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愛好者談寫驚悚小說這件事情(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空心二胡
今天臨晨談到技術面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談談類型小說的問題。
就如第二篇所言,一般來講我不建議多看所謂“驚悚類型”的電影,因為其實驚悚有很多面向,但是很多初心者因為對驚悚的了解很窄,以為只有被追殺才是驚悚,才會導致大部分的人對驚悚的認知是這個樣子。
但是作者要知道的是“驚悚只是一種心理狀態,它不代表一個創作的類型”,意即“只要讓人忐忑不安的類型,其實都是驚悚”。像一般常說的“諜戰小說”就是“政治驚悚”或“軍事驚悚”類型的題材,他有殺人魔追殺嗎?沒有。但是這些故事確實會讓你覺得緊張,覺得刺激,所以我們才說這些不見血的故事也是“驚悚”。
當然還有比較內心的心理驚悚,例如《沉默的羔羊》本身就是一個心理驚悚的典型,所以我們才說這些東西驚悚。
所以如果真的有寫作者真的很想要寫一般我們通常所說的驚悚小說,你應該對於這類小說要有比較準確的定位。因為這些創作發展到現在,已經脫離最原本的驚悚,有的時候甚至還會讓你覺得很熱血,很有“革命情感”,而未必會讓人覺得恐怖。
因此,如果我們真的要寫這麼大眾的題材,我認為做功課是必須的。或許你更應該去多方面研究這領域的創作,找出它們的共同性以及找出自己的獨特性,才能寫出既通俗又能讓人覺得很過癮的作品。
不過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要寫這樣的作品,你要思考的點不是側重於什麼“人性”還是什麼大道理,而是你要有計劃,你要讓人覺得很過癮,這樣才能產出真正精彩的作品
至於那些大道理只是在你劇情進行時“順便”帶出來的部分,所以不要太花時間在這些大道理上面,因為這種通俗的東西其實沒有讀者會想了解什麼人性黑暗之類的,所以你就盡全力將劇情寫得精彩就好了。
寫到第三篇了以後,我覺得很多寫作者都有一個迷思,就是會把很多東西加在故事裡,而忘記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可是寫作這件事情它激發的是讀者的想象力,所以與其過多琢磨什麼大道理,不如我們思考如何透過文字就能達到恐怖電影的效果。
不過有一種心裡是作者在創作時候必須要維持的,就是你確實要把寫小說這件事情當做是“拍電影”;當做是“大作”,你才會重視你的作品,你才能愛你的作品。常常有不屑網路寫手的人覺得這些文手自以為在寫什麼大作,但是如果你不夠愛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就一定很難出彩。
也許不是人人是溫子仁,但是我們要把自己當做溫子仁。只有抱持著“我是溫子仁”的心理,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寫好。一旦你能夠愛你的作品,以你的作品驕傲,並認真把作品寫好,那麼接下來要寫出更精彩的小說,就不是難事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一篇提到心裡的問題,那麼這一篇就來談談技術的問題。 什麼?上一篇不是才剛說驚悚小說是要靠體會的嗎?但是其實你縱觀大多數的恐怖小說,特別是那種便利商店所賣得“快餐小說”,你覺得如果你處在這種高生產高資本主義的出版環境裡,你覺得你有沒有時間去讓你慢慢體會“什麼是驚悚”? 因此在心理層面上
我最後一次認真寫小說是我大學剛入學以後的事情,當時寫了幾篇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寫過小說,即使前幾年試圖想要提筆寫一些老題材,但是因為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最終也只能放棄了。所以我目前的寫作題材大概都是時事評論這些硬題材為主。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這篇本來要投稿果殼網,但是果殼網編輯認為這篇講得都是老生常談,很多人都有在講,所以我就直接公開在我的自媒體了。其實我對於“老生常談”這四個字很過敏,因為其實很多人儘管接收這種新聞,但是對社會的色情文化卻不會有比較嚴肅的批判,所以是時候我要表達我對於色情文化的批判,以及自由派女性主義者將色情文化“正面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吵得沸沸揚揚,很多兩岸的性別議題關注者(特別是女的)對於這件事都會心有戚戚焉,如果要用一句話去總括兩岸性別議題女關注者的看法,她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女人常常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去接受那些顛覆我們從小所認知的性別觀”,簡單來說這些人的意思是,她們常常覺得以前
文/空心二胡 因為肺炎在全球肆虐的關係,所以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新聞上都會看到一些老外(主要是歐洲的新聞比較多)歧視華裔或者亞裔的新聞。而事實上我在Twitch上follow一些老外的頻道時,確實有些老外也不太理我,所以我大概用簡短的一篇文章,表達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其實類似的文章我之前有寫過,可
上一篇提到心裡的問題,那麼這一篇就來談談技術的問題。 什麼?上一篇不是才剛說驚悚小說是要靠體會的嗎?但是其實你縱觀大多數的恐怖小說,特別是那種便利商店所賣得“快餐小說”,你覺得如果你處在這種高生產高資本主義的出版環境裡,你覺得你有沒有時間去讓你慢慢體會“什麼是驚悚”? 因此在心理層面上
我最後一次認真寫小說是我大學剛入學以後的事情,當時寫了幾篇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寫過小說,即使前幾年試圖想要提筆寫一些老題材,但是因為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最終也只能放棄了。所以我目前的寫作題材大概都是時事評論這些硬題材為主。
今天深夜不知道怎麼搞得就多愁善感起來了,再加上有很多香港好友有時會分享香港的疫情消息,所以我們來談談去年年中到現在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對港台兩地的人的影響吧。
這篇本來要投稿果殼網,但是果殼網編輯認為這篇講得都是老生常談,很多人都有在講,所以我就直接公開在我的自媒體了。其實我對於“老生常談”這四個字很過敏,因為其實很多人儘管接收這種新聞,但是對社會的色情文化卻不會有比較嚴肅的批判,所以是時候我要表達我對於色情文化的批判,以及自由派女性主義者將色情文化“正面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吵得沸沸揚揚,很多兩岸的性別議題關注者(特別是女的)對於這件事都會心有戚戚焉,如果要用一句話去總括兩岸性別議題女關注者的看法,她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女人常常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去接受那些顛覆我們從小所認知的性別觀”,簡單來說這些人的意思是,她們常常覺得以前
文/空心二胡 因為肺炎在全球肆虐的關係,所以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新聞上都會看到一些老外(主要是歐洲的新聞比較多)歧視華裔或者亞裔的新聞。而事實上我在Twitch上follow一些老外的頻道時,確實有些老外也不太理我,所以我大概用簡短的一篇文章,表達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其實類似的文章我之前有寫過,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過去可憐的孩子娘常被我拜託看我那粗糙不成熟的未完成作品,當她看到第三本時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總愛寫變態隨機殺人?動機上毫無道理莫名其妙。
Thumbnail
平常根本不會主動看恐怖小說,也不會想看什麼恐怖電影、鬼片之類的東西,因為不想自己嚇自己,一切出自於保護靈魂與能量的心。
Thumbnail
          作者:抱城     作品:【驚悚短篇】夜逃亡    類型:黑暗、寫實、控制、懸疑、驚悚   我想,恐怖情人的題材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改編自社會案件或自身靈感創作,這類題材總是容易讓人不寒而慄,因為現實中,我們都有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筆者將第一章就勾出了主角經受過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我不敢玩恐怖遊戲,但看別人玩倒是挺有趣的。 比如看實況。 每個實況主都有不同的風格,同款恐怖遊戲,不同人玩起來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 而且現在實況主有夠多的,各類型應有盡有,總有一種類型的實況主是你會喜歡的。 我還滿喜歡看同一款恐怖遊戲,不同人的反應會是如何。 不過感覺會怕的實況主比較有趣,
Thumbnail
作者把「驚悚」與「溫馨」結合,創造出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局面,帶著奇妙的色彩、一些怪誕或是暗黑童話的情節氛圍,使人感受到眼前的驚悚故事並非單純的恐怖,更多的是透過這些故事讓內心得到慰藉與安撫。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過去可憐的孩子娘常被我拜託看我那粗糙不成熟的未完成作品,當她看到第三本時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總愛寫變態隨機殺人?動機上毫無道理莫名其妙。
Thumbnail
平常根本不會主動看恐怖小說,也不會想看什麼恐怖電影、鬼片之類的東西,因為不想自己嚇自己,一切出自於保護靈魂與能量的心。
Thumbnail
          作者:抱城     作品:【驚悚短篇】夜逃亡    類型:黑暗、寫實、控制、懸疑、驚悚   我想,恐怖情人的題材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改編自社會案件或自身靈感創作,這類題材總是容易讓人不寒而慄,因為現實中,我們都有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筆者將第一章就勾出了主角經受過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我不敢玩恐怖遊戲,但看別人玩倒是挺有趣的。 比如看實況。 每個實況主都有不同的風格,同款恐怖遊戲,不同人玩起來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 而且現在實況主有夠多的,各類型應有盡有,總有一種類型的實況主是你會喜歡的。 我還滿喜歡看同一款恐怖遊戲,不同人的反應會是如何。 不過感覺會怕的實況主比較有趣,
Thumbnail
作者把「驚悚」與「溫馨」結合,創造出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局面,帶著奇妙的色彩、一些怪誕或是暗黑童話的情節氛圍,使人感受到眼前的驚悚故事並非單純的恐怖,更多的是透過這些故事讓內心得到慰藉與安撫。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