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觀察//其實是個人特質決定你的旅行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他人的經驗只能做為參考,無法再次重製相同的,但每個人會有一份專屬於自己的。
不論是個人或多人的旅行,經驗感受仍舊是個人的。你的特質投射專屬於自己的旅行記憶。

不論是個人或多人的旅行,經驗感受仍舊是個人的。你的特質投射專屬於自己的旅行記憶。

朋友提到去學紫微斗數的課堂插曲。當時,老師正在教大家每個人的命盤組成,有一位學員提問:「老師,同年同月同日生,出生時間又相同的兩個人,他們的命盤不就一模一樣?」老師回答:「對,一模一樣。不過,簡單來說,同樣的命盤,出生在不同家庭組合,遇到的人不同,就會產生差異。」

有次準備旅行分享時,回顧每個環節相扣的瞬間,也發現了相同的脈絡。因而發現他人的經驗只能做為參考,無法重製相同的,但每個人會有一份專屬於自己的。

你的特質是打造獨特旅程的關鍵

每個人出發之前,在安排住宿、行程的時候,除了投注心力外,也同步想像自己在當地的美好。吃著美食、逛著街、看著異國的街頭、享受個人的服務、住在舒適的房間…當然也可能會有緊張焦慮的想像,比如:要怎麼換錢?會不會在當地被偷被搶?所以錢要怎麼放?網路順不順?治安好不好?騙子多不多?物價高不高?

不管怎麼想像,到了當地,就會遇見所有的真實。真實的異地、真實的當地人、真實的房間與餐廳。還有,真實的自己。只是,我們很少注意到我們是怎麼在每個環節,每個選擇,形成這趟自己喜歡或討厭的旅程。

出發前想像的美好下龍灣

出發前想像的美好下龍灣

如同很多人推薦越南的下龍灣,有壯麗的景色,還有豪華的遊船體驗,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旅遊目的地。我體驗的就跟別人不太一樣...

當時依恃著一些旅行經驗,抵達河內時,跟泰國旅伴才正式討論後幾天到下龍灣的行程,他說他在泰國的旅遊部落格看到很多負評,有人還戲謔地說根本是應該要改名叫HALONG BAD(下龍灣的英文原名為HALONG BAY),就是惡夢一場的體驗。我在台灣的部落格爬文,也讀到類似的負評。然而,我們當時還是決定要去。

河內的旅館有賣下龍灣的行程,我在中文版的攻略上看到有人提到下龍灣當地有一條街,很多旅行社可以去比價看看。於是,再次憑藉那麼一點的旅行經驗,決定先去沙壩(SAPA),再搭夜車到下龍灣,到時候再看是否過一晚,隔天再去搭船。

抵達下龍灣後的過程,真實地令人驚嚇,中文版的下龍灣,很想戲稱是我們自找的「嚇龍灣」。

巴士清晨5點多抵達下龍灣,司機熄火後,沒有趕大家下車,於是所有人全部繼續睡在車上,司機與乘客一起補眠。約莫一小時後,大家魚貫下車,我和旅伴及另外五、六個忘記是德國還是加拿大人家庭拿好行李,沒有睡醒地站在車旁放空。突然來了一輛銀白色TOYOTA WISH,停在我們面前,走下來一位穿著西裝,帶著笑容的中年男子。他跟大家說這是購買巴士票額外的免費接駁服務,他會負責載大家到搭船的港口。跟旅伴快速討論要不要上車,我直覺不該搭「免費」的車,但旅伴覺得好像沒什麼差別,反正可以到港口。過往一個人旅行,會特別謹慎,所以通常不會選擇任何商人提供的「免費」服務。但在那電光石火的片刻,我評斷著中年男子的西裝、笑容、免費、有旅伴同行,好像可以嘗試一次,就看「免費的」究竟會怎麼樣吧!

快轉免費後續,就是被中年男子推銷,婉拒後被跟蹤(跟中年男子是一個團隊),找不到部落格提到的那條有各家旅行社的巷子,以一倍的價格買了中年男子的行程,上了不像圖片上的豪華大船,吃著不怎樣的食物,被收了應該含在行程裡的入園票價(帶團的人說哎呀!這你們付的起啦!),差點又被收了也含在行程費用的租機車錢(據理力爭後沒被收到),回河內的那趟車原來是跟一大群團客巴士併團。

最驚嚇的是被跟蹤的那段,其餘算是長見識。

我的自負(旅行經驗)、我信賴西裝筆挺的人(表相評價)、我的貪念(免費)、我的不甘心(據理力爭),都是我個人特質的集合,加上外在的各項變因條件,打造了這趟獨特的,我自己認為的「嚇龍灣旅行體驗」。

一群人的自助旅行、跟團的旅行、一個人的旅行,每一個人感受都不盡相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是,你的旅行,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創造而來。

一群人的自助旅行、跟團的旅行、一個人的旅行,每一個人感受都不盡相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是,你的旅行,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創造而來。

他人的經驗僅供參考

所以,你會說:「泰國和台灣的部落客分享的下龍灣,是真的啊!」負評是真的,但也有好評,那也是真的。

跟其他去過下龍灣的朋友討論過,整體的行程體驗非常好,難忘的好。壯麗的下龍灣景致,不愧是世界遺產啊!他們臉上的神情愉悅,專注品味那段美好旅行記憶的樣子,幸福地令人妒忌。發現他們完美體驗的共通點是「提前預訂」。有的是在網路上預訂行程,有的人是在河內的旅行社買好才過去。

然而提前預訂就能獲得同樣美好的旅程嗎?也是僅供參考。即便是訂同一家旅行社的行程,到當地的服務提供者可能不是同一位(認不得你的票券),也可能不是符合你期望的品質(每個人要求的不同),也有極大可能遇到不同的天氣狀況(陰天和晴天的差異),同船的人員組成也不相同。

每個環節都是自我特質的投射,當然也會有外在的環境影響。只是,可以仔細觀察每個讓你感到愉快或憤怒的旅程背後,哪些是自我創建而成的主因。透過旅行的每個事件了解自己的樣貌,是每趟出行的額外收穫。而外在環境的影響,可以對自己造成多深多久的程度,也是依著觀看角度而有個別差異。

雖然現在不適宜做長程旅行。不過,不論是否處於放大生活體驗的旅行狀態中,在看似重覆的日常,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觀察自己的特質。

因為你的個人特質,也同樣決定著你的生活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奇天線的沙龍
22會員
25內容數
生命職人—專注,走在自己的路上 如果把生命過得精彩,是一項不斷修煉的專業技能。那麼努力過生活的平凡人,就是自己一生懸命的生命職人。 這是紀錄一群在主流媒體關注之外,人生歷程各精彩的職人故事。
好奇天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9
媽媽看見小孩搖搖晃晃走出第一步的成就感,應該是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重大事件;而身為子女的我,成年後看見媽媽活出自己的第一步,具有同樣難以比擬的重量。
Thumbnail
2023/11/29
媽媽看見小孩搖搖晃晃走出第一步的成就感,應該是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重大事件;而身為子女的我,成年後看見媽媽活出自己的第一步,具有同樣難以比擬的重量。
Thumbnail
2021/01/28
《歡迎光臨人類學》文化相對論並非是要我們一定同意所研究的每一種文化實踐;它是指如果我們想理解文化如何運作,則必須從那些創造、維持和經驗文化之人的觀點,而非我們自己的觀點,來看待文化。
Thumbnail
2021/01/28
《歡迎光臨人類學》文化相對論並非是要我們一定同意所研究的每一種文化實踐;它是指如果我們想理解文化如何運作,則必須從那些創造、維持和經驗文化之人的觀點,而非我們自己的觀點,來看待文化。
Thumbnail
2021/01/18
在課輔遇見的國中生們,是在社會刻板印象中難以捉摸的「族群」。原本我也是這麼以為的…但隨著互動時間拉長,逐漸調整自身年齡權威的觀看視角,閉上嘴巴,開啟耳朵功能之後,發現自己進入一個澄澈的青春彊域。直接、純真、衝撞、困惑、溫暖,在步入社會翻滾的所謂「大人」,也許這些都在,只是變成隱藏版,隨機抽出。
Thumbnail
2021/01/18
在課輔遇見的國中生們,是在社會刻板印象中難以捉摸的「族群」。原本我也是這麼以為的…但隨著互動時間拉長,逐漸調整自身年齡權威的觀看視角,閉上嘴巴,開啟耳朵功能之後,發現自己進入一個澄澈的青春彊域。直接、純真、衝撞、困惑、溫暖,在步入社會翻滾的所謂「大人」,也許這些都在,只是變成隱藏版,隨機抽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背包旅行好幾回後,腦中無形架構一套旅行哲學。儘管不見得可以用這一篇文章就完全解釋清楚,但因著內心清楚自己重視什麼,在有限的資金及時間下,會如何判斷和做抉擇,以讓自己在旅行結束後滿載而歸。 對我來說,旅行已內化成為是種生活探索,生活便是旅行,依舊每天用有覺察意識的眼光和思維在生活旅行著...
Thumbnail
在背包旅行好幾回後,腦中無形架構一套旅行哲學。儘管不見得可以用這一篇文章就完全解釋清楚,但因著內心清楚自己重視什麼,在有限的資金及時間下,會如何判斷和做抉擇,以讓自己在旅行結束後滿載而歸。 對我來說,旅行已內化成為是種生活探索,生活便是旅行,依舊每天用有覺察意識的眼光和思維在生活旅行著...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旅遊方式,或者應該說,每個人都會透過一次一次的旅遊去找到一個自己最喜歡感受度最佳的旅遊型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旅遊方式,或者應該說,每個人都會透過一次一次的旅遊去找到一個自己最喜歡感受度最佳的旅遊型態。
Thumbnail
雖然失格的旅人還是很多,但至少旅途讓自己看起來有品,不要失格,是一種很普遍的認識。只是,旅人要有品格,難道沒有旅行計畫的「不旅之人」,不該也有點品格?
Thumbnail
雖然失格的旅人還是很多,但至少旅途讓自己看起來有品,不要失格,是一種很普遍的認識。只是,旅人要有品格,難道沒有旅行計畫的「不旅之人」,不該也有點品格?
Thumbnail
你,也有勇氣借宿在29個陌生人家裡嗎?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是作者張西離開熟悉的台北,紀錄為期30天的環島旅行中,與每晚借住的小房東對談的旅行故事。透過一晚的對話,作者認識了一點點的他們,也會開始反思自己,或是寫下關於部分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你,也有勇氣借宿在29個陌生人家裡嗎?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是作者張西離開熟悉的台北,紀錄為期30天的環島旅行中,與每晚借住的小房東對談的旅行故事。透過一晚的對話,作者認識了一點點的他們,也會開始反思自己,或是寫下關於部分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如何共創旅行憶冊而不成為他人黑名單? 隨著疫情逐步解封 下半月邊境開放 國門重啟 終於又可以乘上飛機、搭上郵輪計劃異國文化體驗 我們一定都聽過這樣的故事 A和B本來很要好 出門一趟回來從此絕交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Thumbnail
如何共創旅行憶冊而不成為他人黑名單? 隨著疫情逐步解封 下半月邊境開放 國門重啟 終於又可以乘上飛機、搭上郵輪計劃異國文化體驗 我們一定都聽過這樣的故事 A和B本來很要好 出門一趟回來從此絕交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Thumbnail
一個人一生中可以的話 請一定要嘗試一次【 獨自旅行】 有沒有想過 自己來一場 個人之旅呢?
Thumbnail
一個人一生中可以的話 請一定要嘗試一次【 獨自旅行】 有沒有想過 自己來一場 個人之旅呢?
Thumbnail
/ 旅行真的不是一直都那麼好玩,不是因為那些偷拐搶騙,也不是因為那些讓人疲倦的移動。而是它完全就是生命的縮影,那麼真實、那麼深刻、那麼無能為力。就是要往前,自己不往前,別人也會往前;自己不變,所有的人事物也都會變,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每天都是挑戰,不管是生理或心理。
Thumbnail
/ 旅行真的不是一直都那麼好玩,不是因為那些偷拐搶騙,也不是因為那些讓人疲倦的移動。而是它完全就是生命的縮影,那麼真實、那麼深刻、那麼無能為力。就是要往前,自己不往前,別人也會往前;自己不變,所有的人事物也都會變,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每天都是挑戰,不管是生理或心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