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的定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第一次知道財務自由這名詞是來自一本書,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我想很多人一開始學理財都會接觸到這一本,並且奉為聖經吧。財務自由這概念在這本書裡出現的頻率相當的高,因為整本書,甚至整個系列的主旨就是在講述財富自由如何做到,以及有多好。他對財富自由的定義很簡單

財務自由觀念:被動收入 > 總支出

raw-image
  • 主動收入:泛指需要我們親身力為才有辦法得到收入的工作型態
  • 被動收入:只需要初期花點心力,之後不用管他一樣會有錢進來的收入型態,例如:房租/股息股利
  • 總支出:就是指所有的花費

這公式要表達的是一般我們的總支出都是由主動收入來支付,如果改成被動收入就能應付我們的總支出,就不會被工作箝制住,進而可以做想做的事,這就是它所提倡的財富自由,也就是過自己的人生。這觀念我覺得還不錯,但是因為書中太多作者如何賺大錢,用錢滾錢的"軼事 ",然後過多好的生活,並且不屑某些思維,導致有的人誤會解釋成財務自由就是要賺夠多錢。

raw-image

以前我也是在追逐金錢,以為錢夠多就自由了,當我自認為踏進財富自由領域後,才發現財富自由其實是一門"人生的課題"他真的可以開課,因為要重新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

追逐金錢其實是一條不歸路,不追逐又不可能,而"夠用就好"又太消極,”多少才夠”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相當花時間的,因此在這追尋的過程中我對財富自由有了新的看法,並且加以實踐^^

我的財富自由定義:

  1. 被動收入 > 主動收入一半 (工作的選擇自由,解除”外在的束縛”)
  2. 被動收入 > 生活必要支出(生活的選擇自由,解除”內在的束縛”)
  3. (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 總支出(人生的選擇自由)
raw-image

這公式的原則就是以"擁有選擇權為前提"

被動收入是能累積的,但是主動收入只能增加,無法累積的

多做事錢不見得比較多,但是多存錢利息一定會變多。

很多人都會把財務自由跟退休不用工作莫名奇妙的綁在一起,導致因為前提是不用工作,所以需要累積的金額相當龐大。這定義其實我認為太狹隘了。

亞理斯多德說過:金錢可以當成達成目的的工具,本身也可以成為目的,如果追尋的是後者,那會是很恐怖的開始

被動收入 > 主動收入的一半

我從2013年開始自認為已經是財務自由的狀態,但其實那時被動收入(股息股利)也只達到我當時年薪的將近一半而已,所以實際上當時的生活也只過的很普通,該拮据還是會拮据。但就是因為我的被動收入已經幾乎達到離開公司時年薪的一半,所以我就有了選擇我想做什麼工作的自由!也因為這樣,我並沒有馬上找下一個工作,而是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自我,

這可是第一次感覺到人生有了自主權,而不是只能考量那個薪水較多,但卻不喜歡的工作。

這就是財務自由的第一階段!選擇工作的自由,解除外在的束縛,當不被工作壓力與薪水綁架的時候,會發現原來能完成的事情比我們想像的更多

被動收入 > 生活必要支出

raw-image
每個人都有資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但前提是必須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生活必要支出” 意味著沒有它就活不下去的支出,例如三餐,水電費,住宿費(除非房貸已經付清或是住家裡,不然貸款或是房租是跑不了的)這類的必要支出可大可小,全看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而一般上班族或是其他類型的主動收入幾乎都是為了支應這類型的支出。當我們達成第一階段 "工作上的選擇自由",正式打開財富自由的大門時,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

小G是一位科技人,每個月月入14萬年收入破200萬的人,他也很努力的讓自己的被動收入達到每個月七萬,總收入已經達到每個月21萬,這算是相當高的收入了,但是因為租的房子是大坪數,然後新買一台奧迪A5,餐餐外食都是吃外食,想到就跟朋友聚一下餐,先不管一年出國幾次,他光每個月的基本開銷就要花上12萬!雖然個人開銷很大,但是每年存個五六十萬並不是什麼問題,跟其他薪水較少的人比起來,雖然他花多,但他還是相對的很富裕。

有一天他真的跟主管鬧翻了,仔細算一算身上總資產估計有500萬,因此送老闆一發波動拳之後就憤而離職了。既然是離職,想當然總是要好好犒賞一下自己,讓自己放縱一下,反正心想著存款還有一大筆,出國玩個3個月不是問題,就這樣被他連續洗三個月的FB版之後,小G終究還是回國了,回國後,想說自己還有被動收入可以支撐,所以再繼續找尋自我過了一年。

有天回頭刷一下存款簿,突然發現裡面剩下300萬!!真的嚇傻了,原來在自我放縱尋找人生的時候,基本開銷還是持續支出,一個月被動收入扣掉基本開銷(還不含出國費用),大概還缺6萬,因此每個月就是透支六萬,就這樣過了這18個月。最後他為了應付自己的開銷,還是回去相關的公司工作,他選擇屈服(增加收入),而不是改變(降低支出)。

我們來看看他這18個月發生什麼事!

  • 被動收入總額:136萬
  • 生活必要支出:234萬
  • 旅遊費用 :55萬
  • 存款 :500萬

這就是花太多賺太少的現象,每個人的消費模式都是一種習慣,固定之後就非常的難改,只有在資金見底的時候才會赫然發現,我怎麼花這麼多。

顯然就是犯了 ”存款總額來衡量財務狀況的謬誤”

要用月現金流衡量任何開銷,而不是用總資產催眠自己

由於基本生活開銷太高了,導致就算有一定的被動收入,但還是被主動收入給控制住,必須靠多餘的主動收入來支持他的基本開銷。

所以第二階段就是在考驗自己了,因為必須學會取捨。被動收入大於生活必要支出,前後者皆可以調整,我們可以試著讓被動收入增加,又或是讓生活支出減少。但是很多人都會選擇多賺錢,而不是少消費,並不是說這樣不可以,但是要做這決定之前,最好衡量自己有幾兩重,

是你的被動收入決定你可以選擇過什麼生活,而依靠主動收入是別人來決定你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所以我非常強調被動收入大於生活必要支出,而當你願意調整生活上的必要支出,又或是有強大的被動收入支撐,那恭喜!離第三階段很近了

(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總支出

raw-image
財務自由不是花不完的錢,而是不缺錢

花不完的錢並不會讓我們一直保持快樂,但是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而無所顧慮,卻可以使我們得到大大的滿足。為什麼這兩個名詞感覺差不多但是結論卻差這麼多?

因為重點不一樣,花不完把重點放在錢,不缺錢放在生活態度上,因此 “花不完”是一種要更多的概念,“不缺”是一種知足的概念

當我們在規劃未來退休計劃的時候,因為深怕錢有花完的一天,所以規劃時目標金額都提得相當的高,例如現在30歲,預計60歲退休,為了維持現有的生活狀態,經過細算後,必須要擁2100萬,才能退休!這代表一年要存70萬!這不是正常人每年應該存進銀行的數字!卻出現在你我的財富規劃當中。

用總額來看或許2100萬是遙不可及的事,而2100萬產生出來的現金流,利用4%來計算約一年84萬的現金流,換算成每個月的現金流約7萬元,突然重點在也不是30年後怎麼擁有2100萬了,而是怎麼在30年後我如何能擁有每個月7萬元的現金流!

建立長期目標有時會太遙遠,不太實際,但是有終點才會知道要往哪裡,踏出第一步,就知道還有多遠,試著細分成階段性達成,就會發現其實我可以

我們在意的點在也不是如何存到2100萬元了,而是去規劃如何在30年後擁有每個月七萬元的現金流,在把時間切細一點,用階段性的目標來檢視現金流,用六年為單位好了,也就是說每六年我的月現金流要多14000元!!每年的月現金流只要想辦法多增加2300元就好了!

全世界能依靠被動收入就能過活的畢竟是少數,就連網路上大部分有名氣到處大談財務自由的部落客或名人,其實也只有少數人可以全靠被動收入支持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還是依靠自己的主動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請不要鄙視主動收入,沒主動收入增加!哪來的被動收入的累積
raw-image

因此(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 總支出,就開始發揮他的效益了,我們應該雙管齊下。主動收入的來源重點是親自去做,才有收入,所以並不侷限一定要去當別人的員工,但是假如有人可以當員工當到70歲!那也是一項長處阿。(我強烈懷疑我爸可以做到!)

被動收入的來源是不管他一樣有收入進來,既然定義是這樣,那來源就很多囉,例如股利,租金,勞退,版權,直銷,保險等等…..

所以其實第三階段就是利用被動收入來支持你的生活,然後在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下盡情的發揮所長藉此得到收入,兩者加總大於你的總支出,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除非你一開始就投對胎,不然財務自由三步驟一定要記住:

1. 先讓自己有權力選擇工作
2. 在讓自己不用害怕沒工作就活不下去
3. 最後放膽的去做你想做的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莘傑的沙龍
28會員
19內容數
接近我心目中的財富自由之後,我最大的感概就是為什麼不早點學會理財的觀念,我們都知道理財觀念很重要,但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理財觀念。抱著要錢再賺,要花在存的心態做每件事,最後都會導致財務壓力過大,進而影響往後每一件事情的決定。因此擁有並運用正確的財務觀念將是本專欄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理財文章,只是一種觀念和心態的分享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理財文章,只是一種觀念和心態的分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厭倦上班的生活,因為上班不只要面對來自老闆的壓力,還有同事間的競爭,重點是失去了自由,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賺生活費,應該很少人會願意選擇上班的日子吧。 正因為上班是如此痛苦,財富自由就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於是近幾年市面上就出現不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厭倦上班的生活,因為上班不只要面對來自老闆的壓力,還有同事間的競爭,重點是失去了自由,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賺生活費,應該很少人會願意選擇上班的日子吧。 正因為上班是如此痛苦,財富自由就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於是近幾年市面上就出現不少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將之前想法、觀念與方法整理後的文章 算是一個,把這段期間與朋友們分享後的心得 整理後所做的小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將之前想法、觀念與方法整理後的文章 算是一個,把這段期間與朋友們分享後的心得 整理後所做的小結
Thumbnail
最近開始注重自己的理財方面,覺得人真的不能一輩子只靠死薪水來過日子。雖然剛從學生這個身分轉變成上班族,每個月有一筆固定收入真的差很多,開始吃飯啊、購物啊這種都對自己比較豪奢一些,不過認識我的應該知道我其實真的好像也挺無欲無求的。
Thumbnail
最近開始注重自己的理財方面,覺得人真的不能一輩子只靠死薪水來過日子。雖然剛從學生這個身分轉變成上班族,每個月有一筆固定收入真的差很多,開始吃飯啊、購物啊這種都對自己比較豪奢一些,不過認識我的應該知道我其實真的好像也挺無欲無求的。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通貨膨脹高漲的時代連綜藝節目都以此取材,。管好自己的財務結構是一切的根本,正向管理金錢,財富自由指日可待,時間是站在年輕人這邊的,現在開始就是最好的時機。 管好自己的財務結構是一切的根本,正向管理金錢,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Thumbnail
通貨膨脹高漲的時代連綜藝節目都以此取材,。管好自己的財務結構是一切的根本,正向管理金錢,財富自由指日可待,時間是站在年輕人這邊的,現在開始就是最好的時機。 管好自己的財務結構是一切的根本,正向管理金錢,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Thumbnail
1.3 財務自由與被動收入初探 我們已經知道,學會讓帳戶內數字成長的方法,你就是有錢人。你如果不會這個方法,讓你身上的數字增長的比通貨膨脹快的話,你將會一輩子為錢傷腦筋。 開始關心你的錢,並且好好的思考、學習,因為現存的教育體系,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及思考。 這是,成為不用為錢煩惱的開始。 股息 利息
Thumbnail
1.3 財務自由與被動收入初探 我們已經知道,學會讓帳戶內數字成長的方法,你就是有錢人。你如果不會這個方法,讓你身上的數字增長的比通貨膨脹快的話,你將會一輩子為錢傷腦筋。 開始關心你的錢,並且好好的思考、學習,因為現存的教育體系,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及思考。 這是,成為不用為錢煩惱的開始。 股息 利息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閱讀隨筆 本書是各大倡導現金流與財務自由近乎始祖級的提倡者,也是各大業務產業必讀專書,直至今日依然暢銷。
Thumbnail
閱讀隨筆 本書是各大倡導現金流與財務自由近乎始祖級的提倡者,也是各大業務產業必讀專書,直至今日依然暢銷。
Thumbnail
我第一次知道財富自由這名詞是來自一本書,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我想很多人一開始學理財都會接觸到這一本,並且奉為聖經吧。
Thumbnail
我第一次知道財富自由這名詞是來自一本書,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我想很多人一開始學理財都會接觸到這一本,並且奉為聖經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