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知乎@猎头老王
溝通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並時時刻刻地展示著它的正負作用。懂得溝通,可以讓你獲得更融洽的人際關係,或者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三言兩語之間就能點燃別人的怒火。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人品不壞,有時候甚至會非常熱心,但是卻因為不會溝通,讓人十分反感不願靠近。
小林當初在找老王溝通時感覺很委屈,因為她在平常工作中,對同事們都很熱心,非常像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鍾曉芹:有人搞不定打印機,有人不會裝軟件,有人需要幫忙取快遞等等,大事小情她都願意給同事提供幫忙。可儘管她很熱心,但卻並沒有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事們似乎與她都有很強的疏離感。
自己的熱情卻沒有換來同事們的真心,小林感覺很委屈,也很難過。
通過深入的溝通之後,老王終於搞清楚,小林其實和同事沒什麼大矛盾,她最大的問題就是觸犯了一些溝通禁忌。以最簡單的事情為例。上一次,一個同事把安裝軟件下載到了桌面上,小林一邊幫忙,卻一邊吐槽說:“你有沒有基本常識啊?怎麼能把安裝軟件放在桌面……”
她明明是給對方提供了幫助,但這樣的溝通方式會讓對方覺得受到了貶損,敗光了積累的好感。
但也有一些,溝通就非常好。比如黎明,他不但會與同事溝通,向上溝通也屬於高手。根據老王的了解,發現黎明向上溝通的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會用領導的“語音”和領導溝通,在思維上也和領導保持一致等等。這才是向上溝通的高手。
溝通,不僅僅是彼此之間傳遞的信息,同樣也會傳遞情感和情緒。而糟糕的表達方式,無疑會在不知不覺間製造了障礙。
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溝通邏輯。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應用和優化溝通經驗。溝通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快速地掌握避開溝通雷區的方法。老王為大家盤點了以下5種,一出口就容易招人煩的溝通方式。
1、指令式溝通。
每當有新員工進公司的時候,魏姐都會主動幫忙帶新人,但是時間長了這些人就會刻意遠離她。在新人初到公司的時候,她的確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但是她總是習慣性地會插手別人的工作。她本意只是想給同事提供一些建議,但在表達的時候總是會以一種指令式的口吻告訴對方,“你這個方案應該這樣做……”
老王認為,這種指令式的溝通,一方面會打亂別人的做事邏輯,另一方面也會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人反感。
老王建議,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情況下,給他人提建議一定要委婉,將指令式的“你應該怎樣做”變成“我建議……也許這樣做能達到……效果,你認為呢? ”
簡單來說就是提出自己的建議以及理由,並把決策權交還對方,給對方足夠的尊重和空間。
2、貼標籤式溝通。
在發生一些錯誤和糾紛時,很多人會不自覺地進入一種標籤式溝通模式,說出類似這樣的話。
“你這種人可真是……”“你怎麼老是這樣?”
這種溝通本質上來講就是在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就給對方貼上了一類人的標籤。
老王認為,這種溝通方式一方面無法真正地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激化矛盾。
老王建議,在對方犯下了錯誤或者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要直接溝通問題,
解決問題。萬萬不能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而草率地給對方貼上了某種標籤。
3、質問式溝通。
因為一次不恰當的溝通,小k和同事小史鬧得很不愉快。小史因為方案做得不好被領導痛批了一頓,小k本想去安慰。在看了小史的方案之後,意識到方案中存在很大問題,便不自覺地脫口而出,“你怎麼能犯這種錯呢?為什麼不把目標客戶鎖定到一類人啊?”
原本情緒不佳的小史聽到了小k的話非常惱火。剛剛才被領導批評過,轉眼又受到了同事的質疑。
老王認為,這種質問式的溝通,很容易讓善意的建議變成鋒利的質疑。老王建議,在面對此種情形時,可以使用假設的方法提建議,“如果這樣做……會不會好一些?”,照顧對方的情緒,運用委婉的表達方式,幫助對方解決問題。
換一種溝通方式,便可以讓溝通的情緒發生質變,會讓對方感覺到被幫助,而不是被指責。
4、比較式溝通。
比較式溝通十分常見,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聽過別人家孩子的故事,有些父母常會說“你看某某家的誰……你再看看你……”。在與優秀的樣本比較中,我們總是會變得十分不堪。
在走入社會中,也同樣會遇到這種比較式的溝通。“你看看人家某某的方案……”,“你看看某某老公的年終獎……”“你看看別的組的設計……”
很多人總是認為,比較能夠讓人“知恥而後勇”。但事實上,它很容易適得其反,使人喪氣,也會拉開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
老王認為,比較打壓式的溝通,會無限地碾壓對方的自信,而耐心的溝通和鼓勵,才能夠讓人真正地直面問題。
5、反問式溝通。
賀先生在同事的眼中就是一個說話沒深沒淺的人。
“你看沒看到我上午打印的資料?”
“我怎麼知道?我可沒去你的工位。”其實他完全可以回答,說自己沒有看到,就結束這次簡單的溝通,但這樣的反問,會讓對方非常反感。
“明天幾點開會來著?”
“你的記憶短路了嗎,領導不是早上剛說完,明天8:30嗎?”。他只要明確地告知結果,就可以完成這次溝通,卻使用了一個沒有必要的反問句,貶損了對方,無端地製造了矛盾。
像這樣的反問式溝通,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常見,大多數時候是出現在一些瑣碎的小事中。很多人會習慣了這種溝通邏輯,但它會在無形之間,製造出很多不愉快的負能量。
老王建議,懂得好好與人說話,才能實現融洽相處。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面對別人的問題時,一定要簡潔清晰地回答問題,避免這種沒營養的反問式溝通。
寫在最後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在聊天時照顧對方的感受。所以,在溝通時,一定要避開這些溝通雷區。萬萬不要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一些糟糕的溝通方式,而傷害到了身邊的人,毀了自己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