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承香火這件事,就算到了現在,仍還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流傳著,這樣從古流傳至今的傳統舊習,始終根深蒂固在某些人的靈魂之中,但在現在的社會,若我們仍緊抓著過去的傳統,對於我們的人生或未來,真的能過得幸福嗎?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正確解答,但或許我們能在《二階堂家物語》中,瞥見這個問題的其中一種答案。

近日上映的日本電影《二階堂家物語》,用一個位於日本奈良縣的家族找不到下一代繼承家業來作為故事背景,進而描寫出即使已經是21世紀,但香火傳承、子承家業這樣的傳統思維,還是存在於這個現代化社會,而且當少子化的現象漸漸在全球發生後,這樣的窘況更成了老一輩人心中的隱憂。當這樣的故事還發生在日本,父權主義仍然濃厚的現在,相信重男輕女的觀念,或多或少還是存在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事實上,《二階堂家物語》的步調不算快,故事整體既平淡也平凡,但在觀影的過程中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反而會被片中每個角色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而吸引著,帶來的韻味卻令人能夠細細品嘗,像我很喜歡本片中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在電影裡,似乎用了「稻米」來作為一種隱喻,那總能生生不息、不會有傳承問題的稻米,恰巧與男主角的境遇成了一種微妙的對比。
另外一個,是電影中巧妙的將外國人帶進這個家庭,讓他跟男主角對談、用他的觀點來解析男主角女兒跟整個家族的困境,很是有趣。

在伊朗女導演Ida Panahandeh的鏡頭下,這個在亞洲發生的故事,卻顯得細膩,或許也跟導演的出身有關,因為即使到了現在,在伊朗這個國度,重男輕女的思想仍揮之不去,也因此,讓導演能夠以更加感同身受的將《二階堂家物語》呈現的如此沒有距離、如此地貼近我們。

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商業大作都因此延期,卻也有不少過去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的佳作仍無所畏懼的上映,承襲日本電影那種將平淡的故事說得精彩的《二階堂家物語》,帶著一點感性、一點省思,絕對是部非常值得進戲院支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