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些年,富爸爸沒告訴你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越來越常聽到身邊的人在聊錢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那種,每天把「被動收入」、「價值投資」、「現金流」、等等名詞掛在嘴邊當作佛經在唸的朋友?如果有的話,很有可能是他/她剛上完一堂要價好幾千塊的理財講座;或是剛加入某個號稱可以讓人半年發大財的團體。如果都不是的話,那朋友應該是把《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當作聖經了。
每天讀聖經佛經有益身心,但如果任意全盤相信這種商業書籍當中所提到的論點,那就要留意了,今天就用這篇文來分享我對Robert Kiyosaki在1997年所著的《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當中的一些看法。

資產=讓你躺著賺的;負債=讓你躺著也虧的

我把我最認同的觀點放在第一點分享,一般會計原則為了方便記帳會把資產跟負債放在一個表的左右兩邊;就像陰與陽一樣,兩者之和為0。不過,會計原則中的資產與負債只是為了方便辨識財產歸屬之用,並沒有對資產與負債貼上好或壞的標籤。
然而,在《富爸爸,窮爸爸》當中,Robert卻提到「資產」= 會將錢放進你的口袋裡的;「負債」= 會將錢從你的口袋拿出來的。有錢人就是透過增加資產降低負債的方式,讓自己的財富源源不斷的產生,不必像一般上班族花費大部分人生時間去「掙」錢。
Robert 進一步舉例:像是買股票、持有房地產出租、寫暢銷書出版賺取版稅等等都算是持有資產。但有趣的是,同樣是買房,如果買來是自己住,必須繳交房貸、修繕費用以及房屋稅等支出,這樣的話房屋就不算是資產,而變成了「將錢從你的口袋拿出來的」負債了。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有趣的觀點是在大二的時候,當時整個人豁然開朗,以為自己找到人生的聖杯,瘋狂地找類似主題的書來看,還參加各種「財富自由」社團。但繞了一圈我才逐漸領悟,有足夠的「本金」去購買「資產」,還要有足夠的知識去辨識什麼是「真的資產」,這個金錢遊戲才玩得起來,不然就只是小P孩在紙上談兵罷了,一個不小心還可能被騙錢。
但我還是有聽進去Robert的話,直到現在快30歲了都還不敢買車 ,一來是買車就是「花錢買負債」,除了車貸、停車費外每年還有各種稅跟保養費要繳,實在吃不消;二來我就住在大台北生活圈,有捷運、機車跟Ubike根本不需要買車。
但每個大男孩心中還是有買車夢的,心中的夢幻神車BMW X4就像是北極星一樣,已經昇華成我這個小小社畜奮鬥的動力;等財富自由就卸甲歸田,每天開著X4去賣芭樂。

財富的四個象限 ─ 領薪水就不能發財嗎?

除了資產跟負債的觀念外,Robert 在《富爸爸,窮爸爸》當中也提到收入了四個象限,分別是E (Employee) 員工、B (Business Owner) 企業家、S (Self - employeed) 自雇者、I (Investor) 投資者。
其中作者最推崇的就是B跟I這兩種人,呼應前段內容,有錢人靠的是「建立資產」來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而建立一個完整的賺錢系統─也就是企業,便是B企業家在做的事情;而I投資者則是靠著購買資產來增加自己的財富。
將人區分成這四種類型確實是個創舉,但作者在書中似乎刻意去貶低E員工以及S自雇者這兩種工作型態,認為這兩種人就像是籠中跑滾輪的小白鼠,一旦停止奔跑(工作),就會瞬間沒有收入;就算有工作,領的多半只是死薪水,而且還必須被政府課徵高額的所得稅。
但其實我們並不一定只能成為四象限中的其中一種角色,事實上現在斜槓+小額投資盛行,只要妥善利用時間,下班後還是有機會兼職創業以及用不多的價格買進股票等資產,讓工作收入支撐心中的事業一步步成長。
而且,身為E員工跟I自雇者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跟知識,現在不是正流行線上開課嗎?搞不好把在職場上所累積的厚黑實力拿來開班授課,會創造意想不到的財富也不一定。我認為金錢最後還是會流向給予價值的人事物身上。

質疑:學歷真的不重要嗎?

在《富爸》這本書,作者不斷強調想財富自由就必須創業,並認為書念得再多還是只能領死薪水跟揹學貸。其實不只是Robert,似乎有不少美國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是「學歷無用論」的倡導者,並鼓吹年輕人勇於冒險去創業追求夢想。但我很納悶,如果沒有專業知識,要如何創業去提供人類更好更方便的服務呢?
或許在過去二三十年有機會靠著埋頭苦幹跟街頭智慧 (street smart)在市場上闖出一片天;或者是像珍煮丹(台灣珍珠奶茶連鎖店) 老闆夫妻一樣研發出驚艷的黑糖珍奶。不過以現在科技跟知識不斷快速迭代發展的情況來看,良好的知識學習與應用能力會是未來創業家們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雖然大家普遍對於大學教育有些不滿,但台灣高等教育學費相對便宜,無論是一般大學或是技職體系科大,我對就讀大學這件事的觀點還是持正面態度,尤其是大學裡的普通學科 (會計、心理、經濟、物理等) CP值超高,莫等到出社會才後悔以前沒修過這些課,得花好幾千塊去網路或是研討會進修。
如果硬要說學歷不重要的話,我認為應該是「學位」相對不重要,畢竟文憑只是張紙,證明你有花好幾十萬當過大學生;除非是台清交成中字輩等國立前段班,可能在剛畢業時找工作會相對容易點,不然在職場上大多還是實力或是馬屁至上,做人跟做事的能力還是更重要些。

結論:拓展不同的觀點,但不一定要全盤接受

不否認《富爸爸,窮爸爸》確實是在20世紀末的一本神作,除了帶給人們對於財富的全新認知外,也為作者 Robert帶來豐厚的財富 (可以Google 看 Robert 是如何變有錢的);讀者們可以細細體會當中的內容,卻未必要全然接受書中的觀點。
就如同此時此刻在看文章的你,可以參考我對於此書的正反評價,卻也不必照單全收。多聽多看多了解,人生就是場有去無回的體驗活動,沉浸在文字影像聲音的同時,也彷彿短暫參與了別人的意識流動與生命的歷程。
我是萊丘 Laichu,陪你一起了解人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鼓勵。
也可以按下小愛心、訂閱我的文章。
Facebook:萊丘 Laichu4Goi YouTube頻道:萊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35內容數
Hi 我是萊丘 這個專題主要發布創作相關軟體、硬體的「新聞、開箱、使用心得」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萊丘 LaichuT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信用卡分期付款相信你我都用過,是在大筆消費時減輕心理負擔的一種消費方式。 但如果今天我們沒信用卡,要怎麼辦? 有聰明的業者嗅到了商機,推出「無卡分期貸款」服務。但網路上類似的服務五花八門,小心以為自己賺了便宜卻不小心落入暗藏的陷阱...
人生在世,多少都會因自己或與他人比較所苦,加上數位媒體發展的浪潮不斷侵蝕我們有限的休閒時間,原本下班下課回家可以好好放鬆吃頓飯聽聽流行樂,現在變成不由自主地盯著手上的6.5吋螢幕看網紅或朋友曬成就。看到別人過得越好,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氣餒、沒信心的無底洞,但又得病態地強迫自己要變得更強....
有在看美國職棒的朋友一定會知道,某些明星選手會有專屬的「迷信」或是「儀式」;例如賽前一定要吃某家速食店的炸雞;上場打擊前一定要朝用球棒敲敲本壘板等。 其實,這些頂尖選手們很可能已經在偶然的狀態下,利用儀式感建立了專屬的一套機制,並在不知不覺中利用這套機制幫助自己進入「絕佳狀態」...
如果有機會0元把飲料帶回家,你會不會多帶一瓶? 藉著超商的優惠活動,我們以為可以趁機省一點飲料錢,殊不知商人早就想好了套路,打著促銷活動的名義,實際上卻是要讓消費者「多花錢還覺得賺到」... 究竟是什麼樣的套路讓我們甘願多花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身為後青春期,半隻腳已經踏入3字頭年紀的男人,偶爾會掙扎,企圖想藉著對人生一絲尚存的熱情,掙脫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這個年紀的我們,大多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狀態,下班回家總得面對家人關心,催促著自己趕緊搭上結婚生子的列車,進入人生下個階段;另一方面....
爽,拿到振興券了!這時候要→ A:馬上去逛街怒買一波。 B:修但幾勒,先看看萊丘的文章怎麼說 #關於衝動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信用卡分期付款相信你我都用過,是在大筆消費時減輕心理負擔的一種消費方式。 但如果今天我們沒信用卡,要怎麼辦? 有聰明的業者嗅到了商機,推出「無卡分期貸款」服務。但網路上類似的服務五花八門,小心以為自己賺了便宜卻不小心落入暗藏的陷阱...
人生在世,多少都會因自己或與他人比較所苦,加上數位媒體發展的浪潮不斷侵蝕我們有限的休閒時間,原本下班下課回家可以好好放鬆吃頓飯聽聽流行樂,現在變成不由自主地盯著手上的6.5吋螢幕看網紅或朋友曬成就。看到別人過得越好,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氣餒、沒信心的無底洞,但又得病態地強迫自己要變得更強....
有在看美國職棒的朋友一定會知道,某些明星選手會有專屬的「迷信」或是「儀式」;例如賽前一定要吃某家速食店的炸雞;上場打擊前一定要朝用球棒敲敲本壘板等。 其實,這些頂尖選手們很可能已經在偶然的狀態下,利用儀式感建立了專屬的一套機制,並在不知不覺中利用這套機制幫助自己進入「絕佳狀態」...
如果有機會0元把飲料帶回家,你會不會多帶一瓶? 藉著超商的優惠活動,我們以為可以趁機省一點飲料錢,殊不知商人早就想好了套路,打著促銷活動的名義,實際上卻是要讓消費者「多花錢還覺得賺到」... 究竟是什麼樣的套路讓我們甘願多花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身為後青春期,半隻腳已經踏入3字頭年紀的男人,偶爾會掙扎,企圖想藉著對人生一絲尚存的熱情,掙脫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這個年紀的我們,大多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狀態,下班回家總得面對家人關心,催促著自己趕緊搭上結婚生子的列車,進入人生下個階段;另一方面....
爽,拿到振興券了!這時候要→ A:馬上去逛街怒買一波。 B:修但幾勒,先看看萊丘的文章怎麼說 #關於衝動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中,富爸爸(Robert Kiyosaki)被視為財經領域的偶像。他的理念和投資策略影響了數百萬人,改變了他們對財務自由的看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富爸爸的投資者七個層級,這是他的一個核心概念,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財務成功之路。 1. 零層級 - 月光族 在財經世界中,零層級的人
Thumbnail
宥爸認為在開始理財之前 最好先建立好基本的財商觀念 所以宥爸會先分享幾個理財心法給大家 宥爸最早接觸理財觀念是高中時 在圖書館裡看到的一本書 {富爸爸與窮爸爸} 相信很多人有看過這本書, 裡面讓宥爸印象最深刻的是 資產與負債 書中說道我們只要不斷擁有更多資產 減少負債的支出 最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富爸爸與窮爸爸對財富觀唸的差異,強調了資產與負債的觀念重塑,以及勇於學習、敢於冒險的重要性。此外,也提及了教育孩子財務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收入來源的觀念。《富爸爸,窮爸爸》的核心思想,即財富自由不僅是擁有金錢,更重要的是掌控財富的能力,並提出財務知識和投資技能是實現財富自由的必備條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本書作者透過在五年內研究兩百多個富人和一百多個窮人,結論顯示富人和窮人的主要差異並非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例如富人受過較高的教育,或是透過繼承大筆財產,而是和思想,行動和習慣有關,因此作者整理出富人的三十個富習慣,接下來我會分享這些習慣中有哪些可以應用在投資上。 首先富人的收入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富爸爸與窮爸爸,兩個家庭,在面對重要的事物上,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法,文章雖然舉例,兩個家要從夏威夷搬到矽谷的這個事件,是虛構的,但是透過這個故事,更能心領神會,請把事情關注在事情上,而不是金錢上!
Thumbnail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學會賺錢。那怎麼賺錢呢?用你的頭腦。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那便是在賭博。
這本書探討了個人財務管理和投資理念,著重於探討一般人和富人之間的金錢觀念差異,讓讀者重新思考財務狀況。本文摘要了內容的重要論點,希望引發對財務管理的想法。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今天翻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資產的意義。 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資產,因為不屬於我;但深入思考,我的工作技能屬於我,這才是我的資產。 因此投資自己是必須的,擁有財商的思維也是屬於自己的,看來應該多上幾門線上課程。 有能力挑選出好的標的,不管是基金或是股票,都會是資產。 基金是以指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網路世界中,富爸爸(Robert Kiyosaki)被視為財經領域的偶像。他的理念和投資策略影響了數百萬人,改變了他們對財務自由的看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富爸爸的投資者七個層級,這是他的一個核心概念,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財務成功之路。 1. 零層級 - 月光族 在財經世界中,零層級的人
Thumbnail
宥爸認為在開始理財之前 最好先建立好基本的財商觀念 所以宥爸會先分享幾個理財心法給大家 宥爸最早接觸理財觀念是高中時 在圖書館裡看到的一本書 {富爸爸與窮爸爸} 相信很多人有看過這本書, 裡面讓宥爸印象最深刻的是 資產與負債 書中說道我們只要不斷擁有更多資產 減少負債的支出 最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富爸爸與窮爸爸對財富觀唸的差異,強調了資產與負債的觀念重塑,以及勇於學習、敢於冒險的重要性。此外,也提及了教育孩子財務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收入來源的觀念。《富爸爸,窮爸爸》的核心思想,即財富自由不僅是擁有金錢,更重要的是掌控財富的能力,並提出財務知識和投資技能是實現財富自由的必備條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本書作者透過在五年內研究兩百多個富人和一百多個窮人,結論顯示富人和窮人的主要差異並非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例如富人受過較高的教育,或是透過繼承大筆財產,而是和思想,行動和習慣有關,因此作者整理出富人的三十個富習慣,接下來我會分享這些習慣中有哪些可以應用在投資上。 首先富人的收入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富爸爸與窮爸爸,兩個家庭,在面對重要的事物上,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法,文章雖然舉例,兩個家要從夏威夷搬到矽谷的這個事件,是虛構的,但是透過這個故事,更能心領神會,請把事情關注在事情上,而不是金錢上!
Thumbnail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學會賺錢。那怎麼賺錢呢?用你的頭腦。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那便是在賭博。
這本書探討了個人財務管理和投資理念,著重於探討一般人和富人之間的金錢觀念差異,讓讀者重新思考財務狀況。本文摘要了內容的重要論點,希望引發對財務管理的想法。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今天翻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資產的意義。 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資產,因為不屬於我;但深入思考,我的工作技能屬於我,這才是我的資產。 因此投資自己是必須的,擁有財商的思維也是屬於自己的,看來應該多上幾門線上課程。 有能力挑選出好的標的,不管是基金或是股票,都會是資產。 基金是以指數