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老城區的放送,街拍你所要知道的事

|攝影| 老城區的放送,街拍你所要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走在歐洲的老街區,石頭舖上而成的馬路,人們悠閒的從這頭巷子走入另外一頭,偶而你會看到些許觀光客坐在廣場的咖啡廳,搭配幾位當地的民眾或是坐在家門口的石梯上,開心地聊著天。

我有一下午的時間,我們來聊聊吧?談心談天說地,似乎心裡這樣跟自己說著,他們之間的對話。

歐洲的老城區街道多半狹長,利用直幅拍攝,可以更有延伸感,但別期望將它拍的規規矩矩的,老城區的特色就是路與建築物一定會歪斜。

歐洲街道的延伸感

歐洲街道的延伸感

歐洲街道的延伸感

歐洲街道的延伸感

歐洲的老城區多半都會圍繞著廣場向外拓展,廣場總是聚集了人朝,不要試著將整個廣場拍進畫面中,那樣會讓周圍的畫面過於飽和,利用變焦鏡頭將廣角端向前延伸將重點建築物或地標壓縮在畫面中,既可以凸顯重點又不會讓畫面過於雜亂。一般的旅遊鏡頭或是標準鏡頭,24mm~80 or 100mm 這焦段最為合適。

凸顯廣場的重點

凸顯廣場的重點

raw-image
過去與現在的衝突

走在老城區,有種奇妙的氛圍,街道上,每家店、住宅前,都會將現在的產物,如腳踏車與機車放置在門口,又或著在歐洲古蹟之中開著一間中式料理餐廳,不變的招牌與建築,只是改上我們熟悉的字樣,時間所造成的時代的衝突,一直是不變的構圖話題,讓我們回味再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每戶從外觀看上去,幾乎無法分辨是店家或是一般住宅,進去到裡面小小的店面空間,也盡量塞滿店家所販賣的東西。

店家的設計也以不破壞原本的建築物與街道設計為主,在牆上掛上屬於自己的招牌與標示,往往要靠近看才知道店家賣的是甚麼東西。包含城區的街道標示有呈現出濃濃的時代感。

小小簡單的招牌

小小簡單的招牌

新舊路牌交錯

新舊路牌交錯

光線的營造

約莫早上或下午時分時,光線會因為城區街道狹窄與高低差,會被建築物的上半部擋住,營造特殊的光線感。陽光從這頭穿越道巷口的另一頭時,因建築物形成一道不規則的陰影與對比,每個時間點,每個轉彎都會有不同的光線,除了感受這奇妙的氛圍時,也別忘了將光與影捕捉下來,增加氛圍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人物設定

“人”是街拍重要的元素之一,近距離拍下街上的人物,除了要夠膽子外,近距離拍攝也會讓對方產生厭惡感,尤其在歐美語系國家,肖像權比甚麼更為重要,雖然多半可以透過溝通,對方還是會願意讓你拍攝,但已經失去第一秒真實的反應。

這時候如果你有攜帶一顆100mm以上的鏡頭,在遠處拍攝就方便許多,雖然這樣看起來很像狗仔,但在不干擾他人為主的情況下,默默拍攝是一種不傷彼此和氣的方法。

如果被發現了,也別忘給個笑容,對他說,I’m tourist,多半應該都是微笑以對,如果錯過了也沒關係,細心觀察,就像我說的,我是觀光客,我有一整個下午的時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屬於自然的影像的沙龍
17會員
71內容數
你知道台灣每個月幾乎都有路跑比賽嗎?你知道一場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能在一小時完賽,你必須3分鐘跑一公里,3分鐘也等於泡一碗泡麵的時間,就能跑一公里。2020我開始參加路跑活動,那時的我們憑著一股傻勁跑著。這是我的跑步紀錄,它持續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雖然說手機的功能日趨強大,或許在許多人心中,手機功能也已經足夠,但有時候遇到稍微嚴苛的場景之下,總不免有那種,欸!還是拍不到的遺憾,而帶著單眼,在旅程中佔空間,又嫌太重,有時候少了長焦段又必須更換望遠鏡頭,又要多帶一顆,如果不想花大錢又不想拍照到處被環境限制,有了一台隨身機,可讓完全部用擔心上述問題
大約從2.3年前開始,我們習慣每到日本,就會往澡堂跑去,日本不像台灣,浴室裡面雖都有浴缸,但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浴缸功能也只能充其量坐著,讓你可以泡在水裡,這樣的雞肋功能,加上日本當地溫泉澡堂文化,就延伸出許多小型的澡堂,尤其是市區巷弄裡的一些小澡堂,充滿懷舊風味與地區性,往往成為我們每次都會停留的地
在瀨戶內海的這幾天,天氣總是陰陰不穩定,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錯過了船班的關係,港口遊客稀少,一片寂靜。 一小時一次的船班,讓我有時間坐在堤防上吃著早餐,意外的享受這樣特別早餐的時刻。搭上下一班船班,偌大的船,旅客顯得稀少,船上的音樂以及廣播難得聽得如此清楚。點了杯熱茶,靜靜的坐在吧檯感受這特別的時刻。
因為假日都有練習劍道的習慣,前一天,或許是看了許多職人開箱,心癢癢也想來試試,正好劍道的裝備與場地相當符合。 拍攝時我們還是在意的是相機的高度與角度,雖然道館有二樓看台,但礙於位置與光線,最後決定自行搭設拍攝腳架。現在的相機多半廣角端都夠用,利用腳架或是自拍器伸長即可,問題在於如何在手持的情況下
怎樣解釋心中所認為的美,取決於我們從小到大對美感的認知,海天一色的美,盛開花朵的美,屬於我們腦中,正向的美,當我們開始偏好於某些美景時,接受它在我們心中的美好畫面,而那些不經意所營造的美,化為腦中的那一小段,看似殘缺但補足了我們生活中所遺落在周遭的美。
如果可以像鳥一樣自在的飛翔,你會想去哪裡?當我們自認為高尚高貴時,卻連簡單來回的飛翔都做不到。在牠們的眼中,我們的心比牠的眼還小。 神社總是蓋在高高的山上,提醒我們想見到祂,你必須要有恆心毅力外,還必須一路抬頭仰望著祂,跟著他的腳步。 我們總是低頭的看著的自己,請記得偶爾頭起頭來看看上面的世界是如
雖然說手機的功能日趨強大,或許在許多人心中,手機功能也已經足夠,但有時候遇到稍微嚴苛的場景之下,總不免有那種,欸!還是拍不到的遺憾,而帶著單眼,在旅程中佔空間,又嫌太重,有時候少了長焦段又必須更換望遠鏡頭,又要多帶一顆,如果不想花大錢又不想拍照到處被環境限制,有了一台隨身機,可讓完全部用擔心上述問題
大約從2.3年前開始,我們習慣每到日本,就會往澡堂跑去,日本不像台灣,浴室裡面雖都有浴缸,但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浴缸功能也只能充其量坐著,讓你可以泡在水裡,這樣的雞肋功能,加上日本當地溫泉澡堂文化,就延伸出許多小型的澡堂,尤其是市區巷弄裡的一些小澡堂,充滿懷舊風味與地區性,往往成為我們每次都會停留的地
在瀨戶內海的這幾天,天氣總是陰陰不穩定,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錯過了船班的關係,港口遊客稀少,一片寂靜。 一小時一次的船班,讓我有時間坐在堤防上吃著早餐,意外的享受這樣特別早餐的時刻。搭上下一班船班,偌大的船,旅客顯得稀少,船上的音樂以及廣播難得聽得如此清楚。點了杯熱茶,靜靜的坐在吧檯感受這特別的時刻。
因為假日都有練習劍道的習慣,前一天,或許是看了許多職人開箱,心癢癢也想來試試,正好劍道的裝備與場地相當符合。 拍攝時我們還是在意的是相機的高度與角度,雖然道館有二樓看台,但礙於位置與光線,最後決定自行搭設拍攝腳架。現在的相機多半廣角端都夠用,利用腳架或是自拍器伸長即可,問題在於如何在手持的情況下
怎樣解釋心中所認為的美,取決於我們從小到大對美感的認知,海天一色的美,盛開花朵的美,屬於我們腦中,正向的美,當我們開始偏好於某些美景時,接受它在我們心中的美好畫面,而那些不經意所營造的美,化為腦中的那一小段,看似殘缺但補足了我們生活中所遺落在周遭的美。
如果可以像鳥一樣自在的飛翔,你會想去哪裡?當我們自認為高尚高貴時,卻連簡單來回的飛翔都做不到。在牠們的眼中,我們的心比牠的眼還小。 神社總是蓋在高高的山上,提醒我們想見到祂,你必須要有恆心毅力外,還必須一路抬頭仰望著祂,跟著他的腳步。 我們總是低頭的看著的自己,請記得偶爾頭起頭來看看上面的世界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