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人類學》文化相對論並非是要我們一定同意所研究的每一種文化實踐;它是指如果我們想理解文化如何運作,則必須從那些創造、維持和經驗文化之人的觀點,而非我們自己的觀點,來看待文化。
丹麥Aarhus ARos美術館的展覽No Man is an Island,以英國詩人John Donne的同名詩篇為策展主題,企圖提醒歐洲當前面對移民議題、恐怖攻擊、氣候變遷,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也是群體中的一份子,像是台灣這幾年常說的「沒有人是局外人」。
No Man is an Island @ARoS Aarhus Kunstmuseum
喜歡上人類學這項學門是從參加2019年中研院OPEN HOUSE的那場講座開始。
朋友傳來2019年中研院開院的活動資料,有自然相關、當年度最熱門的天文話題、人文科學類的講座,在眾多主題當中,特別選定了民族所的講座【新生:博物館文物回到部落的兩個月】。一個小時的講座中,聽到非常令我激動的內容—讓館藏文物回家。對於原住民文化與博物館有興趣的人,也許會跟我有同樣的激動與感動。當研究者從現地採集具文化意義的物件回到研究室,最後進入庫房,然後等待機會重新回到世人的面前,這段路會耗時多久。而呈現在多位於都市的博物館,且生活經驗與文物的連結極為薄弱的參觀者面前時,究竟能有多少體會與知識習得,難以得知。長期致力於復振泰雅織布文化的尤瑪.達陸老師,與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共作」,花費了20年,終於將原本在庫房裡的老人家(傳統織物)迎回部落,帶到族人面前,向老人家們學習,讓老中青少不同世代的泰雅族後代,得以看見保存完整的工藝品。
完整的內容,可以看這篇中研院的詳細介紹如下連結
在那場講座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共作》另一本是《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回家讀完共作再讀人類學家,裡面的字句傳達人類學家看世界各地區人類的視角,立刻和內心一直以來的思考共振。很興奮地傳了一些截圖給朋友,分享心中的激動。自此開始從圖書館借閱人類學相關書籍,跟不同的朋友討論人類學書籍的內容與感動,最後甚至查了人類所的考試資料,想投身到學術領域、想分享給更多人人類學家看世界的觀點,一直到2020年的年底,決定先從找朋友組讀書會開始,然後逐步寫下每本書的讀後心得回看當代的生活觀點。
讀書會第一本書是《歡迎光臨人類學》。
作者盧克.拉斯特(Luke Eric Lassiter)第一章就先從達爾文天擇說的故事開始說起,天擇說如何被一群學者解讀、超譯成社會達爾文主義到「優生學」的過程,再到鮑亞士(Franz Boas)對種族和社會進化主義的批判,進而提出文化相對性(cultural relativity)的概念。讀完第一章,在筆記上紀錄書中提到鮑亞士的一段想法:
他認為未開化、野蠻的與文明的這些字眼都是相對性的詞彙,只是外來者用來評斷他者的用語。他指出,為了瞭解其他不同於我們自身的人群,我們必須從他們的觀點來瞭解他們的世界。為達到這樣的要求,他認為科學家必須與這些人群生活在一起,親身體驗他們的社會。
大至不同族群間的歧見,小至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預設立場。如果把鮑亞士這段話反覆思考後再進行評斷,也許結果會和從小接收從主流媒體、社會主流文化價值的框架,有所不同。當然,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不相同。這些是讀人類學的相關書籍中,自己不斷被提醒的事。每一次好像都跨出自己的象牙塔一步。
為了準備讀書會,另外借了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的《文化人類學》來回參照與盧克.拉斯特這本書的相關內容。這本書是另一位讀書會成員在唸民族系時,老師指定的課堂用書。詳盡地解說許多人類學常使用到的名詞,也收錄整理很多作者自己的田野案例和其他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呼應相關章節主題。值得細讀與參考。
其中,最喜歡的是兩位作者都提到的「我族中心主義」、「文化相對論」。 其中也做了一段筆記如下: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作《文化人類學》提到我族中心觀點是一種傾向,將自己所擁有的文化信念視為較優越,並運用自己文化的價值觀,評斷其他文化的行為與信念。當們看到,人們認為他們所熟悉的解釋方式、意見與習俗,比起其他人群,都是更加真實、正確、中肯、合乎道德的,這就是我族中心觀點。(P.59)
也不禁做起白日夢,想像著如果國中的歷史課內容將這兩點帶入每段戰爭與族群擴張的思考裡,再帶回現實生活中,我們觀看的新聞頻道,現代國家之間的貿易、利益交換、種族情結、文化差異。也許對正在思考生命意義的國中生,對長久遙遠的歷史事件,有更立體與切身的體會。
未來希望藉由人類學的閱讀,提出更多反思,更多回望當代社會的相關議題討論。透過心得分享和更多人連結,也許會遇見有影響力的人,開始有一些翻轉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