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後臉書,以及一些重要的小事

2020/07/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聽說要寫個圖說:我覺得,我應該是為了一條(那隻黑貓),跟他貓掌後面那個《盒子經》,才想把這篇電子報文留下來的。一條貓掌貼著的那個《盒子經》,其實已經進貨很久。它之所以會出現在小平台,應該是某個好奇、覺得這套好酷的同事擺到那裡去的,結果一條這個時期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躺到這個小平台來,就被我留下了這張跟《盒子經》合影的照片。《盒子經》,是香港盒子樂隊二十年的紀錄。盒子樂隊,是我好喜歡的彼得小話跟龔志成一起辦的樂隊。盒子已經解散,而那個時期的香港也早已經不在了。而後來,我也喜愛一九九〇之後的香港、一九九七之後還努力活出自己樣子的香港。但這些,有很多,也都不在了。我不知道自己的悲傷可以到什麼深度,因為,我只是一個很喜歡很喜歡香港的旅人。
這篇原來是小小電子報發文的文章,時間:05072019。接著在這裡發佈的文章,會有一部分是整理自過去發的電子報,有些我覺得可以留著的,就會轉過來,然後附上更新版。
———————————————————-
親愛的大家,
臺北又濕又雨,想必大家心情不是太舒爽。不過,天氣預報要變天之前,我特地把這個消息跟同事B說,她回我:「太棒了!我最喜歡下雨了!」
我是故意的。雖然下雨會讓業績相當愁苦,心情也不會太舒爽,但是我需要一點振奮的語氣,需要被那樣的期待與心情澆灌,而我知道B喜歡下雨天,所以特別把這個消息告訴她。哈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她那雀躍與期待的口吻讓我的陰霾一掃而空。
從以前我就很討厭下雨天。我可是臺南人啊,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個陰天的陽光之鄉餵養長大的啊,但住在臺北,首先你要面對的就是令人崩潰的陰雨,連綿的梅雨季,冬天的溼冷。下雨天不想出門是常態,但我也曾經是上班族咩,下雨還是得乖乖上班,更何況我還曾經是「無捷運年代」的上班族啊。
為了克服這種討人厭的心情,我做了幾個決定:1. 去買漂亮的雨衣 2. 去買全罩、滴水不漏的安全帽 3. 買雙雨鞋(但那時還沒有漂亮的高筒靴)。因而,在那之後我可以在下雨天舒爽地穿梭在臺北的大街小巷。
同樣的,為了迎戰隨時可能突然地變天,選擇雨具我也一定是找輕便、可以隨身攜帶的漂亮雨具。
住市場附近很方便的就是呢,永遠都會有能夠為你帶來驚喜的雨傘小販,要輕要價格合理要可愛漂亮,都可以滿足你。
這些準備,都是為了不讓下雨這種小事打敗我——但最近氣氛太低迷了,所以我決定,每個人身旁都應該要有一個喜歡雨天的朋友,好讓他們的喜悅能夠感染你。
這是關於雨天的事。
那麼,關於後臉書時代的事,簡述如下:
➤ 個人影響:
1. 時間變多:當然時間不會變多啦,只是因為以前花很多時間在臉書上(無論滑它或者發文),所以關掉臉書之後當然順便連「滑」的時間都省下來了。
2. 接收訊息模式改變:時間集中在臉書的結果,即便要主動擷取其他訊息,時間跟心力上也不夠。那麼,失去這個來源,當然我就會把時間分配到其他媒體上。但由於越來越多媒體都是採付費制,因此,慎重挑選你想要支持的媒體,這會成為我不久之後的課題。但付費媒體的事跟臉書無關,因為畢竟你轉載到臉書去,也無法全文轉載。
3. 心情上:說不上愉快,畢竟我過去很喜歡上臉書跟臉友喇咧,好處是,透過email來分享心情、心得的朋友們,比過往多很多,那麼,這樣的交流模式因為去除了零碎化的傾向,也使得彼此關注的問題更聚焦。每次回完一封信,那種感受很微妙——它將某種紋路輕印在你的心裡,你記得它,也常常會想到它。
➤ 對小小的影響:最大的影響當然還是活動訊息與業績上。但這沒有解方,就算在臉書上,觸及率一樣得靠大家轉發,但這本來就很危險啊,所有的平台都要靠臉書那......
業績呢,遠購原本在這半年,臉書的效益就下滑了,貼一本書常常連買的人都沒有。其實我們遠購的客群,有一大部分,是通過選書小組直送的成員所支持的,另一部分,是長期與我們購書的會員。但無論是哪一種,從去年開始都陸續呈現衰退,尤其到今年過完年後,整體業績就持續下滑。
在這樣的下滑趨勢裡,關掉臉書這件事情,又再影響了大約2成的遠距散客群。
所以,整體來說,主要還是原本即是書業頹勢的情況下所凸顯出來的窘境。
那麼,希望能夠繼續以購書支持小店存在的朋友們,請不吝惜下訂各種書目啊~
——————————
20200702
看著一年多前的文章,忍不住想要更新一些心情。
今年五月,應該沒有像去年那樣的雨了吧(失憶)?所以今年沒有購入漂亮雨具的需求與渴望。這兩天下午倒是時間一到,就下起超大雨。原本我沒有很想要談天氣的。不過,最近看了《貝加爾湖隱居札記》,日記體。戴松寫道:「我今後再也不會瞧不起那些盡聊下雨和好天氣的人。對氣候的任何關注,都是對宇宙的關注。」(頁78)他沒有誇張。
在俄國那種四季濃烈到愛憎分明的地方,要對天氣視而不見是不可能的事:春天,就在你窗外新綠發芽的各種鮮嫩;夏天色調飽和到難以置信的清麗陽光;秋天瞬即一夜醒來整個城市變得深深淺淺的金黃,再某晨,全部葉片盡落;冬天,初雪、暴雪,襯著純白世界的久違陽光......那麼,有什麼理由我會對於雲層逐漸累積、變深、變厚,空氣越來越為沉重,水分子開始從各處擠壓、滲入你的毛細孔,身體也逐漸變得遲滯,我能夠預期,再過幾個小時,暴雨便會襲擊這個城市,不僅帶走熱氣,也會帶走許多過於脆弱的生命。
這是我城。
我也想起,一九九三年我第一次踏上香港時,七月,驚人燠熱,比臺北還熱,比臺南還熱,城市裡散不去的熱氣四處流竄,但港人不以為意。多數時間,他們穿梭於商場、大樓,或者彼此之間的過道,到處都有冷氣,我亦驚訝這是一個由冷氣、空調所構築的超現實都市。
但我還是習慣回到街上,那是香港的空氣。悶熱,快速,吵雜,各種可能。
再來是關於臉書。
其實戒斷期是很久的,至少長達半年吧。生意很差很差的時候我就會問自己:是不是做了錯誤的決定,要不要回去。
半年戒斷期過後,就算生意很差很差,也不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了。為什麼呢?應該是習慣了吧,習慣用其他的方式跟其他人說話、溝通,也習慣讓自己去找其他的路突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7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