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供》「有雷」觀後感 / 「在司法面前,我選擇慈悲。」

《翻供》「有雷」觀後感 / 「在司法面前,我選擇慈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影評正文:

在我心中,《翻供》其實有點難定義,主打著燒腦劇情與感人親情,這些元素它都有做到,但我認為這些點,不全然是本片在我心中,能夠出色的原因,有時反而是一個阻撓。


raw-image

劇情描述首爾的大律師貞仁,得知罹患失智症的母親花子涉嫌下毒殺人,因故與家人失聯多年的她懷疑事有蹊翹決定親自出手調查。追查案情的過程中,貞仁遭遇各方層層阻撓,到底她該自保並為母親翻供,揭開這樁謀殺案背後隱藏多年、不可告人的醜陋真相


raw-image

《翻供》完全反映了我喜歡韓國電影的地方,雖然處處看似是精準的劇情安排、套著一千零一招的文本、制式的人物設定,卻依然能把觀眾帶往導演希望的方向,到最後能被電影所感動。


raw-image

我想,韓國電影總是能夠先把「故事說好、完整」,建立基本的人設,其次才去安排劇情張力與風格。並在各種複雜的包裝底下,最後仍然不忘拉回人性做根本的情感,正是韓國電影總是能感動我的地方,當然有時也會失足啦(感染半島......)


raw-image

片中申善惠深沉內斂的演出很出色,不管是身為律師的正義伸張,還是與媽媽的情感糾葛,都在他與編劇的巧手下處理的非常得宜。起初因為家族「重男輕女」而離家出走的「恨」,到中段疼惜母親的「痛」,最後是真相大白後期望為母親翻案的「悔」,一層一層,不管是編劇的撰寫還是申善惠的表演,都非常有層次,十分精彩。


raw-image

法律中,理性道德與感性道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議題,到底是「法理情」還是「情理法」?人人有不同的解讀。而電影《翻供》最令我喜歡的優點,但卻也是最有可能因為它極為想營造出戲劇張力,而忽略的優點,在於它在正義與慈悲間的的辯證,與主角的心境轉變。


raw-image

有人問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人道主義者卡繆,在正義與母親之間,你選擇誰?卡繆回答:「我愛正義,但在正義之間,我選擇為母親辯護。」而在結尾,縱使主角發覺母親真的是殺人兇手,他仍然為母親翻案,所有前方描述的大財團掛勾與驚險的查案,在此刻都成了枝微末節,不再是戲劇的重點,重點用力點在主角與母親的親情上。


raw-image

劇情剛開始因為正義而拒絕接案子的主角,在最後成了片頭她最鄙視的人,但她選擇的是「存孝」,而「捨義」,仍舊與前面重利益的律師、勾結財團的政客,劃清了界限。我想《翻供》想傳達的是,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道德定義,人們最應該捫心自問的在於自己的「良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raw-image

總結來說《翻供》雖然擁有懸疑的劇情、意外的翻案、感人的親情,但這些對我來說都像是煙霧彈。重要的是,電影最後仍然扣回人心根本的親情,更將格局帶到更遠的「理性道德」與「感性道德」,兩者模糊定義的詮釋,如果想看韓國片但不想看殭屍,推薦看看這一部作品。

總分 8.4 / 10


raw-image

片名:翻供

導演:朴尚賢

演員:申惠善 、裴宗玉

發行:索尼影業

-

如果你想要更關注我:

臉書主要頁面(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IG版面(限時動態獨家的第一手感想)

https://www.instagram.com/curry_talks_movies/

痞客邦圖文好讀版(文章隨時更新)

https://currytalksmovies.pixnet.net/blog

相關邀約歡迎私訊或是透過Email

[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的沙龍
43會員
173內容數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經典不一定要拿下很多獎項、不一定要創下高票房成績。 五月天阿信說:「經不經典這種事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嘛,你有你的回憶,我有我的傳記,只要感動,都是經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年前的我,投入了《宅男行不行》這個影集,隔天在加州華納兄弟片場,看到了他們的場景與戲服,從此加入了這個大家庭。這一年來,中間雖然暫停了一段時間,但在這半年的衝刺,掐指一算,剛好花了一年追完12季279集。
大家最好奇的一定是哪一集比較好看。我建議大家抱著開放的心態進場,畢竟兩集的故事與調性完全不一樣,喜歡第一集的未必會喜歡這一集;喜歡這一集的未必會喜歡第一集,兩集各有各的特色。
孤兒院長大的王義智,遇見了會照顧他的心心姐姐,兩個人培養了深厚的情感,心心姐姐也成為義智心中最牽掛的人。心心姐姐只要想到義智,就會不自覺地打噴嚏。長大後,心心姐姐離開孤兒院到城市工作,義智下定決心要成為心心姐姐喜歡的「勇敢的男生」,於是開始苦練拳擊。
觀賞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的時候,心中只有「感動」兩個字,台北電影節是全球疫情下唯一如期舉辦的影展,電影獎也是疫情下第一場大型頒獎典禮,在全球電影產業如此艱難的時刻,我們影人大家聚在一起,鼓勵更多台灣優秀的好作品,張榮吉導演說:「電影它會永遠存在,它會一直感動我們。」
2020對於世界的電影圈好像不怎麼友善,但是台灣的影迷真的是幸福的。從三月開始了一連串的「經典重映」,讓我們影迷可以趁這個全球電影業停滯的階段,好好回頭把當年飲恨沒辦法看大螢幕的電影補齊,一下推薦幾部在疫情期間,重映的作品
對於電影圈而言,2020真的是大洗牌、大混亂的一年,小編真的猶豫了非常久,究竟要不要做上半年,最後還是決定派一個名單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年前的我,投入了《宅男行不行》這個影集,隔天在加州華納兄弟片場,看到了他們的場景與戲服,從此加入了這個大家庭。這一年來,中間雖然暫停了一段時間,但在這半年的衝刺,掐指一算,剛好花了一年追完12季279集。
大家最好奇的一定是哪一集比較好看。我建議大家抱著開放的心態進場,畢竟兩集的故事與調性完全不一樣,喜歡第一集的未必會喜歡這一集;喜歡這一集的未必會喜歡第一集,兩集各有各的特色。
孤兒院長大的王義智,遇見了會照顧他的心心姐姐,兩個人培養了深厚的情感,心心姐姐也成為義智心中最牽掛的人。心心姐姐只要想到義智,就會不自覺地打噴嚏。長大後,心心姐姐離開孤兒院到城市工作,義智下定決心要成為心心姐姐喜歡的「勇敢的男生」,於是開始苦練拳擊。
觀賞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的時候,心中只有「感動」兩個字,台北電影節是全球疫情下唯一如期舉辦的影展,電影獎也是疫情下第一場大型頒獎典禮,在全球電影產業如此艱難的時刻,我們影人大家聚在一起,鼓勵更多台灣優秀的好作品,張榮吉導演說:「電影它會永遠存在,它會一直感動我們。」
2020對於世界的電影圈好像不怎麼友善,但是台灣的影迷真的是幸福的。從三月開始了一連串的「經典重映」,讓我們影迷可以趁這個全球電影業停滯的階段,好好回頭把當年飲恨沒辦法看大螢幕的電影補齊,一下推薦幾部在疫情期間,重映的作品
對於電影圈而言,2020真的是大洗牌、大混亂的一年,小編真的猶豫了非常久,究竟要不要做上半年,最後還是決定派一個名單出來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