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馬克斯在其著作中「掌握市場週期」指出「因為隨著我們在週期的位置不同,我們勝率也會跟著改變…. 優秀的投資人會關注週期,以及了解身邊的人正處於週期的哪個位置,並知這些人會做出那些行動,藉此做出有利的判斷。」。但是更多的人,對今天自己身處的階段,其實不太了解。
儘管每次週期發生的具體情況都不同(例如市場波動幅度、速度、強度和持續時間),每次形成的原因與導致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但總有些基本部份細節會反覆出現。由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事件,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到雷曼事件。總會有人合理化這一波泡沫,有新的理論去配合這一波泡沫的合理性。正如香港樓市,很多人不明白現在所身處週期的位置。筆者曾遇一個讀者問筆者因擔心香港的政經而考慮移民,但同時下一個問題是問何時在香港置業。上述問題本身是極之矛盾的問題,如擔心香港政經而考慮移民,那為何又會選擇在香港置業,而不是心儀想移民的國家呢? 但是無疑地,樓市正在身處於周期過熱的階段。
若攤開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成長趨勢,看上去可能是條斜直線,但事實上,經濟發展是圍繞這條斜直線不斷擺盪的過程。「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Ray Dalio(雷.達里歐)在近期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研究史料時,匯合最近發生的事件,我看到的是它吻合了一種典型週期的過程:即約10-20年的「過渡性週期」與 50-100 年的「經濟政治大週期」,兩種一長一短的週期交錯發生。這兩個周期分別可以分成快樂和繁榮的時期及悲慘動盪期。正如筆者經常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一個風災把整個地區的房屋吹倒令泡沫爆破,如現在疫情的影響,把美國十年的努力,一下子將失業率打到14%。這也指出一個道理- 中間引爆泡沫的原因不是重要,世界有隱含著一個自古的法則-「鐘擺效應」,物極定必反轉。
金融海嘯之後,基本上機構投資者很少出現極大的破產或倒閉,原因是環球央行基本上在危機剛發生的開頭就大水救市。如近月的債市及股市下跌橋水基金出現損失,但由於政府的大力救市下可能已經收復不少失地。那問題是到底收復失地是投資者之功,還是央行之功? 那之後每一次央行都可以救到你嗎? 這只不過是好彩。筆者舉此例子是希望提醒大家,你必須明白正處於週期的哪個位置。正如本欄一直都不含糊跟你講2020年將會出現問題,但你有注意及準備嗎?
六月周期匯聚,之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半路會有假陽春給你希望。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你相信沒有風險。而你知道未來十年你身處什麼階段的週期嗎?正如筆者所講2021年是香港開埠180年,相信經濟是時間要有180度大轉變。或者四大行業要改寫。同時未來憂心少不了,但更多的人沈醉,之後醉死在假陽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