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是為了退休生活,而是為了財務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先知道做這件事情的目的跟理由是什麼,然後再去思考可能達成目標的方法有哪些。而在理財規劃這件事情上,自己做理財規劃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財務自由」,原因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不在為錢煩惱

在文章《浪費他人的時間是某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中,提到財務商數三個核心觀念:減少花費有效運用每一分錢以及財務槓桿,有興趣可以去回顧,在此不再贅言。本篇將以追求財務自由的前提下,探討建立財務自由的的兩大收入來源:

  • 需要主動付出才獲得的「主動收入
  • 不需要主動付出便可獲得的「被動收入

為錢工作的迴圈陷阱

需要主動付出才獲得的主動收入,指的是從出社會到退休這段有限的「勞動收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職涯中賺取最大收入,並藉由被動收入讓財富增長,便是這段期間最大的課題,而隨著勞動收入越來越多,過程中遇到的陷阱跟誘惑也越來越多。

每當準備轉換職場跑道,對於待遇的要求條件會提高,因此跳槽到其他公司,會擔任比原本更高或更重要的職位、得到更優渥的待遇、承擔更重大的責任、業務量變多、工時更長,可能連休假都在忙公司業務,雖然薪水多了,但也把生活、健康、青春也栽了進去。

生活品質往往與薪資成正比,當薪資水準提高,支出開始多了奢侈品、車子、房子,即使月收入達到數十萬,也可能是所剩無幾的月光族。由於每個月的支出壓力,你開始擔心被裁員,換工作考量薪水是否比現在高,倘若工作又是處於高時高壓的環境中,別說享受生活,長期下來身體就先撐不住了,之所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為了保持現有的生活水準,漸漸的眼中看到的只有錢,你開始為錢工作,變成錢的奴隸,直到發生重大事故,生活陷入困境,至此人生所做的努力可能全都付諸流水。

我們的勞動收入有限,必須謹慎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職涯中賺取最大收入,也要避免陷入為了錢財而賠掉生活以及健康的陷阱。如果我們事先知道通往財務自由的路程險惡,就能提早對可能發生的情形去做防範與規劃。

不能忽略的被動收入

在財務規劃上,有一個名詞叫「財務自由度」,主要用於衡量一個人的資產夠讓他在沒有主動收入的前提下生活多久,公式為:

財務自由度=(淨資產×投資報酬率)/支出財務自由度=被動收入/支出當財富自由度
<1,表示被動收入<支出,必須減少支出或增加收入(增加資產或是增加報酬率);
=1,表示被動收入=支出,收入與支出達成損益兩平,但經不起風險波動;
>1,表示被動收入>支出,收入扣除支出後才有盈餘,可以再投資或做其他用途。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不需要被錢追著跑,就算被裁員也不用擔心生活會受影響,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假設阿涓有存款500萬,若一個月花費2萬,阿涓的資產只夠生活25個月;但若將500萬拿去做年報酬率5%的投資,每年獲得25萬的收入,對於年24萬的支出,財務自由度大於1(25/24),表示收入大於支出,生活不用在為錢煩惱,而且還有盈餘可以去做其他規劃。

或許你會很困惑,不用付出就能賺到錢,哪有這麼好康的事情?被動收入的建立,往往需要的專業能力與難度都比主動收入高出許多,承擔的風險也是無限上綱,但隨著專業能力以及財商的提升,可以有效的降低風險。像是房地產,你必須了解房市景氣、都更計畫、新成屋、中古屋、買賣合約、槓桿運用等等;想要打造版權收入,要製作吸引人的LINE貼圖、符合市場需求的APP,需要會畫畫、寫程式等等。別忘了,理財規劃也是被動收入的其中一種方式。就目前個人的理解,被動收入主要分成四種:

  1. 紙資產:股票、債券、基金、外匯等金融商品。
  2. 不動產: 公寓、透天、商辦大樓等房地產。
  3. 實體資源:貴金屬(金、銀、銅等)、大眾商品(農產品、石油等)。
  4. 權利收入:智財權、專利等收入(書、發專輯、Line貼圖、APP等)。

相輔相乘的兩種收入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若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讓資產增值並達到財務自由?也可以說被動收入是以主動收入的前提下進行,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但不論是哪一項,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若對於被動收入有了初步的認識,現在開始除了專注於職涯外,也要在閒暇之餘瞭解各種被動收入,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並學習該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提升自己的財商,慢慢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相信有一天,你我都能拿回自己的人生自主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6會員
51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準備買房所做的房市分析:截至2024年底,全台房貸金額平均數919萬、中位數792萬,核貸成數抓7成上下,平均鑑價估值1400萬、平均授信額度剛突破一千萬大關。
Thumbnail
2025/04/26
準備買房所做的房市分析:截至2024年底,全台房貸金額平均數919萬、中位數792萬,核貸成數抓7成上下,平均鑑價估值1400萬、平均授信額度剛突破一千萬大關。
Thumbnail
2025/04/20
時光飛逝,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沒包袱的少年,三十而立的買房焦慮期,到了該落地生根的時候,買房的驅動力與經濟壓力忽然壓到肩膀上,開啟研究台灣房市篇章:2024年新增33萬房奴,台灣背房貸人數220萬來到近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4/20
時光飛逝,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沒包袱的少年,三十而立的買房焦慮期,到了該落地生根的時候,買房的驅動力與經濟壓力忽然壓到肩膀上,開啟研究台灣房市篇章:2024年新增33萬房奴,台灣背房貸人數220萬來到近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4/13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Thumbnail
2025/04/13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理財規劃與過程中,主動式與被動式的收入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了解兩種收入之間的差異和如何地有效達成目標是所有投資人所要面對的課題。 主動收入 主動收入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它需要持續付出勞力換取金錢,一旦停止付出勞力,也就沒收入。 或許主動收入是許多人們維持生活的必要條件,卻因為受限於工作時間
Thumbnail
在理財規劃與過程中,主動式與被動式的收入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了解兩種收入之間的差異和如何地有效達成目標是所有投資人所要面對的課題。 主動收入 主動收入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它需要持續付出勞力換取金錢,一旦停止付出勞力,也就沒收入。 或許主動收入是許多人們維持生活的必要條件,卻因為受限於工作時間
Thumbnail
先知為何,才能如何? 首先先問問我們自己,為什麼被動收入、財富自由、提早退休呢? 想要被動收入是想輕鬆賺到多的收入?還是現在收入不夠? 財務自由是是想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錢?還是想要更多選擇的機會? 想提早退休是想離開工作?還是退休後有什麼打算? 好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再進一步討論收入、財
Thumbnail
先知為何,才能如何? 首先先問問我們自己,為什麼被動收入、財富自由、提早退休呢? 想要被動收入是想輕鬆賺到多的收入?還是現在收入不夠? 財務自由是是想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錢?還是想要更多選擇的機會? 想提早退休是想離開工作?還是退休後有什麼打算? 好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再進一步討論收入、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厭倦上班的生活,因為上班不只要面對來自老闆的壓力,還有同事間的競爭,重點是失去了自由,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賺生活費,應該很少人會願意選擇上班的日子吧。 正因為上班是如此痛苦,財富自由就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於是近幾年市面上就出現不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厭倦上班的生活,因為上班不只要面對來自老闆的壓力,還有同事間的競爭,重點是失去了自由,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賺生活費,應該很少人會願意選擇上班的日子吧。 正因為上班是如此痛苦,財富自由就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於是近幾年市面上就出現不少
Thumbnail
我追求財務自由已經五年了,有幾件事是值得好好思考的: 1. 財務自由不只是財富自由: 剛開始時我對財務自由的認知,跟多數人一樣,都是從網路、媒體等得到的資訊:財富自由(英語: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你工作並不為了錢,而錢完全夠用的狀態。只要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等於或超過你
Thumbnail
我追求財務自由已經五年了,有幾件事是值得好好思考的: 1. 財務自由不只是財富自由: 剛開始時我對財務自由的認知,跟多數人一樣,都是從網路、媒體等得到的資訊:財富自由(英語: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指你工作並不為了錢,而錢完全夠用的狀態。只要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等於或超過你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大部分朋友都覺得,財務自由需要很多錢,但問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他們又答不出來。有時候,他們更會隨意說一個數字,像五千萬,甚至是一個億。 然而,這個數字對於有心達成財自的朋友,絕對不能草率。因為如果定得太低,財自後才發覺不足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定得太高的話,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達不到財自的要求。
Thumbnail
1.3 財務自由與被動收入初探 我們已經知道,學會讓帳戶內數字成長的方法,你就是有錢人。你如果不會這個方法,讓你身上的數字增長的比通貨膨脹快的話,你將會一輩子為錢傷腦筋。 開始關心你的錢,並且好好的思考、學習,因為現存的教育體系,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及思考。 這是,成為不用為錢煩惱的開始。 股息 利息
Thumbnail
1.3 財務自由與被動收入初探 我們已經知道,學會讓帳戶內數字成長的方法,你就是有錢人。你如果不會這個方法,讓你身上的數字增長的比通貨膨脹快的話,你將會一輩子為錢傷腦筋。 開始關心你的錢,並且好好的思考、學習,因為現存的教育體系,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及思考。 這是,成為不用為錢煩惱的開始。 股息 利息
Thumbnail
被動收入一直在投資理財的話題上是很夯的話題,而提及被動收入,一般都會和財務自由扯上關係。而被動收入到底是什麼呢?被動收入又分哪幾種?這篇文章會為你介紹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Thumbnail
被動收入一直在投資理財的話題上是很夯的話題,而提及被動收入,一般都會和財務自由扯上關係。而被動收入到底是什麼呢?被動收入又分哪幾種?這篇文章會為你介紹被動收入的基本概念。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我第一次知道財富自由這名詞是來自一本書,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我想很多人一開始學理財都會接觸到這一本,並且奉為聖經吧。
Thumbnail
我第一次知道財富自由這名詞是來自一本書,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我想很多人一開始學理財都會接觸到這一本,並且奉為聖經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