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模糊

含有「戰略模糊」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自2025年9月美國在台協會(AIT)重申「台灣主權未定論」以來,這個政治話語變得十聳動,使得台灣社會,再度掀起輿論波瀾。對於部分人而言,這是對中國「法律戰」的堅定回應,是一種戰略上的善意防護;然而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卻可能被視為動搖中華民國主權的政治暗示。
Thumbnail
荷仙-avatar-img
2025/10/15
我反正是寧死都不願被對岸統一的~!五星旗醜死了~!我一定要做"中華民國"的國民,因為"中華民國"國旗上"青天白日"的"光輝,遠不是"星星"(五星旗)能夠相比擬的~! 我們才是正統的"中華民國"(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建立的)~!對岸那個是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1949年10月1日才有的~!(所以他們才都過"十一國慶") 他們主張中華民國已被其取代,進而宣稱擁有臺灣主權,並持續不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 但我是絕不會屈服和投降的~!反正大不了一死而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之前"反送中"我就已看出他們的"獨裁",所以我是絕不會願意被這樣的"當權者"所統治~!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5
荷仙 很棒,謝謝妳長篇留言,我完全認同。💐
第二個難題:美國的「戰略模糊」對台灣是穩定劑,還是長期隱患? 第三個難題,關於「不屈」的社會根基。台灣韌性不是單一聲音,而是選票、更迭與運動的動態共識。
6月13日以色列空襲伊朗後,雙方開始了導彈互射的戰爭「悶燒」,並也陷入各有難處的戰略困境。
Thumbnail
📌 戰爭與地緣政治(Geopolitics & War) escalate:升高、惡化(局勢)  → The conflict might escalate into a full-scale war. martial law:戒嚴  → In wartime, the government
2025年,全球三大洲出現同步裂縫:歐洲文明重心鬆動,南韓即將重回戰略模糊,加拿大在民族紅利中持續漂離盟友定位。川普這場對加拿大的選前施壓,其實是一場價值測壓行動,最終目的是辨識文明真正的盟友與風險邊界。在世界進入現實主義主導的新階段前,這場選舉的失望,是他對加拿大的釋懷。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加拿大#戰略#自由黨
前陣子黃國昌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日媒沒有給他閃躲的機會,直接丟出一記直球:「你過去強烈反對國民黨,為何現在與他們合作?」 畢竟2016年時他曾發文痛批:「做這麼無恥的事,還嘻嘻哈哈,經過今天,我確信,恥度無下限的中國國民黨,沒有悔改可能。該做的事,就是徹底消滅它。」。 但現在的黃國昌,卻選
Thumbnail
川普凍結「無償援台」主要訴求對象是中國北京當局。可見美國已經正式將「台灣人民」做為和中國的談判籌碼。美國新政府的戰術方向改變,將促使過去數十年來美台間的「戰略模糊」策略,轉向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所主張的「戰略清晰」策略。對美國而言,「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是具有挑戰中國「內政不受干涉」之主張。
新年即將到來,身為寫作人,難免會牽涉到敏感的問題,比如說銷售報表或版稅。這多年來,我潛心研究版稅,有心練功,無心練成,如今大腦如同電腦斷層機,能夠掃描各家出版社的會計部門。 首先,我必須要推崇台灣的城邦出版集團和遠流出版公司,因為他們都按時發給作者版稅。至於台北市郊外的一家出版集團,則曖昧不清
「台灣人民」如果是指:主張「對抗中國(包括中華民國體制)確保台灣」的台灣人。則「台灣人民」與「中國非法政權中華民國支持者」,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法主體性」,政治方向目標更是南轅北轍。其次,何謂「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也必需釐清!
「華獨派」以內外夾攻、殊途同歸手法,使民主化之後台灣人和二戰後台灣人不知行使「殖民地人民自決權」一樣,由於對「中華民國法定位」的錯誤認知,台灣人一再錯失行使「自決權」的良機,直到今天。造成今天的台灣社會「民主有成、建國未成」、「只是對抗北京政府的反中共保台灣」成為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