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讓我看到壓力很大、腳步沉重走出戲院,但因為我就是喜歡看這種黑暗、寫實、反映社會的電影,所以第一句話是稱讚意味。就算你沒有對法國的社會現狀先做任何功課(我就沒有),也能接收到這部片想要傳達的訊息。
如果,你的心態夠開放的話。
雖然本片不是娛樂取向的電影,但它不會讓你注意力渙散,除了步調並不慢以外,我覺得最重要的環節是明確的起承轉合。
電影的開場,描繪了2018年法國得到世足冠軍時的群眾熱情(包括後續劇情的黑人少年),是相當成功的「起」,不同種族和階級的人民,共同為這一刻歡呼喝采,與後續的事件形成強烈對比。這段開場也讓人感受到鏡頭捕捉大場面與多人場景的精準和銳利。
接下來,老鳥警官帶著調職過來的新同仁,三人組上街巡邏,就是本片的「承」。如果要在片中挑一段相對「無聊」的段落,大概就是這裡。這部分是要讓觀眾了解該地區的多元(包括不同種族、勢力、宗教信仰),以及警察和底層人民的長期對立。忍過比較發散、體感時間稍長的這個段落,後面就開始一連串的事件了。
劇情揭曉偷走馬戲團幼獅的是黑人少年,應該可算抵達「轉」的階段。三人組警察的其中一人用球彈槍(Flash-Ball)誤傷少年、發現被空拍機偷拍、為了追回影片而和民眾發生爭執,以及三人的執法態度和價值觀差異,都很有可看性、值得思索。
等到「解決」了事件、眾人各自回家之後,便進入「合」。這邊有一段呈現出各主要角色(包括少年)到家之後的心境,讓人有種沉重又無奈的感受。到白天,警察三人又開始巡邏,看似平常的情況,卻在遭遇一群少年攻擊時急轉直下。以那位黑人少年為首的一群暴徒在住宅的樓梯間圍攻三人,這段再次展現攝影和調度的精彩。最後,電影就在手持汽油彈、面對警察槍口的少年臉孔中淡去,留下開放的結局。
有兩段劇情我想特別拿出來對照。第一段是警察帶著黑人少年去把幼獅還給馬戲團、並向老闆道歉,老闆竟把他推進籠內到公獅面前、距牠攻擊範圍一步之遙的地方,只為了給他警告;另一段就是最後少年舉起汽油彈的畫面。那隻公獅代表生物本能,牠的張牙舞爪,是對於囚禁和壓迫的最自然反抗;而少年最後拿著汽油彈,就像他正在站在理智的懸崖邊緣,再往前就是生物性、最純粹的暴力。
片中或許沒有詳細刻劃少年的生命史,只知道他愛調皮搗蛋、承受父親的打罵教育,但從一些側面的描繪,像是失和的雙親、貧窮所衍生的犯罪問題,以及警察的偏見和濫權等,我們可以想像他成長過程中的困境如何形塑出此刻的他。最後訴諸暴力,未必有用、當然可議,但是否也能理解成一種受欺凌之後的本能宣洩,就像那隻公獅試圖對眼前人類做的事?
本片的攝影,除了大場面的部分很厲害之外,空拍機的運用也滿有趣。片中操作空拍機的是另一位黑人男孩,他偷拍附近樓房中的女同學以及拍到警察傷人這兩段,觀眾看到的銀幕畫面就等同男孩手中的監看器畫面,給人一種置身男孩主觀視角的感受。而且片中最後一段在樓梯間的對峙,就發生在男孩的家門前,他正透過門上的貓眼目睹這一切。導演似乎有意要把觀眾擺在男孩的位置,旁觀所有事件的發生。
即便我們每個人像這位男孩一樣、離不開社會結構的影響,但比起壓迫行為的加害者與受害者,我們更多時候也像他一樣是旁觀者。大家當然可以繼續旁觀,而就算只是旁觀,也會有一個未來發生。我們如果做些什麼,這個未來會不會有所不同?這或許就是電影要留給這個雨果筆下的真實小鎮,還有整個法國,甚至是全世界所有受階級和族群問題困擾的地方,去思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