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在海外生活=比較輕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Whangarei Heads - 位於離奧克蘭北邊約開車2小時的城市
記得我之前在方格子上有看了一篇文章關於到澳洲渡假打工跟到台灣的外勞沒有很大的差別。其實我之前就很有同感,這個格友的說法是十分貼切的。
因為我10歲就和家人一起移民過來紐西蘭,在台灣讀到小學五年級上學期。紐西蘭這裡有讀到1年小學,1年國中,5年高中,及大學。英文雖然之前在台灣就有上課學習,但是過來後還是從5,6歲小朋友的小書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開始。聽,說比較快,我記得大約3個月左右就能溝通,因為小孩學習本來就比較容易。加上我們家在1989年那一年是我們住的Howick區第5家的台灣家庭,所以當地的人都覺得我們很新鮮,也都對我們十分友善。
我16歲那一年就開始打工。溫娣漢堡因為要多設一間餐廳,所以到了我就讀的高中來找尋正職和打工的員工。我記得當初面試共有3位溫娣漢堡的主管,一週內就會通知是否錄取。很幸運的,我錄取了。接到通知之後,回家告訴爸媽,我要開始打工了。一週上班3天,星期五晚上,4點到11點,星期六,星期日都是早上7點到下午3點。就這樣,我在溫娣漢堡打工了2年半。一小時薪扣稅前是紐幣$8.50。現在最低時薪已經提高到一小時紐幣$20(2021年4月1日從$18.90調高一點點)。不過由於我當時還未滿18歲,所以我記得我每一年都可以領回我多付出稅金的部份。這裡因為16歲就可以開始學習開車,所以我打工都是自己開車去上班,下班就回家。
在1991-1995年左右,很多台灣有錢人將小孩送到紐西蘭讀書,但是自己卻在台灣繼續工作賺錢。這當中當然也有一些有好的成果,但是事實其實小孩變壞的比例比較多。畢竟父母不在身邊,又碰到青春成長期,交的朋友如果不是很好,變壞其實很容易。也有讀了6年,讀了8年大學卻還是一直被當,畢不了業的。也有許多住了6,7年英文還是普普,但是因為交了香港朋友,所以廣東話流利的不得了的案例。所以我都告訴朋友們,如果妳有想要送小孩出國讀書妳一定要跟,不然就不要送出國,小孩太可憐了。
在我滿20歲後,媽媽覺得我應該要回台灣去多多跟爺爺及台灣的家人相處,順便累積工作經驗,所以,我就回台灣上班了。一轉眼,就在台灣待了16年,一共做了4份工作。我在電腦上的中文打字,不是用注音,而是忘形。(手機是用注音無誤。)在台灣生活工作的這16年,很多同事都會覺得我很幸運可以移民到國外,並在國外成長,那是很多人的迷思。不管是到了那一個國家,只要不是自己出生的國家,你就是『外來』的。台灣人真的是我知道最有人情,也最友善的人種,無論是黑人,白人,或是本地台灣人,台灣人總是很友善的對待每一個人。
我承認我有這個機會能到台灣以外的國家過不一樣的生活是很幸運的我也很感謝父母,但是,這畢竟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頭髮顏色,我的膚色都跟 『當地人』不一樣。雖然在求學,求職過程中我從來沒有遇到種族歧視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那也是因為我不會拿一大疊現鈔去買東西,拿名牌包,逛街穿著夾腳拖逛超市,英文也沒有什麼東方的腔調。在公共場合和陌生人聊天,他們問起我是哪裡人,我都回我是台灣人。就算我們家已經拿到紐西蘭公民,護照滿30年了,我還是台灣人。
2014年7月中旬就在當初預定回來的日期回到了奧克蘭,因為父母親決定在紐西蘭養老,所以他們希望我也能搬回來居住。姊姊和姊夫(姊夫是當地白人,他們從奧克蘭大學讀書時開始交往到2002年結婚。)比我早幾年回來,他們之前也在台灣工作,生活了9年,是姊夫跟隨著姊姊的腳步一起在台灣生活,台灣牛肉麵,鹽酥雞是他的最愛。當初姊姊和姊夫會決定離開台灣是因為姊夫是獨生子,父母親也都健在,姪子(在台灣內湖出生)快要滿上小學的年齡,所以他們在姪子滿5歲前就先搬回來了。一開始,當然也跟很多人一樣怕會找不到工作,但是目前姊姊已經在一開始回來的公司待了9年了。姊夫之前有換過工作,但是也在同一個地方待了超過5年。我當初決定要回來並不會很擔心找不到工作,因為無論如何咖啡廳,餐廳,服務業的工作我都蠻喜歡的,而且我也是本科畢業的。不過2014年8月份得到了一份辦公室的工作,一做也做了5年2個月,然後去年2月初換到了目前的公司。
我跟當地朋友,同事們有時會聊到-為什麼現在居住紐西蘭的台灣人變少了?我說,因為一個國家的人民會想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大多是因為那個國家有什麼問題或是原因導致他們想離家,台灣是一個很棒的國家,也不會比紐西蘭差很多(除了有蛇)所以台灣人很多都回到了台灣居住。我比較熟的幾個紐西蘭台灣同學們就幾乎都回台灣了,二個在美國,二個在澳洲,還有加拿大。最近有一個居住台灣的同學想搬回來,也是因為小孩的教育,但是目前碰到了Covid的問題,只能一延再延了。
讓我覺得現在的奧克蘭跟我離開之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是,現在的奧克蘭充滿了印度人,中國人,還有南非白人。很多不同的人種,當然也會帶來許多意見不和及紛爭。說實話我2014剛回來時到超市買菜還以為我到了亞洲的某一個城市。路上也充滿了不會開車的人,所以車禍擦撞機會變多,上班車程也變雙倍。現在奧克蘭是4級封城,所以我從家裡開車13公里到公司導航是19分鐘,一般正常上班交通時間是38分鐘或是最誇張的一次是52分鐘。
所以我覺得,居住的地方,環境固然重要,但是其實自己本身的素質才是最重要的根本。看你以什麼心態過日子,什麼心態對待你周圍的人,他們也相當會以一樣的態度對待你,並不是國外的月亮就比較圓,共勉之。
Kawhia - 位於紐西蘭西方的海岸
    11會員
    67內容數
    以在地人的角度在訪還未深度了解的紐西蘭城市,小鎮。 分享我自己所烹飪的食物及在地的餐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農莊生活每日一拍(6):住台東海邊,防颱絕不能輕敵Need to get ready for the big typhoon! 我們移居台東隔年,2016年,台灣連遭三個颱風,其中一個是尼伯特,重創台東,台東森林公園無數的大樹,全遭斷頭,慘不忍睹。還有好幾戶住家的鐵皮屋頂被掀。當時我們剛挖好的大水池,一夜之間填滿!
    Thumbnail
    avatar
    許惠珺
    2021-09-11
    什麼是「輕鬆、自在」的極簡生活?理想的極簡生活要怎麼描述? 每個人一定都不一樣,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也不一樣,我們的版本也是一直隨著時間變化,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停下來,透過寫文章或拍影片的方式,試著思考和描繪出目前理想生活的樣貌為何。 現在的時間,大約是疫情三級警戒開始解封、可以開始在店家內用的階段,我們離職也已經滿4年又2
    Thumbnail
    avatar
    布蘭達&維尼
    2021-08-27
    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日本有過的比較爽嗎?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Thumbnail
    avatar
    小艾
    2020-11-20
    海外生活大家好,好久不見,沒想到開心心地結束在中越的派駐,新任務就又來了!
    Thumbnail
    avatar
    彬先生 (Mr. Bin)
    2020-10-04
    每個人就像是生活在不同井中的青蛙,或許,我們的人生其實是一種學習爬出/跳出井外的過程前幾天SS 告訴我,她覺得她已經有中年危機了。我問她為何她會覺得如此?  SS:「覺得好像過去的行事作風好像不管用了,尤其是跟年輕同事的相處,覺得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我:「本來世代不同,就會不一樣,心態上要 open 一點,接受多元的人。就像是去國外念書一樣,不同國家的人想法都不一樣,沒有誰對誰
    Thumbnail
    avatar
    YUN
    2020-06-17
    在國外生活,有件事叫做「不融入」剛處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你會好奇地四處觀察,對一些事物感到驚奇,迫不及待地想去嘗試所有可以觸及的一切。然而,隨著時間前進,慢慢的會發現在某一些角度上,我們始終只是一個旁觀者......
    Thumbnail
    avatar
    萊拉 Leyla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