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2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機緣品第七〉
原文: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甚麼。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曰。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淺譯:
「禪者智隍」:什麼叫禪者呢?就是修禪宗的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智隍。
「初參五祖」:參學,就是尋師訪道、參訪善知識。古來在中國,出家人都要訪尋善知識,找哪一個是真正明眼的善知識,要去參拜,跟著他學習。他最初去參學的時候,是去參訪五祖弘忍大師。
「自謂已得正受」:他自己就說他已經得到正定,真正的道理。
「庵居長坐」:他住一個茅庵。庵,就是茅庵,怎麼叫茅庵呢?就是用草造的,只能避風雨而已,看是很不好看的。長坐,他是長坐不臥的,白天也是坐,晚間也是坐。
「積二十年」:長坐二十年。
「師弟子玄策」:六祖大師的弟子玄策,玄策大約是各處去給六祖大師做宣傳的,到處去遊說,對其他的法師講:「六祖大師,是真正傳授佛教衣缽的傳人。」他各處去給他師父做宣傳。
「遊方至河朔」:他各處去遊走參方,到了河朔,就是河北。
「聞隍之名」:聽見智隍法師的名字。智隍法師因為住茅庵,長坐不臥二十多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個修道的人,所以很有名望的。
「造庵問云」:於是乎,玄策法師到他的茅庵裏,就問他來了。
「汝在此作甚麼」:玄策法師本來知道他是長坐不臥,是個修道的人,到那兒就故意問他,說:「你在這個地方幹什麼呢?」
「隍曰:入定」:智隍禪者就說:「你問我幹什麼?我在這入定了嘛!」
「策云」:玄策法師又說了。
「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你說你入定,是你心裏有一個念,想要入定啊?還是沒有一個心念,說我要入定?你有沒有這個意思呀?
「若無心入者」:你若說你沒有心入定。
「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你要是沒有心,你就入定了;這所有的無情,就是沒有知覺性的、沒有氣血的,好像草、木頭或瓦石等,都應該得到入定這種境界。
「若有心入者」:你若說你不是無心入,你是有心入定,你有這個入定的心。
「一切有情」:所有的一切有情。
「含識之流」:所有有氣血的、有情感的,這一切的生物、一切的眾生之流。
「亦應得定」:他們完全都應該得定;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定。為什麼呢?你有心入,他們也都是有心嘛!他們也都是有情嘛!他們都應該得定。
「隍曰」:智隍禪者聽見玄策法師這樣問他,他就說了。
「我正入定時」:我告訴你呀,我正在入定的時候。
「不見有有無之心」:我不見到我自己有有無之心,或者有心入定,或者無心入定,我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我都空了。
「策曰」:玄策又說了。
「不見有有無之心」:你既然不見有有無之心。
「即是常定」:這就是常常在定裏了。
「何有出入」:照著你所說,不見有有無之心,這是個常定;常定沒有一個出入,你怎麼又弄出一個出入來了?你是怎麼搞的啊?
「若有出入」:你既然有出入。
「即非大定」:這就不是個大定,不是真正的定,也就不是佛祖所說的定。
「隍無對」:智隍一聽,這怎麼辦啊?他說也不可以出,也不可以入,那我現在有出入,這怎麼弄的?哈!他自己沒有話講,沒有口開。
「良久」:想了很久,自己所說的,的確是沒有道理;人家所說的道理,智慧比他高。想了很久,想要和他辯駁,可是沒有話講,找不出道理來和他辯論。
所以「問曰」:就問他。
「師嗣誰耶」:說你的師父是誰啊?他不問旁的,他就問:你現在這樣講,辯才無礙,這樣聰明,那你的師父是誰?你的師父,當然比你更聰明、更會講了。所以就問,你接受誰的法?嗣,就是嗣法,誰傳授給你的法?
「策云」:玄策法師就說。
「我師曹溪六祖」:我的師父是誰啊?是曹溪南華寺的方丈和尚六祖大師。
「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他就問,六祖以什麼為禪定呢?
「策云」:玄策法師就說。
「我師所說」:我的師父六祖大師說的。
「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他說本性是妙湛圓寂而不動的。體用如如,就是它的體和用,都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
「五陰本空」:他說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本來是空的。
「六塵非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塵的境界,本來是沒有的,也是空的。
「不出不入」:定,也不要出,也不要入。
「不定不亂」:也沒有一個定,也沒有一個亂。你明白本體的妙用。
「禪性無住」:禪的性質,也沒有一個住,也沒有一個離住。
「離住禪寂」:它是離開這種執著的寂滅,離開死板的這種禪。
「禪性無生」:禪的自性也無生。
「離生禪想」:你離開這種生禪定的想:「我坐這兒生出禪定來。」
「心如虛空」:自性心,就像虛空似的。
「亦無虛空之量」:也沒有虛空這種的思想。這個「量」,就是沒有「虛空」那個思想。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甚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为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曰。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浅译:
「禅者智隍」:什么叫禅者呢?就是修禅宗的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智隍。
「初参五祖」:参学,就是寻师访道、参访善知识。古来在中国,出家人都要访寻善知识,找哪一个是真正明眼的善知识,要去参拜,跟着他学习。他最初去参学的时候,是去参访五祖弘忍大师。
「自谓已得正受」:他自己就说他已经得到正定,真正的道理。
「庵居长坐」:他住一个茅庵。庵,就是茅庵,怎么叫茅庵呢?就是用草造的,只能避风雨而已,看是很不好看的。长坐,他是长坐不卧的,白天也是坐,晚间也是坐。
「积二十年」:长坐二十年。
「师弟子玄策」: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玄策大约是各处去给六祖大师做宣传的,到处去游说,对其他的法师讲:「六祖大师,是真正传授佛教衣钵的传人。」他各处去给他师父做宣传。
「游方至河朔」:他各处去游走参方,到了河朔,就是河北。
「闻隍之名」:听见智隍法师的名字。智隍法师因为住茅庵,长坐不卧二十多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修道的人,所以很有名望的。
「造庵问云」:于是乎,玄策法师到他的茅庵里,就问他来了。
「汝在此作甚么」:玄策法师本来知道他是长坐不卧,是个修道的人,到那儿就故意问他,说:「你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呢?」
「隍曰:入定」:智隍禅者就说:「你问我干什么?我在这入定了嘛!」
「策云」:玄策法师又说了。
「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为无心入耶」:你说你入定,是你心里有一个念,想要入定啊?还是没有一个心念,说我要入定?你有没有这个意思呀?
「若无心入者」:你若说你没有心入定。
「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你要是没有心,你就入定了;这所有的无情,就是没有知觉性的、没有气血的,好像草、木头或瓦石等,都应该得到入定这种境界。
「若有心入者」:你若说你不是无心入,你是有心入定,你有这个入定的心。
「一切有情」:所有的一切有情。
「含识之流」:所有有气血的、有情感的,这一切的生物、一切的众生之流。
「亦应得定」:他们完全都应该得定;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定。为什么呢?你有心入,他们也都是有心嘛!他们也都是有情嘛!他们都应该得定。
「隍曰」:智隍禅者听见玄策法师这样问他,他就说了。
「我正入定时」:我告诉你呀,我正在入定的时候。
「不见有有无之心」:我不见到我自己有有无之心,或者有心入定,或者无心入定,我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我都空了。
「策曰」:玄策又说了。
「不见有有无之心」:你既然不见有有无之心。
「即是常定」:这就是常常在定里了。
「何有出入」:照着你所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个常定;常定没有一个出入,你怎么又弄出一个出入来了?你是怎么搞的啊?
「若有出入」:你既然有出入。
「即非大定」:这就不是个大定,不是真正的定,也就不是佛祖所说的定。
「隍无对」:智隍一听,这怎么办啊?他说也不可以出,也不可以入,那我现在有出入,这怎么弄的?哈!他自己没有话讲,没有口开。
「良久」:想了很久,自己所说的,的确是没有道理;人家所说的道理,智慧比他高。想了很久,想要和他辩驳,可是没有话讲,找不出道理来和他辩论。
所以「问曰」:就问他。
「师嗣谁耶」:说你的师父是谁啊?他不问旁的,他就问:你现在这样讲,辩才无碍,这样聪明,那你的师父是谁?你的师父,当然比你更聪明、更会讲了。所以就问,你接受谁的法?嗣,就是嗣法,谁传授给你的法?
「策云」:玄策法师就说。
「我师曹溪六祖」:我的师父是谁啊?是曹溪南华寺的方丈和尚六祖大师。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他就问,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
「策云」:玄策法师就说。
「我师所说」:我的师父六祖大师说的。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他说本性是妙湛圆寂而不动的。体用如如,就是它的体和用,都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
「五阴本空」:他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本来是空的。
「六尘非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的境界,本来是没有的,也是空的。
「不出不入」:定,也不要出,也不要入。
「不定不乱」:也没有一个定,也没有一个乱。你明白本体的妙用。
「禅性无住」:禅的性质,也没有一个住,也没有一个离住。
「离住禅寂」:它是离开这种执着的寂灭,离开死板的这种禅。
「禅性无生」:禅的自性也无生。
「离生禅想」:你离开这种生禅定的想:「我坐这儿生出禅定来。」
「心如虚空」:自性心,就像虚空似的。
「亦无虚空之量」:也没有虚空这种的思想。这个「量」,就是没有「虚空」那个思想。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應愛惜自己的性命,《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身難得,需要莫大的福報,故不能自殺,自殺一世影響七世,到第八世時想自殺的意念才會消失。」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這一兩年開始誦外道願以來,真是百感交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今還有一個阿修羅道效忠效勞還沒完成(我知道我唸得很慢)。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來磨(考)你的人,要懂得轉念,要用感恩的心快樂地做,如此這般,考試方能通過,爾後堅持以相同方式處事,心性就能提升。」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應愛惜自己的性命,《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身難得,需要莫大的福報,故不能自殺,自殺一世影響七世,到第八世時想自殺的意念才會消失。」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這一兩年開始誦外道願以來,真是百感交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今還有一個阿修羅道效忠效勞還沒完成(我知道我唸得很慢)。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來磨(考)你的人,要懂得轉念,要用感恩的心快樂地做,如此這般,考試方能通過,爾後堅持以相同方式處事,心性就能提升。」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