的餐具使用,也間接達成每餐份量固定,有益健康。
  3. 維持衣服的數量固定:根據實驗,買回家的洋裝,容易在24小時內後悔,所以有新增時也必須要汰換,這樣才會強迫逼自己思考想要買還是需要買。另外,衣服標籤定價980元常被畫掉,寫成480元,這是「定錨效應」的心理欺騙作用,要有判斷的本能。

(五)整理記帳

每天持續辛苦的記帳,然後呢?除了紀錄流於形式的流水帳外,是否只帶來徒勞感?請用編列預算取代記帳。
  1. 在《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一)-如何寫出第一個電子行動筆記》指出,筆記加上「人事時地物」,就是行動筆記,若再加上「預定花費的金額」,就是行動預算筆記。原來筆記不只可以整理思緒和計畫,還可以整理金錢。行程的預定,同時也是花錢的預定,安排行程若缺乏開銷計畫,往往是錢不小心花掉的原因。
  2. 行程結束後再把預算金額用線劃掉,把實際金額紀錄在下方,利用正負號與數字,結算實際開銷與預算的差額。建議結清動作安排在星期日,因為這是一周的結束,隔天星期一是全新一周的開始,你將知道過去一周已經花掉多少錢、未來一周可能會花多少錢、這個月已經花掉多少錢、這個月還剩下多少錢。你將不只有意識的控制消費,並同時過濾不必要的行程。
  3. 特殊用途的花費,可事先編列特別預算,不干擾原本的紀錄。

(六)整理負債

負債不單是指借款欠債,也包含固定的開銷支出,比如水電費、電信費、保險。習以為常的扣款會把持續支付金錢變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無意識的固定扣款很常是金錢上的管理漏洞
  1. 「借錢」是一種「奪走未來財富」的行為,因為還錢等同減少未來的收入。
  2. 利息是一種看不見的花費,循環利息不是好心讓你方便消費,真正目的是透過沒有增加負債的假象,讓你永遠別把錢還完,永遠背負著債務。
  3. 保險公司的政策每年改變,推出的保單產品也會變,定期找保險員檢視你買的保單,討論是否能夠適度調整來更符合需求,或是維持相同保障內容,但是降低保費,另一方面也能有意識的思考自己未來的資產配置與財富狀況。
  4. 網路電信常有免費加贈服務,但三個月後或一年後可能變成付費加值服務,這些並不會主動告知,而是默默侵蝕你的金錢。

*整理你的金錢

皮夾整理好,就有清爽的能量,冰箱整理好,就有健康的能量,住家整理好,就有舒適的能量......不再隨興的亂花錢,不再毫無計畫的隨便安排行程,不再過度採買食物放到壞掉......總之,不再過著恣意苟且的散漫生活,而是保持有意識的清醒。
不是刻意節制消費,而是有意識的控制消費,把資源(錢,時間,健康)投注在明確的目標上,培養「想要」和「需要」的分辨能力,進而取捨出真正的「必要」。你可以選擇讓錢控制自己,也可以選擇讓自己主動控制錢。
整理金錢的過程是一種「節流」的高概念,把整理出來的金錢適度分配到投資理財上,就能為自己再擴展「開源」,此處可詳見《我樂活的佛系理財術》。最後一定要讓自己明白,整理金錢的過程,同時就是整理好你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48內容數
內心渴望閱讀嗎? 那就開始吧。 不在乎時間飛去的理由,起點,經常是最美的永不結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長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找到你自己的生存方式,即使是弱者也能生存。
不是只有說話好笑跟搞笑才代表說話有趣,因為有時候好笑跟搞笑是一種刻意表演的技巧,而真正的說話有趣應該是讓別人想要跟你說話、願意跟你說話,甚至是喜歡跟你說話,所以說話有趣應該是一種交流的技巧。
所謂「體驗」,就是不帶批評地去經歷吧!妥協乃是因為,這是體驗,我得學習不帶批評、放下成見地去經歷它。
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不管有腦無腦,能賺錢就好。
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找到你自己的生存方式,即使是弱者也能生存。
不是只有說話好笑跟搞笑才代表說話有趣,因為有時候好笑跟搞笑是一種刻意表演的技巧,而真正的說話有趣應該是讓別人想要跟你說話、願意跟你說話,甚至是喜歡跟你說話,所以說話有趣應該是一種交流的技巧。
所謂「體驗」,就是不帶批評地去經歷吧!妥協乃是因為,這是體驗,我得學習不帶批評、放下成見地去經歷它。
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不管有腦無腦,能賺錢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Thumbnail
幾乎每個人都會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如果入不敷出,我們會對生活感到焦慮;有了盈餘,我們就會拿來儲蓄、投資或消費 但很少人會關注自己的「心理帳戶」,每天在日常瑣事裡消耗精力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有他的柴米油鹽跟一地雞毛的日常要面對,所以要更記得提醒自己隨時看一下心理帳戶是否超支:
《我在高盛的金錢與仇女人生》作者 Jamie Fiore Higgins 曾是高盛的銀行董事總經理,也是少數躋身此一行列的女性。然而,她在高盛的日子卻過得痛苦異常。作者的朋友形容,「這麼多年來,高盛就是那個會對妳施暴的男朋友,這傢伙視你如糞土,然後帶你出去吃一頓豪華大餐。」
Thumbnail
人下意識的行為,會決定你到底是有錢還是沒有錢,你只要把潛意識改造成「錢意識」,就能把你大部分的夢想可以變成現實。真的假的?有錢人之所有有錢,因為他們擁有錢意識,本書就是要改變你對借錢、花錢、賺錢、存錢的觀點,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讓你的口袋變有錢
Thumbnail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是打開金錢能量的一把鑰匙,金錢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我們如何對待金錢,就會如何對待自己,以下是我整理出「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書中的十個重點: 1:金錢,也想要身心靈平衡,而讓金錢平衡的要素有三個,那就是學習財務規劃、金錢心理學和金錢能量。 2:金錢像是網絡般交錯在所有關係
Thumbnail
分享韓劇《和我老公結婚吧》的觀後感,探討劇中角色所面對的情感和職場挑戰,女主角在面對困境時展現了現代女性追求獨立和自主性的價值觀。以及一本書《金錢的才能》的內容摘要,分享作者對於財務投資的觀點及投資術,幫助觀眾實現財富目標。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Thumbnail
幾乎每個人都會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如果入不敷出,我們會對生活感到焦慮;有了盈餘,我們就會拿來儲蓄、投資或消費 但很少人會關注自己的「心理帳戶」,每天在日常瑣事裡消耗精力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有他的柴米油鹽跟一地雞毛的日常要面對,所以要更記得提醒自己隨時看一下心理帳戶是否超支:
《我在高盛的金錢與仇女人生》作者 Jamie Fiore Higgins 曾是高盛的銀行董事總經理,也是少數躋身此一行列的女性。然而,她在高盛的日子卻過得痛苦異常。作者的朋友形容,「這麼多年來,高盛就是那個會對妳施暴的男朋友,這傢伙視你如糞土,然後帶你出去吃一頓豪華大餐。」
Thumbnail
人下意識的行為,會決定你到底是有錢還是沒有錢,你只要把潛意識改造成「錢意識」,就能把你大部分的夢想可以變成現實。真的假的?有錢人之所有有錢,因為他們擁有錢意識,本書就是要改變你對借錢、花錢、賺錢、存錢的觀點,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讓你的口袋變有錢
Thumbnail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是打開金錢能量的一把鑰匙,金錢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我們如何對待金錢,就會如何對待自己,以下是我整理出「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書中的十個重點: 1:金錢,也想要身心靈平衡,而讓金錢平衡的要素有三個,那就是學習財務規劃、金錢心理學和金錢能量。 2:金錢像是網絡般交錯在所有關係
Thumbnail
分享韓劇《和我老公結婚吧》的觀後感,探討劇中角色所面對的情感和職場挑戰,女主角在面對困境時展現了現代女性追求獨立和自主性的價值觀。以及一本書《金錢的才能》的內容摘要,分享作者對於財務投資的觀點及投資術,幫助觀眾實現財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