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Write Out Lou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55 大聲朗讀Write Out Loud
你說話的聲音就是你最好的老師。不論是任何一種創意寫作的形式,最初和最後修稿的技巧就是大聲朗讀你的作品。我參加過小說與詩的朗讀會,作者們朗讀新作,他們手拿著鉛筆,一邊讀一邊修改。作為一個觀眾,他們這個動作讓我有些分心,但身為一位作家,我很了解。當我第一次讀自己的作品給他人聽時,我用新的耳朵來聽它。我可以比自己一個人在書桌旁默讀時,更能客觀地聽到不通順或不緊湊的地方。
如果你能夠在與觀眾分享前,至少先讀給一個人聽過那會更好,即使是你只有讀給自己一個人聽也能讓你指出文章的弱點。如果你被一個字詞困住了,把它標註起來,以後再來修改。當你讀給自己聽時,離開座椅,用很響亮的聲音來讀。要能夠站著不結巴地讀出來。
〈寫作練習〉
今天將你寫的一篇文章朗讀兩遍。你如果有錄音機,可以把你的朗讀錄音起來,再放出來聽。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仔細地聽,有哪裡讀起來不流暢或意思不清楚。把它標註起來,以後再來修改。你可以用朗讀來測試你修改稿是否已經完工了。
The voice is a second face.
聲音是第二張臉。
Gerard Bauer
This is a book about Jane Austen and her books, her characters, quotes, and the book club discussion question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作家傑瑞·維斯勒(Jerry Waxler)提出寫往事的十個理由如下: 1. 回憶難以捉摸,稍縱即逝,如果你能把它寫下來,就能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你如何被塑成的。 2. 說故事是一種很有用的技能,在寫作中你就能成為說故事的高手。 3. 你寫的故事讓你與讀者產生聯繫,不論你的讀者是家人、老朋友或陌生
親愛的蘿拉: 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們母女居然可以一同欣賞十八世紀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的作品。你通常只是一頭鑽進自己的英文青少年小說中,而我只讀那些大人「無聊」(套用你的話)的書。與你同年齡十、十一歲的美國孩子,可能都還沒聽說過她吧! 約三十年前,我還是個台灣的高中生,每天一大早就要搭北
親愛的蘿拉: 還記得你對電影「珍愛來臨」( Becoming Jane)的喜愛嗎?我卻說我很失望,我說如果這只單純是一個虛構故事,我可以接受,但是我所了解的珍奧斯汀卻不是這樣的,她是很強調道德的人,怎麼可能會與人私奔呢!你想過我們是如何去了解這位歷史人物嗎?我手上就有幾本她的英文傳記,但是傳記家又是
你熟知珍奧斯汀嗎?下面是一個常識小測驗,正確答案在次頁。等看完本書後,你一定可以輕鬆作答喔! 1. 在「傲慢與偏見」中開場白最膾炙人口的那句話: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_____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
住在美國多年,美其名是過著陶淵明式的悠閒生活,其實往來的朋友曲指可數,又因中文書籍購買不易,試探過認識的台灣朋友,似乎沒有人有意組讀書會,只能暫時把這個心願收藏心中,等待機會。 2011年秋天,與女兒回北台灣的淡水住了半年,我立刻著手設計「珍奧斯汀讀書會」的海報,張貼在妹妹的韓國餐廳內。後來接到兩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書店和圖書館。年輕時曾夢想擁有一家書店,還兼賣功夫茶和咖啡,有音樂家獻唱,有作家談書,有寫作課等。後來也曾夢想成為一位坐擁書城、知識豐富、又可助人的圖書館員。 年末,去了舊金山南灣幾家很難得還倖存的書店,分別是史丹佛大學書店、Barnes and Noble(巴諾書店)、Book
美國作家傑瑞·維斯勒(Jerry Waxler)提出寫往事的十個理由如下: 1. 回憶難以捉摸,稍縱即逝,如果你能把它寫下來,就能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你如何被塑成的。 2. 說故事是一種很有用的技能,在寫作中你就能成為說故事的高手。 3. 你寫的故事讓你與讀者產生聯繫,不論你的讀者是家人、老朋友或陌生
親愛的蘿拉: 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我們母女居然可以一同欣賞十八世紀英國女作家珍奧斯汀的作品。你通常只是一頭鑽進自己的英文青少年小說中,而我只讀那些大人「無聊」(套用你的話)的書。與你同年齡十、十一歲的美國孩子,可能都還沒聽說過她吧! 約三十年前,我還是個台灣的高中生,每天一大早就要搭北
親愛的蘿拉: 還記得你對電影「珍愛來臨」( Becoming Jane)的喜愛嗎?我卻說我很失望,我說如果這只單純是一個虛構故事,我可以接受,但是我所了解的珍奧斯汀卻不是這樣的,她是很強調道德的人,怎麼可能會與人私奔呢!你想過我們是如何去了解這位歷史人物嗎?我手上就有幾本她的英文傳記,但是傳記家又是
你熟知珍奧斯汀嗎?下面是一個常識小測驗,正確答案在次頁。等看完本書後,你一定可以輕鬆作答喔! 1. 在「傲慢與偏見」中開場白最膾炙人口的那句話: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_____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
住在美國多年,美其名是過著陶淵明式的悠閒生活,其實往來的朋友曲指可數,又因中文書籍購買不易,試探過認識的台灣朋友,似乎沒有人有意組讀書會,只能暫時把這個心願收藏心中,等待機會。 2011年秋天,與女兒回北台灣的淡水住了半年,我立刻著手設計「珍奧斯汀讀書會」的海報,張貼在妹妹的韓國餐廳內。後來接到兩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書店和圖書館。年輕時曾夢想擁有一家書店,還兼賣功夫茶和咖啡,有音樂家獻唱,有作家談書,有寫作課等。後來也曾夢想成為一位坐擁書城、知識豐富、又可助人的圖書館員。 年末,去了舊金山南灣幾家很難得還倖存的書店,分別是史丹佛大學書店、Barnes and Noble(巴諾書店)、Book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我是在默讀時,腦海中有把聲音的那類人。 而看不同的作品,好像那一把聱音也不盡相同。
Thumbnail
你可曾注意過,你腦袋裏有個聲音總是喋喋不休? 這是誰的聲音?認清你不是這個聲音,你無需認同他說的話,才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基本上,說是有理解,其實就是在聽嗓音,就能聽出個性。 只是,星星兒的聽覺放大,更準。 因為我只是在進行,未來的能力。 我想,主給我的聲音做媒介,必然有用。 三分鐘熱度的嗓音 其實我所感到的嗓音,具有不耐煩的感覺。 因此,阿謄的嗓音,就有三分鐘熱度的感覺。 短暫的進步,又鬆懈了,反而,沒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我是在默讀時,腦海中有把聲音的那類人。 而看不同的作品,好像那一把聱音也不盡相同。
Thumbnail
你可曾注意過,你腦袋裏有個聲音總是喋喋不休? 這是誰的聲音?認清你不是這個聲音,你無需認同他說的話,才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基本上,說是有理解,其實就是在聽嗓音,就能聽出個性。 只是,星星兒的聽覺放大,更準。 因為我只是在進行,未來的能力。 我想,主給我的聲音做媒介,必然有用。 三分鐘熱度的嗓音 其實我所感到的嗓音,具有不耐煩的感覺。 因此,阿謄的嗓音,就有三分鐘熱度的感覺。 短暫的進步,又鬆懈了,反而,沒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