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無形的故事、深刻的人生」之前

寫在「無形的故事、深刻的人生」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非常不會記人,包括臉、名字以及臉跟名字的連結,所以許多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的同學以及進入社會後的許多同事,我幾乎不記得他們的長相與姓名,以至於有時候遇到有人跟我點頭時,就會感到非常心虛!

但很奇怪的是在社區大學的場域,總有一些故事影像偶爾會浮現在我腦海中,即便我根本不記得名字,也不記得他上了什麼課,但就是一些無法忘卻的故事。

這篇文章我寫了基隆社大及北投社大,幾位三不五時會浮現在腦海中的故事。

整篇文章分成兩段兩個標題,基隆社大那段我用「以社大為家的基隆人」,北投社大那段則使用「來社大圓夢的北投人」。

「以社大為家」也可以說是「把社大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多數人一輩子就是讀書與工作,所以如果能夠把社大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我認為就是一種重要的改變,如果能探究這種人的深層內在,我認為這樣的改變也算是圓夢的一種模式。

「圓夢」是我這幾年常用來談社區大學存在的概念與價值,其實絕大多數人無法具體講出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過去的教育並沒有任何課程,教導我們追尋自己的夢想,甚至舊時代的師長會擔心「夢想」可能轉化成「危險的思想」,因此,就只會出一道「我的志願」當作文題目,即便現在學校已經有輔導室可以協助學生「職涯探索」,但顧名思義仍然是以「職業生涯」為其目標,跟「夢想」還是有一段差距。

可是依我的觀察,雖然多數人講不出自己的「夢想」,但只要有機會,潛意識中其實是會去追尋深藏在自己內心裡的「夢想」,而社區大學存在非常豐富多元的機會,讓許多人不自覺的從不同面向,試著圓自己內心裡的夢想,而如果社大行政團隊能在制度上適度的規劃設計,那「圓夢」也能符應社大的創辦理念,我觀察並感受到許多精彩案例,因此,這幾年我常把社大稱為是「可以圓夢的場域」,而「無形的故事、深刻的人生」這篇文章舉出幾個案例,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未來有更多案例被書寫下來。

avatar-img
AgriTalent的沙龍
10會員
21內容數
北投雲集食農教育勞動合作社是由一群熱愛北投的北投人成立的合作社,希望共同合作,凸顯北投農業特色,同時提升北投農業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griTalen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初識蘇梨月 原來蘇梨月老師和我一樣,都是民國98年進入北投社大工作。 梨月在北投社大開設四門課程,分別是「體適能瑜伽」、「瑜伽提斯」、「氧肌瑜伽」及「讀享伸展、書解壓力」。從這些課程名稱,不難看出她主要教授的都是瑜伽相關課程,唯獨最後一門課,讓人覺得多了點人文氣息,但也看不出這門課到底想教什麼。
北投普羅旺斯烘焙坊是北投一個知名的麵包店,老闆娘陳心絨以其對於在地食材的熱愛和運用而聞名。她將一般人視為雜草的植物變身為精緻的美食,推動綠色保育及永續農業的理念,不僅在店內提供美味糕點,還在各種活動中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臺灣的農業特色。本文深入探索她的理念及對於北投農業的貢獻。
這篇文章透過與北投社大志工幹部的經驗分享,瞭解他們在志工行列中的挑戰與收穫,包括志工的加入程序、工作內容以及「誠實商店」的運作情況。文章同時探討志工與行政團隊的互動,並反映出志工們對於社區大學的情感與責任感。最後,作者呼籲社區大學應該培養志工的主動能力,建立自主性社團以促進更好的運作。
初識蘇梨月 原來蘇梨月老師和我一樣,都是民國98年進入北投社大工作。 梨月在北投社大開設四門課程,分別是「體適能瑜伽」、「瑜伽提斯」、「氧肌瑜伽」及「讀享伸展、書解壓力」。從這些課程名稱,不難看出她主要教授的都是瑜伽相關課程,唯獨最後一門課,讓人覺得多了點人文氣息,但也看不出這門課到底想教什麼。
北投普羅旺斯烘焙坊是北投一個知名的麵包店,老闆娘陳心絨以其對於在地食材的熱愛和運用而聞名。她將一般人視為雜草的植物變身為精緻的美食,推動綠色保育及永續農業的理念,不僅在店內提供美味糕點,還在各種活動中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臺灣的農業特色。本文深入探索她的理念及對於北投農業的貢獻。
這篇文章透過與北投社大志工幹部的經驗分享,瞭解他們在志工行列中的挑戰與收穫,包括志工的加入程序、工作內容以及「誠實商店」的運作情況。文章同時探討志工與行政團隊的互動,並反映出志工們對於社區大學的情感與責任感。最後,作者呼籲社區大學應該培養志工的主動能力,建立自主性社團以促進更好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