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塵機和烘手機也會散佈病毒?日常生活最容忽略的防疫細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病毒可以存活多久?

研究發現,氣溫低於4℃可以幫助病毒存活,在物品表面上甚至可存活達28天;相反的,如果氣溫達到30℃,則會降低它的存活率。

raw-image

如果說有「佛系防疫」的話,那就是期待夏天來臨,病毒自然消滅了。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進化中,但我們可以藉由研究它的親戚—「2003SARS病毒」來略知一二。

raw-image

目前已知的公開報告得知,在室內條件下,SARS病毒可以在棉布、木塊、金屬、塑料、濾紙、玻璃、土壤……等表面存活3天,在無血清幫助培養的條件下,SARS病毒還是可以在37℃環境存活4天。

但SARS病毒可以在上述材質的表面上存活3天,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raw-image

棉布相當於衣服,木頭相當於木製家具,金屬通常用在門把,塑料則充滿我們日常的所有按鍵與按鈕,玻璃則是眼鏡與窗戶,土壤乍看之下比較少見於我們的生活,但從地面揚起的沙土塵埃其實就是土壤的其中一種。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顯示,SARS病毒在懸浮小液滴的狀態下可存活9天,在乾燥狀態下可存活6天。

raw-image

針對2003年SARS患者身上發現的病毒,可在痰液中存活3天,在糞便中存活4天,在尿液中則可存活至少10天。

raw-image

綜合以上數據來看,病毒存活時間為1-28天, 似乎到處都可能是冬眠的病毒,萬一沒辦法維持手部清潔,控制不住到處亂摸的習慣,只要一個下午的時間,病毒就可能會趁機進入黏膜引發感染。


生活物品中最容易傳播病毒的地方是哪裡?

答案是:手機。

手機面板的表面光滑,並且都會塗布靜電層,病毒可以在上面存活24小時,甚至有案例顯示,光是依賴指紋油膜,細菌、病毒就有機會順利生長。

raw-image

接觸臉頰的手機表面還會想到要清潔,但鏡頭、聽筒、保護貼邊緣,往往就是清潔死角了,一旦被飛沫沾染或是手指接觸導致間接汙染,那麼下次講電話的時候,病毒就可能順著嘴巴黏膜進入體內。


吸塵器可能是隱藏的污染源?

為了要清除室內灰塵與過敏原,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成為熱銷家電,但原本除塵的好幫手,在此時卻成為揚塵來源。

raw-image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研究發現,掃地機器人只要運轉10分鐘,揚塵濃度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PM10與PM2.5的濃度也高出背景值2倍。而吸塵器方面,使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的揚塵,更是高達13倍。這個空污濃度比對環保署頒布的室內品質標準,已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紅色警戒」。

如果地面已經沾染到了病毒,此時啟動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


上廁所前也要洗手嗎?

很多人以為上大號才需要用肥皂洗手,上小號用水沖一沖就可以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raw-image

人的指甲、指紋縫縫隙,都很容易沾黏到肉眼看不見的尿液飛沫與糞便,其中暗藏各種致病原。另外,病毒往往是附著在水分、油漬、灰塵,皮屑,甚至是藏在細菌中伺機而動,所以病毒往往與手汗上的油脂緊緊相黏,光靠沖水是不夠的。

肥皂、洗手乳中有界面活性劑,搭配充足的清洗,基本上可以達到99%的去除率。所以,洗手還是得使用添加界面活性劑的肥皂、洗手乳才洗得乾淨。

raw-image

以男性來說,光是掏出陰莖的動作,就足以把工作場所的細菌病毒帶入內衣褲中。而女性部分,就算上廁所過程中手部都沒有接觸到身體,但穿脫衣物的動作也會汙染貼身衣物。

此外,如廁過程也會汙染廁所門把、沖水把手以及馬桶蓋。因此,防疫期間除了廁所髒污需要勤洗手之外,進入廁所前也需要仔細洗手,避免病菌順著衣物貼身沾染,也可以避免汙染廁所。


烘手機也可能是汙染源?

洗完手,許多人都會使用洗手台旁的烘手機,但你知道嗎?這也有可能是個常常被忽略的感染源喔!

raw-image

烘手機有分成兩種,一種是傳統的熱風烘手機,一種是新型的噴射烘手機。無論是哪一種,都是運用大量出風將手上的水珠揮發,差別在於熱風有加熱裝置,出風量比較小,耗能比較高;噴射氣流不需加熱,運用更強勁的風來達到效果,相對節能。

但在有病毒傳染疑慮的環境下,大量出風的動作簡直就是在散播病毒。

所以平常在醫院看到烘手機,麻煩不要使用並且敬而遠之。在防疫期間,機場、捷運站旁的烘手機,可以與現場負責的單位討論看看是否需要暫時停止使用,避免病毒到處擴散。


以上內容引自:

Amazon Kindle 電子書:《60分鐘搞懂防疫準備: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 47個你應該了解的病毒知識&防疫對策

Readmoo讀墨電子書:《60分鐘搞懂防疫準備: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 47個你應該了解的病毒知識&防疫對策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健康醫療福利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的沙龍
62會員
124內容數
各種有趣的科普冷知識
2024/08/21
年長者口臭問題普遍且嚴重,多數源於唾液分泌減少及口腔衛生管理不足。隨著年齡增長,唾液的抗菌功能也逐漸減弱,導致口腔內細菌增長,引發口臭。改善口臭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增加唾液分泌、注意飲食以及定期牙醫檢查。透過飲食選擇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年長者可以有效降低口臭的困擾,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08/21
年長者口臭問題普遍且嚴重,多數源於唾液分泌減少及口腔衛生管理不足。隨著年齡增長,唾液的抗菌功能也逐漸減弱,導致口腔內細菌增長,引發口臭。改善口臭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增加唾液分泌、注意飲食以及定期牙醫檢查。透過飲食選擇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年長者可以有效降低口臭的困擾,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08/21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會面臨難以避免的老人味問題。這篇文章探討了多種減少老人味的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抗菌產品、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及飲食,而不僅僅依賴體香劑或口服藥丸。文章強調保護皮膚微生物環境以及保持良好的飲食,從根本上改善老人味的解決方案,幫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08/21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會面臨難以避免的老人味問題。這篇文章探討了多種減少老人味的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抗菌產品、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及飲食,而不僅僅依賴體香劑或口服藥丸。文章強調保護皮膚微生物環境以及保持良好的飲食,從根本上改善老人味的解決方案,幫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4/08/21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體味,體味的產生與人體的健康狀態緊密相關。本文探討各部位常見的氣味來源及其背後的微生物。瞭解如何透過基本的衛生習慣來管理體味,以及何時應該尋求醫療幫助。維持健康的個人衛生有助於避免體味對生活和社交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8/21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體味,體味的產生與人體的健康狀態緊密相關。本文探討各部位常見的氣味來源及其背後的微生物。瞭解如何透過基本的衛生習慣來管理體味,以及何時應該尋求醫療幫助。維持健康的個人衛生有助於避免體味對生活和社交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A.台灣腸病毒疫情上升 台灣正處腸病毒流行期,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腸病毒疫情週報,112年第16週(4月16日至4月22日),全國共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2例,其中1例死亡;另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個案6例。全國腸病毒就診人次數約5萬人次,比上週增
Thumbnail
A.台灣腸病毒疫情上升 台灣正處腸病毒流行期,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腸病毒疫情週報,112年第16週(4月16日至4月22日),全國共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2例,其中1例死亡;另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個案6例。全國腸病毒就診人次數約5萬人次,比上週增
Thumbnail
在疫情肆虐下,我們多久沒有好好的脫下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走在路上人人都戴著口罩,也發現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有些遙遠,也因為氣候變遷使得傳染病問題更為嚴重,究竟傳染病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Thumbnail
在疫情肆虐下,我們多久沒有好好的脫下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走在路上人人都戴著口罩,也發現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有些遙遠,也因為氣候變遷使得傳染病問題更為嚴重,究竟傳染病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Thumbnail
每當邁入夏季,腸病毒們也在蠢蠢欲動,讓老師和家長們十分苦惱….. 👾腸病毒究竟是什麼樣的狠角色,讓大家如此擔心呢? 《小手洗》聽到了各位爸比媽咪們的呼喚了! 整理有關【腸病毒的大小事】一起跟著小編建立正確預防觀念~ 知己知彼,才不怕腸病毒來威脅呀💪 一起向腸病毒說Bye Bye~
Thumbnail
每當邁入夏季,腸病毒們也在蠢蠢欲動,讓老師和家長們十分苦惱….. 👾腸病毒究竟是什麼樣的狠角色,讓大家如此擔心呢? 《小手洗》聽到了各位爸比媽咪們的呼喚了! 整理有關【腸病毒的大小事】一起跟著小編建立正確預防觀念~ 知己知彼,才不怕腸病毒來威脅呀💪 一起向腸病毒說Bye Bye~
Thumbnail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新冠狀肺炎搞得整個世界人心惶惶,截到目前(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為止,至少有上萬人確診,多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能受到控制,沒有人把話說死,連爆發地區最初的中國——官方說已經趨緩,但各地的「外國人」可沒有信心認為這是最佳答案。世衛組織呢?大概沒有人更
Thumbnail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新冠狀肺炎搞得整個世界人心惶惶,截到目前(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為止,至少有上萬人確診,多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能受到控制,沒有人把話說死,連爆發地區最初的中國——官方說已經趨緩,但各地的「外國人」可沒有信心認為這是最佳答案。世衛組織呢?大概沒有人更
Thumbnail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Thumbnail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Thumbnail
北京,有一對夫妻得到確診感染。查到他們沒有到過熱區,新發地巿場。怎麼得感染?這時,就是要疫調了: 有新發地巿場的,確診病例的攤販去過公厠,夫妻又去了該公廁,就成了’三手傳播者‘。(1.㰙販去新發地批貨,2㰙販去了公廁,3.老夫妻🎎又去公廁) 一時之間,媒體大批報導:公厠傳染COVID19 ?
Thumbnail
北京,有一對夫妻得到確診感染。查到他們沒有到過熱區,新發地巿場。怎麼得感染?這時,就是要疫調了: 有新發地巿場的,確診病例的攤販去過公厠,夫妻又去了該公廁,就成了’三手傳播者‘。(1.㰙販去新發地批貨,2㰙販去了公廁,3.老夫妻🎎又去公廁) 一時之間,媒體大批報導:公厠傳染COVID19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