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何時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害怕他的到來嗎?

raw-image

這是美股史上的歷史經濟衰退表,你可以看到發生的頻率漸漸降低

  • 80年代的2年一次 -> 90年代的5年一次 -> 近期的8年一次

這代表什麼呢? 美國已經很久沒有發生經濟衰退危機了,上一次發生的時候是2007年12月,相隔11個年,這是美國發生南北戰爭來間隔最久的一次。

有人認為是下列的現象導致而成的

  • 美聯儲(Fed)更會管理市場狀況
  • 重工業比過去主宰市場的服務業更佳的繁榮

然而,沒有人可以知道下次來的時間會是何時。你知道澳洲已經擁有28年穩定的經濟發展嗎? 真是不可置信。

儘管如此,有些事情看起來是箭在弦上了

  • 有些人會認為下次的危機會跟2008年一樣慘,科技股可下跌70%,失業率可上升到10%。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大部分會這樣想的人是經歷過這些事件,然而這些事件帶來的打擊過於深刻且難以忘卻,所以他們難以想像下次的危機只會輕描淡寫。 When all you’ve experienced is a bludgeon it’s hard to remember that the next hit could just be a little smack.
  • 下一次的經濟危機會比它本身造成的程度還劇烈。由於我們已經太久沒有經歷經濟危機了,這意味著整體經濟行業,並沒有綁緊發條隨時準備迎接危機的帶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整體過得太安逸,一旦危機來臨,就會額外的恐慌。如同你肚子餓的時候,總是會以為自己能夠吃的比平常還多,這種感受是特別明顯,儘管你的食量並沒有因此而增加。
  • 不管是什麼原因發生下一次的經濟危機,你總是有辦法找到一線生機生還,畢竟,生命總會找到出路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p的沙龍
19會員
27內容數
人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很無聊。 錢失去再賺就有,然而失去的青春(時間)你卻要不回來,期盼各位可以一同加入指數化投資的行列,簡單被動投資,主動豐富生活! 讓我們不管在生活或是投資上,都可以帶著微笑迎接每一個時刻。 Stay the course.
yp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9
2020的投資就在驚滔駭浪中度過,讓我們一同看看YP在2021的10大預測。
Thumbnail
2021/01/19
2020的投資就在驚滔駭浪中度過,讓我們一同看看YP在2021的10大預測。
Thumbnail
2019/12/19
短債、長債的思維
Thumbnail
2019/12/19
短債、長債的思維
Thumbnail
2019/12/16
或許你有聽過,有一隻章魚很會預測世界杯足球賽的勝利,叫做Paul。
Thumbnail
2019/12/16
或許你有聽過,有一隻章魚很會預測世界杯足球賽的勝利,叫做Paul。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美國經濟正從破碎走向怪異。 三年前,Covid 使美國經濟崩潰,而隨後的經濟瘋狂復甦卻沒有按照劇本演。停工和疾病爆發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 40 年來的最高通脹綠,並導致全球央行大幅加息。
Thumbnail
美國經濟正從破碎走向怪異。 三年前,Covid 使美國經濟崩潰,而隨後的經濟瘋狂復甦卻沒有按照劇本演。停工和疾病爆發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 40 年來的最高通脹綠,並導致全球央行大幅加息。
Thumbnail
領先經濟指數帶來的警訊:2022/12/22美國經濟諮商局公布11月領先經濟指數,其年增率持續下滑至-4%以下,經濟衰退可能已近在眼前。根據下圖1980年以來歷史經驗,共有5次領先經濟指數年增率來到-4%(紅色虛線),而每次都相當接近衰退區間(灰色區域)起始點,隨後美國實質GDP年增率也持續下行。
Thumbnail
領先經濟指數帶來的警訊:2022/12/22美國經濟諮商局公布11月領先經濟指數,其年增率持續下滑至-4%以下,經濟衰退可能已近在眼前。根據下圖1980年以來歷史經驗,共有5次領先經濟指數年增率來到-4%(紅色虛線),而每次都相當接近衰退區間(灰色區域)起始點,隨後美國實質GDP年增率也持續下行。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1. 美國強勁的就業市場 有效壓低債劵違約機率 >短短一年,美國政府公債ETF淨值和美國非投資等級債ETF的淨值都直逼2008年金融海嘯低點 >美國新開職缺持續上升和初領失業金繼續下降,顯示就業市場未露疲態 >由圖3可以看出,之前的3次衰退都是由疲軟的就業市場所點燃,最後吞噬消費市場, 目前看起來機
Thumbnail
1. 美國強勁的就業市場 有效壓低債劵違約機率 >短短一年,美國政府公債ETF淨值和美國非投資等級債ETF的淨值都直逼2008年金融海嘯低點 >美國新開職缺持續上升和初領失業金繼續下降,顯示就業市場未露疲態 >由圖3可以看出,之前的3次衰退都是由疲軟的就業市場所點燃,最後吞噬消費市場, 目前看起來機
Thumbnail
美國在上周,9月13日(二)公布8月CPI數據後,股市即大幅下挫,簡單來講現在美股市場除了要面對一個鷹派態度十分明確的聯準會,還有就是比預期更難纏的通膨問題,股市降溫是十分合理的反應。過去一段時間,如果有在看本專欄的文章,應該不會對這個發展感到太意外,大致上都在意料之內。
Thumbnail
美國在上周,9月13日(二)公布8月CPI數據後,股市即大幅下挫,簡單來講現在美股市場除了要面對一個鷹派態度十分明確的聯準會,還有就是比預期更難纏的通膨問題,股市降溫是十分合理的反應。過去一段時間,如果有在看本專欄的文章,應該不會對這個發展感到太意外,大致上都在意料之內。
Thumbnail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7月份,2022年已經過了一半,相信許多朋友對今年的投資操作的困難度有很深的感受,攤開台股數據來看,台股大盤指數從年初18000跌到現在的14000左右,跌幅為22%左右,而除了大盤重跌之外,許多個股也跌了20%以上,甚至電子股腰斬5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7月份,2022年已經過了一半,相信許多朋友對今年的投資操作的困難度有很深的感受,攤開台股數據來看,台股大盤指數從年初18000跌到現在的14000左右,跌幅為22%左右,而除了大盤重跌之外,許多個股也跌了20%以上,甚至電子股腰斬5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今年以來的美股已經下跌 13%,還會不會下跌? 我又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今年以來的美股已經下跌 13%,還會不會下跌? 我又該如何因應?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先天下論而論,再一次贏在轉勢之前,提出美股逢七必跌。結果納指為首的科技股大跌3000點,之後會否出現股災? 而今天我們再論美股之後的走勢。
Thumbnail
小龍在本欄先天下論而論,再一次贏在轉勢之前,提出美股逢七必跌。結果納指為首的科技股大跌3000點,之後會否出現股災? 而今天我們再論美股之後的走勢。
Thumbnail
美國股市 不管從 美中貿易戰 總體經濟 企業基本面 長短天期債市利差縮小 以及各項美國國內各項指標 乃至於 武漢肺炎黑天鵝 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都顯現出將面臨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 最大的衰退跡象,也許該思考一下價值型投資法的安全邊際,全球的新冠肺炎可能觸發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
Thumbnail
美國股市 不管從 美中貿易戰 總體經濟 企業基本面 長短天期債市利差縮小 以及各項美國國內各項指標 乃至於 武漢肺炎黑天鵝 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都顯現出將面臨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 最大的衰退跡象,也許該思考一下價值型投資法的安全邊際,全球的新冠肺炎可能觸發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
Thumbnail
你害怕他的到來嗎? 這是美股史上的歷史經濟衰退表,你可以看到發生的頻率漸漸降低
Thumbnail
你害怕他的到來嗎? 這是美股史上的歷史經濟衰退表,你可以看到發生的頻率漸漸降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