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短評|《瑪莎莎蒂》

釀短評|《瑪莎莎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劇照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照提供:台北電影節

《瑪莎莎蒂》屬於近期在獨立電影界可見的 DIY 電影形式,即一位或寥寥幾位創作者在電影製作過程中身兼多職或身兼全職地拍攝一部片,從腳本、攝影到演出,都是一條龍的形式,這樣的形式真的很適合來說一個關於友情的故事。這部片會讓你想到那一位、或幾位最好的朋友,那些在變動的環境中依然知道你不變的部分的朋友,「不變」的東西堆積起來就是某種信仰,是你的存在直接選擇且也別無選擇的東西。兩人友情開始不久,當有多重人格與幻想症的莎蒂看進瑪莎的餅乾盒裡,看見了黏土逐格動畫做成的耶穌、摩西與諾亞時,瑪莎並沒有看見,但最後她打開舊餅乾盒,竟然看見了同樣的東西。即使再荒謬、再不合時宜,她們兩人分享並懂得了對方的信仰,這不就是友情的核心嗎?(/于念平)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繼之前金馬的《雪地裡的真相》,講小人物如何在大歷史裡懷抱初衷與立足,大歷史又是怎樣被微小但堅定的努力一點一點改變面貌,是老派但好看的電影。(/黃以曦)
尤格藍西莫的剪接師執導之作,也真的有點藍西莫電影的冷調。「自殺旅店」這個設定終究變成驚悚犯罪片有點可惜,但氣氛一直都維持得很好,也適合喜歡洗鍊空間和北歐景觀的觀眾。
兩部電影中,可以看見近似於古典好萊塢的神話結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最後正義勝出、被藝術所記錄與保留下來。反之邪惡的歷史被西方價值所忽略、被我們所忽略,因為我們接受了西方的意識型態─納粹、希特勒、共產主義都是邪惡的,毫無價值可言。基於藝術是天真且純潔的,只有正義、和那些展現人類崇高價值的行為被保存下來
僅管在兩部電影中、政治因素都試圖對藝術家施加影響力,但是透過他人的犧牲或是藝術家本人的被動拒絕,政治的因素幾乎被排除在外。不論納粹時期或是東德共產政權,政治都沒能影響到他們的創作。藝術最終在精神的浩劫中勝出了。它沒能記錄下時代的晦暗不明,而僅留存了人性的美好價值,對其他的醜惡事物視而不見。
《藍色》並不自由,《白色》也不平等,唯獨《紅色》的博愛真實而溫柔,奇士勞斯基打從心底相信的,就是博愛了吧。這也深刻呼應了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陌生人之間不知所以然的連結與牽動,命運或偶然或必然,身在其中,唯有以善意慷慨接納。
在自己命運化身人物的引導、協助下,英雄在歷險中前進,直到在強力區域的入口被「門檻守衛」擋下來為止。這些守護人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還有上、下——劃定世界的範圍,它們代表英雄現有領域或生命視野的局限。
繼之前金馬的《雪地裡的真相》,講小人物如何在大歷史裡懷抱初衷與立足,大歷史又是怎樣被微小但堅定的努力一點一點改變面貌,是老派但好看的電影。(/黃以曦)
尤格藍西莫的剪接師執導之作,也真的有點藍西莫電影的冷調。「自殺旅店」這個設定終究變成驚悚犯罪片有點可惜,但氣氛一直都維持得很好,也適合喜歡洗鍊空間和北歐景觀的觀眾。
兩部電影中,可以看見近似於古典好萊塢的神話結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最後正義勝出、被藝術所記錄與保留下來。反之邪惡的歷史被西方價值所忽略、被我們所忽略,因為我們接受了西方的意識型態─納粹、希特勒、共產主義都是邪惡的,毫無價值可言。基於藝術是天真且純潔的,只有正義、和那些展現人類崇高價值的行為被保存下來
僅管在兩部電影中、政治因素都試圖對藝術家施加影響力,但是透過他人的犧牲或是藝術家本人的被動拒絕,政治的因素幾乎被排除在外。不論納粹時期或是東德共產政權,政治都沒能影響到他們的創作。藝術最終在精神的浩劫中勝出了。它沒能記錄下時代的晦暗不明,而僅留存了人性的美好價值,對其他的醜惡事物視而不見。
《藍色》並不自由,《白色》也不平等,唯獨《紅色》的博愛真實而溫柔,奇士勞斯基打從心底相信的,就是博愛了吧。這也深刻呼應了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陌生人之間不知所以然的連結與牽動,命運或偶然或必然,身在其中,唯有以善意慷慨接納。
在自己命運化身人物的引導、協助下,英雄在歷險中前進,直到在強力區域的入口被「門檻守衛」擋下來為止。這些守護人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還有上、下——劃定世界的範圍,它們代表英雄現有領域或生命視野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