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膽去追,青松去夢」─ 一路不輕鬆的Fun青松

2020/03/20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撰文者:陳駿綱、蔡彥騰
「這是關於一群學生協助桃園青年農民行銷和推廣食農教育的故事。」
「簡單來說這也是一群『草莓族』的追夢歷程」

* Fun青松小檔案

  1. 2017年9月在中央大學成立
  2. 「青」指的是桃園的青年及青年農夫
  3. 「松」指的是中央大學的代表物
  4. 「青松」兩字是輕鬆的諧音,希望土地都能被友善對待,讓我們的土地放輕鬆

| 不想只當個理論家,我們也可以是實踐家!

因為修了一門校內的社會參與學程(社參),讓來自四個不同科系的大一新鮮人聚在一起,起初懷著夢想與抱負的我們,都渴望能擺脫舊有課堂的「理論」,希望能在課堂中親手「實踐」夢想,在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全然順遂,這股熱情在時間推移下,漸漸在毫無頭緒的氛圍中轉淡,也使我們不斷在徬徨與未知中打轉。
直到大二上學期,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從事有機草莓的小宋,也因此栽入了有機的世界,鼓起勇氣投了人生第一份企劃書,至今看了仍覺得十分有趣:「怎麼能寫得這麼爛?」後來那份計畫也無意外的落選了。直到隔年四月,看上了另一個桃園市青年局的計畫,這次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為的就是別拒絕再當個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而是要當個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實踐家。五月初結果出爐,我們上了人生第一份計畫!! 也因此開始了我們實踐夢想的旅程。
回頭來看,我們這群來自不同科系背景的同學,有經濟、機械、企管系,從陌生到熟識已走過兩個年頭,到現在也加入更多背景不同的夥伴;在這期間也從有機農業界的菜鳥,向桃園在地農友一個一個拜訪,到後來申請到桃園市青年事務局計畫,舉辦說明會,完成兩場中央大學前所未有的農夫市集,並繼續朝著這條道路前進,突破了許多大家原本認知上的不可能,而我們做到了,這趟神奇的旅程也因我們而展開,準備好,讓我們帶你一起踏入這趟「青松之旅」吧!

| 菜鳥大進擊,要飛就要飛地又高又遠

大學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社會參與學分學程就是一個最好的平台,去實際練習處理社會上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在這趟「青松之旅」中,我們發現了一些目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第一,是幫助桃園市青農尋找農產品的銷售管道,因為他們都具有高度的農業專業,但是礙於資金、人力等阻礙,造成他們在行銷方面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也讓很多很好的農產品無法讓消費者得知;第二,推廣食農教育,這是在與多位農友採訪之後,我們這群農業菜鳥發現自己對於食農知識的認知非常的不足,而在認知上的不足或是錯誤,使得消費者往往對於友善、有機食品望之卻步,也不清楚農民的生產背後的故事與價值,如果能透過知識的傳遞讓更多人了解,相信這個美麗的錯誤也會迎刃而解
最後一個目標是讓市集成為桃園市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我認為任何一個社會參與都需要有長期的活動才能影響社會,而近年來對於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十分重視,這是我們的願景,希望在未來的一天,當大家聽到桃園市的代表活動時,能想到的是中央大學的青松市集,在聽完我們的目標後,一起來看我們是怎麼走來的吧!

| 我們就是一群頑固的「草莓族」

時間回到2017年,當時我們是加入社參的第二學期,面對著找尋不到試當的社會議題進行社會參與,我們陷入了一段長達了半年多的低潮期,這時的我們,對於社會參與是模糊不清的,完全的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心中的迷茫、無力感、焦慮等等…各式各樣五味雜陳的心情油然而生,我們開始思考—社會參與到底是什麼?為了尋找這份解答,我們上網找資料、請講師前來演講,去理解它,了解這是不是我想留下來的課程?這半學期看似沒有成效的進展,卻是我們能一直待在社參的重要基礎,因為我發現—這裡是一個可以訓練我們思考解決問題的好地方,可以擁有很多的資源去做自己想嘗試的議題,而且,這裡有一群很好的、來自不同科系的同伴。
在這一學期之後,很多人找尋不到想留在社參的理由,離開了這裡,我們一路走到了第三個學期,我們遇見了Jack老師(本名:賴振民),老師給予我們很多的議題選擇,讓空轉許久的齒輪得以開始步上軌道,我們選擇一位青年農民(以下簡稱青農)宋星輝業師(以下稱為小宋老師)的上日有機草莓園,去了解為什麼他會有行銷上面的困難,開始了多次從中央到上日的訪談,慢慢地了解到小宋老師的辛苦以及困難所在,以小宋老師為例,從搭溫室、種植草莓、採收、銷售,一連串的生產流程都是由他一個人做,也沒有辦法花費大量的資金聘請人力,在時間與資金不足的清況之下,往往很難有時間去處理行銷草莓的事情,造成的結果就是他有很好吃的草莓,但是沒有很多人知道而賣不出去,只能靠著鄰里之間的口碑推薦慢慢傳播,有鑑於此,我們就決定幫助小宋老師解決他行銷草莓的問題。
面對行銷問題,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資金」,Jack老師建議我們可以去各個政府機關投計畫,他說:「不用擔心投計畫只是大人的能做的,只要有好的想法,你們也可以得到計畫」,我們也就嘗試的做出了我們的第一份計劃書,雖然計劃沒有通過,但是也讓我們知道,其實投計畫書也並沒有到非常的困難,增加我們投計畫書的信心。

| 寒冬後迎來的春天,始萌芽的青松

隨著第一次計畫書的結束,在社參的第四學期也即將到來,分析我們第一次的計劃書失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議題太過於狹小與單一,只有對於一位青農進行改善,為此我們詢問小宋老師的意見,他提到其實在整體桃園市的青農,大多跟他一樣都是一人農業,擁有好的農作物以及友善有機的理念,但是都缺乏一個被大量消費者看到的方式,也就是行銷手段不佳,在經過確認後也確定大部分青農們確實都有行銷面的問題,我們因此想到了或許可以將格局擴大,將我們的議題從小宋老師一個人的問題變成解決桃園市青農的行銷問題。
然而,Fun青松團隊在想法上產生分歧了,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重點在深入解決上日有機草莓園的問題,一來已經花費半年的時間了解小宋老師,議題較為簡單,二來現在開始去認識新的農民會曠日廢時,等到認識完說不定都已經從社參畢業了;而有些人認為在上日草莓園已經無法再多做太多的變化,唯有將視野放到桃園市青農上,才能形成足夠的社會議題,在雙方具有各自的立場與堅持之下,即將迎來了第二次申請計畫書的截止日。
在經過思考後,我們想到—如果周末在中央大學舉辦屬於自己的市集呢?周末的中央大學遊客非常的多,有來遊玩的親子、也由來此處運動的附近居民、更多的是留在學校內的學生與老師們,如此龐大的消費族群,不但能使市集裡的青農們的曝光度大大的提升,提供一個很好的行銷平台,生產第一線的農民與消費者直接的接觸,也能讓農民的理念更直接地被傳遞,是個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也讓一直以來走在迷霧中的我們,開出了一條路,最後,我們就以「青松市集」為我們的主軸申請桃園市青年事務局的計畫,拿到了我們的第一個計畫,也正式跨出了我們的第一步。
在經過了這些經驗後,我們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排列組合起來有千百種,再簡單的事,一次面對許多熟悉與不熟悉的人,也會一下複雜了起來,團隊內的溝通、理念問題,也是在整個過程中,最難處理、也最令人心力交瘁…曾多次因此覺得快走不下去,不過這也是讓我在一個要走長期的團隊中學習到最多的一部份。

| 如何從夢想到實踐:離開舒適圈!!

有句話說:「萬事起頭難。」但事實上是:「起頭後的第二步更難!」,計畫成功獲得補助後,缺乏經驗的我們頓時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要如何做起,一群毫無經驗的菜鳥只能憑著自己的感受摸索,加上當時的我們認識的農友可說是屈指可數,無論經驗與資源都是缺乏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只能邊走邊探索,那怕在過程中多繞點路,在一次次的學習中,讓我們因此領略了更多的風景,我們更從中學會了很關鍵的能力─「向外找尋資源」,這也在後來成為我們重要的寶貴經驗。
校內的資源尋找不外乎透過兩個管道─圖書館與網路,我們當初原本想透過這兩個管道開始著手,因為這個方式有較低的搜尋成本且相對節省時間,整體上絕對是較便利的,不過在一位農友的教導後,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想法,那是鄉田有機農場的美玲姊,她是這麼說道:「如果自己都不親自去看過,要如何說服消費者我們產品的好!」那時我們才明白,要做好一件事絕不只能僅做表面而已,否則那又會淪為大學普遍做報告的模式,僅僅查資料後輸出成果,最後做出來的報告就只是一堆紙罷了;而我們想做的不只這樣,而是建立在資料的基礎上加入實作的元素,使其別具意義。
參訪各個農場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了更多的農友,其中也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記得那次是前往桃園觀音的一位青農的農場,那是在一個四周除了農地、樹林與大海外什麼都沒有的地方,那陣子跑了許多地方,所以在參訪後一個念頭浮現在腦海中:「我想去看看大海,想找她聊聊天。」不過那時手機的電力只剩下不到5%,這個電量僅能支撐我回程導航而已,如要在折去看海肯定不夠,但我還是選擇了後者,踏在沙灘上,遙望大海,對她訴說著過程中的種種紛擾,天色慢慢轉暗,本來打算用手機拍下了在海平線日落最美的一刻前,手機先一步休息了,沒有回程的指引,靠著自己一步步末所與向農村的耆老問路,終於找到一條回去的路,以前的我可能會因此而惶恐,但這次,我沒有因自己的選擇而後悔,反而感謝自己多在那駐足一會,我始終認為,沒有多繞的路,只有自己選擇的路那才是真正的道路,我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l 那一年我們共同孕育出的夢想,其名為「青松市集」

時間回到第一次市集舉辦的三個月前,對青農舉辦的第二次市集說明會才剛辦完,隨之而來的不是放鬆,而是夾雜著許多不確定感:「我們區區幾個人真的能將一個規模不小,且學校內未曾有人辦過的活動完整個呈現出來嗎?」時間往後來到市集舉辦的一週前,包括攤位的名單、活動流程、與廠商的接洽等皆已經準備就緒,那種感覺像極了考大學前,準備了大半時間,在大浪來襲前的小浪似乎也已不足為懼,那幾天心裡十分踏實,也睡的心安。
直到活動前兩天發生了一件令人措手不及的插曲,新聞預報顯示,有一個接近中的颱風可能會影響台灣那幾天的天氣,這個消息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大自然中顯得如此渺小,更能從中體會農夫們看天吃飯的道理,縱使前面的過程中在多心力與金錢,一個無法掌控的因素一爆發即一無所有,當時的我們只能把該做好的事前準備做好,剩下的真的只能聽天由命。
活動當日一早,迎來的是一陣溫暖的晨曦,那道陽光劃破了我心中的不安與擔心,那一刻我始終記得,我們一早在場地布置時大家壓力釋放後的笑容,那個笑容也讓我再次明白,大家是多麼想一同完成這件事,於是第一次市集也在中午後正式展開了,許多人陸陸續續的被紅白相間的帳篷與五顏六色的蔬果和音樂會吸引過來,青農們非常熱情的向前來的消費者介紹農產,同時也藉著這個場合傳達有機農業的理念,進而推廣食農教育,此外,消費者這邊除了前來選購農產外,也有參與我們DIY活動,除此之外,當天我們有邀請龍德米庄的馮大哥前來示範爆米香的過程,大大小小的朋友們被爆米香的香味聚集而來,看著大家全神貫注地聽著解說,等到爆米香「砰!」的一聲後,大家魚貫向前領取美味的爆米香,青農與民眾互動間最自然的笑容,那個瞬間是我在活動全程中最愛的一個畫面,更是時時提醒自己為什麼走在這條路上的初衷,我喜歡幫助他人,因為我想讓世界因為有我們變得更美好,而笑容,就是最好的收穫。

| 社會似乎因我們而改變了一點

在這兩次的青松市集,我們達成了600多人次的人潮進入,讓不少人在心中留下了中大青松市集的印象,未來如果加入更多的農友,相信我們的知名度也將會提升的越來越高;對於農友而言,在這裡擺攤的收入是不錯的,希望能長期的穩定擺攤;在消費者方面,對於DIY、收費機制、闖關與問卷等難易度希望有所調整;在學校方面,藉由市集校方也注意到我們,在今年度的104週年校慶將與我們合作,加入青農進行擺攤,也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

| 未停歇的腳步,我們仍踏在夢想的道路上

短期:市集X平台   
短期我們希望能將青松市集進行常態化的擺攤,畢竟能有穩定的擺攤時間才能累積足夠的客群,農民也才能有固定的行銷空間,並且能不依賴經費的資助自給營運,成立類似農民自治會的模式,讓農民自己經營市集,而我們做為輔助者的腳色,此外在網路上架上銷售平台,可以販售市集農友們的農產品,使農民有更穩定的收入來源。
中期:廚房X直賣所
中期我們希望透過廚房推廣食農教育之相關課程,同時希望改造校內閒置空間,藉由與食材的接觸,讓學生更深刻了解食農教育,並且設計系列活動讓外面的人「走進來」,讓中央大學有機會能與桃園地區有所連結與發展機會。產生對於食材的需求後,設立似小農超市的直賣所,讓大家都能享用到最新鮮最健康的食材。這個部分最終是希望此空間能邁向社會企業為目標,導入資金持續發展,如:作為二次就業烹飪學習場域,抑或以其為基地設立食農課程專案小組,透過各個體驗包充實用戶體驗,創造空間新價值,讓大家想到食農教育時,就會先找我們。
長期:馬拉松X將前者串聯
我們長期一部份希望參照日本東北風土馬拉松模式,他們將這個活動分為兩階段:前夜祭與活動當日,前夜祭時他們會將有意願參押前夜祭的參賽選手帶到當地各個農場參訪,像是去比賽前的放鬆並能更加認識當地的風情;到了比賽當日,前一天參方的農場都會在各個點設立補給站,提供參賽者他們各自特色的農產,經過兩天的活動後,會讓來這邊的跑者不只是跑者,而是同時了解在地的旅遊跑者,這樣的活動相對傳統馬拉松賽事能夠讓參與者對當地的連結更加緊密外,更能引發下次想在前往的意願,縱使期間沒有辦理馬拉松,跑者亦能以觀光的身分前往,活絡地方經濟。所以我們想在上述短期與中期規劃成熟後,從校園路跑開始,最終希望將桃園在地青農結合城市馬拉松成為桃園新亮點。
關於新血:學弟妹X永續的未來
最後是我們人才培育的部分,人力一直是我們非常頭痛的問題,加上我們是學生,需要有新血加入讓短中長期的計畫可以完成,對於我們在進行的議題有興趣的學弟妹,很歡迎你們的加入,目前也有在培訓新的學弟妹,希望能讓我們的願景能夠傳承,畢業回來中大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市集。
蔡彥騰
蔡彥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