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新冷戰 股市風險漸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昨(22)日下令關閉休士頓的中國領事館,主因是先前兩名中國駭客意圖竊取美國疫苗資料、危脅國家機密與人民隱私。目前美、中兩國關係日益惡化,華爾街預估全球的經濟體將會逐漸分化成兩派─挺美派與挺中派,目前股市尚未看出明顯影響,但也有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美中兩國交惡,股市風雨欲來

美中兩國交惡,股市風雨欲來

美、中兩國越走越遠,也將加速長久經營經濟關係決裂,投資人也不得不重新審視全球的市場。

洛克菲勒資產管理(Rockefeller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吉米(Jimmy Chang)表示,在新冠疫情危機與中國頒布香港國安法兩大因素影響下,兩國之間的關係是回不去了。未來兩國脫鉤的危機會越來越深,除非有重大的政策使得兩國間的關係能有所轉圜,不過就目前來看幾乎是不可能。

然而,最近兩國間的摩擦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卻不大,美股昨日開盤表現略為走高。中國北京政府也表明,如果美國不撤銷對中國領事館關閉命令,將會進行報復行動。

分析師提醒投資人應該多注意華府與北京兩邊的不穩定關係,而不是著眼於財政貨幣刺激措施會如何大力振興全球股市表現。供應鏈的出走與貿易模式的改變對某些公司或者經濟體將會帶來強力的衝擊。

資深股市分析師亞德尼(Ed Yardeni)則警告投資人,除了疫情影響之外,兩國間關係惡化也是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日前他預測美國股市將出現超過20%的崩跌。

在下半年的經濟預測,貝萊德(BlackRock)投信分析師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美、中兩國間又增添了更多變數。先撇開美國大選結果不談,美、中兩國關係在在影響這次選舉情勢。其他國家也會漸漸被迫選邊站,脫鉤的影響不僅止於技術層面而已,投資人也必須了解兩國市場,特別是目前全球的經濟發展重心已漸漸移向亞洲。

即使市場整體看來似乎沒受影響,但也可能出現一段不安的時期,形成一股市場上的大逆風。從先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撤回美國對香港的特別待遇、拒絕部分中國任入境美國的兩個措施,也可看出兩國關係脫鉤的跡象。除此之外,英國有鑑於美國控訴華為涉嫌竊取國家機密,也緊隨美國打擊中國電信產業龍頭華為的腳步,要華為撤出在英國的5G網路發展,亞股也因此受影響。

各國間的經濟關係越疏遠,股市金融行情表現也就更差,並舉近幾周的中國債權收益率為例,當中國債權收益率越高,美國收益率就會變低。

分析師預測,離11月美國總統大選日期越近,反中的聲浪就會越多,川普團隊的反中手段可能更激烈。美國一方面為了顧經濟要中國買農產品,另一方面為了選舉又要喊口號反中,國內兩個黨派也都主打反中訴求來贏得選戰。我認為目前兩黨已達成共識就是對中國越來越嚴厲,而在大選過後事情的進展將會更快。

「雙邊的信任已經破裂,過去十幾年來西方國家不斷表示,多跟中國交易,讓中國能學習好的西方文化,最後就能讓中國變得跟西方國家一樣。但近幾年來只見雙方關係越走越遠。」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上周表示,美國的科技公司都被中國拿來當作拓展自已國家影響力的棋子。國內的科技公司與好萊塢都對中共的合作表達高度的意願,不過隨後蘋果與思科兩家科技公司特別聲明否認巴爾的言論。

美國本周已經禁止了超國11家中國企業,在沒有特殊許可的情況下,購買美國科技與其他產品。美國表示對中企制裁只是出自於人權考量,與中國曾對新疆的維吾爾族暴力鎮壓有關。

資料來源:CNB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ron Cattle的沙龍
0會員
24內容數
Iron Cattl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13
俄羅斯對外公布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Sputnik V之後,目前已經接到超過20個國家的訂單,總量超過10億劑,預計11月全球上市。同時俄國也稱疫苗年產估5億劑,未來還會再提高產能,儘管外界質疑該疫苗的安全性與療效,但俄國仍保持一貫的態度無視這些質疑聲浪。
Thumbnail
2020/08/13
俄羅斯對外公布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Sputnik V之後,目前已經接到超過20個國家的訂單,總量超過10億劑,預計11月全球上市。同時俄國也稱疫苗年產估5億劑,未來還會再提高產能,儘管外界質疑該疫苗的安全性與療效,但俄國仍保持一貫的態度無視這些質疑聲浪。
Thumbnail
2020/08/13
高盛集團拉丁美洲經濟研究主任Alberto Ramos日前受訪表示,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經濟前景黯淡,預計要爬出經濟低谷至少需要1年半的時間,同時也指出當中一些國家如阿根廷、祕魯、墨西哥恐將出現兩位數的經濟衰退情形,即便其他國家經濟衰退情形可能沒這麼慘,但這也是自二戰以來最大幅度的經濟衰退。
Thumbnail
2020/08/13
高盛集團拉丁美洲經濟研究主任Alberto Ramos日前受訪表示,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經濟前景黯淡,預計要爬出經濟低谷至少需要1年半的時間,同時也指出當中一些國家如阿根廷、祕魯、墨西哥恐將出現兩位數的經濟衰退情形,即便其他國家經濟衰退情形可能沒這麼慘,但這也是自二戰以來最大幅度的經濟衰退。
Thumbnail
2020/08/05
迪士尼昨(4)日公布2020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營收為117.8億美元低於預期的123.7億美元,每股盈餘為8美分,優於原先預期虧損64美分。今年遊樂園區營收受肺炎疫情重擊,第三季虧損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5%。
Thumbnail
2020/08/05
迪士尼昨(4)日公布2020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營收為117.8億美元低於預期的123.7億美元,每股盈餘為8美分,優於原先預期虧損64美分。今年遊樂園區營收受肺炎疫情重擊,第三季虧損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中國大舉拋售美股美債,反映了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中國的戰略調整 面對美國的債務危機、銀行業風暴和衰退預期,中國在5月減持了29億美元的美股和222億美元的美債,持有總額創下多年新低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金融市場,其股票和債券一直是海外投資者的重要選擇。然而,近期美國面臨了多重挑戰,包括政府債
Thumbnail
中國大舉拋售美股美債,反映了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中國的戰略調整 面對美國的債務危機、銀行業風暴和衰退預期,中國在5月減持了29億美元的美股和222億美元的美債,持有總額創下多年新低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金融市場,其股票和債券一直是海外投資者的重要選擇。然而,近期美國面臨了多重挑戰,包括政府債
Thumbnail
#20230226 ~ 20230304 #一週大事    #多空二方論戰 #你信哪邊 #美國持續找中國麻煩 #跟澳洲買蛋了 #充滿台灣價值 簡短講一下美國這邊的多空看法,這二週其實多數都在小幅震盪,可以稍做觀察,多方的論點就是目前通膨緩和、股市估值並不貴、 FED沒這麼鷹、市場情緒不會恐慌這幾點,
Thumbnail
#20230226 ~ 20230304 #一週大事    #多空二方論戰 #你信哪邊 #美國持續找中國麻煩 #跟澳洲買蛋了 #充滿台灣價值 簡短講一下美國這邊的多空看法,這二週其實多數都在小幅震盪,可以稍做觀察,多方的論點就是目前通膨緩和、股市估值並不貴、 FED沒這麼鷹、市場情緒不會恐慌這幾點,
Thumbnail
本日摘要 鬆綁中國科技巨頭 美國對印度軍事援助 北約與違約
Thumbnail
本日摘要 鬆綁中國科技巨頭 美國對印度軍事援助 北約與違約
Thumbnail
本日摘要 經濟衰退的威脅 中國經濟放緩 加密貨幣降溫
Thumbnail
本日摘要 經濟衰退的威脅 中國經濟放緩 加密貨幣降溫
Thumbnail
01紐約聯儲行長:美聯儲正在“接近”做出加息決定: 02科技股出現自2016年以來最糟糕的年度開局,升息的恐懼籠罩心頭: 03德國第四季度經濟下滑,可能出現疫情時代的第二次衰退: 04俄羅斯稱伊朗核談判取得了進展,預計將會達成協議: 05花旗季度交易部門營收遠遜預期,新CEO公佈架構重組計畫:
Thumbnail
01紐約聯儲行長:美聯儲正在“接近”做出加息決定: 02科技股出現自2016年以來最糟糕的年度開局,升息的恐懼籠罩心頭: 03德國第四季度經濟下滑,可能出現疫情時代的第二次衰退: 04俄羅斯稱伊朗核談判取得了進展,預計將會達成協議: 05花旗季度交易部門營收遠遜預期,新CEO公佈架構重組計畫:
Thumbnail
由於投資人保守觀望疫情發展,亞股周一(27日)開盤漲跌不一,其中日本的日經指數與東證指數分別下跌逾1.31%,是亞股早上開盤首現跌幅國家。投資人目前的焦點可能都在美國預計推出的肺炎振興方案,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Mnuchin)上周日(26)表示,已定案1兆美元的肺炎紓困方案。
Thumbnail
由於投資人保守觀望疫情發展,亞股周一(27日)開盤漲跌不一,其中日本的日經指數與東證指數分別下跌逾1.31%,是亞股早上開盤首現跌幅國家。投資人目前的焦點可能都在美國預計推出的肺炎振興方案,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Mnuchin)上周日(26)表示,已定案1兆美元的肺炎紓困方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