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處獲得能量,寫給高敏感的內向者族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刊登於
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真實世界中並沒有完全外向的人,或者完全內向的人,這兩種特質會以不同成分比例存在於每個人的性格中,端視顯性的部分較為偏向哪一方。
然而在世俗價值觀底下,都是鼓勵外向性格而貶抑內向性格的,因為在所謂的”成功者”身上﹐普遍都具有活潑熱情、活力四射、領導統御……等等,比較大膽開創性的特質;反觀內向者,卻總是被要求應該要更勇敢一點、更外向一點、更主動積極一點……似乎一般人提起內向性格,都是負面看待的成分居多。
本書也是基於這樣的論點開始,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標準的內向者,同時也是所謂的高敏感族群,身為這麼樣吃虧的「弱勢」,書中提出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內心世界去適應外在環境,並且找出適合內向者的行動方式,讓自己經營好人際關係,以及在工作上表現出色。

*能量的保存和配置

書中最大的核心,在於能量的探討。沒有能量,不管是任何人,心情都很容易消極沮喪,或是疲憊與不耐煩,將導致社交表現欠佳,以及工作成果不好。尤其比起外向者,纖細敏感的內向者能量消耗更是特別快速,而且因為內向者必須在獨處中才能蓄積能量,因此該如何對能量做好妥善的保存和配置,就是內向者最重要的人生課題。關於能量的運用,有以下幾個原則:
  1. 動機決定心態,心態決定情緒,情緒決定能量消耗速度。在參加任何的社交活動,先確立好此行動機,就可將能量做好盤整。
  2. 找到讓自己舒適的風格,才是內向者最能節省能量的方式。如果你喜歡冷靜分析,就不要硬逼自己搞笑,因為旁人都看得出來。請從過去的經驗找出自己的風格。
  3. 對內向者來說,找到自己的節奏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內向者的能量就像雷射光束,精準而集中,一次開啟太多條戰線,只會讓強度的能量分散,犧牲專注深入的強大效果。內向者可以配合自己的生理時鐘和適合的作息,調配好自己的一天時間,規劃好什麼時段適合做哪些事情。
  4. 內向者應該尊重自己的舒適圈,因為那是可以蓄積能量的領域,比起有意識的要求自己跨出舒適圈,擴大能力範圍對內向者來說才是更重要的事,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強迫自己變活潑外向更實際

*過度完美將阻礙自信

敏銳的內向者容易感知他人的情緒與外界經驗的刺激,甚至習慣自我檢討反省,所以比較容易有罪惡感、道德良知與同理心,雖然更願意遵守規定,但代價就是日子會比較難過。
在外向主流價值中成長的內向者,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與社會期待之間的落差,讓內向者深信自己少了什麼、自己不如人、自己的個性不夠好……這種無法符合社會期待的羞恥感,會讓內向者越來越沒自信。
Photo by Amy Tran on Unsplash
其實內向者普遍有完美主義傾向,喜歡深入思考(或過度思考),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或不夠機靈,擔心自己回應給別人的答案不夠好,更深層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完美。因此內向者必須改變想要取悅所有人的潛意識,並且拋棄完美主義,過度追求完美往往只會更阻礙自信的建立
內向者應藉由讓自己專注在行動上,放下完美主義,在刻意培養自信與工作效率之間做檢視並調整,幫助自己取得平衡,認清自己並接納自己。

*內向者的人生

內向型的人,不應該否定這樣的自己,而是誠實的與自己和諧共處,進而學習找到欣賞自己的方法,像是這樣的自己有什麼優點,適合什麼樣的生活,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型態,可以完成怎麼樣的人生目標……
最後,書中有一句很棒的話,與內向的你分享:
贏家不是為了贏而比賽,而是為了繼續留在場上而比賽的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48內容數
內心渴望閱讀嗎? 那就開始吧。 不在乎時間飛去的理由,起點,經常是最美的永不結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長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找到你自己的生存方式,即使是弱者也能生存。
不是只有說話好笑跟搞笑才代表說話有趣,因為有時候好笑跟搞笑是一種刻意表演的技巧,而真正的說話有趣應該是讓別人想要跟你說話、願意跟你說話,甚至是喜歡跟你說話,所以說話有趣應該是一種交流的技巧。
所謂「體驗」,就是不帶批評地去經歷吧!妥協乃是因為,這是體驗,我得學習不帶批評、放下成見地去經歷它。
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不管有腦無腦,能賺錢就好。
找到你自己的生存方式,即使是弱者也能生存。
不是只有說話好笑跟搞笑才代表說話有趣,因為有時候好笑跟搞笑是一種刻意表演的技巧,而真正的說話有趣應該是讓別人想要跟你說話、願意跟你說話,甚至是喜歡跟你說話,所以說話有趣應該是一種交流的技巧。
所謂「體驗」,就是不帶批評地去經歷吧!妥協乃是因為,這是體驗,我得學習不帶批評、放下成見地去經歷它。
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不管有腦無腦,能賺錢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你是否常感到疲憊,像是能量被一點點抽離?對於像我這樣的投射者和 INFP,這種感覺並不陌生。我們天生敏感,擅長洞察他人,也容易被外界的情緒和期待影響。每當我們感覺這件事或這個人「是對的」,動力可以滿格,但若不小心過度消耗,內在的空虛感就會隨之而來。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性能量較重的人,女性特質較為明顯。人比較溫和、感性,但如果過重產生的負面效益便是對人、事、物過於執著,想法較為負面,人也會比較情緒化。做事提不起勁,甚至陷入憂鬱的狀態而無法自拔。 陽性能量較重的人,較有行動力、人也比較陽光做事較有效率及魄力。但過重就會顯得自大,無法接納他人想法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你是否常感到疲憊,像是能量被一點點抽離?對於像我這樣的投射者和 INFP,這種感覺並不陌生。我們天生敏感,擅長洞察他人,也容易被外界的情緒和期待影響。每當我們感覺這件事或這個人「是對的」,動力可以滿格,但若不小心過度消耗,內在的空虛感就會隨之而來。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性能量較重的人,女性特質較為明顯。人比較溫和、感性,但如果過重產生的負面效益便是對人、事、物過於執著,想法較為負面,人也會比較情緒化。做事提不起勁,甚至陷入憂鬱的狀態而無法自拔。 陽性能量較重的人,較有行動力、人也比較陽光做事較有效率及魄力。但過重就會顯得自大,無法接納他人想法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自然的情緒都對應着潛意識傳遞給意識的重要訊息,真實和自然的情緒才是正能量,被人為扭曲的情緒才是負能量。所謂的正面情緒不一定導致正面行為,而所謂的負面情緒也不一定導致負面行為。一個人愈是需要經常遠離它們,這個人的精神力量便愈是脆弱,如果這個人連自身的那些負能量都慣性遠離的話,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精神貧窮。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