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而不棄 ──白石一文《一億元的分手費》書評

俗而不棄 ──白石一文《一億元的分手費》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大量暴雷

#慎入

#好書吧分享


一開場的自序,是作者的抱怨。起因是《於記憶之濱》這本書耗盡作者八年心力,稱為前所未有的寫作高度的挑戰之書,非但不被市場看好,反倒引來不少爭論;其中有無揚言棄文或撻伐的,沒看到,我不知道。但從沉重的自序來看,或許也離不遠了。

我出奇地喜歡《於記憶之濱》這本書。如書名一樣,那是一本挑戰讀者記憶和閱讀高度的書,你不能分神,更無法否定故事角色的選擇,有其道理。這是本餘韻很強的故事。關於此書,我喜愛得寫過了書評。

在如此心灰意冷下,身為作家的執著和生活壓力,還是逼得白石一文不得不繼續寫。讀者能棄文,身為作者,沒有權利。誠如他所言,《一億元的分手費》讀來是輕輕鬆鬆行雲流水。我以一個也從事創作的直覺來看,小說裡的情節衝突、人物安排著實簡單了,很容易就能猜得到作者下一步的構思;沒有意外,平淡地讀完了。

這或許就是白石嘗試著,與普遍讀者閱讀高度平齊,而創作的單純有趣的小說吧。

主角鐵平可謂是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人,但小說開篇也說了,他總是栽在妻子的果決與強勢裡。為了造成情節的衝突,第二步安排了主角「出走」的情節,貌似要將讀者的視野帶往──主角確實是一個說一不二,簡單來說,就是個又臭又硬的固執的人。直至最後,妻子低聲下氣前來求和,鐵平也秉持著無法理解的堅持,認為婚姻裡有欺騙,就無回頭可能。(妻子有巨額遺產,卻從未提起。這對一般人來說,應該不叫欺騙,叫驚喜吧^^)

於是鐵平憑著妻子以思考鉅款為何而給他的一億元,拋家棄子,不告而別,到異地重新生活,一切都如他預料,發展得理所當然。他有合理的理由,解釋自己被公司、家人、妻子拋棄,實為可憐人。但在一億元的前提下,看到這裡,鐵平任性而不可理喻的性格被徹底發揮。但妻子更狠絕。妻子憑著遺產的30億,買下家族公司股份,以最大股東的身分,要挾鐵平「回家」。

確實有趣。

錢與錢的較量到底有了勝負沒?或許,鐵平心有答案了。

行文中,還是白石的語氣風格,諸如題材設定環繞在日本特殊的企業關係模式,少量的政治議題,對於地理歷史的交代……比較不同的,反倒是人物設定。鐵平少了過去讓人一眼就看出是主角的光環設定,(當然如果要拿普通人不會有妻子隱藏鉅款來說,確實不同凡響。)除此之外,鐵平個人背景與性格,沒有《踏上他走過的不可思議的路程》的林太郎的特異,沒有《一瞬之光》的橋田的霸氣,沒有《心中鑲著龍》的優司的陰沉,沒有《無光之海》的修一的孤獨……比起過去塑造的角色來說,鐵平的遭遇即使有些起伏跟動盪,也無法勝任作為故事「主角」必須具備的有別他人的條件。

如此平凡而俗的主角,放在一個需要跌宕起伏的故事裡,或許就是這本故事的挑戰吧。

說到挑戰,白石誠然是一個不斷挑戰書寫的作家;但他的挫敗,亦來自於身為一個書寫者的傲骨。該死的傲骨。看過他許多作品,暢銷也好,塵封也罷,他挑戰許多寫作手法;情節揭露的節奏、人稱的轉換、角色的塑造等,每個作品,都讓人耳目一新。但創作者的嘗試,在市場的框架中,如同蚍蜉撼樹;縱然有再多的天馬行空,往往只能收在作家自己的抽屜裡了。

一個抽屜,一個沉寂的夢想。

為此,我也有幾個抽屜了。

對了,題外話,這次白石塑造的主角,難得從一而終一個女人。

avatar-img
一幕的沙龍
13會員
16內容數
讓讀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憶的方法──看懂《於記憶之濱》的結構布局 ▲如何看待「記憶」這回事?──《於記憶之濱》要告訴讀者的關於記憶的一切
白石一文的故事向來是以「思考人為何存在,如何存在,存在的方法」的生命困惑為主要基調,故而有許多同樣期待回應生命的讀者所支持。但《於記憶之濱》在白石一文的寫作中,有兩項不同於以往的挑戰──
 如何踏上他的路程? 一個死而復生的男人,一個躺在鐵軌上終究等不到死亡降臨的男人,一個像神一般存在卻帶著謎霧般秘密的男人……他的每一步,到底存在著哪些不可思議?
▲記憶的方法──看懂《於記憶之濱》的結構布局 ▲如何看待「記憶」這回事?──《於記憶之濱》要告訴讀者的關於記憶的一切
白石一文的故事向來是以「思考人為何存在,如何存在,存在的方法」的生命困惑為主要基調,故而有許多同樣期待回應生命的讀者所支持。但《於記憶之濱》在白石一文的寫作中,有兩項不同於以往的挑戰──
 如何踏上他的路程? 一個死而復生的男人,一個躺在鐵軌上終究等不到死亡降臨的男人,一個像神一般存在卻帶著謎霧般秘密的男人……他的每一步,到底存在著哪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