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法國社會不可承受之沉痾|《雅典娜》之不負責任觀影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初看Netflix對於《雅典娜》的簡介與預告片頭時,就在猜想是不是跟法國北非移民小孩死掉引發的暴動事件有關。一點進去看果然是,我還真有敏感度。
本片是以2005年法國暴動為參考而創作的電影,雖然不是依照實際發生的事件去改編的紀實電影,片中出現的安卓手機與液晶螢幕電視,很明顯不是2005年貧民社區會有的東西,但故事與現實事件的背景相似,所以可以看做二創,故事焦點放到一個北非移民為主的社會住宅,去重新詮釋引發2005年法國暴動的深層結構問題。
雖然是二創,不過要呈現的問題應該與現實事件一樣,差別的只是視角不一樣。本片是以微觀角度來透視暴動內部行動者的互動張力與背負的壓力,具體展現在階級種族這些結構性問題架構下,個人所實際面對的複雜情境與不得不的選擇。
之前有一部利用雨果《悲慘世界》當片名拍的比較紀實的電影,台灣也有上映,但票房應該不是很好,當我看到新聞想看時,已經下檔了。

本片背景介紹

就像英國有很多印度與迦勒比海移民一樣,由於法國過往殖民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的歷史,所以現在法國社會內部有很多北非移民,這些北非移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為大宗,因此使得法國成為歐洲最多伊斯蘭信徒的國家之一。
類似美國的黑人種族問題一樣,法國的北非移民也在法國社會內部捲入種族歧視,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結構性問題,更麻煩的是宗教上的問題:中東伊斯蘭世界與西方基督世界的對立與衝突激化。尤其是911之後,伊斯蘭教很容易就被扣上恐怖主義的帽子。
所以就某種面向來看,法國的種族主義問題比美國更嚴重,不只有物質經濟上的問題,還有心靈信仰上的問題。還好法國的槍枝管制比美國嚴格,在本片中”暴民”還必須想辦法衝進警察局搶槍,要不然就是黑道份子才可能非法擁槍,一般平民是沒有槍的,不像美國,公民可以自由地在街口的商店花錢買槍。
電影中,暴動的引爆點是移民小孩被穿著警察衣服的人虐待而死,施虐影片流傳後,小孩所在社區親友團不滿警察當局不交出施虐警察名單而引發暴動,進而擴及其他移民社區響應暴動。而在現實中,暴動的引爆點是2005年兩個非裔小孩在躲避警察時不小心被電死,引發巴黎8+9青少年暴動,最後擴及全法國,當時負責應對暴動的就是後來的總統薩科奇。
現實中這場暴動延燒了好幾週,波及全法國,號稱是1968年後法國最大暴動,甚至被稱為內戰(本片最後的電視螢幕也冒出內戰這一詞)。之後幾年法國也有陸續爆發類似暴動,但討論這些暴動的社會輿論脈絡,伊斯蘭的元素越來越被凸顯出來,排斥移民的聲量越來越高,進而促成極右排外主義勢力的高漲。
反正所有社會問題都是移民造成,就像川普一樣,禁止移民就好。確實,本片也有出現把這些移民與恐怖主義、毒品等同起來的新聞報導片段。

本片值得觀看的特點

本片最讓我驚艷的是跟拍四個主要角色的行動過程來呈現他們當下遭遇的各種紛亂情境,更加清楚地理解他們的慌亂、憤怒、恐懼,無奈與暴躁的情緒如何產生,以及為何會選擇採取當下行動的邏輯,具體呈現移民遭遇的困境與暴動行動者面臨的壓力。
被跟拍的行動者有三個人是死掉小孩的哥哥,大哥是毒販,氣憤這場抗議影響到他的生意,想盡辦法要把毒品運出去,所以有一半時間幾乎在罵東罵西,老二是軍人,一開始是很理性想勸阻這場注定失敗的暴動以迴避悲劇的發生,但在老三被警察槍殺後,整個人爆走要為弟復仇最終引發悲劇。老三是暴動指揮者,對於老四被殺非常憤怒,看著弟弟的照片看著看著就淚流滿面,透過他的角色充分顯示了移民家庭的連帶感。
移民社區的家族連帶是本片的另一重點,主角跟媽媽最長的互動最多場景就是手機,每個角色的重要時刻,都會有媽媽打來的電話擔憂自己小孩。影片最後的輸家應該是主角的媽媽,一口氣死了三個兒子。
第四個被跟拍的行動者是警察,我看到鏡頭在跟拍他時,就覺得很有貓膩,所以看到老三說要抓個警察來作人質時,就知道他是那個人質。
本片的鏡頭就在這四個角色的跟拍中交錯轉換,基本上沒有全景式的劇情鋪陳,影片並沒有呈現整體暴動的發展狀況。所以常常會看到老三聽到爆炸聲或電話呼叫說警察攻入哪區,然後沖沖忙忙一路趕快去,不停應付過程中各種情境。或者老二衝進去社宅救人質警察,可以看到他在行進過程中的隨機應變與果斷判斷力。
很多劇情的轉折點都在這些主角的交會互動中發生,覺得導演滿厲害,演員也很厲害,攝影機一直在前面跟拍,完全沒偷瞄鏡頭。
這種跟拍讓觀眾更加能體會當中主角的行動邏輯、情緒與動機,但缺點是無法綜觀全局,掌握事情發展的脈絡,影片看到最後,突然暴動就結束,到底警民之間發生了什麼功防,其實搞不清楚。或許這個缺點是影片刻意要呈現行動者在暴動中的侷限。
本片也呈現了暴動中,移民社區民眾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少人想安穩過日,不想與社會當局對抗...透過跟拍視角的走動,我們可以看到社區居民各式各樣的動機與行動邏輯。
本片是我最近幾週唯一在Netflix從頭看完沒快轉的電影,所以應該是值得推薦,然後《馬來英雄末基勞》真得是大爛片,雖然片頭的武打很有水準,但看不到一半就真得就看不下去,浪費了我一個小時。
唯一對本片不太滿意的是片尾刻意暗示死掉的小孩是被假裝警察的右翼份子殺掉的片段,其實這一段砍掉會更好。不過或許是導演不想挑起法國社會敏感神經,或者是認為小孩被殺只是一個引爆點,是不是警察殺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結構長期累積下的沉痾,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會引爆移民對法國建制的不滿憤怒情緒。遲鈍愚昧的我是猜不出來導演的真正想法。
ps1:片名雅典娜是因為事件場景的社會住宅叫雅典娜,就算沒看過聖鬥士星史,也應該知道雅典娜是希臘神話裡的戰爭女神,幫助希臘打敗特洛依。所以,你知道的嗎,本片是在講述一場戰爭的片子,至於到底衝破封鎖線闖入救人的老二是那隻木馬,還是無法完全融入法國主流社會的移民社群是那隻木馬,我就不知道了。
ps2:本片的內容真得拍出很有法國暴動特色,那種街頭巷戰堆積障礙物的抗議方式根本是傳承自法國革命傳統,非常好看,讓人不禁想到法國大革命與巴黎公社的圖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37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不道德教育講座》一書中,雖然看似討論了很多日本當時各種社會風氣與涉及的道德課題,但三島由紀夫根本不是在討論道德或不道德的問題—道德是啥?可以吃嗎?而是對當時的日本社會做出雙重批判,一邊向左抨擊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商業文明對日本社會的侵蝕殘害,另一邊向右揭露日本社會依循的道德價值所具有的虛偽
本書的核心是把詛咒物當作講述文化悲劇的機制,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會探討其中可能存在其他難以解釋又極其險惡的力量。 《惡名昭彰的詛咒物》是一本很有趣又讓我有點驚艷的小書,打開後看沒幾頁,就哇一聲,沒想到書的內容是這樣編排,看完時也沒想到這本書那麼小,有點令人意猶未盡,心想怎麼這樣就沒了。 買電子書的一個問
當台灣社會發生重大治安事件時,我們可以預期正常的民選政治人物應該會對著麥克風,義正辭嚴、激動憤慨地宣示對犯罪零忍容,要用盡所有手段對抗犯罪,全力打造一個無犯罪,保障所有民眾安全的社會... 但如果麥克風是交由謹守學術研究訓練的學者來回答呢,他可能會謹慎地說社會必然會存在一定的犯罪率,完全零犯罪的社會
本書是一本內容精彩,讀起來很暢快的產業秘辛史。作者行文流暢,章節安排很有系統,沒有太多深奧的術語,可讀性很高,大概除了太多人名會讓我常常看到一半,心中冒出這講話的是誰啊,然後去翻前面對照出他是誰。
開始放假後,心理整個放輕鬆,在人生軌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前,先回南部老家探望父母,簡單地跟父母說一下我要換工作,要先休息一陣子了,不過他們也不清楚我平常工作內容是什麼,對我工作的產業也完全沒概念,所以也沒多問什麼,只是準備了很多好吃的,要我在家好好休息。
在《不道德教育講座》一書中,雖然看似討論了很多日本當時各種社會風氣與涉及的道德課題,但三島由紀夫根本不是在討論道德或不道德的問題—道德是啥?可以吃嗎?而是對當時的日本社會做出雙重批判,一邊向左抨擊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商業文明對日本社會的侵蝕殘害,另一邊向右揭露日本社會依循的道德價值所具有的虛偽
本書的核心是把詛咒物當作講述文化悲劇的機制,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會探討其中可能存在其他難以解釋又極其險惡的力量。 《惡名昭彰的詛咒物》是一本很有趣又讓我有點驚艷的小書,打開後看沒幾頁,就哇一聲,沒想到書的內容是這樣編排,看完時也沒想到這本書那麼小,有點令人意猶未盡,心想怎麼這樣就沒了。 買電子書的一個問
當台灣社會發生重大治安事件時,我們可以預期正常的民選政治人物應該會對著麥克風,義正辭嚴、激動憤慨地宣示對犯罪零忍容,要用盡所有手段對抗犯罪,全力打造一個無犯罪,保障所有民眾安全的社會... 但如果麥克風是交由謹守學術研究訓練的學者來回答呢,他可能會謹慎地說社會必然會存在一定的犯罪率,完全零犯罪的社會
本書是一本內容精彩,讀起來很暢快的產業秘辛史。作者行文流暢,章節安排很有系統,沒有太多深奧的術語,可讀性很高,大概除了太多人名會讓我常常看到一半,心中冒出這講話的是誰啊,然後去翻前面對照出他是誰。
開始放假後,心理整個放輕鬆,在人生軌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前,先回南部老家探望父母,簡單地跟父母說一下我要換工作,要先休息一陣子了,不過他們也不清楚我平常工作內容是什麼,對我工作的產業也完全沒概念,所以也沒多問什麼,只是準備了很多好吃的,要我在家好好休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週日,英國北部發生騷亂,騷亂者縱火焚燒用於安置庇護者的酒店。此次事件是因為一週前三名女孩被刺身亡而引發的社會動盪。隨著網絡錯誤資訊的擴散,極右翼勢力的抬頭,以及對移民情緒的反彈,憤怒終於演變成種族主義暴力。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握《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這部電影。電影中大膽的將冥婚與同志主題結合,但其實早在2017年,法國就出現過一起同志冥婚的案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週日,英國北部發生騷亂,騷亂者縱火焚燒用於安置庇護者的酒店。此次事件是因為一週前三名女孩被刺身亡而引發的社會動盪。隨著網絡錯誤資訊的擴散,極右翼勢力的抬頭,以及對移民情緒的反彈,憤怒終於演變成種族主義暴力。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握《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這部電影。電影中大膽的將冥婚與同志主題結合,但其實早在2017年,法國就出現過一起同志冥婚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