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與發展的衝突? 公共空間與城市再造再思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發佈於2015年11月15日
  過了一年,位在忠孝東路、中山南路口,於1964年完工啟用的舊台北市議會在台北市政府財政局的規劃下,仍舊維持去年的決定-拆除,並以「招標地上權」方式將其財產活化,只不過從原先的聯合開發成音樂廳及商辦、旅館 ,轉變成「台北願景館」,強調以城市文化交流、觀光發展為主軸的「複合商業與旅館開發」 。無獨有偶,1954年完工啟用的舊嘉義市公所在歷經多個朝代的規劃,於今年7月宣布將以「拆除地上物」後標售 ,後因文史團體的抗爭,與文化局將其列暫定古蹟 ,暫時逃過「拆除」的命運。
  而除了上述的事件外,在近年公部門屢屢發生1950 – 1970年代間的建築因老舊而面臨拆除的命運,如台鐵各車站等。但中華民國來台後較具機能性的建築真的沒有歷史意義嗎?而在面對當代的城市治理,開發與歷史之間真的存在著對立與矛盾嗎?
  在建築物文化價值的層面而論,這些1950 – 1970年代間建造的建築在一個要新不新,但要舊不舊的位置,而這個新既不若101、台北小巨蛋等建築富有現代感,舊又不若大眾想像中如日式、滿清時期建築等擁有「復古感」、「古蹟感」。或許是因當時的時空脈絡所需,建造出這一棟棟以「實用」為目的的公共建築物,而致使其缺乏美感(但必須強調的是「美感」是隨時空的轉變而有不同的詮釋),但不可諱言這樣的建築在文化價值上無法滿到令大眾在第一時間直接感受到,但在3、40年後或許成為紀載1950 – 1970年代台灣建築史的活教材,也或許屆時面對這樣的建築物又與現時的「美感」有不同的感覺。
  此外,筆者前些日子與陳世岸先生因舊嘉義市公所拆除爭議而有機會對談,在對談時曾請教到房子老舊與結構的問題,他提到這些房子雖外觀老舊,可能有些掉漆、漏水,但主結構可能仍是完整而堅固的,或是可以通過建築的技術得以補強。而若根據陳先生所言,老舊或格局問題並非得以做為拆除地上物的理由,倘若為公益或公共用途,保留地上物再將其補強、整建,不僅保留了城市的歷史,或許也保留了一筆不小的建造經費,同時也達成財產活化與開發的目的。
  而公部門的建築物除了其本身的使用價值外,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承載著使用者及其週邊社區的記憶,見證了城市發展的歷史,做為公共空間更是使用者生活的一部份,如台北建成圓環,看似紊亂混雜的建築,但細看其發展的脈絡,便可見其「味覺地標」的意義 。再回頭一望,舊台北市議會轉建成「願景館」雖保留了部分公共空間供市民使用,但卻抹去市民對於城市的記憶,抹去了城市發展的歷史,也抹去建築再造的機會,如果願景是對未來的期望,那麼一定是有肥沃而深厚的歷史養分,一如救舊嘉義市公所推動聯盟召集人鄭書勉所言:「歷史決定城市的深度」 。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2014.6.20 自由時報 「〈台北都會〉公益變營利 舊議會捐地後代槓市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9173
  2. 2015.09.19 聯合報 「「百億鬼屋」北市舊議會 11月要拆了」
    http://udn.com/news/story/6655/1196462-%E3%80%8C%E7%99%BE%E5%84%84%E9%AC%BC%E5%B1%8B%E3%80%8D%E5%8C%97%E5%B8%82%E8%88%8A%E8%AD%B0%E6%9C%83-11%E6%9C%88%E8%A6%81%E6%8B%86%E4%BA%86
  3. 台北市公有土地開發聯合招商 「市議會舊址設定地上權案」
    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09329635&ctNode=80743&mp=103008
  4. 中央社 「走訪台北市舊議會 議場桌椅完整」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509180195-1.aspx
  5. 聯合報 「閒置18年 嘉義市府舊大樓最快8月拆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70803-%E9%96%92%E7%BD%AE18%E5%B9%B4-%E5%98%89%E7%BE%A9%E5%B8%82%E5%BA%9C%E8%88%8A%E5%A4%A7%E6%A8%93%E6%9C%80%E5%BF%AB8%E6%9C%88%E6%8B%86%E5%85%89
  6.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舊嘉義市公所』列暫定古蹟 聲明稿」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5904
  7. Study in Taiwan 「建築設計系李清志教授:圓環之死—從味覺地標到圓環錢坑」
    http://www.studyintaiwan.org/news174.html
  8.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歷史決定城市深度 嘉義文資團體要求保留舊市公所」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8846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人間失格》:個人與群體的衝突 「世人」究竟是誰呢?是人的複數形嗎?在一次與堀木的對話中葉藏開始思考,這時他懷疑,從以前開始自己不斷害怕的「世人」是不是真正存在,因為「世人」不但看不見也摸不著,甚至沒辦法清楚地描述出來,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Thumbnail
avatar
迷漿
2021-08-12
臺灣府儒考棚X中島 GLAb|融合茶與咖啡及台中生活文化的新空間臺灣府儒考棚是清朝時期的國家考場,同時也是台中最古老的清領建築。隨著歷史古蹟的重新修復,曾於2019年「串遊季REUSE」展覽中,重新面向城市展露新樣貌。 為了活用這個空間,2021年又迎來聯合策展的方式重新對外開放,第一季的中島 GLAb 展覽企劃以「coffee or tea」為主題...
Thumbnail
avatar
Celine 寫在這裡
2021-04-09
【文字創作】我的青春是:公共電話、蟑螂、鐵棍、爛牙與藥後來我有點遺憾那根鐵棍終究沒有砸在我的腦袋上,也許這樣我就不用面對往後十年的吃藥人生。 如果我的青春是精神科開的那些難以吞嚥的速融苦藥,我已經吞過一次了,即便他灼傷我的喉嚨、食道,即便我反胃想吐,但吃了就是吃了。 不能再吐出來,也不會再更好了。
Thumbnail
avatar
くら(kura)
2020-07-30
動畫|以兩小無猜的愛情故事包裝本能與社會之間的衝突—《BEASTARS第一季》「『一直活在生死邊緣的動物是什麼心情,你明明都不懂』她說的沒錯,我生為肉食動物自然無法互相理解。如果自始至終都無法互相理解,那我生為狼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雷格西
Thumbnail
avatar
不正田心
2020-03-02
安全的玩?:公共空間中兒童遊戲風險與責任的全球白皮書安全的玩?:公共空間中兒童遊戲風險與責任的全球白皮書 #台灣 #台灣經驗和案例出現在國際兒童研究機構白皮書 白皮書內容非常好看、值得瘋傳 - tinyurl.com/yaqdhq9m。
Thumbnail
avatar
Christine Yuihwa Lee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