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 co-working space 辦公室漂泊心得分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跟朋友聊天,才想起來原來在曼谷使用過、搬遷過不少間 co-working space,打這篇是給這些漂泊的日子做些紀錄,同時提供有計畫要去曼谷工作的人,可以免走過一些漂泊的路。
從 2015 年到 2020 年,總共體驗過 4 間 co-working space,分別是 Ma:D, Hubba Ekkamai, Glowfish Asoke & Glowfish Sathorn。
另外補充,在去泰國的第一年,也短暫的把租下 condo 的一間房子,抽掉床鋪,補上兩個桌子就變成最簡單的工作間,Work From Home 的精髓就是這麼簡單啦!
Co-working space 在曼谷實在是有夠多,第一也是因為很多外國公司想要往東南亞發展大多會選擇把曼谷當作基地,可能是生活品質跟物價都相對來說比較舒服吧。
每一個 co-working space 都有很不一樣的特色,也搭配不同工作歷程的我與公司,去找到配合的 co-working space,我覺得 co-working space 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 “co-working” 這件事,因為不只是工作場所而已,還有“人”在裡面,讓所有體驗不一樣。

1. MA:D Club for better society

MA:D 是第一個找到的 co-working space,名字是來自於泰文的 มาดี 意思是『(人事物)來得好,好的(人事物)過來』,比較與一般的 co-working space 不一樣的地方是創辦人希望這個辦公室是可以支持社會公益的 Start-ups,所以如果你是跟社會公益相關的 Start-ups,在租金上是可以有減免的。
當初在找 co-working space 而不是一個獨立辦公室,一方面是因為泰國團隊還小,如果是租辦公室不太划算,另外也是希望在初期可以多認識一些外部的人,所以 co-working space 很符合一開始的目的與期待。
因為租的是『位子』,所以公共空間就很重要,MA:D 的環境很像是一個 community,公共空間很像是客廳加上圖書館的感覺,整體來說很像是室友們一起在工作的感覺,中午跟其他 start-ups 以及 MA:D 的員工會一起去吃飯。
除此之外,MA:D 也會有非常多的活動,不論是自己舉辦的,或是外面的人租場地舉辦活動,都非常的多。以 Pinkoi Thailand 來說,我們也在 MA:D 舉辦過非常多場 seminar,招募會,甚至有一年還辦了 Year End Party。
MA:D 很適合一開始的 Pinkoi Thailand,在剛起步的時候,MA:D 很像是一個家支持著我們,MA:D 的員工也都非常友善,常常邀請我們參加不同的動。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參加一場由 MA:D 舉辦的坎城廣告獎的作品解析,是由泰國奧美廣告、李奧貝納的 AD 們一起對答的講座,也問了 AD 們我一直對於泰國廣告的問題:『為什麼泰國廣告可以讓人上一秒哭下一秒笑?』
奧美廣告的 Art Director 回答是:『因為世界上的哭點跟笑點其實是共同的語言,泰國人強大的地方是,因為泰國人本身就是戲劇化的民族,所以就可以擅長的放大這個哭點跟笑點』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活動就是 Laughter Club,歡笑俱樂部,這個活動是練習『笑』,帶領的主持人說到,笑也是需要練習的,笑可以讓身心靈都得到紓解。
比較特別的是~MA:D 的工作坊都是自由樂捐,沒有特別的價格,回歸最終自由的市場機制。
在 MA:D 度過了很多青澀的時光,也準備夠多能量去面對泰國市場。在待了一年之後,因為人數成長,需要一個私人辦公室空間,所以就換到了 MA:D 同個巷子的 HUBBA。
p.s. MA:D 也在 2018 年因為創辦人有其他計畫而關閉了。
MA:D Club for better societ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deehub/
**photos credit to MA:D

2. Hubba Ekkamai

第二間待的是頗為盛名的 co-working space — Hubba,當時 Hubba 就已經有三家分店分別為 Hubba Ekkamai, Hubba-to, Hubba Siam Discovery,我們所待的是 Hubba Ekkamai。
選擇的原因第一是空間適合我們,Hubba Siam discovery 只有 Hot desk,沒有私人辦公室,而 Hubba-to 雖然背負設計的盛名,號稱最美的 co-working space,但因為距離實在太遠而放棄。
Hubba Ekkamai 的特色就是像家一樣的設計,一樓是 hot desk 空間,大部分在 Hubba 工作的都是工程師,所以與其說是活絡的氛圍,其他大部分大家都是埋頭在自己的工作裡啦~畢竟 co-working space 本質就是工作,交交朋友只是其次而已。
Hubba Ekkamai 的好處是 24 hours 開放,所以也常常聽到 Hubba 員工在談論哪位工程師又徹夜不眠或是日夜顛倒的在工作。
1F hot desk 空間
當然,也還是有活潑的時刻,像是每週四中午大家會一起吃午餐~ Hubba 也會不定期有類似 team building 的活動,印象很深刻的是揪去附近的北韓餐廳吃晚餐,有夠詭異的經驗。
北韓餐廳很像是回到 60 年代的歌舞廳,北韓服務生都很漂亮,但也都很僵硬,北韓料理跟南韓不會相差太多,還算吃的入口,相對來說,同桌的外國人接受度就比較低,跟一群在曼谷工作的外國人一起去吃北韓料理真的是蠻難忘的,『北韓』這個國家也是讓眾人掀起無限遐想。
這篇是泰國人寫的網誌,作者到是很大喇喇的拍了很多照片,大家可以參考餐廳內部照片跟 menu。
因為餐廳禁止拍照,所以留存的只有這一張大家的自拍照(右)
除此之外,雖然沒有在 Hubba-to 工作,但也在號稱最美麗的 co-working space 舉辦好幾次講座,甚至是 2017 年的設計師年末派對場地,當時使用了包含咖啡廳場地以及樓上的會議廳。
印象中 Hubba-to 很常拿來當作企業包場活動的場地,除了地點稍嫌遠之外,食物選擇不多這兩大缺點之外,整體場所是很舒服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租下 co-working space 之前還是建議大家先去現場晃一下,泰國 co-working space 也有一日、七日的體驗價,不妨先嘗試工作一下再下決定。
Hubba Thailan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UBBATHAILAND/
Website: https://www.hubbathailand.com/coworking
**photos credit to Hubba Thailand
p.s. 目前 Hubba Ekkamai, Hubba-to, Hubba siam discovery 都已經關門,剩下是 Hubba Sathorn 只能說 co-working space 如果不是地主,要一直經營下去吸引 member 使用依然有困難程度。
avatar-img
6會員
16內容數
Saneology comes from the Thai word “เสน่ห์” (Charm) and combines with “-logy”, which become a new word Saneolog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mpa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與朋友聊天(兼做市場調查)發現女性友人們紛紛提到包包跟鞋子的重要性,同時會更注重 CP 值,畢竟一個具有設計感的包包就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原本更似平凡無奇的裝扮變成一個完整的 Look。
我的第一口泰國啤酒是在台灣的宿舍喝的,還記得那時候對於啤酒以及泰國還沒有這個多的認識~泰國的啤酒世界其實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其實也蠻複雜的~來分享幾個泰國啤酒的奇妙之處吧,以及在泰國這幾年的啤酒心得
最近在泰國發現韓國人越來越多,雖然不像日本人一樣有很明確的聚集地跟社群,但可以感受到的越來越多韓國人選擇定居在泰國。之前跟咖啡館 Enough for life 的老闆娘 Zooey 閒聊得知,韓國社會壓力跟日本相比也不小,現代很多年輕人不想待在韓國社會工作,所以就選擇到海外找機會。
如同台灣在爭論到底商圈死不死一樣,Siam 商圈要死,沒那麼簡單!而且在過去一年半以來有變得更火紅的趨勢,更多小店進駐,同時因為位於泰國第一學府朱拉隆功大學的附近,如同大學生的後花園(更何況,朱拉隆功大學的學生們大多都是貴族呢~消費力可不輸白領)
雖然本身沒有拍過婚紗照,但!沒拍過婚紗照也看過別人拍婚紗照(沒在唬爛的)不知為什麼泰國設計師很多品牌都有一位攝影師男友,而其中又有兩位設計師的男友是婚紗攝影師。 不用感到驚訝,畢竟泰國是個很重視拍照的國家,畢業照是人生沙龍照的巔峰,那對於婚紗照的品質要求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是比天高~
其實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的泳衣品牌出現,在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就那樣了吧的時候!新的品牌永遠能找到插入點!讓品牌的光芒從這個微小隙縫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最近在與朋友聊天(兼做市場調查)發現女性友人們紛紛提到包包跟鞋子的重要性,同時會更注重 CP 值,畢竟一個具有設計感的包包就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原本更似平凡無奇的裝扮變成一個完整的 Look。
我的第一口泰國啤酒是在台灣的宿舍喝的,還記得那時候對於啤酒以及泰國還沒有這個多的認識~泰國的啤酒世界其實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其實也蠻複雜的~來分享幾個泰國啤酒的奇妙之處吧,以及在泰國這幾年的啤酒心得
最近在泰國發現韓國人越來越多,雖然不像日本人一樣有很明確的聚集地跟社群,但可以感受到的越來越多韓國人選擇定居在泰國。之前跟咖啡館 Enough for life 的老闆娘 Zooey 閒聊得知,韓國社會壓力跟日本相比也不小,現代很多年輕人不想待在韓國社會工作,所以就選擇到海外找機會。
如同台灣在爭論到底商圈死不死一樣,Siam 商圈要死,沒那麼簡單!而且在過去一年半以來有變得更火紅的趨勢,更多小店進駐,同時因為位於泰國第一學府朱拉隆功大學的附近,如同大學生的後花園(更何況,朱拉隆功大學的學生們大多都是貴族呢~消費力可不輸白領)
雖然本身沒有拍過婚紗照,但!沒拍過婚紗照也看過別人拍婚紗照(沒在唬爛的)不知為什麼泰國設計師很多品牌都有一位攝影師男友,而其中又有兩位設計師的男友是婚紗攝影師。 不用感到驚訝,畢竟泰國是個很重視拍照的國家,畢業照是人生沙龍照的巔峰,那對於婚紗照的品質要求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是比天高~
其實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的泳衣品牌出現,在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就那樣了吧的時候!新的品牌永遠能找到插入點!讓品牌的光芒從這個微小隙縫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清邁的三家獨立工作者工作空間:Punspace Wiang Kaew, Yellow Space, 和 Life Space。文章內容包括各個空間的環境和設備介紹,費用資訊,以及對使用者的建議和評論。
為了擺脫香港的吵鬧環境,我來到泰國尋找安寧,卻沒想到,即使換了地方,噪音問題依然糾纏著我!這次住進的 Airbnb 位置便利,卻有著鄰居小孩玩耍聲、施工聲、街頭喧鬧等各種噪音。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在曼谷參加Red Cross Fair的經歷,這是一個涵蓋政府和私人機構的大型活動,有抽獎和攤位,並且每年吸引許多當地居民參加。
在泰國的一次旅行中,我獨自面對生病的挑戰。在尋找藥店和與藥劑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獨立應對困境,這成為了我旅程中最寶貴的部分。
在曼谷的一天,從麥當當的用餐經驗,到藝術攤檔的陶瓷杯坯,再到商場的探索,這是一次充滿驚喜和發現的旅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在泰國曼谷租屋不只是看租金,還需要注意雜費、押金等隱藏收費。文章分享了在清邁租屋遇到的種種費用:押金、電費、清潔費等,從房東說一套做一套的經驗得出租客需要多加小心注意。作者在尋找過程中發現有些房間會隱藏不少費用,希望能與大家分享經歷,提醒大家在租屋時要詳細瞭解所有費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入住曼谷The Yard Hostel Bangkok青旅的某個晚上,作者與一位女士S小姐在討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得。作者透過這次旅行,思考著工作的意義和生活方式,並表達了對於平衡生活的追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清邁的三家獨立工作者工作空間:Punspace Wiang Kaew, Yellow Space, 和 Life Space。文章內容包括各個空間的環境和設備介紹,費用資訊,以及對使用者的建議和評論。
為了擺脫香港的吵鬧環境,我來到泰國尋找安寧,卻沒想到,即使換了地方,噪音問題依然糾纏著我!這次住進的 Airbnb 位置便利,卻有著鄰居小孩玩耍聲、施工聲、街頭喧鬧等各種噪音。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在曼谷參加Red Cross Fair的經歷,這是一個涵蓋政府和私人機構的大型活動,有抽獎和攤位,並且每年吸引許多當地居民參加。
在泰國的一次旅行中,我獨自面對生病的挑戰。在尋找藥店和與藥劑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獨立應對困境,這成為了我旅程中最寶貴的部分。
在曼谷的一天,從麥當當的用餐經驗,到藝術攤檔的陶瓷杯坯,再到商場的探索,這是一次充滿驚喜和發現的旅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在泰國曼谷租屋不只是看租金,還需要注意雜費、押金等隱藏收費。文章分享了在清邁租屋遇到的種種費用:押金、電費、清潔費等,從房東說一套做一套的經驗得出租客需要多加小心注意。作者在尋找過程中發現有些房間會隱藏不少費用,希望能與大家分享經歷,提醒大家在租屋時要詳細瞭解所有費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入住曼谷The Yard Hostel Bangkok青旅的某個晚上,作者與一位女士S小姐在討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得。作者透過這次旅行,思考著工作的意義和生活方式,並表達了對於平衡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