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說話,別用防疫當政治手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台灣常常有人出境就被其他國家驗出武漢肺炎我也會怕啊,但昨天衛福部拿出數據,從台灣出境且接受篩檢的人其實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

這機率有多低?全球篩檢武漢肺炎的工具平均準確率大概是96%,那健康的人連續三次被誤篩出陽性的機率就是0.006%。

防疫的準備要有,但那些要拿出境者被驗出陽性大作文章甚至繪聲繪影地說政府隱匿疫情的,看到數據也該適可而止了吧?

本文為太報邀稿,全文請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什麼時候要使用COVID 19 抗體,做為篩檢工具? 先說清楚給民眾知道: 抗體陽性,不代表身體正遭受COVID 19 感染! 使用COVID 19 抗體,做為篩檢工具的時機: 1.追朔不明接觸者: 例子: 浙江台商 例如凊查臺灣首例死亡個案白牌車司機感染源,從相關接觸者中找到三名台商乘客。由於
Thumbnail
什麼時候要使用COVID 19 抗體,做為篩檢工具? 先說清楚給民眾知道: 抗體陽性,不代表身體正遭受COVID 19 感染! 使用COVID 19 抗體,做為篩檢工具的時機: 1.追朔不明接觸者: 例子: 浙江台商 例如凊查臺灣首例死亡個案白牌車司機感染源,從相關接觸者中找到三名台商乘客。由於
Thumbnail
從台灣出境且接受篩檢的人其實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這機率有多低?全球篩檢工具平均準確率大概是96%,那健康的人連續三次被誤篩出陽性的機率就是0.006%,看到這數據,那些還繪聲繪影說政府隱匿疫情的人該適可而止了吧?
Thumbnail
從台灣出境且接受篩檢的人其實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這機率有多低?全球篩檢工具平均準確率大概是96%,那健康的人連續三次被誤篩出陽性的機率就是0.006%,看到這數據,那些還繪聲繪影說政府隱匿疫情的人該適可而止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