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這裡工作需要一些浪漫、一些勇氣、更多的努力來面對建築複雜龐大且瞬息萬變的問題;人 際、構造、結構、設計、文化甚至哲學...等。無法用一兩句,簡而言之。
因此我將實習文章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習一部分是生活。
這是一間性質特殊的事務所,這裡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
第一日的夜晚,我躺在「馬房」裡的床鋪上,感受每一步旁人踏階將力透過鋼構傳遞至鋪上,每一 分震動都在我骨骼裡迴盪,這是我第一次除了課本死板的鋼構解說,鮮明的認識鋼構的特性。那時我 望著牆板想:這裡的人究竟得多浪漫才能將如此「簡約樸素」的房間當成習慣並且成為日常。(其實我很想回家,畢竟嬌養慣了)
在這裡,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穫。在這裡生活除了浪漫還需要務實,務實的面對每一個鋼結構的問題;人類的起居、自立造屋。它與一般設計概念不同,它硬生生的存在那裡無法迴避、含糊帶過, 它必須站著務實面對人類災後的生存問題,不是紙上談兵。一開始我也不是很懂這些拍起照片外觀普通,與業界其他建築師將自己的作品包裝精美大相徑庭的房子到底有什麼特別,直到閱讀了王明蘅老師與謝英俊建築師的 對談《讲座实录 | 2018年为无为展系列论坛「王明蘅≡谢英俊」》
才逐漸了解平常在火堆旁建築師和武人(永岡武仁事務所裡的員工)不斷反覆對談的內容是多麼的深奧;文章裡的內容大致上是說明蓋房子的過程中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以及亞歷山大在《建築·模式·語言》所討論的patten(圖像),(內容有些深奧,閱讀起來有些 吃力,不過很有趣。)是我以往沒有閱讀過的觀點。
屏東八八風災後重建的禮納里部落,看見所了蓋出的建築物與使用後的差別,第一次看見原來真的會有建築師替居⺠預留增建的空間,還替他們設計構造方便日後的變動,與一般學校教育的設計,強調一定要做滿,有極大的差距,或許學校設計的做滿是為了讓我們練習對於空間操作的熟悉,而這裡的留白,卻是文化上提供居⺠的自主 性,找回自己的主我,輔助他們的增建不免讓人想到其實是在對於現有的法規做抗爭,爭取自己的空間權(個人推測)。
國姓加工廠的鋼構,鋼架上打得孔位是為了日後擴增方便
在建築細部對我有所啟發的是,在工作室外的一顆小的螺絲釘,它除了有補強構造的功能還有成為窗軌的可能,是我從來都沒有想到的細節,而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以上種種算是我實習的一小部分心得,如果要認真說我的收穫:是終於有能力在一兩米中看見一兩 公分的細部,希望日後的日子裡可以在一兩公里的城鎮區域看見脈絡,甚至更多。也體會到建築的 迷人之處,理解為何圖學上的每條線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