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戰」山雨欲來,菅義偉攪動台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6月上旬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訪歐洲,參與G7與北約兩峰會,並與普京(Vladimir Putin)在瑞士舉行元首會晤,確立了對外戰略基調:面對次要敵人俄羅斯,美國將保持接觸,並在必要領域與其合作;面對主要對手中國,拜登打算在價值外交、結盟外交的基礎上,推進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印太戰略同盟,在新冠病毒溯源、涉疆涉港、台海安全等議題上,遂行全方位圍堵。

如此佈局看似宏大,實則障礙不少。一來德法等國不願過度延伸政治戰線,而是有意維持外交自主與對中經貿交流;二來美國眼下並不如當年推動馬歇爾計畫時,家財萬貫、意氣風發,要聚攏盟友自然格外吃力。在此境況下,拜登不僅未能覓得忠實夥伴,反倒招來此起彼落的「逢場作戲」,日本便是最明顯案例。

G7峰會公報釋出後,日本共同社於6月15日披露幕後細節,稱各國對於「是否提及台海」有所分歧,但菅義偉在助美遊說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待至6月17日,菅義偉參加完G7回國後,被記者問及:G7國家是否一同構築「對華包圍網」時,其又一改先前高調,並聲稱「我們不會對中國構築什麼包圍網」。

如此前後反復,原因並非菅義偉人格分裂,而是其正在自己的「政治能劇」舞臺上,演著一出名為「連任攻略」的大戲。眼下不論是反中親美,抑或和緩中日緊張,皆是其為推動劇情所戴的面具,雖說穿脫之間有些狼狽,也終究是勉強完成了劇本要求。

被疫情與東奧夾殺的選情

回顧過往,這並非菅義偉首次粉墨登場;早在拜登出訪前,其便頻於台海與兩岸議題上言詞反復。

2021年4月菅義偉訪美后,英文版美日聯合聲明於4月16日問世。當中語涉香港、新疆與台海問題,引發了軒然大波,台灣媒體尤其興奮,諸如「日本即將協防台灣」等字句,宣傳得漫天飛舞,卻被日本當街潑了一桶冷水,於後續的日文版中,將相關語句刪得一字不留,菅義偉更在4月20日的國會質詢中澄清「,日本完全沒有軍事介入台海的考慮」。

6月贈台AZ疫苗時,菅義偉先是大玩「6月4日」的日期遊戲,又與外相茂木敏充先後以「國家」稱呼台灣,結果遭遇中國外交部嚴正交涉後,其再度重複4月的技法,於6月11日澄清自己「堅持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的對台立場,與台灣為非政府層面的務實關係」。此前諸舉,皆可謂「誤會一場」。

菅義偉如此行徑,乃是因其識別到了中日與美日關係的不同寬頻,以及其對未來選情的影響。在7月23日東京奧運開幕倒數的壓力下,疫情未滅無疑是菅義偉政權的一大劣勢。6月15日上午,日本立憲民主黨、共產黨、國民民主黨、社民黨等4個在野黨,便以菅義偉在疫情蔓延期間拒絕延長國會會期、不顧疫情堅持舉辦東京奧運為由,連手向日本眾議院提交內閣不信任案。雖說此案於當日被眾院多數否決,民眾對菅義偉的怒意卻不容樂觀。

根據NHK於6月14日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日本民意對菅義偉內閣的不支持率高達45%,乃是2020年9月菅義偉內閣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其中,約有40%的受訪者不滿日本政府的防疫政策,另有31%的受訪者認為東京奧運應該停辦。然而不論疫情與東京奧運,皆非短期內便能瞬即起色的議題,前者受限日本極其低落的疫苗接種率,後者則事關日本「尊嚴」與高額違約金。

在此境況下,菅義偉面對9月將至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以及10月的日本眾議院大選,決定在外交上狂下猛藥,以抵銷疫情與東奧的雙重夾殺。

當「親美抗中」成為催票需要

而有鑑於美日交好在日本民間的高關注度,菅義偉便選擇在此集中火力,加大推銷這一敘事,並由此將中日關係當作祭品,營造自己成為拜登「親美抗中前鋒」的形象,不僅往復消費台海議題,更在多場記者會上細數執政以來的「外交成績單」,包括在今年3月參加了首次「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線上會議,並在4月成為拜登政府上台後,首位訪美的外國領導人,勾勒了日美同盟的「親密無間」。

然而對中關係亦是日本外交一大重鎮,中國更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菅義偉深知親美的玩火遊戲,不能以葬送中日往來為代價,因此即便嘴臉難看,其也只能在捨命陪美國隊長衝刺後,轉頭對中國自打嘴巴。趕場之匆忙,恰似妝容已然完成,戲服卻還鈕釦全開、衣襟鬆垮的演員,頂著一頭亂髮在太平洋兩側來回奔波,為選票與長遠外交而兩難,也因表現的前後不連貫而困窘。

此外,菅義偉之所以能在去年9月擊敗同黨的石破茂、岸田文雄,成為安倍晉三接班人,關鍵便是獲得了自民黨7大派閥中的細田、麻生、竹下、二階、石原5大派支持,安倍所屬的細田派更是自民黨最大勢力。有其支撐,無派閥背景的菅義偉自然輕鬆坐上了首相之位,後者也在上任後投桃報李,大量任用5大派閥出身者,細田派出身的岸信夫便是一例。

今年62歲的岸信夫是安倍胞弟,被菅義偉任命為防衛大臣;此前在安倍年代,其便是自民黨內的友臺派要角,擔任「日台議員懇談會」幹事長,上任防衛大臣後,更是屢在各式場合強調「抗中挺台」。

例如美日聯合聲明發表時,其率自衛隊到日本西南邊陲、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視察;6月16日參加東南亞國協(ASEAN)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Plus)視訊會議時,當著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的面,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6月17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時,呼籲歐美與亞洲聯合抗中,更表示「台灣的周遭局勢穩定也很重要」。此外,其亦授意日本防衛省彙整2021年的「防衛白皮書」草案,並將首度提及「台灣情勢的穩定」。

以上種種,可謂族繁不及備載。而相較於菅義偉的逢場作戲,岸信夫無疑更加真槍實彈,甚至可能擾亂菅義偉的「來回奔波」。然在安倍退隱成為幕後影武者的今日,菅義偉的連任之路依舊要受派閥政治牽制,5月3日安倍已在採訪中表態支持菅義偉連任首相,透露了細田派此次的心之所向,原本只被視作「過渡大管家」的菅義偉,應有極大機會續任自民黨總裁。在此境況下,面對自走炮般的岸信夫,其也只能無奈容忍。

外交雖是內政的延伸,但菅義偉顯然已被選情衝昏了頭,不僅持續超支中日關係的情感賬戶,用台海議題餵養「美日同盟」氛圍,更以此攏絡派閥,放任中日互信被麾下政客無盡耗蝕。以目前日本在野黨的一盤散沙觀之,菅義偉若能穩坐自民黨總裁之位,於眾議院大選後連任首相應是手到擒來,但中日關係的裂隙何以修補,恐怕會是高於選情的新難題。

原文發表於2021/6/19《多維新聞》:

日本「內戰」山雨欲來 菅義偉攪動台海|多維新聞
6月上旬起,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出访欧洲,参与G7与北约两峰会,并与普京(Vladimir…www.dwnews.co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是說過去我們認為,從二○一六年開始,美中關係會逐漸轉壞,日本將獲得很重要的戰略機遇。當時的思考邏輯是美中兩國遲早會走向競爭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坐收漁翁之利,成為兩國競相拉攏的目標,戰略地位會緩慢提升。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美中關係的確逐漸走下坡,但日本的角色反而變的更加模糊.......
Thumbnail
6月上旬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訪歐洲,參與G7與北約兩峰會,並與普京(Vladimir Putin)在瑞士舉行元首會晤,確立了對外戰略基調:面對次要敵人俄羅斯,美國將保持接觸,並在必要領域與其合作;面對主要對手中國,拜登打算在價值外交、結盟外交的基礎上,推進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
Thumbnail
6月上旬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訪歐洲,參與G7與北約兩峰會,並與普京(Vladimir Putin)在瑞士舉行元首會晤,確立了對外戰略基調:面對次要敵人俄羅斯,美國將保持接觸,並在必要領域與其合作;面對主要對手中國,拜登打算在價值外交、結盟外交的基礎上,推進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
Thumbnail
人家玩大國博弈是很有一套的,要跟美國人交手,還早呢⋯ 中共對美國大量滲透,據說有收買了一些媒體、智庫、國會議員、地方政客、基金會、好來塢製片廠、大學研究機構,當然了,還有許多美國企業高管,以及一些華爾街大亨。在中共看來,美國社會其實很好處理的。 於是中共沒把美國放在眼裡。
Thumbnail
人家玩大國博弈是很有一套的,要跟美國人交手,還早呢⋯ 中共對美國大量滲透,據說有收買了一些媒體、智庫、國會議員、地方政客、基金會、好來塢製片廠、大學研究機構,當然了,還有許多美國企業高管,以及一些華爾街大亨。在中共看來,美國社會其實很好處理的。 於是中共沒把美國放在眼裡。
Thumbnail
人家玩大國博弈是很有一套的,要跟美國人交手,還早呢⋯ 中共對美國大量滲透,據說有收買了一些媒體、智庫、國會議員、地方政客、基金會、好來塢製片廠、大學研究機構,當然了,還有許多美國企業高管,以及一些華爾街大亨。在中共看來,美國社會其實很好處理的。 於是中共沒把美國放在眼裡。
Thumbnail
人家玩大國博弈是很有一套的,要跟美國人交手,還早呢⋯ 中共對美國大量滲透,據說有收買了一些媒體、智庫、國會議員、地方政客、基金會、好來塢製片廠、大學研究機構,當然了,還有許多美國企業高管,以及一些華爾街大亨。在中共看來,美國社會其實很好處理的。 於是中共沒把美國放在眼裡。
Thumbnail
自美國改朝換代以來,台灣政府便竭力甩脱「川粉之島」(特朗普名字台譯「川普」)形象,盼能爭取拜登(Joe Biden)這位新美國隊長的恩澤,或令政府有本錢遂行大內宣。究其心之所向,無非期盼美國多幾次對台灣的口惠實不至,抑或在鎂光燈前提升對中國的怒氣值。
Thumbnail
自美國改朝換代以來,台灣政府便竭力甩脱「川粉之島」(特朗普名字台譯「川普」)形象,盼能爭取拜登(Joe Biden)這位新美國隊長的恩澤,或令政府有本錢遂行大內宣。究其心之所向,無非期盼美國多幾次對台灣的口惠實不至,抑或在鎂光燈前提升對中國的怒氣值。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拜登團隊將會聽任中共以清晰的途徑「恢復」中美關係,破壞華盛頓的「新冷戰」立場,並重啟全球霸權野心。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熟悉美國的福井県立大学島田洋一教授說:「如果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處於危險之中。拜登並不具備如川普的大膽決策能力和決斷力」。 所以如果拜登當選後,因為「中國Money」的影響,許多智庫很傾向中國。故美中將進入蜜月期,中國利用「抗中權力真空」的優勢,會極度壓制香港民主運動,「台灣也將被中國吞噬」。
Thumbnail
熟悉美國的福井県立大学島田洋一教授說:「如果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處於危險之中。拜登並不具備如川普的大膽決策能力和決斷力」。 所以如果拜登當選後,因為「中國Money」的影響,許多智庫很傾向中國。故美中將進入蜜月期,中國利用「抗中權力真空」的優勢,會極度壓制香港民主運動,「台灣也將被中國吞噬」。
Thumbnail
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創下歷史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總理大臣時,卻在 2020年 8月 28日,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將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一職,為安倍時代劃下句點。隨之而來的自民黨黨內選舉,呈現三足頂立的局勢,由安倍晉三黨內的政敵石破茂,派系大老岸田文雄,現任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Thumbnail
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近八年時間,創下歷史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總理大臣時,卻在 2020年 8月 28日,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將請辭首相與自民黨總裁一職,為安倍時代劃下句點。隨之而來的自民黨黨內選舉,呈現三足頂立的局勢,由安倍晉三黨內的政敵石破茂,派系大老岸田文雄,現任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