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是走得太前的王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反送中」抗爭及新冠肺炎(即:武漢肺炎),香港演藝界有很多藝人令人失望,同時亦有藝人令觀眾「走漏眼」,以前從沒發現原來他/她如此「有骨氣」!對任何世代的觀眾而言,是一個震撼教育。
今次想湊熱鬧談一名「黃絲」藝人——因為港台《頭條新聞》的〈驚方訊息〉成為網路紅人的王喜,身為前「皇家香港警察」,卻對現在的「香港警察」極盡嘲諷之能事,程度令人咋舌。而這位份屬集體回憶的前大台演員,他以往的八卦風評及近年社交媒體的表現,更值得重新審視。

既有作品又有是非的集體回憶

身為8、90後,肯定看過大台劇集《闔府統請》及《烈火雄心》,喜歡「OK德」還有「駱天佑」,絕對稱得上為香港人集體回憶;而長大後因為八卦,聽過不少他的壞話,亦因工作關係而受過閒氣,個人對他的印象的確不佳。只是隨著年齡漸長,脫離那個工作圈子之後,回頭再看他的風評變化,百感交集…
除了提醒自己,不要以為曾是局中人,就可以對藝人的風評一錘定音之外,還默默察覺到,原來時代改變,科技的進步,也為老牌(?)藝人帶來轉型新思維。
80、90後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闔府統請》【Cr:網路圖片】
80、90後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烈火雄心》【Cr:網路圖片】
曾經短暫地跟王喜共事過,私底下的他為人其實蠻親切,可是就工作以言,他的確很麻煩,尤其對新手資料撰稿員(俗稱寫稿)來說,旅遊節目的對白有很多具有資訊性,或者流程之間需要承上啟下,稿件本來已經編審(資訊節目也有此職位)多番修改,當然希望藝人乖乖唸完了事。
可是王喜跟其他記性不佳、嫌麻煩的藝人不同,他會質疑每句對白的真確性,會現場上網查證、反論,不肯照稿讀,甚至堅持要用自己的方式唸對白,搞得現場氣氛很僵。對初入職的寫稿來說,一直與王喜糾纏,分不清他的歪理與真話,又不懂處理藝人之間的微妙氣氛,因此經常拖慢拍攝進度,需要現場的前輩(寫稿、PA、甚至導演)安撫他。
新手未能靠自己能力完成工作,當然沮喪又困擾。雖然有時候覺得他創作的「爛gag」好笑,例如:「新絲綢之路,新思維之路」(好吧我承認自己笑點很低,亦不知何解到現在還記得這一句話),但整體印象嘛,就是「王喜很麻煩又難搞」,不太希望在工作上再遇到他,之後甚至跟其他人一起暗地裡嘲笑他。
陳志雲多番出入法庭,只有王喜風雨不改地陪伴。【Cr:明報圖片】
後來聽過關於他拍劇時與編劇相處的「壞話」,例如現場改劇本,不滿的時候會把對白通通改成白話文,對著攝影機點名批評編審,把在場的導演及監製氣瘋,所以印象更差;加上當時大台陳志雲當政,被視為「迷雲黨」親信的王喜,「大台任我行」的麻煩形象更深植腦海中。
直到陳志雲犯了官非,「迷雲黨」樹倒猢猻散,我亦離開了相關工作圈子,之後對王喜的印象,就只有透過報導或網路上的報導及討論了。

自媒體的相性與SNS重生

去年年中突然喚起對王喜的「記憶」,除了因為大台深夜重播《烈火雄心》,Facebook掀起討論潮之外,同時發現他原來開設了專頁及Youtube頻道;加上「反送中」抗爭活動開始,王喜以前「皇家香港警察」的身份參加遊行,甚至拍片嘲諷現役的「香港警察」,震撼了部份如我等的香港人。
王喜的Youtube頻道看到他的專屬創意
慕名上網看過他的自拍短片,撇開他的立場及政見,只看製作的話,道具簡單、製作簡陋,但對白抵死,甚至令人想到當年他現場喜愛改對白的「王氏爛gag」,而且片長通常只有十幾分鐘,短小精幹,很快就看完了。
忽然發現,其實王喜在經營自媒體,而且他的「才華」更適合現在。
在Youtube頻道自製《警棍號外》,只需要一套黑西裝及拍攝、收音器材,當然還有攝影師,規模比以往的大台節目小,但他的自主尺度變寬了。
拍劇的時候他經常改對白、投訴情節不通云云,惹得編劇組不滿,因為劇本是集體創作,也是幕後經過多番修改、俯瞰全局的結果,但聽說王喜重寫的對白,通常單看有趣、有意思,可是跟整體風格不搭,或者只顧突出自己,而忽略與其他角色、劇情的平衡,而他跟編劇、導演們的爭執,多數因此而起。
這樣的藝人的確不適合大台,也不適合過去的演藝界生態,反而現在社會碎片化,觀眾隨著年齡、口味、「顏色」政見分流,自媒體興起,自拍的短片隨時可以成為網路話題,亦沒有傳統媒體的規限及包袱。點子多多的王喜,過去跟大台格格不入,反而於現在的網路世界如魚得水,也是個性使然。
新一輯的《頭條新聞》的〈驚方訊息〉對香港警察的行為極盡嘲諷,引起網民熱話。
大時代變遷,就算是看似風光無限的演藝圈,任何人都只能順勢而為,風評及空間都可以因為時勢調整,昔日人人稱羨的娛樂界「大佬」,今日會被罵被嫌棄,反之亦然。
或者應該連王喜本人也沒想到,他的演藝生涯,會由網路KOL重新出發,過去他的「不受歡迎」,可能只是因為他走得太前,畢竟適合自媒體的藝人,當然跟大台「小螺絲小齒輪」式的制度相性不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76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首相失憶了》叫人提不起勁的,不單只是日本人骨子裡崇尚威權的維穩,而是一代「喜劇鬼材」三谷幸喜變得越來越模式樣辦,無論笑料或人物設定皆有種「這個時候我要笑嗎?」的尷尬,看罷只有無奈與納悶。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相對娛樂言志並重的韓國《逆權》系列,在香港被強行逆權更名為《逆權公僕》的日本電影《新聞記者》顯得寡淡無味,可能沉鬱壓抑與沉悶打呼只有一線之隔。不過以保守及政商勾結見稱的日本,能夠容得下像《新聞記者》這種對政局直線抽擊的電影,就算觀影過程再沉悶,也令人對戲裡戲外的「抗爭」甚為好奇。
過去大半年來港警的瘋言狂行,已經令人忘記「亞洲最佳」曾經的稱號,今時今日我們還能夠面對戲中自稱「正義」的香港警察嗎?所以只能向外求吧,最近期就是由木村拓哉主演,以日本警校為背景的富士新春特別劇《教場》,日本播出不久,香港觀眾就可以免費收看,或者冥冥中自有天意。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首相失憶了》叫人提不起勁的,不單只是日本人骨子裡崇尚威權的維穩,而是一代「喜劇鬼材」三谷幸喜變得越來越模式樣辦,無論笑料或人物設定皆有種「這個時候我要笑嗎?」的尷尬,看罷只有無奈與納悶。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相對娛樂言志並重的韓國《逆權》系列,在香港被強行逆權更名為《逆權公僕》的日本電影《新聞記者》顯得寡淡無味,可能沉鬱壓抑與沉悶打呼只有一線之隔。不過以保守及政商勾結見稱的日本,能夠容得下像《新聞記者》這種對政局直線抽擊的電影,就算觀影過程再沉悶,也令人對戲裡戲外的「抗爭」甚為好奇。
過去大半年來港警的瘋言狂行,已經令人忘記「亞洲最佳」曾經的稱號,今時今日我們還能夠面對戲中自稱「正義」的香港警察嗎?所以只能向外求吧,最近期就是由木村拓哉主演,以日本警校為背景的富士新春特別劇《教場》,日本播出不久,香港觀眾就可以免費收看,或者冥冥中自有天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我出生在中美斷交、漢賊不兩立、國家正直風雨飄搖的年代。當時的朝廷仍想著要反清復明、解救三餐吃樹皮的同胞。當時的大人們仍靠著小朋友打棒球來建立民族自信,所以王建民的8個隊友可以講18年,雖然郭泓志都已經在拍片。 有幸恭逢其盛,成長在豬哥亮出國深造前的榮景,當時賀一航仍是叫小賀。對於幽默的定義與好不好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我曾經在北韓旅遊時,遇見過來自秘魯的王家衛粉絲,以及北韓本地的梁朝偉粉絲,然後我們一起偶然闖入當地的電影院裡,與北韓大眾一起觀看了一套梁朝偉的喜劇。 這件事時至今日對我而言,甚至仍然比觀看萬人的阿里郎匯演還深刻,
Thumbnail
近日,前中共央視記者王志安在喜劇節目《賀瓏夜夜秀》上以戲謔的語氣模仿陳俊翰律師,並且貶低台灣民主制度。該影片在上架後,引發台灣社會譁然。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也必須負起相應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在如此相互尊重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夠繼續保有言論自由,繼續成為民主自由的燈塔。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近日,國內網路節目邀請帶有明顯「大外宣」色彩的中國媒體人王志安來評論台灣選舉,用惡劣的嘲諷訕笑國際人權法專家、民進黨不分區候選人陳俊翰,這樣的行為不只在台灣各社群上引爆眾怒,對身為一個由身障者扶養成長的人而言,筆者深不以為然,在予以譴責之外,更有義務書寫本文揭開王志安此人以及中國大外宣的劣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我出生在中美斷交、漢賊不兩立、國家正直風雨飄搖的年代。當時的朝廷仍想著要反清復明、解救三餐吃樹皮的同胞。當時的大人們仍靠著小朋友打棒球來建立民族自信,所以王建民的8個隊友可以講18年,雖然郭泓志都已經在拍片。 有幸恭逢其盛,成長在豬哥亮出國深造前的榮景,當時賀一航仍是叫小賀。對於幽默的定義與好不好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我曾經在北韓旅遊時,遇見過來自秘魯的王家衛粉絲,以及北韓本地的梁朝偉粉絲,然後我們一起偶然闖入當地的電影院裡,與北韓大眾一起觀看了一套梁朝偉的喜劇。 這件事時至今日對我而言,甚至仍然比觀看萬人的阿里郎匯演還深刻,
Thumbnail
近日,前中共央視記者王志安在喜劇節目《賀瓏夜夜秀》上以戲謔的語氣模仿陳俊翰律師,並且貶低台灣民主制度。該影片在上架後,引發台灣社會譁然。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也必須負起相應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在如此相互尊重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夠繼續保有言論自由,繼續成為民主自由的燈塔。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近日,國內網路節目邀請帶有明顯「大外宣」色彩的中國媒體人王志安來評論台灣選舉,用惡劣的嘲諷訕笑國際人權法專家、民進黨不分區候選人陳俊翰,這樣的行為不只在台灣各社群上引爆眾怒,對身為一個由身障者扶養成長的人而言,筆者深不以為然,在予以譴責之外,更有義務書寫本文揭開王志安此人以及中國大外宣的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