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年小輪 百年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往紅磡至中環及灣仔的兩條渡輪航線,將於今日過後成為歷史……」這一則新聞以後,感性的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代表香港,代表所有香港人過去辛勤不息,處處繁榮的其中一個「活歷史」,似乎要消失了……
港九兩岸 溝通樞紐
從前的香港,海底隧道網絡還未像現在如此發達,溝通兩岸的唯一交通,就是渡海小輪。人們上班下班,上課下課,親朋好友的來往,都是依靠著渡海小輪。最早開辦渡海小輪服務是,是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創辦「九龍渡海小輪公司」,這間公司經營著來往尖沙咀與中環的航線。後來,人們對渡輪需求日漸殷切,經港英政府審批專營權,橫渡維多利亞港,讓香港繁榮興盛的重要使命,便落在天星小輪和油麻地小輪兩間公司身上。
一段船程 百般感受
對於將「一寸光蔭一寸金」看得比甚麼都重要的香港人,渡海小輪的船程,雖然不及後來的海底隧道網絡方便快捷,然而,論到身處渡海小輪的感情,卻要比身在漆黑,看不到光明的海底隧道豐富得多。人們在渡海小輪上,也許會吹吹海風,將一整天的疲倦送走;也許會看看夜景,感受東方之珠的綺麗;也許會談談情,說說愛,大話天南地北與舊時;也許與渡海小輪共同見證,小小漁村,如何經歷百年滄桑,興衰更替,成就今天的國際大都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95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猶真里斯。【躬耕隴畝】收錄我的精編散文和小說作品為主。小說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長篇連載小說。一篇小說的誕生實在不容易,更何況是長篇小說?為這些作品找到知音人更加不容易。相識是種緣份,每篇作品都是我的親生子女,謝謝你在海天一隅中,找到他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西元2025年,對我而言是個很平靜的一年,照常做著一個勞工的生活,但在網路世界已經寫作四年了,年輕時的手傷苦難,使我與寫作的興趣形同陌路,但在母親的溫柔體貼的鼓勵,再度用手機寫作,重返網路世界繼續年輕的寫作夢想,我覺得自己很平凡,但是這樣的寫作幸福,讓我充滿感謝的心° 心血來潮寫篇
Thumbnail
聖經的大本實體,在我印像中是黑色書皮,現在科技發達,我都用平板手機安裝一本手機聖經閱讀靈修,還有坐在靠近陽台的客廳椅子禱告° 小時,母親常講聖經故事,給我們三個孩子聽,這個習慣到父親捨棄我們三個孩子後,還持續一小段時間,之後為了家中的開銷,母親開始做大夜班的工作°
Thumbnail
在閱讀的領域,我一向是投入文學名著,尤其英國已故小說家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我不像很多小說作者寫作源自同人小說或網路小說° 十五歲開始寫小說,斷頭文的小說多得嚇人,雖然看不少言情小說,但論及真正接觸的言情名家就屬席絹的小說° 母親常在工作遇到休假日和我一塊去當時
Thumbnail
愛詩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有時我寫現代詩,會停下筆尖思索這個疑問? 散文女作家琹涵的這篇散文“詩與我”給了我解答° 散文開始的第一句就是:“從來是一個愛詩的人°” 琹涵她讀的是中文系,日日和詩詞歌賦為伍,這樣的作者自然愛詩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傳道書》為靈感,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與幸福的伦理。文章闡述幸福不在遙遠的未來,而在於當下每個微小而美好的時刻,例如與愛人相處、家人圍坐用餐、孩子伏案寫字的畫面。作者鼓勵讀者珍惜當下,享受生活中的點滴,因為幸福就在這些平凡的日常中。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海港城鎮的發展,也是國力、經濟發展的象徵。 在有著西子灣與旗津渡輪的城鎮,也時常在高雄港灣走踏嬉遊,這是我的童年時光中,最鮮明且難以抹滅的景致建築一景;也難怪走訪異國的時候,最喜歡觀察當地的海港城鎮。 是否,你也覺得,看著大船入港,在孩子的眼裡,是件相當新奇且歡欣的事呢? 話說橫濱 那時第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西元2025年,對我而言是個很平靜的一年,照常做著一個勞工的生活,但在網路世界已經寫作四年了,年輕時的手傷苦難,使我與寫作的興趣形同陌路,但在母親的溫柔體貼的鼓勵,再度用手機寫作,重返網路世界繼續年輕的寫作夢想,我覺得自己很平凡,但是這樣的寫作幸福,讓我充滿感謝的心° 心血來潮寫篇
Thumbnail
聖經的大本實體,在我印像中是黑色書皮,現在科技發達,我都用平板手機安裝一本手機聖經閱讀靈修,還有坐在靠近陽台的客廳椅子禱告° 小時,母親常講聖經故事,給我們三個孩子聽,這個習慣到父親捨棄我們三個孩子後,還持續一小段時間,之後為了家中的開銷,母親開始做大夜班的工作°
Thumbnail
在閱讀的領域,我一向是投入文學名著,尤其英國已故小說家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我不像很多小說作者寫作源自同人小說或網路小說° 十五歲開始寫小說,斷頭文的小說多得嚇人,雖然看不少言情小說,但論及真正接觸的言情名家就屬席絹的小說° 母親常在工作遇到休假日和我一塊去當時
Thumbnail
愛詩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有時我寫現代詩,會停下筆尖思索這個疑問? 散文女作家琹涵的這篇散文“詩與我”給了我解答° 散文開始的第一句就是:“從來是一個愛詩的人°” 琹涵她讀的是中文系,日日和詩詞歌賦為伍,這樣的作者自然愛詩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傳道書》為靈感,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與幸福的伦理。文章闡述幸福不在遙遠的未來,而在於當下每個微小而美好的時刻,例如與愛人相處、家人圍坐用餐、孩子伏案寫字的畫面。作者鼓勵讀者珍惜當下,享受生活中的點滴,因為幸福就在這些平凡的日常中。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海港城鎮的發展,也是國力、經濟發展的象徵。 在有著西子灣與旗津渡輪的城鎮,也時常在高雄港灣走踏嬉遊,這是我的童年時光中,最鮮明且難以抹滅的景致建築一景;也難怪走訪異國的時候,最喜歡觀察當地的海港城鎮。 是否,你也覺得,看著大船入港,在孩子的眼裡,是件相當新奇且歡欣的事呢? 話說橫濱 那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