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雨。
灰色的雨幕,擁溼了整座城市。
在戒慎恐懼的撐過一個冬季,我卻在這百花盛開的春天……傷風了。
窗外春雨不歇,伴隨著夜色漸深………頭昏腦脹的我,有幾絲分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我,卻在這春雨如泣不絕的夜晚,想起那宛如流光閃逝的旅程。
秉持帶著傳承文化的精神,二天馬不停蹄的飛過半個台灣,那宛如候鳥般足不及地的輕輕掠過島嶼東岸。
然,每一趟的匆忙奔馳,每一站短暫的停留,我都會帶著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玩味,笑看每個擦肩而過的過客……不一定是誰,或許是街邊吆喝叫賣的小販,也許是一口國台語交雜的長者,又或者,是一路笑逐顏開的孩童……在隱隱談笑間,略過帶著濃厚時代背景色彩的影像,一幕幕在心底的某個角落被我留下……這熟悉的一切,說不定,若干年後的某一天,在腦海泛黃的相片間,不經意的被我想起…………。
其實,對於這塊島嶼,有著太多雜亂複雜的情感
其實,對於這塊島嶼,有著太多雜亂複雜的情感。
在胸膛流竄的濃郁情緒,常讓我無所適從,文字表達,太過於細膩。
由經文字的描繪後,情感渲染力過於濃郁,總覺得字字句句,帶著難言的傷感,讀起來後勁隱隱作痛。
這是為什麼,我最近很少提筆的原因。
而─時光流逝太快,那欲言又止間,說與不說,相信你都已了然於心。
※2018/3/15載於個人臉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曬完衣物,室內充滿著潮濕的氣味,緩緩走到窗邊推開窗戶。 由窗口遠眺出去,不遠處的街口一盞暈黃的街燈,與閃爍的紅綠燈語氣曖昧的交談著,視線往後越過,兩棟地標示的建築佇在街燈後方,燈光隱隱閃著。 不遠處的街口一盞暈黃的街燈,與閃爍的紅綠燈語氣曖昧的交談著,視線往後越過,兩棟地標示的建築佇在街燈後方,
火車飛離時,城市還籠罩在灰色的霾霧中。 一路搖搖晃晃間,飛越了烏日、彰化、永靖、田中…………等站,看這每個小小的月台,不經讓我遙想年少時,乘著火車到處跑的青澀時光。 十七、八歲大的年紀,寒暑假就報名活動,跟著大哥哥大姐姐,上山下海的跑東奔西跑。年長一點,玩心更大的,打開地圖、選好地點,查詢車班時間,
一直都很喜歡光復前後的台灣,有著舊時代濃厚情感的韻味,我想………應該是受到家母的影響吧 。 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女兒,跟大哥相差十八九歲,雖然是最小的掌上明珠,在人口衆多食指浩繁的家庭中,也得在天還沒亮就起床,餵完家中飼養的家禽家畜後,還得去河邊撈些小魚小蝦,給一大家子的早餐中加菜。 七歲大的她,腳下墊
越接近考試,越覺得忐忑。 從2012年7月學箏到現在,夯不啷噹算來也足足學了7年。當初,為了讓自己學習有所有方向,第二年我就去參加檢定考,倒不是自己喜歡考試,那就跟在驢的前頭,吊了紅蘿蔔的道理是一樣,單純只是讓學習有個動力,也算給自己設定一個循序漸進的目標。 天知道……我最討厭考試了~~~~~~。(
睜眼,由地板的角度望過去,輕掩的綠色窗簾裡的清晨室內,依舊暈暗不明。 看了一下手錶……早上七點。這生理時鐘真是沒救了,就算是假日,時間到了,眼睛還是很自然的,到時辰就睜開眼,就算想睡久一點,也完全沒得商量。 瞟了一眼,床上的二個人毫無動靜,很果斷的決定,把被子再裹緊一點,要賴床,大家來賴! 八點半,
深夜醒來,還有點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區別,眨眨眼,頓了三秒才回過神來……啊~是夢啊~ 說來,你可能不信……縱然學校畢業多年,每當午夜夢回時,還是會夢到考試前,那準備不及的忐忑心慌。 在學習上,我是個極度徧食的小孩,對於喜歡的事務,會自己找書籍研讀,對於燒腦的科目,也能咬牙硬是背下,但……就是前腳一踏出
剛曬完衣物,室內充滿著潮濕的氣味,緩緩走到窗邊推開窗戶。 由窗口遠眺出去,不遠處的街口一盞暈黃的街燈,與閃爍的紅綠燈語氣曖昧的交談著,視線往後越過,兩棟地標示的建築佇在街燈後方,燈光隱隱閃著。 不遠處的街口一盞暈黃的街燈,與閃爍的紅綠燈語氣曖昧的交談著,視線往後越過,兩棟地標示的建築佇在街燈後方,
火車飛離時,城市還籠罩在灰色的霾霧中。 一路搖搖晃晃間,飛越了烏日、彰化、永靖、田中…………等站,看這每個小小的月台,不經讓我遙想年少時,乘著火車到處跑的青澀時光。 十七、八歲大的年紀,寒暑假就報名活動,跟著大哥哥大姐姐,上山下海的跑東奔西跑。年長一點,玩心更大的,打開地圖、選好地點,查詢車班時間,
一直都很喜歡光復前後的台灣,有著舊時代濃厚情感的韻味,我想………應該是受到家母的影響吧 。 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女兒,跟大哥相差十八九歲,雖然是最小的掌上明珠,在人口衆多食指浩繁的家庭中,也得在天還沒亮就起床,餵完家中飼養的家禽家畜後,還得去河邊撈些小魚小蝦,給一大家子的早餐中加菜。 七歲大的她,腳下墊
越接近考試,越覺得忐忑。 從2012年7月學箏到現在,夯不啷噹算來也足足學了7年。當初,為了讓自己學習有所有方向,第二年我就去參加檢定考,倒不是自己喜歡考試,那就跟在驢的前頭,吊了紅蘿蔔的道理是一樣,單純只是讓學習有個動力,也算給自己設定一個循序漸進的目標。 天知道……我最討厭考試了~~~~~~。(
睜眼,由地板的角度望過去,輕掩的綠色窗簾裡的清晨室內,依舊暈暗不明。 看了一下手錶……早上七點。這生理時鐘真是沒救了,就算是假日,時間到了,眼睛還是很自然的,到時辰就睜開眼,就算想睡久一點,也完全沒得商量。 瞟了一眼,床上的二個人毫無動靜,很果斷的決定,把被子再裹緊一點,要賴床,大家來賴! 八點半,
深夜醒來,還有點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區別,眨眨眼,頓了三秒才回過神來……啊~是夢啊~ 說來,你可能不信……縱然學校畢業多年,每當午夜夢回時,還是會夢到考試前,那準備不及的忐忑心慌。 在學習上,我是個極度徧食的小孩,對於喜歡的事務,會自己找書籍研讀,對於燒腦的科目,也能咬牙硬是背下,但……就是前腳一踏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北台灣,今年,夏季的雨特別多,連同這兩日颱風來襲,像是把過去幾年累積的淚水都要一次流乾似的。 本文的預覽圖,是六月底去桃園一日遊時,又遇到的傾盆大雨。 今年夏季的雨勢來的又凶又猛。
2024/07/23 台灣迎來了熟悉的夏季颱風,23:44 打開氣密窗,靜靜的看著灰色的台北,我蜷縮在椅子上,點起一根菸,嘴角竟然往上揚了幾度,恍惚之間,我忘了原來台北可以這麼安靜,滴答滴答,規律的雨聲,讓我癡迷了許久。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臺北悶熱天氣下的愛情故事,主角在雨中悲傷與沉悶,但最終在雨水的滋潤下重新振作,重新面對愛情的故事。
Thumbnail
這一次雨要下多久?從吃飯到吃完半小時,都沒停過。看樣子是停不了。整個窗戶外的植物園的荷花池就像泡在棉花糖中。雨水,如同自然的詩篇,緩緩地飄落在窗戶上,彷彿彩色的畫筆在大地上揮灑。我靜靜地坐在窗邊,透過玻璃,凝視著外面的景象,享受著這份平靜與宁靜。 雨聲輕柔而有節奏,伴隨著飄落的雨滴,我的思緒也在悠
Thumbnail
印象中不常下雨的城市,今天下雨了。 春雨總是這樣,說來就來。 昨天氣溫雖低,但麗日晴和,趕赴約晤途中,看見路旁早開的櫻花點點粉紅,想著今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到公園探探櫻花與辛夷,在河邊曬曬太陽,喝杯咖啡。 但一早起床,就見煙雨濛濛,不遠處的河面一片矇矓,周圍的高樓全在雲霧裡消失了大半截的身影。
Thumbnail
在韓國留學時學到了一個片語“가을을 타다”(悲秋),中文翻譯簡單來說就是入秋後因環境景象等因素而多愁善感的情形;大概是見到了秋天的枯枝與落葉、又或是被那天氣漸冷的棕褐色氛圍所影響,而產生了悲傷、孤寂之感。 我其實蠻喜歡秋天的,我想長期住在台灣的人們,應該許多人也喜歡秋冬勝過春夏吧?畢竟台灣的夏天真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Thumbnail
年初,疾行一趟台北。 前一天還豔陽高照,隔天就陰雨綿綿濕漉整座城市,滲水。 水的滲漉從來就是無孔不入,同時挾帶一些流質的憂傷與固著的遺憾。 這樣淋淋漓漓的天,很難讓人不懷想一些漸淡的背影。更行更遠還生的是傘沿拖曳的水痕,後來的我們能不能有後來,也不是太重要的事了。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北台灣,今年,夏季的雨特別多,連同這兩日颱風來襲,像是把過去幾年累積的淚水都要一次流乾似的。 本文的預覽圖,是六月底去桃園一日遊時,又遇到的傾盆大雨。 今年夏季的雨勢來的又凶又猛。
2024/07/23 台灣迎來了熟悉的夏季颱風,23:44 打開氣密窗,靜靜的看著灰色的台北,我蜷縮在椅子上,點起一根菸,嘴角竟然往上揚了幾度,恍惚之間,我忘了原來台北可以這麼安靜,滴答滴答,規律的雨聲,讓我癡迷了許久。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臺北悶熱天氣下的愛情故事,主角在雨中悲傷與沉悶,但最終在雨水的滋潤下重新振作,重新面對愛情的故事。
Thumbnail
這一次雨要下多久?從吃飯到吃完半小時,都沒停過。看樣子是停不了。整個窗戶外的植物園的荷花池就像泡在棉花糖中。雨水,如同自然的詩篇,緩緩地飄落在窗戶上,彷彿彩色的畫筆在大地上揮灑。我靜靜地坐在窗邊,透過玻璃,凝視著外面的景象,享受著這份平靜與宁靜。 雨聲輕柔而有節奏,伴隨著飄落的雨滴,我的思緒也在悠
Thumbnail
印象中不常下雨的城市,今天下雨了。 春雨總是這樣,說來就來。 昨天氣溫雖低,但麗日晴和,趕赴約晤途中,看見路旁早開的櫻花點點粉紅,想著今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到公園探探櫻花與辛夷,在河邊曬曬太陽,喝杯咖啡。 但一早起床,就見煙雨濛濛,不遠處的河面一片矇矓,周圍的高樓全在雲霧裡消失了大半截的身影。
Thumbnail
在韓國留學時學到了一個片語“가을을 타다”(悲秋),中文翻譯簡單來說就是入秋後因環境景象等因素而多愁善感的情形;大概是見到了秋天的枯枝與落葉、又或是被那天氣漸冷的棕褐色氛圍所影響,而產生了悲傷、孤寂之感。 我其實蠻喜歡秋天的,我想長期住在台灣的人們,應該許多人也喜歡秋冬勝過春夏吧?畢竟台灣的夏天真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Thumbnail
年初,疾行一趟台北。 前一天還豔陽高照,隔天就陰雨綿綿濕漉整座城市,滲水。 水的滲漉從來就是無孔不入,同時挾帶一些流質的憂傷與固著的遺憾。 這樣淋淋漓漓的天,很難讓人不懷想一些漸淡的背影。更行更遠還生的是傘沿拖曳的水痕,後來的我們能不能有後來,也不是太重要的事了。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