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紅如胭脂:落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落葵科家族只有4屬,約19至25種。台灣有2屬2種,分別為落葵和洋落葵。當鄭成功從鹿耳門一帶進入台灣時,跟著他的不只是想要反清復明的將士,還有數十種從華南地區引入的植物,落葵為典型代表之一。落葵揚名於菜市場叫做「皇宮菜」;洋落葵稱為「川七」,古時婦女揉取汁,紅如胭脂,女人飾面、點唇及染布物,至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0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子的沙龍
174會員
244內容數
我是葉子,選擇了「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來作為寫作計畫主題。因為工作關係,我所經歷過的荒煙漫草之地、讀的、寫的,一直都圍繞在植物身上,那種不斷挖掘的新發現成了必要的一種核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同時分享發現(遇見)的心境歷程——台灣這塊被稱為「Formosa」的蒼翠之島,其魅力是多麼無窮。
葉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9
馬鞭草科鴨舌癀屬約有10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台灣可見1種,全島分布低海拔地區,常見於海岸、河灘或是魚塭等水邊環境和其他類似受干擾的地方。它是一種非常優勢且具有吸引力的地被植物,在溫熱帶地區終年常綠,生長速度快、覆蓋性佳且植株密貼如毯,也是蝴蝶的蜜源植物,更可以耐受乾旱和季節性濕地。
Thumbnail
2023/07/09
馬鞭草科鴨舌癀屬約有10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台灣可見1種,全島分布低海拔地區,常見於海岸、河灘或是魚塭等水邊環境和其他類似受干擾的地方。它是一種非常優勢且具有吸引力的地被植物,在溫熱帶地區終年常綠,生長速度快、覆蓋性佳且植株密貼如毯,也是蝴蝶的蜜源植物,更可以耐受乾旱和季節性濕地。
Thumbnail
2023/06/18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2023/06/18
菊科向日葵屬約67種,物種起源於北美洲,有兩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是向日葵,其二為菊芋。1997年一艘巴拿馬貨輪滿載著葵花籽,途經中部外海,在彰化縣西海岸潮間帶擱淺,而船艙內大量葵花籽隨後漂流至彰化沿海各地,這些種籽非常適應台灣西部環境,在彰化縣福興、漢寶、芳苑沿海田野、路旁,並朝向內陸及北部海岸發展
Thumbnail
2023/05/27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2023/05/27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苜蓿芽菜常作為生機飲食為眾人所知,亦突顯它的優越性。豆科苜蓿屬約有87種,生物多樣性中心位於地中海地區。台灣目前已知有6種,不同年代引進作為芻料或綠肥使用,並且依各海拔農業操作,讓各物種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區,其中以天藍苜蓿在中北部平原及海濱地區最為常見,其次為低海拔的紫苜蓿,其他皆在中高海拔地區歸化。
Thumbnail
苜蓿芽菜常作為生機飲食為眾人所知,亦突顯它的優越性。豆科苜蓿屬約有87種,生物多樣性中心位於地中海地區。台灣目前已知有6種,不同年代引進作為芻料或綠肥使用,並且依各海拔農業操作,讓各物種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區,其中以天藍苜蓿在中北部平原及海濱地區最為常見,其次為低海拔的紫苜蓿,其他皆在中高海拔地區歸化。
Thumbnail
錦葵科旋葵屬約有10種,物種起源於中美洲,其中有2至3個物種被引入舊世界栽植,用以獲得纖維。旋葵因能在莖中獲得類似黃麻的纖維而聞名,常被用以製作繩索、麻布袋等,原產熱帶南美洲北部秘魯、厄瓜多爾,通過中美洲到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台灣過去僅分布於高雄,目前歸化南部低海拔地區,多出現在荒地、廢耕地等。
Thumbnail
錦葵科旋葵屬約有10種,物種起源於中美洲,其中有2至3個物種被引入舊世界栽植,用以獲得纖維。旋葵因能在莖中獲得類似黃麻的纖維而聞名,常被用以製作繩索、麻布袋等,原產熱帶南美洲北部秘魯、厄瓜多爾,通過中美洲到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台灣過去僅分布於高雄,目前歸化南部低海拔地區,多出現在荒地、廢耕地等。
Thumbnail
菊科紅花屬植物起源於南亞,是古老作物之一,也是一味中藥材,栽培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在古埃及紡織品中即有川紅花所染製的布料,更在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中發現了由川紅花所製成的花環。此植物適應熱帶地區乾旱氣候,如今已不再最初的任何地方被發現,目前廣布全球熱帶地區,台灣歸化於南部低海拔地區。
Thumbnail
菊科紅花屬植物起源於南亞,是古老作物之一,也是一味中藥材,栽培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在古埃及紡織品中即有川紅花所染製的布料,更在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中發現了由川紅花所製成的花環。此植物適應熱帶地區乾旱氣候,如今已不再最初的任何地方被發現,目前廣布全球熱帶地區,台灣歸化於南部低海拔地區。
Thumbnail
大戟科麻瘋樹屬為常綠或落葉喬木、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旱、抗貧瘠能力。麻瘋樹因種子油可用於濕疹或皮膚病等護理作用,其與漢生病聯想而得名。此屬約有19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到亞熱帶地區,亞洲和非洲是物種最豐富之地區。在整體樹形中,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台灣不產,但仍可見7種,1種歸化。
Thumbnail
大戟科麻瘋樹屬為常綠或落葉喬木、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旱、抗貧瘠能力。麻瘋樹因種子油可用於濕疹或皮膚病等護理作用,其與漢生病聯想而得名。此屬約有19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到亞熱帶地區,亞洲和非洲是物種最豐富之地區。在整體樹形中,枝、幹、根近肉質組織鬆軟。台灣不產,但仍可見7種,1種歸化。
Thumbnail
唇形科羅勒屬被歸類在香草植物,約有60種,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全球各地廣泛種植,台灣有3種歸化。數千年前,印度人發現濃郁香氣的羅勒,認為是神草,供奉在祭壇上,16世紀前後傳到歐洲,1645年由荷蘭人引進台灣,作為香辛調味。閩南話稱九層塔,客語稱七層插,如何滲入台灣飲食文化,一起來探索羅勒家族的崛起。
Thumbnail
唇形科羅勒屬被歸類在香草植物,約有60種,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全球各地廣泛種植,台灣有3種歸化。數千年前,印度人發現濃郁香氣的羅勒,認為是神草,供奉在祭壇上,16世紀前後傳到歐洲,1645年由荷蘭人引進台灣,作為香辛調味。閩南話稱九層塔,客語稱七層插,如何滲入台灣飲食文化,一起來探索羅勒家族的崛起。
Thumbnail
大風子科天料木屬約有18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台灣僅有1屬1種。「天料」以木材緻密實用而著稱,有天上賜予的好木料這個說法,台灣零星分布低海拔山坡或溪谷闊葉林中,多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森林,喜歡陽光充足山坡地或是溪谷向陽處。目前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中被列接近受脅的稀有植物,野外數量稀少。
Thumbnail
大風子科天料木屬約有18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台灣僅有1屬1種。「天料」以木材緻密實用而著稱,有天上賜予的好木料這個說法,台灣零星分布低海拔山坡或溪谷闊葉林中,多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森林,喜歡陽光充足山坡地或是溪谷向陽處。目前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中被列接近受脅的稀有植物,野外數量稀少。
Thumbnail
水讓美濃農業大翻身,地景也隨著時代演進,開啟了另一章傳奇扉頁。野蓮仔,是美濃客家人對龍骨瓣莕菜的稱呼,台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野外族群稀少,早年即被用來當作食用野蔬,而後因水源汙染導致絕跡。八十年代,農民意外發現種源而保留,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掀起野蓮栽培浪潮,更邁向規格化生產,成為今日美濃重要產業。
Thumbnail
水讓美濃農業大翻身,地景也隨著時代演進,開啟了另一章傳奇扉頁。野蓮仔,是美濃客家人對龍骨瓣莕菜的稱呼,台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野外族群稀少,早年即被用來當作食用野蔬,而後因水源汙染導致絕跡。八十年代,農民意外發現種源而保留,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掀起野蓮栽培浪潮,更邁向規格化生產,成為今日美濃重要產業。
Thumbnail
落葵科家族只有4屬,約19至25種。台灣有2屬2種,分別為落葵和洋落葵。當鄭成功從鹿耳門一帶進入台灣時,跟著他的不只是想要反清復明的將士,還有數十種從華南地區引入的植物,落葵為典型代表之一。落葵揚名於菜市場叫做「皇宮菜」;洋落葵稱為「川七」,古時婦女揉取汁,紅如胭脂,女人飾面、點唇及染布物,至今……
Thumbnail
落葵科家族只有4屬,約19至25種。台灣有2屬2種,分別為落葵和洋落葵。當鄭成功從鹿耳門一帶進入台灣時,跟著他的不只是想要反清復明的將士,還有數十種從華南地區引入的植物,落葵為典型代表之一。落葵揚名於菜市場叫做「皇宮菜」;洋落葵稱為「川七」,古時婦女揉取汁,紅如胭脂,女人飾面、點唇及染布物,至今……
Thumbnail
提到「吃花」總覺得有點浪漫,不過在所有可吃的花裡面,最常吃的應該就是花椰菜與青花菜了。這兩種花菜,其實都是甘藍家族的成員。 花椰菜在台灣的歷史比較悠久,但是在作物史上其實青花菜出現的時間比花椰菜要早得多囉!
Thumbnail
提到「吃花」總覺得有點浪漫,不過在所有可吃的花裡面,最常吃的應該就是花椰菜與青花菜了。這兩種花菜,其實都是甘藍家族的成員。 花椰菜在台灣的歷史比較悠久,但是在作物史上其實青花菜出現的時間比花椰菜要早得多囉!
Thumbnail
<p>甘藍是台灣飲食文化中重要的食材,最初的野生種型態是不會結成球型,後來經過自然及人工選育,逐漸形成不同類型之甘藍。甘藍台灣普遍稱它為「高麗菜」,台語說是「玻璃菜」,也有人稱它為「包心菜」或「捲心菜」,台灣最早出現甘藍是在十八世紀時由荷蘭傳教士傳入種植,一直到日治時期才較普遍的推廣,它是在台灣是最常見的葉菜,也是目前栽培面積最多的蔬菜,生產幾乎全年無休。</p>
Thumbnail
<p>甘藍是台灣飲食文化中重要的食材,最初的野生種型態是不會結成球型,後來經過自然及人工選育,逐漸形成不同類型之甘藍。甘藍台灣普遍稱它為「高麗菜」,台語說是「玻璃菜」,也有人稱它為「包心菜」或「捲心菜」,台灣最早出現甘藍是在十八世紀時由荷蘭傳教士傳入種植,一直到日治時期才較普遍的推廣,它是在台灣是最常見的葉菜,也是目前栽培面積最多的蔬菜,生產幾乎全年無休。</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