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包旅行幾回後,腦中無形架構一套旅行哲學-"Traveling with a heart between traveler and local",希望這篇能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出來。儘管不見得可以用一篇文章就解釋清楚,但內心清楚自己重視的是什麼,在有限的資金及時間下,會如何判斷和做抉擇,以讓自己在旅行結束後滿載而歸。
對現在的我來說,旅行已內化成為是種生活探索,生活便是旅行,端看我們用什麼眼光來看待每天的生活,依舊每天試著用有覺察意識的眼光和思維在生活。
我本身個性是內向的,但一個人旅行時,偶爾我卻喜歡「搭訕」人,除了最基本詢問需求,分享點台灣的文化,也同時滿足我心中對當地的每份好奇。
另外,我喜歡走路,我可以穿著拖鞋走兩個小時以上完全不覺得無聊,就一路東看西看,有山望山,有湖看湖,有人就盯人,我特別喜愛觀察人,他們的日常生活都在做些什麼?他們的居住環境又是如何?他們的父母是怎麼管教和帶小孩的?所有的食衣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便是我旅行中最感興趣的一部分。
我的長途背包旅行從大學時期休學的壯遊(gap year)開始,到了南半球的澳洲和紐西蘭一年,我開始了解到自己喜歡「緩慢的旅行」,因為那幫助我更去感受及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我甚至認為已經有些脫離旅行,更是在用心生活。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了第二年的壯遊,我到了美國及中美洲,意識到在旅行中,還是不能缺少「旅行」這塊,我指的不是身軀上的移動,而是內心的某部分,因為當心境上完全的和當地融為一體的同時,我們便會開始把許多的存在和狀態都視為理所當然和習以為常。
當我們在家鄉,或是自己最熟悉的地域時,我們大多覺得這一切存在的再自然也不過了,沒什麼值得稀奇,然而,往往在旅人的眼裡卻是無比的特別,甚至還會拿起相機把它拍下來回去分享。
明明是相似的東西,為什麼待遇差別那麼大?
在於看的眼睛不一樣。
當我們處於「當地人模式」時,周遭所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景,都很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當我們轉換為「旅行模式」或是「觀光客模式」時,眼前的一切都變得「值得一拍」的有趣新奇:
同樣在台灣也有的菜市場,瓜地馬拉的傳統市集更是吸引旅人的目光;
同樣在台灣也有的街友,國外的遊民卻可以成為相機前的模特兒;
同樣在台灣也下廚,在國外做菜卻成了「享受生活」的指標。
當時的我不懂,問著自己:為什麼同樣的社會角色、一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景色,換了地方就換了待遇?
難不成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圓、比較大?連帶地出國旅行、工作、生活都因此變得比較高尚?
記得在澳洲時,曾有朋友半開玩笑的說,從澳洲回台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變得更加的崇洋媚外,認為澳洲什麼都比台灣好;而另一種則是愛國意識變得很強,認為台灣儘管不完美,但還是有著許多讓人難以放下的東西(主要是人和食物)。
而我更認為,這描述不只可用在澳洲打工旅行回來的台灣人身上,更是把它擴展到世界各地。
我不是想要否定國外旅行或生活的益處,因為它確確實實的豐富了我人生的故事,然而我們可以去培養的,是時時刻刻都開啟自己的「旅行模式」,把在國外的「享受生活」跟著背包一起帶回台灣,延續那份人生態度,並傳遞給更多的人。
這是我的旅行哲學,或許也算是種生活哲學。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