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氣溫低於4℃可以幫助病毒存活,在物品表面上甚至可存活達28天;相反的,如果氣溫達到30℃,則會降低它的存活率。
如果說有「佛系防疫」的話,那就是期待夏天來臨,病毒自然消滅了。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進化中,但我們可以藉由研究它的親戚—「2003SARS病毒」來略知一二。
目前已知的公開報告得知,在室內條件下,SARS病毒可以在棉布、木塊、金屬、塑料、濾紙、玻璃、土壤……等表面存活3天,在無血清幫助培養的條件下,SARS病毒還是可以在37℃環境存活4天。
但SARS病毒可以在上述材質的表面上存活3天,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棉布相當於衣服,木頭相當於木製家具,金屬通常用在門把,塑料則充滿我們日常的所有按鍵與按鈕,玻璃則是眼鏡與窗戶,土壤乍看之下比較少見於我們的生活,但從地面揚起的沙土塵埃其實就是土壤的其中一種。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顯示,SARS病毒在懸浮小液滴的狀態下可存活9天,在乾燥狀態下可存活6天。
針對2003年SARS患者身上發現的病毒,可在痰液中存活3天,在糞便中存活4天,在尿液中則可存活至少10天。
綜合以上數據來看,病毒存活時間為1-28天, 似乎到處都可能是冬眠的病毒,萬一沒辦法維持手部清潔,控制不住到處亂摸的習慣,只要一個下午的時間,病毒就可能會趁機進入黏膜引發感染。
答案是:手機。
手機面板的表面光滑,並且都會塗布靜電層,病毒可以在上面存活24小時,甚至有案例顯示,光是依賴指紋油膜,細菌、病毒就有機會順利生長。
接觸臉頰的手機表面還會想到要清潔,但鏡頭、聽筒、保護貼邊緣,往往就是清潔死角了,一旦被飛沫沾染或是手指接觸導致間接汙染,那麼下次講電話的時候,病毒就可能順著嘴巴黏膜進入體內。
為了要清除室內灰塵與過敏原,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成為熱銷家電,但原本除塵的好幫手,在此時卻成為揚塵來源。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研究發現,掃地機器人只要運轉10分鐘,揚塵濃度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PM10與PM2.5的濃度也高出背景值2倍。而吸塵器方面,使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的揚塵,更是高達13倍。這個空污濃度比對環保署頒布的室內品質標準,已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紅色警戒」。
如果地面已經沾染到了病毒,此時啟動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
很多人以為上大號才需要用肥皂洗手,上小號用水沖一沖就可以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人的指甲、指紋縫縫隙,都很容易沾黏到肉眼看不見的尿液飛沫與糞便,其中暗藏各種致病原。另外,病毒往往是附著在水分、油漬、灰塵,皮屑,甚至是藏在細菌中伺機而動,所以病毒往往與手汗上的油脂緊緊相黏,光靠沖水是不夠的。
肥皂、洗手乳中有界面活性劑,搭配充足的清洗,基本上可以達到99%的去除率。所以,洗手還是得使用添加界面活性劑的肥皂、洗手乳才洗得乾淨。
以男性來說,光是掏出陰莖的動作,就足以把工作場所的細菌病毒帶入內衣褲中。而女性部分,就算上廁所過程中手部都沒有接觸到身體,但穿脫衣物的動作也會汙染貼身衣物。
此外,如廁過程也會汙染廁所門把、沖水把手以及馬桶蓋。因此,防疫期間除了廁所髒污需要勤洗手之外,進入廁所前也需要仔細洗手,避免病菌順著衣物貼身沾染,也可以避免汙染廁所。
洗完手,許多人都會使用洗手台旁的烘手機,但你知道嗎?這也有可能是個常常被忽略的感染源喔!
烘手機有分成兩種,一種是傳統的熱風烘手機,一種是新型的噴射烘手機。無論是哪一種,都是運用大量出風將手上的水珠揮發,差別在於熱風有加熱裝置,出風量比較小,耗能比較高;噴射氣流不需加熱,運用更強勁的風來達到效果,相對節能。
但在有病毒傳染疑慮的環境下,大量出風的動作簡直就是在散播病毒。
所以平常在醫院看到烘手機,麻煩不要使用並且敬而遠之。在防疫期間,機場、捷運站旁的烘手機,可以與現場負責的單位討論看看是否需要暫時停止使用,避免病毒到處擴散。
以上內容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