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導讀|我們不缺科技新聞,缺的是觀點和洞見

方格子導讀|我們不缺科技新聞,缺的是觀點和洞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無法專訪每一個作者、當每一個作者專屬編輯的情況下,平台上還是有很多值得真情推薦的內容,之後會定期推出「方格子導讀系列」,一篇一位作者與其專題,從編輯視角,試著當讀者們的引路人,一起挖掘、閱讀各式各樣,錯過真的會可惜的優質讀品。
raw-image

科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對每個人的影響也愈來愈大;特別是引領全球科技脈動的那些科技巨頭:在可預見的未來,諸如 Apple、Amazon、Facebook、Google、Tesla、Netflix 等美國矽谷科技大廠,其先進科技產品與策略,對未來可能帶來的變化與衝擊,不論在質或量上,都不容忽視。

當然,因為科技巨頭對社會的影響日漸顯著,大家也就愈來愈常看到各種科技新聞;然而這些科技新聞縱使能夠帶給大眾各種新消息,但對於這些新消息的來龍去脈、對個人、社會、國家乃至於世界可能發生的巨大影響與分析,要不是付之闕如,要不就輕描淡寫;有時根本就是錯得一塌糊塗,完全畫錯重點。

在資訊爆炸,特別是無用資訊大量充斥的時代,我們需要的已經不只是訊息,更需要洞見、更需要觀點。

所幸,我們也有很多有識之士,願意用各種方式,分享他們的洞見和觀點;在方格子上,我們要鄭重推薦你由 Miula 撰寫的《科技巨頭解碼》

要能寫出一針見血,擲地有聲的硬派分析和觀點,沒有在科技界和商業圈的一定資歷,是不容易寫得出來的。Miula 本人的經歷非常豐富,不但擔任過國內大型遊戲公司的執行長,也曾自行創業;豐富的商業操盤經歷,讓他比一般科技媒體的記者,更能深入理解科技公司的策略與布局。

文章試讀:

  • 就在上周,被稱之為矽谷最神秘的獨角獸的 Palantir,正式向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遞交了上市申請書。而這個動作,立刻引發了整個市場的熱議。這是因為,Palantir 這間公司雖然估值高達兩百億美元,但是真正知道這間公司在做什麼的人,其實並不多。整個市場上對於 Palantir 的了解,大概就停留在是做大數據的公司,拿到很多政府軍方與情報單位的合約,以及傳聞中協助獵殺賓拉登的八卦而已。所以,當 Palantir 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披露了營運數據之後,當然就引發了市場的高度討論。


  • 很明顯的,Spotify 目前的戰略,就是要以獨家內容,將目前分散在各收聽平台的 Podcast 聽眾,都收攏到 Spotify 平台上收聽,擴大 Spotify 在 Podcast 領域的市佔率。簡單來說,Spotify 的目標,就是要成為 Podcast 市場的龍頭,就如同 YouTube 在網路影片市場一般...



有訂《科技巨頭解碼》的讀者,或是聽過 Miula 的 Youtube、Podcast 節目《M 觀點》的朋友,就一定可以看出 Miula 的深厚功力;Miula 不但花很多時間細讀這些科技大廠的相關原文新聞,而且更願意投入心力,從這些大型科技業者的第一手資料(產品說明、財務報表等資料),爬梳出一般科技新聞無法挖掘出的重點,再以他豐富的商業知識和經驗,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解析他的觀察與看法;這對需要掌握科技大廠動態與商業策略的朋友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未經正確解析的的資訊不但無用,往往還是有害的。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全球科技巨頭的各種動態,其中到底隱含了哪些足以撼動世界的策略與趨勢,誠心推薦你,現在就訂閱《科技巨頭解碼》。


avatar-img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326.4K會員
3.2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前平台推出許多新內容,包括首頁分類的調整、三個垂直類別的社群、以及同步進行更多徵文題目,還有每週至少一篇的專題導讀。不論是編輯,或作者多少都在流量的無奈下,嘗試找到分眾的讀者群們,在這之中作為書寫者,土炮但真誠地產出內容,大概也是在各種分眾的閱讀市場裡,必需要有的堅持。一起來讀讀八月的趨勢報告~
這本筆記適合非常厭世、消極、連理解投資、理財一點皮毛都心累的小螻蟻,反之,如果你對理財很有一套看法,有一定的知識量,或者貴為一介有規劃、有節奏的有為青年,又或者已逐步靠往金字塔頂端,那麼相信平台上還有其他理財類的葵花寶典更適合你。
這是一個非常一致、專精的創作專題,沒有什麼廢話,一篇篇關乎靈異的故事就起頭了,如Allyce所說,像是《台灣靈異事件》或者《藍色蜘蛛網》都蔚為經典,而生活中,除了真實事件的誘發,還有任憑想像杜撰而來的素材,其實寫成鬼故事的靈感,還真的可能一花一天堂的俯拾即是。
將已經完備的故事,寫得讓讀者有共鳴,有痛點,有想觀影的衝動,這有如癮君子在自己簡介所說:「抒填生活中的孔洞,又白目且厭世地為此扎上一根又一根自以為是的刺」只是我想,那些刺,透過作品,點到為止的扎進心窩,倒也不易。
外殼套進名為「實驗室」的框架,嵌進「文學」的內核,命題太大,似乎得先配食壓驚,以一種偷懶但仍舊心滿意足的方式,在深夜裡去接近龐大的文學二字。
看著珮岑的《遊牧過渡帶InnerAsiaTravel》被她文字裡一種清爽質樸的韻味,深深吸引。印象中,內亞那種乾燥、風大、黃橙的漠大荒無感,再一次被帶到眼前。
日前平台推出許多新內容,包括首頁分類的調整、三個垂直類別的社群、以及同步進行更多徵文題目,還有每週至少一篇的專題導讀。不論是編輯,或作者多少都在流量的無奈下,嘗試找到分眾的讀者群們,在這之中作為書寫者,土炮但真誠地產出內容,大概也是在各種分眾的閱讀市場裡,必需要有的堅持。一起來讀讀八月的趨勢報告~
這本筆記適合非常厭世、消極、連理解投資、理財一點皮毛都心累的小螻蟻,反之,如果你對理財很有一套看法,有一定的知識量,或者貴為一介有規劃、有節奏的有為青年,又或者已逐步靠往金字塔頂端,那麼相信平台上還有其他理財類的葵花寶典更適合你。
這是一個非常一致、專精的創作專題,沒有什麼廢話,一篇篇關乎靈異的故事就起頭了,如Allyce所說,像是《台灣靈異事件》或者《藍色蜘蛛網》都蔚為經典,而生活中,除了真實事件的誘發,還有任憑想像杜撰而來的素材,其實寫成鬼故事的靈感,還真的可能一花一天堂的俯拾即是。
將已經完備的故事,寫得讓讀者有共鳴,有痛點,有想觀影的衝動,這有如癮君子在自己簡介所說:「抒填生活中的孔洞,又白目且厭世地為此扎上一根又一根自以為是的刺」只是我想,那些刺,透過作品,點到為止的扎進心窩,倒也不易。
外殼套進名為「實驗室」的框架,嵌進「文學」的內核,命題太大,似乎得先配食壓驚,以一種偷懶但仍舊心滿意足的方式,在深夜裡去接近龐大的文學二字。
看著珮岑的《遊牧過渡帶InnerAsiaTravel》被她文字裡一種清爽質樸的韻味,深深吸引。印象中,內亞那種乾燥、風大、黃橙的漠大荒無感,再一次被帶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