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新冠狀肺炎搞得整個世界人心惶惶,截到目前(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為止,至少有上萬人確診,多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能受到控制,沒有人把話說死,連爆發地區最初的中國——官方說已經趨緩,但各地的「外國人」可沒有信心認為這是最佳答案。世衛組織呢?大概沒有人更討厭目前的「發言人」——譚德賽要他下台的聲浪沒有停過,原因?一直抱中國的大腿沒停過。這個病毒可怕的是,我們就算知道發源地,能夠追查感染源,但真正的最初感染者是怎麼接觸到這麼大的疫情,沒有頭緒出來。
然而,還有超級傳播者,也就是感染者一次傳染給其他至少十人以上,更是叫人小心懼怕。現在,要追查到源頭,已經不太可能,但唯一可能的是,能否真正抽絲剝繭找出可能存在的疾病原?
每一個人都怕中標,每一個人都搶物資,因為深怕下一個確診人數會在記者會的名單上,現在該怎麼說?我非流行病學專家,只能從心理學著手,心理疾病產生的問題是恐慌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恐慌。
人人自危,沒有人是例外,今天,在病毒小到幾乎可以忽略的情況下,我們害怕的是可能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把忽視攬上身,因為細菌雖然無孔不入,但我們的生活習慣大概沒有恐懼症蔓延全身來得嚴重,就像有地震後遺症的法蘭琪,就是擔心地震真的砸向自己的身體。擔心有用嗎?當然有,也當然沒有。
我們是該擔心,憂慮這病毒已經無孔不入我們生活周遭看不見的地方傳播起來,然而,也造成了恐箘症也真的讓自己成為愛乾淨到無可救藥的魔人。我們身邊一直有這種人,三不五時要消毒殺菌一番,這樣好嗎?沒有不好,但先把這種冠狀病毒的恐懼擺在一邊,我們先來談談恐懼症吧!
我們該隨手消毒,開始滅菌嗎?手部雖然是細菌之源,但是多次的(乾)洗手,可能也把其他細菌一同殺死,我們身上確實有很多細菌,把這些殺死了,也等同於讓身體處在一個沒有其他幫手的世界中。大腸桿菌沒有辦法變為沒有任何一隻,生箘數應該落在多少才不會讓我們腹瀉,每一個人體質不同,很難有一定的數量。有沒有過你吃的外食沒事,你的朋友卻一直腹瀉?有沒有過你喝的飲料讓你噁心不適,你的朋友卻是一杯再一杯?我們的箘數本來就因為身體細胞因為接受環境影響而有大不同,什麼細胞細菌對我們有益,你的身體會了解,因為對身體來說,多餘的一定會排出體外,除非是一大段時間一直攝取,否則身體不可能沒有「反應」。
全世界最髒的東西應該是「糞便」,但有人一直老是處不來——與身體處在抗爭的階段,所以你應該有聽到把糞便的微生物注入這些人的體內吧?這叫做:「糞便微生物移植」,因此,糞便不全然是噁心的。人體身上有太多且看不見的微生物在體內悠遊,這些會影響細胞與他們的關係作用,微生物——包括病菌在內,比你的細胞還要多,你現在使用的手機,在鍵盤上打字,用滑鼠表面操作,很喜歡用馬桶對照,我們(都)知道,你現在所接觸到的常用物品「一定」比馬桶還「髒」,而這裡的髒顯然就是比較生箘數,也就是細菌數量的多寡是否讓你生病。細菌太多且入侵傷口一定會造成很難逆回的病症,因此醫生總是提醒我們這點。所以皮膚——這個最大的器官就是為了抵擋外來的細菌數量。
我們再來談談我們的「防疫」觀念,不是把外在的細菌「殺死」了,就不會有細菌了!也不是控制得住,你的身體就不會發病,該怎麼樣預防外來細菌,我當然用醫學的角度看,洗手以及少碰臉,少去人多不流通的區域。而空氣不流通的一個重要性,就是二氧化碳會增加,以及若是密閉式空間,更會讓你昏昏欲睡,甚至想要逃離,因此,先要理解空氣原理比較重要,我們也該知道,空氣裡的分子有太多微生物在蠢蠢欲動想要附著在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衣服。因此,很多人的習慣是就是每天勤換衣物,要把這些病菌給洗死,這些觀念——我不是專家,我沒有資格說是否正確,但我知道,真正的源頭不是你身上的細菌,或是你每天盥洗,還是你的清潔習慣——我是說你的生活習慣以及你是怎麼看待細菌的?
Mariana Medvedeva on Unsplash
你的健康的一整套流程是包括你的食物,你吃下什麼的營養素以及你的心情情境是如何?我從心理學看待,就是應該保持「正向」——且是有意義的角度去看待,例如,大眾運輸工具應該戴上口罩,尤其是「封閉」空間,然後去看周遭人的動作——這也是我喜歡做的事,看看每一個人坐著或是站著的習慣方式,你可以看出他們是有多在意自己的觸碰是怎麼接觸我們的不知情物品?
欄杆、扶手以及你觸碰的按鍵都有病毒存在,應該說是細菌存在。殺菌固然是好,但我們個人的習慣應該還能更好,除了政府宣導的之外,更是要注意你身上的細菌,還有你每一個動作影響你是怎麼與細菌接觸的,因此,學習與微生物相處「一直」都很重要。
空氣傳染一直除了會傳染以上之外,當然還有人際關係,包括情緒、寂寞以及流言蜚語等等,就像霸凌一樣,會把人逼上絕路。霸凌的嚴重性,我想,政府以及校園都會宣傳,我應該不用「宣傳」。我想說的是,人與人關係的影響上,都是無形的,就像細菌——雖然是有形的,但幾乎等同於無形的在我們身邊傳播,逃不了。
現在的新冠狀病毒,也就是武漢肺炎,傳染的速度幾乎無遠弗屆,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有專家警告說,這個病毒可怕的地方在於很容易輕忽,看不見又很難找出源頭對症下藥,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然而,看著疫情幾乎「失控」的情況下,沒有人保證疫情何時會緩和下來,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時間表。
疫情影響經濟,因為沒人敢在可能染病的情況下旅遊,最多就是國內走走,而經濟影響供需面,這次中國疫情很嚴重,影響電子、藥物、運輸、原料等等層面,讓經濟連帶衝擊。中國雖然這次趕緊腳步「控制」疫情擴大,但是傳散的速度真的越來越難以掌握,就像南韓,就像日本,就像義大利,就像下一波的未知未爆彈。
我看著我家中,甚至我工作室裡的「細菌」,就像我到處能看見的灰塵,總是清了又來,總是重複,也總是讓人不知道在擔憂什麼。細菌聽起來就很「可怕」,好像隨時都在把人陷入一種「病毒」風險之中,但是病毒或是細菌可怕的不是鑽入人體內,而是少了太多也不行,看看過敏兒就知道。另外,細菌是一種繁殖力很強的物種,我們減少他們的同時,其實都只是看細菌不順眼。
關於「細菌」,我相信我不用多說醫學常識,但是我想說明的心理學常識,也就是細菌或是病毒會一直存在,就像好人與壞人一樣,少了對方都不行。細菌有太多菌落,什麼細菌都有,桿菌,球菌或是鏈球菌等等,你的身上絕對有「複數型」的細菌,你的皮膚上有,你的指甲裡有,你想到的地方都有,我們有恐箘症,幾乎會讓我們陷入無知的恐慌當中,人對於這種微生物越是不了解,就越是都以為他們會毀滅地球,真正的恐慌是在於人們的知識傳播中。很多東西是看不見的,就可能因此忽視,我不是說空氣傳染,而是空氣污染。
病毒或是細菌可怕的不是鑽入人體內,而是少了太多也不行,看看過敏兒就知道。另外,細菌是一種繁殖力很強的物種,我們減少他們的同時,其實都只是看細菌不順眼。
空汙影響層面幾乎無所不在,我們不只是要擔心病菌,還可能忽視空汙帶來的隱形問題,雖然人人戴口罩看起來是「健康」許多,但也是把人人隔絕在外,例如人際關係——因為戴口罩會讓人有拒絕的心態,此外,也還有空汙在空氣之間流動——你家以及你家周遭影響廣泛層面,但任何地方,我們該注意的,以及該面對,也可能忽視,或是被看重。
空氣傳染,或是病菌問題,甚至是流行病學的衍生問題,不免讓人想起全境擴散的議題,這不只是電影,更要注意我們的人性也因此在此考驗,在此「折磨」,在此看到我們人心是該分裂,還是該怎麼樣的團結?
畢竟說來,疫情的細節,我也不知道,是否「團體」感染,我不是官員,沒有內部報告,沒有小道消息,更不可能有。因此,人心的相互影響該是如何——套用老話的名言:人心比病毒可怕。
祝福你與病菌相處愉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 有人很關心我的感情狀況——我的同事,我的家人,甚至是第一次見面的人,不管認識與否,總是會問我,「你有女朋友嗎?」我一直說沒有,他們就會接連問,「為何不交一個女朋友呢?」我總是回答,「我很想,但沒辦法。」 我聯誼過,與女生聊天也沒問題,但是就是
Caroline Veronez on Unsplash 看著自己的成就,不免悲觀。然後看著自己的粉絲團,更是不敢想像,有人說,你應該加強這一塊,我說,我試過,但達到目標了!卻也失去了「自我」對於本質上的投注。我到底想要什麼?就如同很「官方」的答案:世界和平,正確來說是「世界平衡」。當然,很難達到
Victor Rodvang on Unsplash 看電視節目比賽是為了得到「金曲獎」,不禁讓我莞爾一笑。而不管電視節目是「綜藝類型」,抑或是「真的」比賽的等級,我都不在乎。因為如果說唱歌是為了拿一座葛萊美獎,而演戲是為了拿一座金球獎或是奧斯卡金像獎,那麼你就是為獎項而活的人們。 這樣好嗎?我
Elton Sa on Unsplash 以現在來說,每一個人都有所自己的生活目標,也有所抱怨。在〈每一個人都在抱怨〉的章節中,我也批評,以現在的抱怨程度來看,並沒有多所「成就」。我也曾抱怨,常抱怨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禮節有多麽差勁時,也想起我的生活其實也沒有比他人更高一點,相反來看,其實我還有很
Helga Christina on Unsplash 你說民眾無知嗎?大概是吧!自以為不懂裝懂嗎?有一部分吧?當我想買「口罩」時,抱持著「如果能買到就買」的心態隨處看看,也沒有特意一間一間去追問,就按照我平常的購物習慣——如果有看到就買吧!——結果我在結帳時看到櫃檯有口罩,幾乎沒有人去拿一包放在
Mika Korhonen on Unsplash 我一個星期寫兩篇文章,幾乎就是為寫而寫,不過我不想這樣做,但也停不了來「為寫而寫」的某種思考在我腦海裡流轉,我可以持續寫,只是為了審視這個社會之後所設想的某種盼望,在我內心期盼,真的我的思考可以轉換改變這世界的契機。 我看這世界,這社會的來來往
NeONBRAND null on Unsplash 有人很關心我的感情狀況——我的同事,我的家人,甚至是第一次見面的人,不管認識與否,總是會問我,「你有女朋友嗎?」我一直說沒有,他們就會接連問,「為何不交一個女朋友呢?」我總是回答,「我很想,但沒辦法。」 我聯誼過,與女生聊天也沒問題,但是就是
Caroline Veronez on Unsplash 看著自己的成就,不免悲觀。然後看著自己的粉絲團,更是不敢想像,有人說,你應該加強這一塊,我說,我試過,但達到目標了!卻也失去了「自我」對於本質上的投注。我到底想要什麼?就如同很「官方」的答案:世界和平,正確來說是「世界平衡」。當然,很難達到
Victor Rodvang on Unsplash 看電視節目比賽是為了得到「金曲獎」,不禁讓我莞爾一笑。而不管電視節目是「綜藝類型」,抑或是「真的」比賽的等級,我都不在乎。因為如果說唱歌是為了拿一座葛萊美獎,而演戲是為了拿一座金球獎或是奧斯卡金像獎,那麼你就是為獎項而活的人們。 這樣好嗎?我
Elton Sa on Unsplash 以現在來說,每一個人都有所自己的生活目標,也有所抱怨。在〈每一個人都在抱怨〉的章節中,我也批評,以現在的抱怨程度來看,並沒有多所「成就」。我也曾抱怨,常抱怨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禮節有多麽差勁時,也想起我的生活其實也沒有比他人更高一點,相反來看,其實我還有很
Helga Christina on Unsplash 你說民眾無知嗎?大概是吧!自以為不懂裝懂嗎?有一部分吧?當我想買「口罩」時,抱持著「如果能買到就買」的心態隨處看看,也沒有特意一間一間去追問,就按照我平常的購物習慣——如果有看到就買吧!——結果我在結帳時看到櫃檯有口罩,幾乎沒有人去拿一包放在
Mika Korhonen on Unsplash 我一個星期寫兩篇文章,幾乎就是為寫而寫,不過我不想這樣做,但也停不了來「為寫而寫」的某種思考在我腦海裡流轉,我可以持續寫,只是為了審視這個社會之後所設想的某種盼望,在我內心期盼,真的我的思考可以轉換改變這世界的契機。 我看這世界,這社會的來來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