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安倍晉三錯失的戰略機遇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創下歷史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總理大臣時,卻在 2020年 8月 28日,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將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一職,為安倍時代劃下句點。隨之而來的自民黨黨內選舉,呈現三足頂立的局勢,由安倍晉三黨內的政敵石破茂,派系大老岸田文雄,現任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競選下一屆的自民黨總裁一職,雖然石破茂擁有較高的民意聲望,但是自民黨以疫情險峻為由,採用由國會議員與少數地方代表投票的方式選出下任總裁,而讓安倍晉三屬意的接班人菅義偉成功出線,成為下一任的日本首相。

菅義偉在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時,代表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而被稱為「令和大叔」。

菅義偉在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時,代表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而被稱為「令和大叔」。

安倍晉三雖然成為戰後執政最久的首相,但在這麼長的任期中,並沒有完成他所希望的修憲工作,原本預計在 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也在疫情的影響下被迫順延到明年。讓安倍晉三原本打算在夏天風光舉辦奧運會,於聲望達到最高點時,推動修憲的計畫,也胎死腹中。這讓安倍晉三的任期中,只留下安倍經濟學與其他幾項並不算特別突出的政績,但隨著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讓原本就已經逐漸出現爭議的安倍經濟學,也搖搖欲墜。若說安倍晉三在這麼長的任期中一事無成,或許太過嚴厲,只是他在這種情況下請辭,已注定不會成為名留青史的首相。

安倍晉三其實擁有過非常好的機會。遠在 2016年時,我們在「錯過的機遇與未來的挑戰」這篇文章中,就認為從 2016年開始,會是日本的戰略機遇期,從今天回頭來看,我們認為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只是安倍晉三沒有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讓日本進一步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實在是非常可惜。我們甚至認為安倍晉三可以在回任首相以後,風平浪靜地在位近八年時間,除了有日本國內的因素以外,日本剛好獲得千載萬逢的戰略機遇期,讓領導者擁有一段想對平穩的時間進行發展,是另外一個極為關鍵的原因。

可惜安倍晉三是一個較為謹慎保守的領導者,說好聽一點是謀定而後動,說難聽一點就是缺乏開創力,在這一段價值連成的時間裡,只成就了自己在位最長的記錄,而沒有為日本打下邁向未來的基礎,進行重大的改革,實在是錯失良機。安倍晉三最後會一事無成,就今日回頭來看,主要原因在於他在任期前半段專心提振國內經濟,當時國際情勢也還未改變,這樣的施政主軸不能算錯,但到了任期後半段,整體大環境的氛圍已經改變,安倍雖然看到了可以趁機修憲的機會,卻未能好好把握。

對安倍晉三來說,舉辦東京奧運是是他任內的另一項重要政績,但東京奧運卻也成為了安倍政府的詛咒。因為安倍晉三為了順利舉辦奧運,在許多對外政策上都變的更為謹慎,比如想要小心修補與中國的關係,避免觸怒中國,讓中國抵制東京奧運。這除了讓原本的修憲規劃被排到東京奧運結束後,日本也一改之前所提出的外交態度,不再提及「自由與繁榮之狐」、「亞洲自由民主鑽石同盟」等圍堵中國的政策,行事改趨低調,結果卻錯失了在今日美、中衝突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良機。

甚至在今年疫情開始之時,安倍政府還為了讓習近平能按期程順利訪日,沒有選擇快速禁止中國遊客入境,而引發日本國內的批評。中國為了反制美國的圍堵,因此一改過去數年,對日本頤指氣使的態度,安排習近平訪日,希望聯日抗美,減輕美中貿易戰的壓力。安倍政府一開始可能認為這個機會千載萬逢,除了可以趁機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讓未來修憲時降低中國的反彈,可能也研判川普對中國所發起的貿易戰,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人算不及天算,突如而來的疫情,不止讓習近平幾乎已經無法訪日,接下來的美、中關係快速惡化,更讓日本政府措手不及。

過去日本是美國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盟友,當這個地區出現安全問題時,最有可能的發展是美國會強化與日本的同盟關係,讓日本在區域安全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們之前會研判 2016年後,會是日本的戰略機遇期,就是因為美、中關係逐漸轉壞,很可能會像韓戰、越戰、美蘇冷戰時一樣,讓日本可以趁機獲得再武裝的機會。美國為了讓日本在區域安全問題上貢獻更多的力量,極有可能默許安倍晉三修掉日本和平憲法的第九條「放棄以國家主權發動戰爭以做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並讓日本自衛隊正名為國防軍。

但是安倍晉三為了舉辦奧運與中國市場,屢屢投鼠忌器的作法,卻碰上了強調單邊主義,不重視與盟友協商的川普政府,最後導致美軍直接介入西太平洋的緊張情勢。雖然在軍事上,印太司令部仍然遵循過去的同盟架構,積極拉攏日本、印度、澳洲等國家成為抗中陣線,一起進行各種聯合海上軍演,但在政治上,卻是美國政府直接站上第一線,成為抗中急先鋒,這無形中邊緣化了日本這個盟友的角色。甚至最近澳洲的積極態度,都與日本形成鮮明的對比,澳洲已直接視中國為未來的威脅,與中國快速交惡,想在這次美、中爭霸的情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搶佔新冷戰的紅利。

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有「昭和怪物」之稱,在戰前擔任技術官僚,戰後不止逃過戰犯審判,還再復出活躍於日本政壇。岸信介曾經非常希望讓日本走向正常國家,但他當時沒有那個環境。安倍晉三繼承其政治衣缽,卻讓機會白白溜走。菅義偉雖然被視為是安倍的接班人,但是政治魅力稍嫌不足,又是技術官僚出身,已承諾將提前舉行國會大選,很可能無法長期執政,推動安倍未完成的目標,只是過渡內閣。不過誰又知道呢?說不定菅義偉這個「令和大叔」,會是最大的驚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9/16
安倍晉三的政治人生:花開花落...但顯爛尾的「首相之道」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823277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0/09/16
駐日美軍在二戰結束後七十年仍未被趕走就已顯示出日本是一個有嚴重心理缺陷的民族,日本早已有足夠科技經濟能力來建立保護自己國家的軍事武力卻還要仰賴美軍,這原因絕非某些人(尤其是中國民族主義者)所說的美國壓迫日本而是日本人自身的問題,從日本人不趕走美軍的角度來看安倍晉三錯失戰略機遇期乃必然之事,沒實力的小國例如台灣必須依賴大國例如美國是一回事,有實力的日本還要堅持當大國的跟班就是有病。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6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9月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額外撥款14億日圓,其中將有8億日圓用於安保,6億日圓用於迎接來自約50個國家的外國政要。此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國葬費約為2.5億日圓,加上此次額外撥款後,預算將暴增至16億日圓以上。
Thumbnail
9月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額外撥款14億日圓,其中將有8億日圓用於安保,6億日圓用於迎接來自約50個國家的外國政要。此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國葬費約為2.5億日圓,加上此次額外撥款後,預算將暴增至16億日圓以上。
Thumbnail
安倍向川普提出「印太戰略」這個觀點,認為美國的主要威脅不再是俄國,而是中共,後來有被川普接受。到了2017年年底,川普政府提出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SSR),把安倍的看法變成了美國的戰略視野。安倍再根據印太戰略發展出四方安全對話,再由安全對話發展成軍事同盟關係,等於是國際政治的總設計師
Thumbnail
安倍向川普提出「印太戰略」這個觀點,認為美國的主要威脅不再是俄國,而是中共,後來有被川普接受。到了2017年年底,川普政府提出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SSR),把安倍的看法變成了美國的戰略視野。安倍再根據印太戰略發展出四方安全對話,再由安全對話發展成軍事同盟關係,等於是國際政治的總設計師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6月上旬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訪歐洲,參與G7與北約兩峰會,並與普京(Vladimir Putin)在瑞士舉行元首會晤,確立了對外戰略基調:面對次要敵人俄羅斯,美國將保持接觸,並在必要領域與其合作;面對主要對手中國,拜登打算在價值外交、結盟外交的基礎上,推進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
Thumbnail
6月上旬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訪歐洲,參與G7與北約兩峰會,並與普京(Vladimir Putin)在瑞士舉行元首會晤,確立了對外戰略基調:面對次要敵人俄羅斯,美國將保持接觸,並在必要領域與其合作;面對主要對手中國,拜登打算在價值外交、結盟外交的基礎上,推進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
Thumbnail
從五月下旬到現在六月下旬,過去這一個月的最重要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拜登的歐洲之行,連續開了五個高峰會議,搞定了英國,歐盟,與俄國,加入美國陣營,一起對抗中共,毫無疑問核心議題就是...。
Thumbnail
從五月下旬到現在六月下旬,過去這一個月的最重要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拜登的歐洲之行,連續開了五個高峰會議,搞定了英國,歐盟,與俄國,加入美國陣營,一起對抗中共,毫無疑問核心議題就是...。
Thumbnail
從五月下旬到現在六月下旬,過去這一個月的最重要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拜登的歐洲之行,連續開了五個高峰會議,搞定了英國,歐盟,與俄國,加入美國陣營,一起對抗中共,毫無疑問核心議題就是...
Thumbnail
從五月下旬到現在六月下旬,過去這一個月的最重要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拜登的歐洲之行,連續開了五個高峰會議,搞定了英國,歐盟,與俄國,加入美國陣營,一起對抗中共,毫無疑問核心議題就是...
Thumbnail
熟悉美國的福井県立大学島田洋一教授說:「如果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處於危險之中。拜登並不具備如川普的大膽決策能力和決斷力」。 所以如果拜登當選後,因為「中國Money」的影響,許多智庫很傾向中國。故美中將進入蜜月期,中國利用「抗中權力真空」的優勢,會極度壓制香港民主運動,「台灣也將被中國吞噬」。
Thumbnail
熟悉美國的福井県立大学島田洋一教授說:「如果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處於危險之中。拜登並不具備如川普的大膽決策能力和決斷力」。 所以如果拜登當選後,因為「中國Money」的影響,許多智庫很傾向中國。故美中將進入蜜月期,中國利用「抗中權力真空」的優勢,會極度壓制香港民主運動,「台灣也將被中國吞噬」。
Thumbnail
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創下歷史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總理大臣時,卻在 2020年 8月 28日,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將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一職,為安倍時代劃下句點。隨之而來的自民黨黨內選舉,呈現三足頂立的局勢,由安倍晉三黨內的政敵石破茂,派系大老岸田文雄,現任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Thumbnail
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創下歷史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總理大臣時,卻在 2020年 8月 28日,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將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一職,為安倍時代劃下句點。隨之而來的自民黨黨內選舉,呈現三足頂立的局勢,由安倍晉三黨內的政敵石破茂,派系大老岸田文雄,現任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Thumbnail
是說近十年來,我們持續針對許多議題提出了我們的看法與預測,當然這世界沒有人 有辦法百分之百預言未來,因此很多事我們都猜錯了。不過這也讓我們可以虛心地回頭去檢討,有哪些事僥倖猜對了,而又有哪些事完全猜錯了,是錯在哪裡,又為什麼會判斷錯誤......
Thumbnail
是說近十年來,我們持續針對許多議題提出了我們的看法與預測,當然這世界沒有人 有辦法百分之百預言未來,因此很多事我們都猜錯了。不過這也讓我們可以虛心地回頭去檢討,有哪些事僥倖猜對了,而又有哪些事完全猜錯了,是錯在哪裡,又為什麼會判斷錯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